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MRI成像是一种新兴的基于饱和质子与周围水中质子化学交换的体内分子成像技术,将传统的解剖成像扩展到组织酸碱度成像及体内多种生化代谢成像,且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等显著优势,成为时下研究一大热点。目前CEST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主要对其原理及其在心脏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予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MRI是一种新兴的基于饱和质子与周围水中质子化学交换的体内分子成像技术,将传统解剖成像扩展到组织酸碱度成像及体内多种生化代谢成像,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等显著优势。目前CEST在心血管MRI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主要对其原理及其在心脏MRI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郭林琳  舒健 《磁共振成像》2021,12(11):117-12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早期肝纤维化可以通过临床治疗逆转.目前,临床上用于肝纤维化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属有创检查,有一定风险.近年来,磁共振功能成像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在肝纤维化定量检测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对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肝纤维化定量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铁是人体内重要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均会导致相应病理改变。目前虽无直接证据表明铁稳态破坏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但已知铁含量异常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定量磁化率(QSM)成像具有高分辨率及高敏感性,可在大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发现铁的异常沉积,近年已逐渐用于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本文针对QSM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杭廷顿病、多发性硬化以及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的脑内铁代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宋宇  郭应坤  许华燕  李学胜  李军  伏川 《磁共振成像》2021,12(11):109-112,121
心肌病是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由于其常伴有心功能障碍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心脏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且由于其无电离辐射、分辨率较高等特点在评估心肌疾病中有较大的优势.其中,心脏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如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横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2 mapping)、T2*成像定量成像(T2*mapping)、特征追踪(feature tracking,FT)和心肌延迟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等可无创、定量地对心肌组织进行分析,反映心肌组织的变化,为不同类型心肌病中心功能的改变提供重要定量信息.作者就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评估心肌组织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梅  张晓东 《磁共振成像》2021,12(9):116-120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技术是一种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它可利用磁化传输比不对称(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 asymmetry,MTRasym)分析产生半定量的结果,对肌骨系统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手术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传统MRI只能反映病变的形态学差异,很难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CEST技术具有无侵入性和定量检测的优势,已应用于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椎间盘变性及软骨修复手术术后评估等.作者重点总结了CEST的原理、信号测定及其在肌肉骨骼系统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肠缺血是指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一种疾病.由于早期发病症状不明显且无特异性,此病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50%-70%,早期明确缺血的严重程度并施以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超声检查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诊断肠缺血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磁共振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高分辨率成像使磁共振检查在显示缺血肠壁以及定量评估缺血的严重程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主要对弥散加权成像、对比剂增强成像、分子影像技术、血流定量成像以及血氧定量成像评估急性肠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弥散峰度成像(DKI)是一种能量化组织内水分子弥散非高斯运动的磁共振新技术,是弥散成像技术的延伸,对于描绘脑组织微观结构具有独特优势。DKI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已表明是一种比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更敏感的磁共振定量检测方法,现就DKI的原理及其在脑外伤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脑功能磁共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成像已经成为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功能磁共振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手段具有高分辨率,高精确度,非侵袭性,无须注射对比剂,可同时获得脑的解剖与功能影像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脑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现就fMRI的成像原理技术,正常皮层中枢功能和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磁共振影像技术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肿瘤的影像诊断不仅仅是局限于影像表现,如何将肿瘤病灶的特性进行定量成像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技术已经成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序列,各加权序列图上信号强度的大小仅能间接反映组织的特性。T2 mapping成像技术是定量成像技术中的一种,具有客观性、较好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在骨关节炎和心肌水肿中的运用和研究较多。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体部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近年来也逐渐开始被应用到体部肿瘤方面的研究,作者就T2 mapping在体部恶性肿瘤中的定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利用组织磁敏感性不同而成像的技术,对缺氧缺血及颅内矿物质沉积非常敏感,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但SWI不能对磁化率进行定量测定,随着定量磁敏感图(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的发展,这一缺陷逐步被弥补。QSM是基于梯度回波磁共振相位数据的一种新型的可以非侵入性地评估体内磁性组织之间磁敏感性差异的技术,它通过测量磁性物质的磁化率值来实现对体内磁性物质的定量,目前它在量化体内铁含量、钙化及静脉氧饱和度变化等方面已有了多种多样的应用。本文将就定量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肌肉拉伤是一种急性间接肌肉损伤,常见于日常生活和运动中。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难以准确诊断。常规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是急性肌肉拉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近年发展的肌肉MR弹性成像、T2弛豫时间图、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具有从微观结构、病理和生理层面为急性肌肉拉伤的诊断提供定量、客观依据的潜力。作者对应用于急性肌肉拉伤的各项MRI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同时不存在电离辐射,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多个部位的检查,但人体存在一些T2值超短的物质,如骨皮质、肌腱、韧带、肺组织等,使用常规磁共振成像序列无法对这类组织进行成像.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ltrashort e...  相似文献   

14.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下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像学的检查是诊断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手段。传统MRI技术虽可显示椎间盘的信号强度和形态学改变,但很难客观量化椎间盘退变的程度。T2 mapping技术能够检测椎间盘内水含量、蛋白多糖含量及胶原纤维排列顺序等多种生化成分,为椎间盘退变早期临床评估提供新的方法。本文从T2 mapping与其他定量磁共振技术对比,及其与椎间盘退变分级、日本骨科学会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及年龄、性别等联系论述定量磁共振T2映射成像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成像是在磁化传递及化学交换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新方法,其扩展了磁共振分子影像新领域,但还处于研究阶段。其以细胞内物质为内源性对比剂,通过水信号间接检测代谢物信息,进行组织的酸碱度成像及其各种代谢物成像。本文主要探讨MRI领域中与水相关的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现象,阐述其原理、研究现状及其在不同场强磁共振仪上脑部疾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已经成为评估心功能的"金标准"。常规CMR扫描技术相对成熟,在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定量成像技术(T1 Mapping、T2 Mapping、Feature tracking、4D Flow、DTI)及非对比剂增强(whole heart MR coronary angiography、ASL)等CMR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潜能巨大,有望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并且在MCI阶段进行干预治疗,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甚至逆转认知功能破坏,故对于MCI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RI技术包含多个序列成像,可从不同角度发现MCI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利于早期诊断、预测病情进展情况和揭示病理机制,促进MCI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本文主要对于近些年来结构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动脉自旋标记和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MCI的诊断、分类、预测病情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希望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及科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utility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in chemical analysi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the clinical environment has made this technology commonplace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clinical medicine, and academic research. The attributes of nuclear magnetism that make the technique especially powerful in biology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uses of NMR and MRI, with an emphasis on spatially resolved applications. These applications include imaging, localized spectroscopy, flow sensing, and diffusion mapping from using magnetic-field gradients. The limits of spatially resolved NMR and imaging will be examined in terms of both scientific principle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Block diagrams of both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apparatus are presented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critical components are discussed. Developing trends in sensing probes, magnets, and applications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9.
肝脏铁过载是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和输血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主要组织学特征,如果不进行治疗,过量的铁可导致肝损伤并缓慢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肝铁浓度的评估对于铁过载的检测和定量分级以及铁螯合治疗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金标准肝活检是有创性的,并且容易出现采样偏差,而MRI技术的非侵入性以及对铁的高敏感性使其成为广为使用的方法。本文将对信号强度比法、T2/R2弛豫法、磁共振波谱成像、T2*/R2*弛豫法、超短回波时间成像技术及定量磁化率成像评估肝铁定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