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1]。早发现、早治疗是提升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肺部小结节(small pulmonary nodules,SPN)较为常见,恶变概率高达48%[2],目前临床对于SPN的处理意见是长期随访。近些年来,随着胸部低剂量螺旋CT、高分辨率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SPN被检出,提高了肺癌的早发现率[3]。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治疗SPN、早期肺癌较成熟的胸部微创手术[4],在临床已开展多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微创左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胸腔镜辅助微创左腋下小切口游离动脉导管,丝线及钛圈三重结扎动脉导管。结果35例术后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无导管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平均住院7天。随访31例,彩超检查无导管再通。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左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容易掌握和推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创肌肉非损伤切口在肺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采取腋下背阔肌、胸大肌之间沿肋间切口或纵向弧形切口进行肺部手术43例,包括良性肿瘤切除3例、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或缝扎、胸膜固定35例,肺裂伤清创修补手术4例,一期双肺巨型肺大疱切除1例。结果:全组患者均在肌肉非损伤切口下完成手术,其中有27例患者应用胸腔镜辅助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和手术相关死亡。术后气胸复发2例,经引流和胸腔内灌注粘连剂后治愈。结论:肌肉非损伤性开胸不切断胸壁主要肌肉,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迅速,符合微创外科理念;视野显露充分,尤其是应用胸腔镜辅助,可以极大地改善手术视野,操作简单,是肺部手术的良好入路。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上第一例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PD)报道于1941年[1]。此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胰头部、十二指肠、胆总管下段及壶腹周围相关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最常采用的术式有常规开腹手术及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根治术(LPD),这两种方式均能完整的切除病灶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术后结果,然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根治术以其术时短、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微创优势在临床上成为首选[2-4]。  相似文献   

5.
电视胸腔镜心脏外科被认为是自体外循环问世以来,心脏外科领域里又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是现代微创心脏外科的代表性手术[1], 可进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2-3]、心包开窗引流术[4]、心肌激光打孔血运重建术[5]、心脏起搏器安装[6]、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7-8]、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9]、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瓣膜修复及置换术等.与传统的手术相比,胸腔镜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具有以下优点:皮肤切口小(1~2 cm), 不切断肌肉,无骨骼损伤,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后疼痛轻, 5~7 d就可以出院,符合美容要求,费用低于传统心脏手术.本院心外科自2009年7月开展胸腔镜下心脏手术,至2009年11月,成功治愈了5例心脏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住院天数短,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有效的手术方式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但术后容易发生分流管梗阻,尤其是腹腔的包裹、粘连导致梗阻占分流术并发症的50%左右[1]。而腹腔镜应用于脑室-腹腔是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与颅脑外科结合应用的一种手术方式,是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术式,因其手术微创、并发症少,易为患者及术者接受。该术式较开放性分流术更具优势[2]。现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28例脑积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机械臂辅助胸腔镜下心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心脏手术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后,医生考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如何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单纯左侧或右侧小开胸切口或部分纵劈胸骨切口,因其心内操作与正中开胸者基本相同,且心脏阻断时间无差异,实质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而小切口辅以不停跳或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则存在显露不良、吻合缺少可靠性等安全问题。用机械臂辅助的胸腔镜技术能弥补由心脏不停跳和小切口带来的弊端[1~3 ] 。我院在2 0 0 3年应用此技术分别为1例房间隔膜部缺损和1例室间隔膜部缺损的病人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住院时间缩短,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的肝癌发病率较高,确诊时多为进展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股动脉入路(TFA)普遍适用于各种血管介入,也是肝癌TACE的传统入路。桡动脉入路(TRA)是心脏介入操作(PCI)的常规入路[1-3],也被扩展应用于神经和外周血管介入领域[4-10]。近年来,远桡动脉入路(d TRA)成为TRA的替代选择。相较于TRA,d TRA改善了医患双方术中舒适度,且降低了桡动脉闭塞(RAO)率[11]。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d TRA入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罕有其插管效率方面的研究报道。肝癌TACE与心脑血管介入不同,其左侧远桡动脉(ld TRA)入路的血管内路径显著长于TFA入路。本研究回顾本中心进展期肝癌TACE病例,按照入路进行分组对照分析,以明确ld TRA和TFA两组间人群特征和血管内插管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胸腔镜与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168例患者按手术时间和患者自身对手术的选择性分为腋下小切口治疗组(n =86)和胸腔镜治疗组(n =45)及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组(n=37)。所有病例均有外科治疗适应证。三组均采用肺大泡切除及壁层胸膜机械性磨擦。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术后疼痛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自发性气胸的复发及治疗费用。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术后疼痛天数、止痛药物用量、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自发性气胸的复发在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但在治疗费用方面腋下小切口组低于胸腔镜组(P相似文献   

10.
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0例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初步经验.探讨采用小切口在胸腔镜辅助下的心内手术能否为开展非常规微创切口的心内手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2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女14例,男6例.其中3例合并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于右心房.全身麻醉下,双腔气管插管.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右侧颈内静脉引流进行体外循环.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4 ~ 5 cm),经第4肋间进入胸腔,在胸腔镜辅助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中途转正中切口开胸手术,主动脉阻断19 ~ 28(22 ± 5)min,无大出血、术后再次开胸止血、脑部栓塞等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2 ~ 23(10 ± 5)个月,心脏超声检查均未发现残余分流.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技术可行、安全,既减少了常规正中开胸的手术创伤,又没有过度延长体外循环时间造成的进一步全身器官损害,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早日康复,手术切口小、美观.  相似文献   

11.
经胸腔镜心包内双侧肺静脉隔离术治疗房颤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晨  邹晓丹  于恩杰 《天津护理》2009,17(5):262-263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过外科微创手段进行房颤消融治疗,以胸腔镜为辅助,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通过双侧胸腔小切口消融房颤,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胸腔镜辅助下心包内双侧肺静脉隔离术比传统的迷宫手术方式切口小而美观,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岑小浴  李赛梅  李珍  陆小萍 《全科护理》2014,(21):1944-1945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126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病人,术前做好病人的评估、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给予康复训练及随访。[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获得成功,2例发生肺漏气、2例发生肺不张,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24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病人围术期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及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过程中。微创心脏外科包括小切口心脏手术、电视胸腔镜辅助的心脏手术、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以及机器人辅助的心脏手术等几种手术方式。微创心脏外科相比传统心脏手术疗效更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比如创伤小、体外循环时间短、胸腔闭式引流量少、出血少、伤口感染机会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符合美容等优点。微创心脏外科很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已经能够完成心外科领域里大部分手术。本文就微创外科在常见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毕秋良  张敏  余岚 《全科护理》2016,(18):1909-1911
[目的]总结经右侧胸前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3月经右侧胸前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MVR)病例78例,总结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术前认真准备,术中仔细配合。[结果]78例右侧胸前小切口微创MVR的手术准备完善,手术配合密切,手术进度加快,手术经过顺利。[结论]通过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右侧胸前小切口微创MVR的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得到了手术医生的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和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对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求随机分为胸腔镜手术组和腋下小切口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结果胸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均比腋下小切口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优于腋下小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16.
正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近年开展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符合美容要求的特点,即通过右侧胸壁第四肋间切口进入胸腔,而非正中劈开胸骨切口进行手术。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下,通过胸壁上打的孔,在胸腔内操作镜视野下完成的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而皮下气肿是胸腔镜辅助下小  相似文献   

17.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腔镜微创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胸腔镜微创治疗的34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全镜下完成肿瘤切除,3例附加小切口完成手术.2例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患者采用后正中切口联合胸腔镜辅助手术切除.术后恢复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胸腔镜微创外科创伤小,安全有效,可作为绝大多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周亮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7):812-813
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兼具微创及美观效果的术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颈部入路手术,美观的切口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但该术式下关于切口设计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试将黄金分割率引入切口设计,并与目前常用的定点测量压痕切口设计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月.本院应用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7例,淋巴结结核1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应用胸腔镜胸部小切口手术完成,无进一步扩大切口,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病理除1例为淋巴结结核外,其余7例均为食管平滑肌瘤.随访时间3~48个月,无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符合小手术,小切口的要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附3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方式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自2000年7月~2005年7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4例,术中联合使用胸腔镜及腋下小切口,通过结扎或缝扎肺大泡等,结合使用干纱布球摩擦壁层胸膜和50%高渗葡萄糖液灌洗行胸膜固定的方法,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手术费用,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34例患者均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完成手术,手术切口长度为3~5 cm,术中出血量为50~150 mL,手术时间为30~100 min,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5d,术后住院时间为3~8d,所有病例均无院内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2~5年,中住值为3.6年,无1例气胸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