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和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Lablledstraptavidin-biotm)法对45例人原发性肝癌(PHC)及其癌周肝组织以及5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c-erbB-2和突变型p53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c-erbB-2癌基因蛋白和p53蛋白在PHC及其癌周肝硬变和非肝硬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1%,21.4%(6/28),11.7%(2/17)和46.7%,14.3%(4/28),0%(0/17),在5例非肝脏疾病的正常肝组织中均未见表达。c-erbB-2和p53蛋白二者表达强度与PHC病理组织学分级具有一定程度相关关系,但与PHC的不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别。c-erbB-2与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5)。结论突变型p53和癌基因c-erbB-2在PHC中具有独立和协同作用,对肝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活组织p53,c—erb—B2和nm23蛋白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探讨p53、c-erb-B2和nm23蛋白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p53、c-erb-B2和nm23蛋白在不同疾病的胃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除p53在少数非胃癌组织中有轻微表达外,c-erb-B2和nm23在非胃癌组织中无表达;胃癌活检组织及手术标本中p53阳性率为45.8%~56.3%,c-erb-B2为18.3%~27.1%,nm23为72.9%~381.3%,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nm23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对胃镜活检组织进行p53、c-erb-B2和nm23蛋白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和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小肠癌c—erbB—2,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癌C-erbB-2、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徐杨,俞梅英,凌奇荷,林礼茂,许淑媛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被广泛认识。由于小肠癌少见,国内外对其癌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文献甚少。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小肠癌中c-erbB-2,p53蛋白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及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76例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组织c-erbB-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及结论 e-erbB-2蛋白在HCC和癌旁组织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7.9%(44/76)和71.9%(41/57),阳性表达与HCC组织学分级及细胞增殖状态无相关性,而与HBV感染密切相关,PCNA在HCC及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7.6%(59/76)和35.1%  相似文献   

5.
大肠肿瘤癌基因蛋白产物同步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肠肿瘤连续切片组织同步进行了C-myc.Pan-ras和P53三种癌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结果显示:癌基因myc,ras和P53阳性表达率在结肠腺瘤分别为61、1%(44/72)、37.5%(27/72和5.6%(4/72),大肠泉癌分别为72.9%(51/70)、51.4%(36/70)和40.0%(28/70),而正常粘膜则分别为28.0%(7/25)、4.0%(1/25)和0。印戒细胞仅有  相似文献   

6.
肝炎、肝硬变及肝细胞癌中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郭琳琅,郭颖,曹长安癌基因C-erbB-2编码一个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细胞膜受体,在结构上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常近似。我们用抗c-erbB-2蛋白产物的抗体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及肝细胞癌进行标...  相似文献   

7.
良恶性肝病C-erbB-2和p53基因表达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癌基因CerbB2 和P53 在良恶性肝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肝细胞癌癌变过程中发生的作用.方法 用cDNAm RNA 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对22 例肝硬变,11 例癌前病变、即肝小细胞非典型增生,35 例肝癌及5 例正常肝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CerbB2 m RNA 的杂交阳性率在正常肝、肝小细胞非典型增生、肝硬变、分化较好肝癌组和分化较差肝癌组分别为0 ,73 % ,64 % ,37 % 和25 % ;CerbB2 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 ,100 % ,82 % ,45 % 和29 % . P53 m RNA 的杂交阳性率在正常肝、肝小细胞非典型增生(SLCD) 、肝硬变、分化较好肝癌组和分化较差肝癌组分别为0 ,73 % ,68 % ,36 % 和25 % ;P53 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 ,0 ,0 ,27 % 和42 % . 蛋白阳性物只见于肝癌细胞.结论 CerbB2 癌基因可能在肝癌癌变的早期阶段起作用,主要作用于SLCD、胆管细胞、增生肝细胞. 野生型P53 有抗癌作用,突变型P53 致癌作用可能发生于肝癌癌变较晚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76例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c-erbB-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及结论c-erbB-2蛋白在HCC和癌旁组织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7.9%(44/76)和71.9%(41/57),阳性表达与HCC组织学分级及细胞增殖状态无相关性,而与HBV感染密切相关。PCNA在HCC及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7.6%(59/76)和35.1%(20/57),PCNA标记指数与HCC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肝细胞癌患者的HCV感染情况及其致癌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6例肝细胞癌癌组织及其38例癌旁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作了定位研究,并进一步检测其中癌基因ras、cmyc和抑癌基因p53的蛋白表达。结果:核心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217%和368%,46例肝癌患者中16例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p21、cmyc和p5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87%、674%和304%;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阳性与阴性组患者之间的p21、cmyc和p5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癌旁肝硬化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867%(P>00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丙型肝炎病毒致肝细胞癌的机理可能与ras、cmyc和p53基因的激活或失活无关,其机理尚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对14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标本作了免疫染色,观察其c-erbB-2癌基因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情况,探讨他们在HBV诱发HCC过程中的作用意义。结果:(1)在HBV感染的慢性肝炎阶段已出现c-erbB-2P^185和PCNA的异常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87%和8.1%;(2)由慢性乙肝,肝硬化向肝细胞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PCNA表达逐渐升高,c-erbB-2P^185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老年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16,P53,bcl-2及c-erbB-2的基因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人SP法检测55例老年人膀胱癌组织中P16,P5,bcl-2及c-erbB-2的基因表达。结果 55例膀胱癌中P16,P53,bcl-2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43.6%,49.1%,41.8%及41.8%,多种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m23和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根治术后再发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胃癌中nm23和cerbB2的表达,并结合内镜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nm23低表达率及cerbB2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及术后3a内有再发癌组明显增高,nm23低表达率及cerbB2阳性率:有淋巴结转移组为689%(31/45)和422%(19/45);无淋巴结转移组为368%(7/19)和158%(3/19);术后3a内再发癌组为810%(17/21)和524%(11/21);术后3a以上无再发癌组为488%(21/43)和226%(11/43)(P<005).而且nm23低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有关,浸至浆膜及周围脏器组nm23低表达率为786%(22/28);浸至粘膜及粘膜下组者为400%(6/15)(P<005).结论胃癌nm23低表达和cerbB2阳性表达者具有较强的浸润、转移能力,且术后易发生再发癌,二者的表达变化对判断胃癌术后再发癌的发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p53、p21^WAF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方法。结果 共检测非小细胞肺癌147例,其中鳞癌63例,腺癌66例,腺鳞癌14例,大细胞癌4例。p53蛋白总阳性率为61.2%(90/147),鳞癌阳性率为63.5%(40/63),腺癌为57.6%(38/66),腺鳞癌为71.4%(10/14),大细胞癌2例阳性。p21^WAF1蛋白总阳性率为40.1%(59/147),鳞癌为41.3%(26/63),腺癌为42.4%(28/66),腺鳞癌28.6%(4/14),大细胞癌1例阳性。肺腺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其预后相关,66例腺癌中,生存率低于3年组和高于3年组的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21/28)和44.7%(17/38),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14.
胃癌癌旁组织中p53、p16和bcl-2蛋白表达及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胃癌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和抗凋亡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内在关系。方法:胃镜及外科手术中取40例 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两块,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53、p16和bcl-2基因蛋 白表达。结果:p53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42.5%,癌旁组织12.5%,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表达强度也有显著 性差异(P<0.01);p16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0%,显著高于胃癌组织37.5%(P<0.05),其表达强度也有显著性差 异(P<0.05);bcl-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67.5%比47.5%,P>0.05),其表达强度也无显 著性差异(p>0.05)。p53与p16、p16与bcl-2表达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p53与bcl-2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 关性(P<0.05)。结论: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p53、p16)4抗凋亡基因(bcl-2)之间存在既独立又协同的作 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p53,cerbB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浅表性胃炎16例,肠上皮化生22例,异型增生14例,早期胃癌18例及进展期胃癌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WarthinStary银染色法检测Hp,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cerbB2的基因表达产物.结果Hp,p53,cerbB2在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各为500%,00%,00%;在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各为591%,227%,136%;在异型增生的检出率各为857%,643%,286%;在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各为167%,333%,111%;在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各为50%,525%,550%;在癌旁粘膜的Hp检出率为867%;在癌前病变中,Hp阳性组的p53,cerbB2表达率均高于Hp阴性组.结论Hp感染参与了胃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发展;Hp感染可引起野生型p53基因失活和cerbB2基因激活,从而导致胃粘膜的癌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C-erbB-2癌基因扩增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差别PCR技术检测C-erbB-2在83例胃癌及101个转移淋巴结扩增情况。结果28.9%(24/83)的胃癌存在该基因扩增,进展期胃癌及伴淋巴结转移者扩增阳性率增高(P<0.05及P<0.01);转移淋巴结扩增阳性率明显高于胄癌原发灶(P<0.05)。早期胃癌及高中分化胃癌伴C-erbB-2扩增者5年生存率低于不扩增者(P<0.05)。用Southernblot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原胃癌样本基因扩增及过度表达,扩增及过度表达率分别为15.7%及18.1%,均明显低于上述扩增阳性率。结论差别PCR技术检测C-erbB-2扩增是一种快速方便、可靠、独立的方法,对胃癌预后及转移潜力是一种良好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发生中p16基因缺失与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过程中抑癌基因P16的存在及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随机引物法标记制备Dig-p16cDNA探针,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细胞癌发生中P16基因的存在及表达情况。结果 斑点杂交显示P16探针敏感率为1.0pg。56例HCC癌组织及28例癌旁组织DNA与P16探针点杂交的阳性率分别为55.36%(31/56)、89.2  相似文献   

18.
胃癌p53.c-erb-B2.nm2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魏子白,吴云林,翟祖康,王瑞年本文旨在探讨p53、c-erb-B2和nm2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材料和方法76例胃癌组织为1990-1991年间手术切除标本,均经10%福尔马...  相似文献   

19.
胃癌癌前病变相关基因表达及胃炎消治疗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胃癌癌前病变(PLGC)c-erbB-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胃炎消的治疗机制。方法;对胃炎消治疗19例PLGC患者,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观察治疗前后PLGC组织中c-erbB-2,P53蛋白的表达,并与维酶素治疗的15例PLGC患者作对照。  相似文献   

20.
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胃癌得胃粘膜病变中抑癌基因p53、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bc1-2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探讨H.pylori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胃镜检查及外科手术中取4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2 cm处组织各2块,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检查p53、p16及bc1-2蛋白的表达。H.pylori阳性由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病理染色/^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