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症分为EB病毒抗体效价很高的重症型和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 syndrome)两大类。后者可以被认为是由急性传染性单核球症(IM)续发的EB病毒感染所致。由于IM的病史不明,但是有的病例EB病毒抗体阳性的EB病毒可能不是其原因;有的病例其EB病毒为阴性,EB病毒也并非其原因。在患有NK,LAK,杀伤T细胞损害基础之上,又有Ts功能亢进、淋巴因子产生障碍、EB病毒核心抗体(抗-EBNA)产生障碍等情况者多并发淋巴系统肿瘤。但是没有遗传性。男女都可能发病。 EB病毒感染症出现反复或者慢性化,这在很久以前就为人所熟知。EB病毒即使在健康者身上也能  相似文献   

2.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是EB病毒相关疾病中的一种较少见类型,其发病既有病毒方面的因素,亦有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因素。EB病毒感染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导致的克隆性扩增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EB病毒有其特殊的策略逃避免疫监视,EB病毒基因编码产物(如EBNA-1、LMP1、LMP2、EBNA-2)与宿主基因表达产物(如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CD40-CD40配体)都参与了EB病毒的免疫逃逸。根据其免疫逃逸原理选择新的治疗方法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病毒相关性吞噬血细胞综合征(VAHS)的研究进展较快,涉及的临床疾患越来越广。与EB病毒有关的资料迅速积累,而EB病毒诱发的VAHS病例迄今无特效疗法,日后有可能转为慢性EB病毒感染患儿。有资料表明转为慢性的患儿可能发展到恶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则可把VAHS视作癌前阶段。  相似文献   

4.
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及常见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B病毒是人类常见的感染病毒之一,90%左右的成人曾经有EB病毒感染.原发的小儿感染可无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表现,年长儿则可以表现为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可以潜伏在体内成为无症状的携带者.本文主要介绍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06例的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EB病毒感染WBC及淋巴细胞比例常明显升高,部分有血小板升高及轻度贫血,CRP及血沉常无升高.肝酶及心肌酶升高常见,其中LDH最常见,其次为αHBDH、AST、ALT.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未达到10%者也较常见.结论 要重视分析EB病毒的实验检查,以便找到早期诊断EB病毒感染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儿童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国外的诊断标准不适合我国儿童EB病毒IM的诊断。本文介绍儿童EB病毒IM的临床特征、适合我国儿童EB病毒IM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7.
(按汉语拼音次序排列)A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感染致肾损害1例(张全新),(6):418EB病毒与非肿瘤性重症疾病(郭龙),(1):63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性肾损害(姚勇),(6):403艾滋病相关性肾病小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宋红梅,魏珉),(6):413B白血病β-地中海贫血合并幼年型慢性粒  相似文献   

8.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活动性 EB 病毒感染症(CAEBV)中慢性~亚急性经过的预后不良者,认为是对 EB 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全所致。主要症状有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慢性肝炎、与病毒有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VAHS),还有血液障碍,高γ球蛋白血症等。EB 病毒抗体异常升高为本病的特征。各种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异常与发病有关。可试用细胞因子疗法、抗病毒疗法及脾切除等治疗。  相似文献   

9.
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为提高对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回顾性分析了87例EB病毒感染息儿的临床特点,尤其是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以外的各系统疾病情况。结果发现传单58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肾小球肾炎4例。呼吸道感染9例,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淋巴瘤3例,婴儿肝炎2例,EB病毒相关性噬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各1例。提示传单发病年龄以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小儿为主,而且多有典型临床症状,眼睑浮肿和鼻塞可作为传单一个重要的临床特点;EB病毒感染与许多疾病关系密切,而且需积极抗EB病毒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EB病毒不仅为Burkitt淋巴瘤和急慢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致病原,而且它与鼻咽癌和许多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神经瘫痪等疾病密切相关。EB病毒感染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尤以呼吸、血液和神经系统为著。患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者,对EB病毒更有易感性。诊断除依据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及总数,以及嗜异性凝集试验外,主要依据EB病毒的分离及各项特异性检测。疫苗预防及治疗药物均在大力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1.
EB病毒是人类于1964年发现的第一个致癌病毒。EB病毒感染在儿科较为常见,多无临床症状。当患儿免疫功能降低或缺乏时,EB病毒可能会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等一系列良性或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这些疾病大部分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预后不良、病死率高,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伴面瘫患儿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临床和实验室确诊EB病毒感染伴面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2岁,因发热伴口角歪斜4天入院。入院后血清学及聚合酶链反应法确诊存在EB病毒感染及病毒血症,予阿昔洛韦治疗。患儿面瘫症状在14天后完全消失,EB病毒血症消失,短期随访未有复发。文献分析显示,对存在病毒血症的EB病毒急性感染伴面瘫患儿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证据仍有限。结论面瘫伴EB病毒血症,抗病毒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3.
7岁4月龄患儿因“间断发热1年7月余,活动后气促、发绀2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肺动脉高压、淋巴结及肝脾肿大。EB抗体异常、血浆及全血EB病毒DNA升高、颈部淋巴结活检示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予左旋培门冬酰胺酶+脂质体阿霉素+依托泊苷+甲泼尼龙(L-DEP)...  相似文献   

14.
EB病毒在人群中感染率高达95%, 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致癌病毒。儿童感染EB病毒多引起非肿瘤性疾病, 主要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和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大多是自限性疾病, 少部分合并严重并发症或向肿瘤性疾病发展。此类疾病发病机制复杂, 病情变化多样, 部分患儿具有基因缺陷则预后较差。对于难治性患儿,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部分危重患儿病情进展迅速, 为此类患儿创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病毒感染是许多肾脏疾病的病因之一。在亚洲国家 ,乙型肝炎病毒是膜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丙型肝炎病毒是冷球蛋白血症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的主要致病原。在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密切相关。在白种人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相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也与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疾病相关。柯萨奇B病毒与IgA肾病相关。微小病毒B19、甲肝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多瘤病毒和汉坦病毒等分别与不同的肾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病自首次报道迄今已有十多年,受累家族与患儿日益增多,故逐渐受到儿科尤其是免疫工作者的重视。凭借患儿的男性性别,阳性的家族历史,典型的临床症状和 EB 病毒感染的证据,做出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可借助 EB 病毒 DNA 探针 DXS42、DXS37和 DXS12及兼做噬菌体φX174激发试验最后确诊。本病无特效疗法,可试用抑制 EB 病毒的抗生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以及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17.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是一种定义未明疾病,以严重的慢性或复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样表现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肝脾肿大、持续性肝炎、全身淋巴结肿大等,常伴外周血EB病毒载量的明显升高和(或)EB病毒相关抗体的异常改变.本病治疗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死因多为肝衰竭、机会性感染或淋巴组织增生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被EB病毒感染的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克隆性增殖在发病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儿支原体肺炎与EB病毒肺炎的免疫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感染常常会引起小儿的免疫功能失调,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我们于1990年10月~1991年1月对1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和12例EB病毒肺炎进行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测定,现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病毒感染是许多肾脏疾病的病因之一。在亚洲国家,乙型肝炎病毒是膜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丙型肝炎病毒是冷球蛋白血症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的主要致病原。在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密切相关。在白种人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相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也与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疾病相关。柯萨奇B病毒与IgA肾病相关。微小病毒B19、甲肝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多瘤病毒和汉坦病毒等分别与不同的肾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20.
病毒感染是多种肾脏疾病的病因.病毒相关性肾脏疾病的诊断根据是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肾组织中发现病毒蛋白抗原或核酸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脏病理以膜性肾病为主,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以膜增生性肾炎为主,且与冷球蛋白血症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以塌陷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为特征.此外,细小病毒B19、EB病毒、巨细胞病毒、汉坦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均可导致病毒相关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