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58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139/90mm Hg以下,血压控制有效率为78.4%;2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8%。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在降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禁忌证和适应证,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中对高血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25例/组。A组接受钙拮抗剂进行治疗,B组接受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统计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并予以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对比舒张压、收缩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P0.05);治疗后,B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高血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后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应当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β受体阻滞剂分别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钙离子拮抗剂(CCB)治疗江门地区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江门地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给予CCB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降压疗效和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压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减慢心率,且降压效果和症状改善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之间于我院接受高血压检查和治疗的200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高血压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90.8±7.6)、收缩压为(131.4±11.3)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102.1±7.6)、收缩压为(147.3±11.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取得的效果非常的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β阻滞剂治疗对气温骤降时高血压病人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把 111例血压控制稳定的高血压病人分成有、无 β阻滞剂治疗两组 ,观察气温骤降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1.两组病人气温骤降前血压控制均达到目标血压 ;2 .气温骤降后两组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升高 ;3 气温骤降后 β阻滞剂组心率显著下降 ,对照组轻微上升但无统计意义 ;4.β阻滞剂组舒张压升高幅度及心率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 ,而收缩压变化两组无差异。结论 :气温骤降使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上升 ,但 β阻滞剂用于阻断此血压上升至少不比其它降压药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51-53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并确诊为高血压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血压控制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临床血压控制率更高,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疗效显著,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而言可更好地改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赵言兵  刘友娟 《吉林医学》2014,(7):1428-1429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108例老年性高血压疗效。方法:随机将治疗的108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坐位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周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9例、21例、14例,总有效率为74.07%,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9例、20例、5例,总有效率为90.74%,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26%,观察组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χ2=2.824,P=0.093)。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配伍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利尿剂、洋地黄治疗;观察组配伍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采用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HFQ)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患者在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朱洪坤 《海南医学》2008,19(6):21-2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5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在常规应用利尿、扩血管和强心药物基础上,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12周后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心率、SV、LVEF和LVDD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以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提高(P<0.05),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LVDD显著降低,SV和LVEF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9,(6):791-793
目的:研究了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高血压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使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替米沙坦。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即时血压、动态血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85%)(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和24h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SBPV和DBPV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高,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水平,并能够降低VEGF水平,增高血清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石炳兰 《吉林医学》2014,(20):4419-4420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结果:①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②治疗后观察组的LVES、LVED、LVEF和E/A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于病情稳定的中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2.
马新钊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471-3473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价其联用价值。方法将我社区174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组(治疗组)和钙拮抗剂组(对照组),治疗3个月并连续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收缩压降幅和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在中青年高血压治疗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接收的64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行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压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2组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收缩压、心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2组收缩压、心率组间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与对照组的25.00%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降血压治疗的同时,加用曲美他嗪治疗非常有利于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和心绞痛发作次数的减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疗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高血压进行防治安全性高且效果较好,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利于对患者机体的保护,也促进此类患者治疗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降压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压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评价.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生活习惯养成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习惯及遵循医嘱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该护理方法可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择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抗心衰药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心功能状态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25例,2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30例,9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为85.0%,明显低于观察组疗效(96.7%),P<0.05.结论 采用β受体阻滞剂与常规抗心衰药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情况,较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更明显,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5例中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临床疗效、妊娠并发症、新生儿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更低,而临床总有效率则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在临床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35%)显著大于对照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6%,对照组为4.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的疗效,评价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用左卡尼汀1.5g,1次/d静点,同时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14d.对照组采用一般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后对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7%,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p<0.05).随访第6个月时,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能显著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