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肝     
正常肝脏含脂肪约占肝重的2~4%。肝内脂质主要为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当肝内脂肪积聚超过5%时称脂肪肝,严重者脂质的重量可达40~50%或更多,其中主要是甘油三酯。肝内脂肪含量5~10%为轻度脂肪肝,10~25%为中度脂肪肝,25~50%或以上为重度脂肪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定量计算肝脏中脂肪的含量,观察其在诊断脂肪肝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通过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不同程度脂肪肝的患者132例,在进行常规超声后通过计算机辅助下超声衰减系数对肝脏定量测定脂肪含量,再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与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定量测定在早期脂肪肝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对体检人群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脏超声定量与~1H-MRS测定的肝脏脂肪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r=0.922,P=0.000)。超声定量方法对脂肪肝诊断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100.0%,优于常规超声(分别为83.7%和70.7%)。而对于轻度脂肪肝的患者,通过肝脏超声回声衰减系数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测(其灵敏度81.4%vs.47.6%;特异度100%vs.70.3%)。结论超声衰减系数定量检测能较准确地反映肝脏脂肪含量,为临床上早期发现轻度脂肪肝提供了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背景下肝血管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脏中的过度沉积,含量超过肝湿重量的5%.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很高,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脏回声不同程度弥漫增强,脂肪肝的回声改变使一些肝脏病灶回声发生变化或检出率受到影响,超声诊断医生应给予重视.本文对48例脂肪肝患者脂肪肝背景下肝血管瘤的患者的超声表现的声像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弥漫性肝脏疾病,发病率约占肝病的5.8~29%,长期脂肪肝能发展成肝硬化。由于超声技术对组织界面声阻抗差有较高的敏感性,目前已成为脂肪肝检查的重要首选方法。本文介绍脂肪肝的超声表现,声像基础,组织学与声像比较及研究进展。一、病因及病理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重量的5%。肝活检光镜下肝小叶内有30~50%以上肝细胞内含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回波肝脏内插容积激发成像(mLIVE)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价值。方法选取6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及对照组(n=24),实验组喂饲高脂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饲喂。于饲养4周后每周选取5只实验组和3只对照组大鼠行肝脏MR、组织病理检查及测定脂肪含量,对mLIVE成像测得的2组大鼠肝脏脂肪分数(FF)与病理结果及肝脏脂肪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FF分别为(5.67±0.69)%和(10.48±3.24)%(P<0.05)。实验组11只轻度脂肪肝,16只中度脂肪肝,9只重度脂肪肝,平均FF分别为(7.99±1.48)%,(10.38±1.70)%和(13.71±4.33)%,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肝脏平均脂肪含量分别为(18.83±6.29)nmol/mg和(50.44±20.24)nmol/mg(P<0.05),肝脏FF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4.22+0.13 x。结论mLIVE成像可定量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含量,可用于评估脂肪肝。  相似文献   

6.
甘草酸二铵治疗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指由于机体脂类代谢失调导致肝脏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病率至少为1%~2%,60%的肝源性转氨酶升高与肥胖和超重有关,且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肝纤维化发生率70%,并有肝硬化发生[1].因此,及早诊治阻断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门诊及病区选取B超和或CT检查诊断的无肝硬化的青少年NASH患者6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细胞内脂肪的异常蓄积状态称为脂肪肝。正常肝脏湿重的3~5%为脂质,其中2/3为磷脂,余下的为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当由游离脂肪酸所形成的脂肪湿重量超过10%时,肝细胞的胞质内可见到空泡和脂肪小滴,超过15%以上时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8.
肥胖与脂肪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饮食摄入增加和体力活动减少 ,患肥胖人数迅速增多 ,由于肥胖常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 ,因此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的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在肥胖人群中 5 8%~ 74 %患有脂肪肝 ,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随着肥胖儿童日益增多 ,脂肪肝的发病也正向低龄化发展。1 脂肪肝的概念各种原因致使肝脏脂肪代谢障碍 ,脂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失调 ,脂肪在肝细胞内储积 ,当肝组织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 5 %以上 ,或在组织学上有 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 ,即称之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9.
正常肝脏含脂肪约 5% ,当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 ,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称为脂肪肝。肝脏B超检查结果可提示该病 ,且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相符。为充分肯定B超在普查工作中诊断脂肪肝的意义 ,探讨脂肪肝与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浓度的关系 ,指导其诊断和治疗 ,对 1 2 0 0例职工干部查体资料做如下分析。1 材料和方法1 998年 1 0月 ,对本县 1 2 0 0例职工干部健康查体 ,同时进行肝脏、肾脏B超检查及血清测定 ,男 936例 ,女 2 64例 ,年龄 30~ 60岁 ,平均年龄 49岁。采用进口ISP -M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脂浓度。本院高脂血…  相似文献   

10.
脂肪肝是指多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脂肪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过多,若其贮积量超过肝重量>5%,或在组织学上>50%肝细胞脂肪化则可称为脂肪肝.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低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