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目的是归纳并总结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干预提供参考。抑郁症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成长,可造成自杀等严重不良后果。使用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手段,然而可用于儿童青少年的抗抑郁药物种类较少,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就近十年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儿童青少年紧张症可发生在许多躯体和精神疾病中,诊断不足会导致治疗延迟.现对儿童青少年紧张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伴发疾病、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青少年紧张症的认识,从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是对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儿童青少年NSSI行为的认识与干预提供参考。NSSI行为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严重威胁到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本文将对儿童青少年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与其他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如今全球面临相似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的挑战.造成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巨大需求和与培训不足之间的反差的原因在于对儿童心理发育理解的缺乏,受到以往轻视儿童的历史影响,以及未意识到儿童精神疾病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儿童精神疾病越来越引起社会学者及精神病学家的重视,相关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预后转归及治疗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而对于遗传因素在儿童精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这些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的研究技术是目前遗传学研究的前沿技术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研究技术在儿童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BPD)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现复习了其治疗的研究进展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儿科精神药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科精神药理学的研究近来已经在假设检验、研究设计、会谈技术发展和评定量表、诊断分类、新药及老药新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日趋丰富的有效精神药物已用于治疗儿童精神病患者。然而,与成人精神病学相比,儿童的治疗和副作用更为错综复杂,治疗更多地是以症状为基础而不是疾病的模式。许多精神疾病特定地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如:注意缺陷、行为障碍、儿童孤独症、分离性焦虑、学习困难、遗尿、睡中异常、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抗抑郁剂在儿童青少年中的特异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新型抗抑郁剂SSRIs应用现状;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自杀观点与新型抗抑郁剂有关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应用SSRIs可能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9.
<正>睡眠障碍疾病在儿童及青少年中较常见。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良好睡眠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与神经系统发育、记忆存储功能密切相关。各种睡眠障碍疾病导致睡眠时间及质量不足,常与多种精神疾病伴发,会影响儿童及青少年身体健康、智力发育,导致情绪、认知和社会心理问题。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睡眠障碍疾病包括: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异态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尽管睡眠障碍性疾病在  相似文献   

10.
分离焦虑障碍(SAD)一直被认为是只出现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多的 证据表明,成人分离焦虑障碍(ASAD)并不鲜见。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 5 版(DSM-5)中,首次将 ASAD 列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 ASAD 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极其有限, 国内相关研究更是近乎为零,也缺乏相应的治疗指南,因此精神科医师很少单独诊断 ASAD。现主要就 ASAD 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由西部精神医学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西部精神医学论坛预定于2015年7月召开。会议征文内容:1女性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2恋爱、婚姻家庭及性心理;3精神疾病治疗新技术;4医学教学法研讨;5精神病院的管理及相关法律问题;6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初中及高中共12所学校983名教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知识问卷及精神疾病态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总评分(15.92±2.50)分,总体正确率为79.6%;9种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中掌握最好的是抑郁症(38.0%),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34.2%)和多动症(33.6%),最差为抽动症(13.4%);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35.94±5.52)分。组间比较显示:女性教师精神卫生知识与心理保健问卷总评分高于男性教师,中学组教师在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总评分上优于小学教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教师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与其年龄及工作年限呈负相关(r=-0.07,P均0.05)。被调查的983名教师中,有228名(23.2%)反映在其教学工作中遇见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97.2%(955名)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在知识获得途径方面,新闻、杂志或网络所占比例最高(70.2%),专业讲座或培训(8.6%)及专业书籍(7.8%)较低。结论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总体较好,具体病种掌握不均衡,对待精神疾病态度有待改变,可以借助新兴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宣教。  相似文献   

13.
利培酮在儿少精神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培酮自1993年在上市以来,以其独特的受体作用和突出的疗效而日渐得到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对该药认识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笔者查阅了近6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现将此领域的进展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是基于经颅磁刺激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型无创物理治疗技术,具有 刺激部位深及作用范围广等优点,在精神疾病治疗及机制探索中有着突出优势。现主要介绍DTMS在 精神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儿童精神疾病的防治无论对儿童或成人均有重要意义.在资本主义国家,儿童精神疾病问题颇为突出.例如,有人曾估计在5-19岁之间的青少年中,情感失调患者高达8%.而丹麦某地对15岁以下儿童的普查结果,发现严重的精神迟钝(IQ〈50)患病率为3.4‰,可助说明问题.本文收集一些作者通过调查、追踪、比较或观察所得到的资料,就发生于儿童期的某些特殊情况及其与精神健康的关系综述如下,供儿童保健工作参考.一、儿童期神经症的促发因素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第八届西部精神医学论坛暨第五届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联络———会诊精神病学学术会议预定于二零一一年七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次会议由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和联络会诊精神病学协作组主办。会议征文内容:1.女性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2.恋爱、婚姻家庭及性心理;3.精神疾病治疗新技术;4.医学教学法研讨;5.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收治本院的5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收集时间: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为研究样本,回顾性调查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家属相关资料等,分析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留守、由家属陪护、家属对精神疾病态度不良、无医保、治疗无效、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住院时间与非留守、无家属陪护、家属态度良好、治疗有效、无不良反应患者的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留守、家属陪护、家属对精神疾病态度、医保、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主要因素为家属陪护、留守儿童、家属对精神障碍疾病态度不良、治疗无效、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对患者住院治疗及早期康复造成不良影响,临床需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供有效心理疏导,以减少不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SSRIs在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类在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中的应用。方法:对儿童精神科门诊使用SSRIs的7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SRIs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结论:SSRIs对部分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物质滥用与父母物质滥用及精神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青少年药物滥用及其他精神行为问题与父母药物滥用及共患精神疾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 181名药物滥用青少年和及其父母 ,根据父母的药物滥用和精神疾病史将青少年分成父母对照组、父母药物滥用组和父母共患组 ,比较了青少年物质滥用及其他精神行为问题和家庭环境在三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父母对照组和父母药物滥用组青少年相比 ,父母共患组青少年行为问题问卷各量表分均大于其他两组 (P <0 .0 1) ,父母共患组家庭矛盾较多、家庭组织性较差 (P <0 .0 1)。结论 父母共患药物滥用和精神疾病的青少年药物滥用者可能属于不同亚群 ,其家庭矛盾较多、家庭组织性较差 ,青少年具有更多的精神行为问题 ,应加强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住院年龄≤18岁患者出院当日使用抗精神病药情况。结果:共有1 827例患者入组,其中1 621例出院当日处方有抗精神病药;位于处方频率前5依次为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帕利哌酮缓释片/氨磺必利;双相障碍与抑郁发作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为喹硫平,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为奥氮平,起病于童年和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为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用药剂量青少年患者显著高于儿童患者,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P0.01);阿立哌唑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奥氮平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抗精神病药处方主要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同年龄、性别用药剂量不同,阿立哌唑的处方频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