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确诊的37例结核性脑膜炎、38例化脓性脑膜炎、40例病毒性脑炎及40例非脑炎患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ADA. 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ADA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ADA>8U/L作为阳性阈值,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1%、98.3%、94.2%、93.8%、94.4%. 结论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可作为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18-121
目的评价三种快速实验室检测技术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沈阳市胸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疑诊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病例52例,分别进行血T-SPOT.TB、脑脊液LAMP和脑脊液Xpert MTB/RIF检测。结果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三种检测方法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结果在52例患者中,血T-SPOT.TB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8.33%,阳性预测值31.25%,阴性预测值75.00%,一致率34.62%。脑脊液LAMP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75.00%,阳性预测值59.09%,阴性预测值90.00%,一致率76.92%。脑脊液Xpert MTB/RIF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88.89%,阳性预测值77.78%,阴性预测值94.12%,一致率88.46%。结论血T-Spot、脑脊液LAMP和脑脊液Xpert MTB/RIF检测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曹蕴  李伟  刘传苗 《当代医学》2021,27(13):82-84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墨汁染色联合隐球菌抗原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0例。其中1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3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采用墨汁染色法和墨汁染色联合隐球菌抗原检测(联合检测)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阳性率,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结果及敏感度。结果两组患者头痛、呕吐、发热、视力下降、盗汗、听力下降及意识水平下降等临床症状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0.00%,高于墨汁染色的50.00%(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0.00%,高于墨汁染色的50.00%(P<0.05),两种检测方法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墨汁染色联合隐球菌抗原检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阳性率及敏感度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化脓性脑膜炎血液中性粒细胞CD64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0例及病毒性脑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血液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TNF-α的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D64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88%;TNF-α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66%,特异度为62%。结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中性粒细胞CD64可以作为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翚缨 《黑龙江医学》2015,(2):162-163
目的探讨对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检测在鉴别和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12~2014-02间我院收治的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按其疾病类型将其分为隐球菌脑膜炎组(11例)、结核性脑膜炎组(12例)、病毒性脑膜炎组(27例)。检测并记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S100β蛋白水平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另外选择2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与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隐球菌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三组患者的S100β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隐球菌脑膜炎组与结核性脑膜炎组分别与病毒性脑膜炎组患者的S100β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隐球菌脑膜炎组与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的S100β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S100β水平会随病程而变化,对其检测有助于鉴别和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128-131
目的分析和比较脑脊液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沈阳市胸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疑诊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189例,采集患者抗结核治疗前的脑脊液标本分别进行液体培养(MGIT)、LAMP和GeneXpert检测。以液体培养法(MGIT)为标准,计算2种检测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Kappa值。结果 LAMP的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94.3%,阳性预测值为83.0%,阴性预测值93.0%,一致率90.5%,Kappa值=0.749。GeneXpert的敏感度为98.0%,特异度为88.6%,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99.2%,一致率为91.0%,Kappa值=0.787。结论 LAMP和GeneXpert对结核性脑膜炎检测的灵敏度较液体培养(MGIT)明显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医生对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治能力,值得在基层结核病院实验室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7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人中,3l例为病毒性脑炎,28例为化脓性脑膜炎,10例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死亡8例。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反复脑脊液检查和治疗效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脑脊液细胞学检查1203例,采用细胞玻片自然沉淀室,瑞氏—姬姆萨染色(MGG),光学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脑脊液细胞学发现中性粒细胞共210例,占全部CSF细胞学检查的17.46%,包括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其中,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性脑炎30例、结核性脑炎72例、隐球菌性脑炎14例、化脓性脑炎54例;非感染性疾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炎30例、神经白塞病4例、脑膜癌6例.中性粒细胞在脑脊液细胞的比例:病毒性脑炎占60%~80%,结核性脑炎占40%~80%,隐球菌性脑炎占0%~30%,化脓性脑炎占70%~90%,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炎5%~70%,神经白塞病占40%,脑膜癌占0%~20%.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出现中性粒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脑部CT联合血清CRP、LDH联合诊断中枢系统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诊治的110例中枢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研究。根据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分为细菌组(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组(病毒性脑膜炎),每组各55例。患儿均接受CT检查,检查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阳性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CT检测化脓性.脑膜炎灵敏度67.27%.、特异度92.73%、约.登指数0.600、阳性预测值90.27%、阴.性预测值73.91%.;CRP检测化脓性脑膜炎灵敏度78.18%.、特异度87.27%、约.登指数0.655、阳性预测值86.00%、阴性预.测值80.00%;LD.H检测化脓性脑.膜炎灵敏度76.36%.、特异度89.09%、约.登指数0685、阳性预测值87.50%、阴性.预测值79.03%;.联合检测化脓性.脑膜炎灵敏度98.18%.、特异度94.55%、约.登指数09.27、阳性预测值94.74%、阴性预测值98.11%明显高于单纯的CT和CRP、LDH检测。结论脑部CT与血清CRP、LDH联合诊断中枢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纯的脑部CT和血清CRP、LDH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脑脊液和血清寡克隆带(Oligoclonal bands,OCBs)的检测及分析,探讨其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2007年在我院儿科住院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共46例,分两组,其中病毒性脑炎组33例,其他颅内感染组(包括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13例,两组均应用琼脂糖凝胶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技术对其脑脊液(CSF)和血清(S)标本检测寡克隆带,同时记录各个患者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异常脑电活动、影像学发现、出院后的随访。结果两组共寡克隆带检测阳性10例,占总人次的21.7%,其中病毒性脑炎7例,非病毒性脑炎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F中OCBs检测阳性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有颅内免疫异常、IgG鞘内形成;OCBs阳性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的机制中,可能与病原感染持续时间有关,综合u分析OCBs对小儿颅内感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4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行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5便,病毒性脑炎(病脑)21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5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4例。结果:结脑CSF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12例(80%),淋巴细胞反应3例(20%);病脑呈转化线淋巴细胞反应8例(38%),淋巴细胞反应7例(33.3%);化脑呈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反应,隐脑呈混合细胞反应,1例细胞学检出球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17-120+封三
目的 分析结肠癌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1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结肠癌患者82 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将获取的图像均经后技术处理。观察诊断结果,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82 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阳性62 例,阴性20 例;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阳性54 例,阴性28 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的敏感度为67.74%(42/62),特异度为40.00%(8/20),准确度为60.98%(50/82),阳性预测值为77.78%(42/54),阴性预测值为28.57%(8/28)。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阳性60 例,阴性22 例。与手术病理检查比较,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83.87%(52/62),特异度为60.00%(12/20),准确度为78.05%(64/82),阳性预测值为86.67%(52/60),阴性预测值为54.55%(12/22)。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P<0.05)。结论 结肠癌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较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高。  相似文献   

15.
王群 《吉林医学》2011,32(28):5998-5999
<正>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如不尽早诊治,将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近年诊治的病毒性脑炎2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5~79岁,平均30.1岁,均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排除了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肿瘤、精神分  相似文献   

16.
路露 《大家健康》2013,(15):148-149
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并经血循环而达颅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亲嗜性[1]。发病率低但是病情重,死亡率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高于女性,四季均可发病,常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颅内肿瘤,精神病等[2]。护理人员必须充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  相似文献   

17.
霍松 《中原医刊》2007,34(14):62-63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病人合并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AIDS病人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得出各种机会性感染在神经系统发生的情况。结果165例AIDS病人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54例,其中结核性脑膜炎24例,化脓性脑膜炎1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9例,病毒性脑炎8例,未能定性者3例。结论AIDS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合并机会性感染,一旦出现机会性感染,极易导致感染播散,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危及患者生命,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30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泽柏 《广西医学》2009,31(10):1486-1487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均发热,热型不规则,头痛28例,恶心呕吐29例。不同程度颅内压升高30例,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新型隐球菌均阳性;体重减轻29例。经抗真菌治疗,好转14例,死亡16例(其中6例放弃治疗后1年内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在临床诊治中应注意鉴别。一旦出现隐球菌性脑膜炎,提示疾病进入终末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胸水CA125、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免疫放光法测定30例非结核性胸水患者及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胸水CA125、ADA,并计算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CA125、ADA阳性率较高,血清中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除特异度略有提高,敏感度、准确度无明显提高;胸水中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敏感度无提高,特异度、准确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血清CA125、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价值不大;胸水中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95-97
目的分析脑脊液中乳酸含量在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0例,行脑脊液乳酸水平监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初次及第2次脑脊液检查,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乳酸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GCS评分低于病毒性脑膜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检查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乳酸与GCS评分存在相关性,第2次检查结核性脑膜炎存在相关性(P0.05)。第1次脑脊液乳酸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以及病毒性脑膜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第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乳酸含量在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特别是初次检查结果,需要及早进行分析,脑脊液中乳酸含量还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