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降低门诊输液室空气细菌含量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降低输液室空气细菌含量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自然通风、“84”液喷雾、紫外线照射 3种方法对输液室进行清洁、消毒。结果“84”液喷雾和紫外线照射对空气消毒有效 ,但不能持久 ,房间消毒使用后 4h细菌数基本恢复到消毒前的状态。自然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细菌含量 ,只要每天通风 2h以上 ,室内细菌数就能〈5 0 0cfu m3,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标准。结论自然通风可取代紫外线、化学消毒剂在普通病室中的空气消毒 ,方法简单、实用 ,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风对门诊输液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在紫外线消毒前、紫外线消毒后室内未经通风、通风30min后、通风1h后进行空气采样分析。结果通风30min后、通风1h后,输液室空气菌落数可以达到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结论通风是保证输液室室内空气质量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邢小丽 《华西医学》2010,(2):425-426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室空气消毒最佳时机,以确保其室内空气质量达标。方法准备面积一样,通风条件相似的输液室两间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正常输液时间内随机安排输液患者,实验组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对输液室进行空气消毒,对照组采用通风的方式,3h为一时间段,时间段内,患者数达到5~9人、10~15人、16~30人时分别采样。结果试验组空气能够达标,对照组当患者数在3h内超过15~30人时,空气中菌落数开始增加。结论输液室的空气消毒应随着患者数的改变而改变,不能机械地执行每日消毒两次,并且如果采取通风和臭氧联合消毒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4.
王若乔  桂莉  陶红  厉瑛 《护理学报》2004,11(1):56-57
目的了解急诊输液室空气消毒状况。方法2.5d内每天上午10:45~11:00,下午17:15~17:30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输液室(3间)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每个房间放置3个普通营养平皿,分别置于两对角及中央,离地100cm处,每次采样12份。结果输液室合格率44.4%,细菌菌落数679.172±578.813。结论针对影响空气消毒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急诊输液室内空气的含菌量。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换药室获得性感染率 ,提高换药室无菌管理水平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们用较简便的混合空气消毒法 ,即紫外线照射法加过氧乙酸喷雾法 ,并将此法与单用紫外线法或单用过氧乙酸喷雾法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30W紫外线灯 ,使用时间为 2个月 ,有效强度为 80W /cm2 ,照射时间为 2h/次。过氧乙酸配制方法是将 16 %~ 18%过氧乙酸溶液加蒸馏水配制成 1%的溶液 ,现用现配。喷雾器为WL - 16型手动式 ,喷雾时空气中气溶胶密度为 2 0 0~ 2 5 0万颗粒子。1 2 方法 直径 9cm普通琼脂板分别置于室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方法对手术室分别采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和过氧乙酸喷雾法进行空气消毒,采用平皿沉降法采集空气菌量标本进行培养,观察消毒效果。结果自然菌消除率紫外线照射法达到82.9%,过氧乙酸喷雾法为8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氧乙酸喷雾法具有快速、简便、灭菌效果好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HT5"SS〗观察某三甲医院急诊候诊室空气净化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1-12月期间,每个季度采用平板暴露法对急诊候诊室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前后进行空气采样240份,对比不同季节细菌菌落数,以及消毒后不同持续时间的菌落数量的监测结果。结果 第四季度平均菌落数最大,均显著大于其他三个季度;每个季度消毒结束后的平均菌落数均较消毒前明显下降,消毒结束1 h后的平均菌落数均明显大于消毒结束0 h,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消毒2 h后平均菌落较消毒后1 h明显增加,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能自然通风地情况下采取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的方式可以提高急诊候诊室内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生儿病房应用静电消毒器在室内有人活动情况下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记录紫外线和静电消毒器进行新生儿病房空气消毒前、消毒后1h空气菌落数,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两种消毒方法消毒后1h菌落数比较,均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电消毒器能有效净化新生儿室内空气,在室内人员活动、医疗活动时仍可达到国家规定消毒后卫生学标准,而且对人体无损害,解决了在有人环境进行空气消毒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应用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分别对医院门诊采血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在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中进行空气采样,评价3种消毒方法的效果。结果消毒后可明显降低采血室内空气菌落数,与消毒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人员工作状态下持续消毒4 h,空气平均菌落数始终<4.0 cfu/平皿,紫外线和三氧消毒机在人员工作状态下,空气平均菌落数迅速升高。结论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工作状态下空气消毒均能达到Ⅲ类环境卫生标准,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回升缓慢,适于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0.
臭氧与甲醛协同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采用氧及甲醛熏蒸协同紫外线照射对手术室,换药室空气消毒。结果显示:用两种方法行手术室空气消毒后,空气细菌培养菌落数有两种方法行换药空空气消毒后,空气细菌培养菌落数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SARS病区每日消毒流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ARS病区的消毒工作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便于护理人员掌握不同种类的消毒方法 ,在护理管理过程中 ,对SARS病区采取流程图方式规范每日消毒方法 ,其主要内容如下。1 病区每日消毒主要流程1 .1 病区空气6 :0 0紫外线照射 1h→ 1 0 :0 0 3 %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1 2 :0 0紫外线照射 1h→ 1 5 :0 0 3 %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 1 8:0 0 0 .5 %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 2 1 :0 0紫外线照射 1h。消毒时间通常间隔 3~ 4h进行 ,0 .5 %的过氧乙酸用量为 2 0~ 30ml/m3,3 %过氧化氢用量为 2 0~ 40ml/m3。1 .2 病区地面、物体表面地面…  相似文献   

12.
空气清菌片用于母婴室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观察空气消毒片对母婴室人在室内情况下的空气消毒效果,观察清菌片空气消毒前及消毒后1h内室内空气细菌的含量;室内人员数及室内人员活动次数对空气消毒效果的影响;孕产妇对该药片气味的接受情况。结果显示:室内空气细菌含量消毒前与消毒后1h差异有显著性(P<0.01);室内人员多或室内人员活动频繁均可影响消毒效果;空气清菌片的气味能为孕产妇及家属接受。提示,空气清菌片适用于母婴室人在室内情况下的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霍香佩兰煮沸薰蒸在儿科病房空气消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儿科普通病房5间,分别用霍香佩兰煮沸薰蒸、紫外线照射、通风消毒试验31~32次,然后于消毒结束后分别进行空气培养,计算平均菌落数以观察消毒效果。结果霍香佩兰组对儿科病房空气消毒后1h、2h、3h细菌菌落数明显低于消毒前,并明显优于通风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霍香佩兰煮沸组消毒后1h、2h、3h与紫外线照射组同时段相比较,效果相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霍香佩兰薰蒸消毒效果等同于紫外线照射消毒效果,可在有人房间消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医院Ⅲ类环境开窗自然通风与紫外线消毒后空气中的菌数。方法对60间Ⅲ类环境病房进行自然通风与紫外线消毒后效果比较。结果紫外线照射结束后30 min与自然通风结束后30 min空气中的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通风可以达到Ⅲ类环境的空气要求,能弥补目前医院紫外线照射消毒的不足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医院产科分娩室空气净化效果与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关系,为加强分娩室空气净化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观察不同方法对产科分娩室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影响。 结果 对照组在分娩室内仅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空气2 h,可使空气中细菌总数减少65.87%,分娩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率为12.36%。实验组采用紫外线灯照射与空气净化器联合运行2 h后,可使空气中细菌总数降低80.66%,分娩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率降至2.28%。分娩室空气中检出的主要优势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 结论 分娩室空气采用紫外线照射与空气净化器联合应用,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皮肤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病室内的空气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病室进行了空气监测和消毒方法的临床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对于老年人所在的病室进行空气消毒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验证明,自然通风是降低病房细菌密度的简便易行的方法。采取紫外线照射和中药喷雾消毒均有消毒效果,经比较两者消毒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喷雾消毒是更适宜老年患者病室消毒的方法。它安全可靠,可避免紫外线照射的缺点,使用简单方便,在消毒空气的同时,也湿化了空气。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不同消毒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比较了3种空气消毒方法对空气中自然菌消毒效果。结果,在无人条件下,用含1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5 m in,对手术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6.9%;用紫外线照射60 m in,对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为93.0%;用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连续运行60 m in,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6.3%。在手术室有人条件下,三种消毒方法消毒处理60 m in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均在卫生标准规定范围内;但在人员进入手术后,气溶胶喷雾消毒和紫外线照射都处于停止状态,随时间延长,细菌数不断增加;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可继续运行,能保持细菌总数符合要求。结论,3种消毒方法在无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在有人条件下,只有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可持续消毒,保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符合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层流净化手术室复合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在设计级别为万级的层流洁净手术间内,用平皿暴露法监测室内自然菌沉降数.分为单纯层流组、层流加紫外线组、层流加鑫永泰喷雾组,分别于层流净化开机1h、开机1h加紫外线照射1.5h、开机1h喷鑫永泰空气消毒剂后10min采样,每周1次,连续20周.结果单纯层流与层流复合紫外线相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而单纯层流组、层流加紫外线组2组与层流复合高效空气消毒剂相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使用万级层流净化的手术室,单靠净化达不到空气中菌落数<10cfu/m3的标准,加紫外线照射仍不达标,需结合化学消毒剂喷雾.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方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比较紫外线照射法、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法、静电消毒器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采用对手术室消毒前后空气采样检测方法,观察3种方法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效果。结果,3种消毒方法分别单独作用30min,对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均可达到98%以上;3种方法在作用停止后维持消毒水平均不超过60min,只有静电消毒法可以作为人在条件下持续消毒,但60min后亦不能维持原消毒效果水平;采用两两联合使用,以静电消毒法与过氧乙酸气溶胶消毒法联合使用效果最好。因此,可采用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消毒后,再用静电消毒法维持对手术室空气进行人在条件下消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清新负离子中药空气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清新负离子中药空气消毒剂”与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喷雾两种方法进行对照实验。结果 “清新负离子中药空气消毒剂”细菌清除率达91.8%,明显优于紫外线照射法82.3%;与过氧乙酸喷雾法91.2%的细菌清除率相比消毒效果相同。结论 “清新负离子中药空气消毒剂”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消毒效果肯定、气味清香、无毒副作用,消毒时病人可不必离开,适用于空气污染较重的公共场所空气消毒,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环保型中药空气消毒剂,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