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远期效果定群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接种乙肝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对广西肝癌高发区隆安县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免后8年定群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后1 ̄8年,抗-HBs阳性率由73.3%下降至35.9%,HBsAg阳性率第1年为1.4%,第8年为1.9%,波动于1.1% ̄2.9%之间,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保护率仍为87.1%,说明免疫后8年保护率仍持久不衰,抗-HBs下降并不导致HBsAg阳性率上升,似乎可以从机体的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15年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消长动态及远期保护效果。「方法」从1986年开始,每隔1~2年,采取整群随机方法对湘潭随机方法对湘潭市区1985~1988年出生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效果随访一次,采血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15年共观察儿童5006名,各次观察的HBsAg携带率为0.63%~2.32%,平均携带率为1.38%。明显低于免疫前同一人群的10.33%,保护率为86.65%(95%可信区间为72.13%~100.00%)。全程免疫后抗-HBs的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高峰值均出现在首针接种后7~12个月,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但免疫后15年的儿童中仍有45.31%的个体抗-HBs的mIu/ml值〉10.0,G值为27.95mIu/ml,且HBaAg和抗-H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龙华镇幼儿园学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吴传安为了解龙华镇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的HBsAg携带情况,我们于1995年9月对深圳市龙华镇内六所幼儿园的772名学生进行了HBsAg检测,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已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注射的幼儿...  相似文献   

4.
农村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0年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持久性及远期保护效果,从1986年开始,结合农村计划免疫给新生儿接种3针10μg/ml血源乙肝疫苗,对免疫后首次检测HBsAg阴性的762名免疫儿童进行了最长10年的追踪观察。结果(1)母亲HBsAg阴性儿和阳性儿的抗-HBs阳性率以S/N值≥2.1标准计算,分别从免疫后第1年94.44%和84.21%降至第10年50.24%和34.78%,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抗-HBsS/N值的GMT由第2年的31.62和23.99降至第10年的3.09和2.51,下降更为明显,且GMT以免疫后3~5年下降最快,而抗-HBs阳性率则以9~10年下降最快。(2)母亲HBsAg阴性儿688名,共观察了3559.0人年,出现5例HBsAg阳转者,HBsAg年阳转率0.14%;母亲HBsAg阳性儿74名,共观察了456.5人年,出现1例HBsAg阳转者,HBsAg年阳转率0.22%,出现的6例HBsAg阳转者均未形成慢性携带状态。与乙肝疫苗免疫前同龄HBV易感儿童HBsAg年阳转率4.27%相比,乙肝疫苗对母亲HBsAg阴性儿和阳性儿的HBsAg阳转保护率分别为96.72%和94.85%。  相似文献   

5.
福田区1988~1998年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与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接种率与发病、HBsAg携带状况,为乙肝免疫和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乙肝疫苗接种率、疫情报告和血清学、接种问卷调查资料,对疫苗影响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88年我区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1992年接种率93%,1996年后接种率趋近100%。按种疫苗改变了人群的乙肝感染模式,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从使用疫苗前的12.9%下降到现在的8.1%;人群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0岁前儿童下降最明显,发病率第一峰消失。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呈明显下降,但仍高水平,还存在20~29岁发病高峰。结论:乙肝疫苗是防制消除乙肝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降低发病率,仍需大力开展中小学生乃至全人群乙肝疫苗的普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两种阻断围产期乙肝母婴传播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曾有报道[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出生6个月内有24.3%~45%HBsAg阳性。因而加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阻断围产期HBV的传播是预防乙肝的一种有效手段。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我们筛选HBsAg阳性产妇的新...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城镇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免疫效果,1995年4月,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QAS)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检的22个城镇中,乙肝疫苗接种率≥85%的14个,80%的4个,70%的1个,65%的3个;及时接种率偏低,仅赤峰市的2个区达到85%。633名儿童乙肝疫苗全程3针免疫1个月后采血,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阳性率为190%,抗-HBs阳性率8926%,抗-HBc阳性率806%。说明抗-HBs显著上升,HBsAg和抗-HBc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对母亲是HBsAg阳性、1986年出生、注射过10μg×3乙肝疫苗的幼儿进行追踪观察。采微量血检测HBsAg和抗-HBs,并加强一针10μg乙肝疫苗,4个月后再检测抗-HBs。检测结果和1986年检测情况进行比较。5年后HBsAg阳性率为4.24%,抗-HBs阳性率为43.64%,加强一针乙肝疫苗后4个月,抗-Hk阳性率90.28%。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为探讨我国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癌高发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广西隆安县对儿童和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大规模免疫。免疫后10年,于1995年对1~39岁人群进行了调查,并用RIA法检测了乙肝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表明,1~39岁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42.4%;HBsAg阳性率为9.5%,其中7~9岁的HBsAg年龄高峰已消失,尤其在1~8岁人群下降了100.0%~83.0%,人群的抗-HBs阳性率1~2岁组婴幼儿最高,为85.5%,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在1~19岁人群中,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1985年的相同年龄组。表明儿童大规模免疫后,紧接着实行新生儿逐年进行计划免疫,是加速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94—1996年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HBV)在高校学生中流行情况较为普遍,我们对1994 ̄1996年入学的新生进行HBV感染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22%、46.49%和10.02%。接各过乙肝疫苗和未接种乙肝疫苗的阳性率分别为8.11%和37.12%,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学生,说明了乙肝疫苗对保护健康人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用国产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对75名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进行免疫。结果在免疫后2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期的抗-HBs阳性率(100.0%)则显著高于重组CHO乙肝疫苗组(91.4%)和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80.0%),各组的抗-HBs滴度(S/N值)在免疫后9个月时形成高峰,12个月时开始下降,在24个月时,5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5年和10年的抗-HBs动态变化。抗-HBs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下降速度随接种时间的推移趋势缓慢,性别与免疫应答亦有一定联系。部分儿童在5岁时抗-HBs阴性,但到10岁时抗-HBs转为阳性,显示一种“自然加强免疫”的倾向。本文证实乙肝疫苗的免疫记忆至少10年仍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情况以及乙肝疫苗对新生儿的保护性。方法:ELISA,PCR检测技术,对象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以及HBsAg,HBeAg双阴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结果:双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于0.1.6月龄分别注射疫苗5ug-5ug-5ug后,PCR阳性率为21.3%,双阴性的没有阳性病例;双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仅出生时注射一针5ug疫苗后,PCR阳性率为41.5%,双阴性的阳性率为0.7%。结论:双阳性孕妇垂直传播机会强,乙肝疫苗对双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有一定保护性,但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株洲市城区0—14岁少年儿童HBsAg携带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情况:HBsAg阳性率为3.09%,HBsAg携带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为64.16%。0—3岁组接种率均超过卫生部提出的85%以上的指标。但6—14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距卫生部指标较远。提示在加强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5年和10年的抗-HBs动态变化结果。抗-HBs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下降速度随接种时间的推移趋势缓慢,性别与免疫应答亦有一定联系。部分儿童在5岁时抗-HBs阴性,但到10岁时抗-HBs转为阳性,显示出一种“自然加强免疫”的倾向。本文证实乙肝疫苗的免疫记忆至少10年仍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免疫回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上海市南市区自1986年起对新生儿全面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追踪观察和管理9年。免疫人群HBsAg阳性率0.39%,抗-HBs阳性率47.3%,接种率95%以上,孕妇筛检率90%以上,提前达到WHO第45届大会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EPI要求。9年免疫实施采取了综合管理措施,并按EPI的要求对免疫实施全程进行质量管理,各项接种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保证了乙肝疫苗免疫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计划免疫(计免)管理前后3年出生的儿童3~5岁时血清中乙肝病毒感染指标比较看出,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3~5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乙肝自然感染率由计免管理前的1.16%、14.59%下降至计免管理后的0.29%、0.88%;抗-HBs阳性率由6003%上升到83.58%。证明了对所有新生儿纳入计免管理,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是控制和消除乙肝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用国产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对75名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进行免疫。结果在免疫后2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组的抗-HBs阳性率(100.0%)则显著高于重组CHO乙肝疫苗组(91.4%)和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80.0%)。各组的抗-HBs滴度(S/N值)在免疫后9个月时形成高峰,12个月时开始下降,在24个月时,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组、20μg重组CHO乙肝疫苗组的仍有较高抗体滴度(分别为84.7和70.9),其下降的速度(分别为16.7%,22.2%)低于30μg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34.2%)。说明国产基因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高度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HBsAg/HBeAg双阳母亲的新生儿免疫,阻断HBV的母婴传播,结果婴儿3、9、12月龄的保护率分别为85.5%、90.0%、91.8%;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3.0%、92.0%、93.8%;GMT分别为37.6mIU/ml、71.8mIU/ml、67.7mIU/ml。较血源性乙肝疫苗为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和重组CHO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效果。方法应用两种乙肝疫苗,对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免疫,并以国产血源乙肝疫苗作对照。结果国产酵母重组和CHO重组乙肝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免疫第9、12个月,阻断母婴传播的近期保护效果分别为1000%和964%。结论上述两种国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与30ug血源乙肝疫苗+HBIG效果(950%)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