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八段锦结合常规心脏康复治疗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3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脏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八段锦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SAS评分和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稳定程度、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知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八段锦结合常规心脏康复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碎吸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方法将73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超早期(24h内)康复护理训练干预.康复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分,并比较2组康复后3周内肺炎和褥疮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碎吸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方法将73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超早期(24h内)康复护理训练干预.康复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分,并比较2组康复后3周内肺炎和褥疮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周5d,持续12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FMA-UE评分、FMA-UE肩肘部分评分、FMA-UE腕手部分评分、MBI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FMA-UE评分、FMA-UE肩肘部分评分、FMA-UE腕手部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54.66±18.61)分]、8周[(65.54±15.78)分]、12周[(74.96±15.61)分]后的MBI评分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2组患者肘关节、腕关节MAS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显著提高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确诊为COPD我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常住居民,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和常规呼吸训练法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法护理,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观察组在肺功能、活动耐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能够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在社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多功能呼吸康复排痰阀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60例COPD患者,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进行交叉对照研究。每个研究阶段为期4周,A组:第一研究阶段应用多功能呼吸康复排痰阀,第二研究阶段应用缩唇呼吸。B组:两研究阶段的顺序与A组相反。每个阶段后有2周的洗脱期。比较多功能呼吸康复排痰阀与缩唇呼吸两种训练方法对两组患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博格(Borg)评分、咳嗽咳痰评分。结果 呼吸康复排痰阀与缩唇呼吸两种干预方法对CAT评分、SGRQ评分、Borg评分和咳嗽咳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不同试验阶段对CAT评分、SGRQ评分、Borg评分和咳嗽咳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应用多功能呼吸康复排痰阀训练,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缓解呼吸道症状,提升运动耐受能力及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八段锦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价值及对血气指标、运动耐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老年COPD患者,依据康复干预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64例接受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观察组65例应用八段锦进行锻炼,观察两组康复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O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6WMD)(453.41±13.85)m高于对照组(421.32±12.96)m,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21.24±1.11)分低于对照组(27.52±1.13)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Borg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干预,便于通气功能改善,调控血气指标,调节呼吸功能,改善运动耐力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COPD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期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肺康复运动训练,2组均干预12周。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运动耐力、HRV指标、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HRV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较干预前上升,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St George's呼吸问卷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6MWT、心率变异性指标高于对照组,CAT、St Georgen's呼吸问卷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可提升COPD康复期患者运动耐力,改善其HRV指标、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肺康复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理能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ctive of daily live,ADL)的影响。方法2007年11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COPD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29例和干预组33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魄肺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康复呼吸操及正确呼吸方法训练和有氧耐力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在ADL、氧饱和度、低浓度持续吸氧(〉15h/d)依从性及吸烟量等方面的情况。结果12周后,两组患者在ADL、氧饱和度、低浓度持续吸氧的依从性及吸烟量的减少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COPD患者的肺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及临床症状,从而提高COPD患者的ADL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骨盆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早期康复的基础上增加早期骨盆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改良Ba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2个月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erg平衡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早期引入骨盆训练能有效恢复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肢康复锻炼结合呼吸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7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进行上肢康复锻炼结合呼吸训练作为观察组,单纯呼吸训练作为对照组,比较6个月后生活质量相关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6个月后6 min行走距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活满意指数(LSIA)有明显提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 min行走距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活满意指数(LSIA)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肢康复锻炼可以改善老年COP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满意指数,减轻抑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床边滑轮训练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社区首次脑卒中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在家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加用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床边滑轮训练。治疗前后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分(FMA-UE)进行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及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FMA-UE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床边滑轮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明显的康复疗效,值得在社区康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3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后,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Bathel指数评定,并比较两组康复后3周内肺炎和褥疮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Bathel指数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血肿微创碎吸术后进行早期适当的康复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COPD患者早期简易肺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12月入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接受COPD患者早期简易肺康复方案的干预,即在入组后进行呼吸训练、腹肌抗阻训练、上下肢训练、床边起蹲运动、步行训练、爬楼梯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健康教育和家庭肺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的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British Research Council,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肺功能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家庭肺康复依从性。 结果 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CAT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家庭肺康复依从性良好者比例(51.02%)高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PD患者早期简易肺康复方案安全、有效,可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焦虑症状,提高患者家庭肺康复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表面肌电图(RMS)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上肢上举训练等,治疗组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基础上,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呼吸训练,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6分钟步行测试、COPD评估测试(CAT)、BODE指数评分、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及表面肌电图评定2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肺功能及呼吸肌表面肌电信号的RMS。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呼吸肌表面肌电图的RMS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6分钟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呼吸肌表面肌电信号的RMS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VC和FEV1较治疗前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VC和FEV1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呼吸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呼吸肌表面肌电图的RM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八段锦联合中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福建省安溪县中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进行八段锦康复锻炼,观察组则进行八段锦康复锻炼加中药治疗。比较2组的急性发作次数、Borg指数、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及Borg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八段锦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疾病发作次数,并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肺移植术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即接受康复宣教、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治疗师监督行系统性早期肺康复治疗,包括体位转移、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呼吸训练等,3~5次/周,共训练4周;对照组由康复治疗师告知其有氧训练、呼吸训练、气道廓清等训练的方法,由患者自行康复治疗。分别于肺移植术前评估时及治疗4周后,采用床边肺功能仪评估2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比(FVC%)、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测定2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6MWD、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FEV1%(64.58±13.71)%、FVC% (71.38±7.05)%、FEV1/FVC(85.19±8.98)%、6MWD(394.25±95.14)m和MBI评分(83.55±6.1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FEV1% (52.21±15.22)%、FVC% (58.80±16.61)%、FEV1/FVC(72.77±16.02)%、6MWD(303.00±52.80)m和MBI评分(74.50±7.19)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移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关于药物阻止或延缓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的破坏,减轻疼痛的治疗研究较多,但是,有氧运动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有何影响?目的应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专业量表评估有氧运动训练结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效应.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及风湿病科.对象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风湿病科2003-12/2004-07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8例.纳入126例,男24例,女102例,均自愿参加.随机分为有氧训练组85例和对照组41例.方法有氧训练组在接受以甲氨蝶呤为主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4次/周的有氧运动训练,30 min/次,共12周.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运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测评方法生活质量量表中每一问题按1~5分五级评分,计算各亚表分值,应用极距加权法得出生活质量总分.为消除治疗前初始值的影响,两组间生活质量的比较采用改善值[即(治疗前值-治疗后值)]和改善百分率[即(改善值/治疗前值)×100%].主要观察指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共有患者148例,纳入126例,进入结果分析126例.①有氧训练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氧训练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总体生活质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有氧训练组17,19,14,20,1.8分;对照组17.5,20,14,21,1.7分,P>0.05).②有氧训练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氧训练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氧训练组3.5,2.0,3.0,20,3.4分;对照组2.0,1.4,1.6,0,2.0分,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有氧训练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12%~28%),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氧运动训练较单纯药物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及健康自我认识能力有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和运动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9.
何迪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03-1604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COPD缓解期患者按照住院单双日分组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连续进行12个月的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治疗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FVC、FEV1.0、V50、V25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缓解期COPD患者实施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COPD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A组为药物治疗组;B组为传统中医气功组;C组为现代呼吸康复组;D组为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组。训练前及训练后1月、3月、6月、1年行6min步行距离测试,并行运动后Borg评分。结果 A组训练前后6min步行距离、运动后Borg评分无明显改善;B、C、D组训练后3月、6月及1年评定6min步行距离、运动后Borg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其中D组改善明显优于B、C组,而B、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现代及传统呼吸康复技术及中西结合呼吸康复治疗方案均能很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但中西结合呼吸康复治疗方案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