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Barden评分量表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Barden评估量表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按评估划分为高危,中危,低危,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实行动态评估及护理。结果进行Barden评估量表的120例患者中,高危35例(29%),中危56例(46%),低危29例(24%),其中院外带入难免性压疮4例,1例家属拒绝护理措施发生难免压疮外,其余经Barden评估量表评估及护理后,均无压疮发生。结论运用Barden压疮评估量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压疮预防管理,能及时预防压疮,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有效性,及时进行皮肤的评估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orton评估表应用于压疮预警管理的效果。方法:在压疮预警管理中应用Norton评估表筛选识别压疮高危患者,连续5年监测高危压疮预报和院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预警管理后的2008-2011年每年的高危压疮预报率、压疮发生率分别与管理前的2007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01),未预报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例数减少。结论:应用Norton评估表进行压疮预警管理,利于识别压疮高危患者,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65例难免压疮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玉琴  梁笑华  曾巧环 《当代医学》2009,15(10):124-125
目的探索难免压疮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65例压疮高危病人,设计难免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并持续评估、改进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5例高危压疮高危病人经采取客观评估、制定计划、有效护理后,仅1例发生压疮,预防效果满意。结论难免压疮虽然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但只要及时、连续地对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将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相似文献   

4.
周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181-2183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护士预防压疮水平,及时进行糖尿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多方面实施预防压疮护理措施。结果180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压疮预防相关知识(压疮高危因素、危害性、心理支持、营养护理、血糖控制、减少受压、定时翻身及翻身技巧、功能锻炼、大小便管理等)了解165例(91.67%)、积极配合护理工作168例(93.33%)、发生压疮2例(均为难免压疮)(1.1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178例(98.89%)。结论通过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了对糖尿病压疮预防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患者及家属自身的保健能力,配合护士工作,减少压疮发生,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难免压疮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70例压疮高危病人,应用(诺顿量表)对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并持续评估、改进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0例高危压疮高危病人经采取客观评估、制定计划、有效护理后,仅1例发生压疮,预防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及时、连续地对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预测能力,加强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切实有效地落实预防措施,难免性压疮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显著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赵琳 《当代医学》2012,18(23):83-84
目的 探讨Braden评分表在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干部病房科住院期间有压疮发生危险及发生压疮的患者176例.应用Braden评分表做为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分值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与护理方法,观察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例数及压疮分期.结果 评估高危患者139例,Ⅰ、Ⅱ期压疮全部痊愈,Ⅲ、Ⅳ期压疮有不同程度好转,极高危28例,院内获得压疮2例占高危患者比例0.14%.结论 Braden评分表在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和压疮严重度,规范护士预防压疮的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穆艳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1034-103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2010年收治的难免压疮、压疮患者,设计压疮报告表,采用Norton评估法,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确定重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观察。结果经过我们的护理,8例压疮高危患者未发生压疮,43例压疮患者中1例无变化,1例效果不佳;40例患者好转出院,3例因病情恶化死亡。结论做好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认真评估每一位患者的营养、皮肤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方法及其延伸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成立医院和社区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知识培训、指导追踪,对60例社区长期卧床患者采用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评分,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社区长期卧床患者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越小,发生压疮危险性越高,危险程度越大(P<0.05)。结论:通过全程有效护理干预,应用Norton评分法评估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减少社区压疮发生,有效预防社区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NICU昏迷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NICU昏迷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压疮发生。方法:对95例NICU昏迷患者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评分,对Braden评分≤14分的患者填报压疮上报表,这95例患者的Braden评分皆≤14分,对压疮高危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结果:95例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压疮发生。结论:95例患者入院立即评估,填报压疮上报表,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中危险因素评估情况登记表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存在压疮危险因素的207例患者实施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登记,观察预防和护理压疮的效果。结果:住院期间发生难免压疮10例,无一例因压疮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结论:在压疮管理中引入危险因素评估机制,有效地评估压疮高危患者,找出压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压疮的好转和愈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陆惠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3,(33):4399-4401
目的探讨对骨科住院压疮高危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压疮高危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2008年1月-2009年12月骨科压疮高危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压疮有关的知识教育、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饮食与营养指导、功能康复训练、加强过程管理及考核力度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11%(为难免压疮),低于对照组的8.75%(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17.33±3.84)d,短于对照组的(22.41±7.77)d(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00%(P〈O.05)。结论通过对骨科住院压疮高危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专科小组护理与个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管理院内压疮的方法 . 方法 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对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进行规范的护理评估,并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疑难个案转介专科护士会诊. 结果 院内压疮发生率与历史资料相比明显下降,35例疑难个案中,除11例因疾病原因自动出院或死亡未完成个案跟踪外,21例压疮均在住院治疗期间治愈,3例高危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结论 小组护理与个案管理提高了护士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与处理能力,降低了院内压疮的发生率;专科护士会诊使疑难个案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综合处理,会诊指导在推动护理新理论、新方法 的临床应用以及护士整体水平的提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进行Braden压疮风险量表评估对其压疮预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骨科住院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在预防压疮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并对中高度危险因素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现压疮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骨科住院患者进行Braden评分量表评估并采取预防性针对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病率,促进患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胡华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38-39,41
目的探讨压疮(pressure ulcer,PU)风险预告表在骨科压疮预防管理中的使用方法及结果,以提高压疮预防的有效性。方法院压疮护理专业小组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设计压疮风险预告表,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因素的评估记分,对压疮高危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把压疮护理管理纳入日常考核中。结果采用历史对照法,两组上报难免PU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实际发生PU、院外带入PU及PU治疗转归的总例数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际发生PU/上报难免PU患者、实际发生PU/有危险患者的比例降低,PU治愈率增高。结论应用压疮风险预告表,动态量化评估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并及时发现压疮,对预防压疮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评估昏迷卧床病人压疮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对136例昏迷卧床病人采用Waterlow’s评分表进行评分,对压疮高危病人实施针对性、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136例昏迷卧床病人,压疮危险评分≥20分,均为压疮高危病人,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压疮。结论:昏迷卧床病人入院时立即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并针对性进行护理,能有效预防压疮。  相似文献   

16.
王绿叶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528-1529
目的 预防、减少住院患者压疮事件发生,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我院2011年开始实行压疮上报与跟踪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2011年1 ~12月全院压疮上报总人数150例,院外带来101例,院内发生49例;2012年压疮上报总人数136例,院外带来84例,院内发生52例;2013年压疮上报总人数73例,院外带来52例,院内发生21例.院内发生压疮人数2013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及时上报与跟踪管理能减少住院患者压疮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加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霞 《中外医疗》2009,28(24):127-128
目的加强高危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减少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新入院的瘫痪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确定高危压疮患者245例,对高危压疮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压疮进行干预。结果高危压疮患者245例中,发生压疮8例,均为不允许翻身患者,7例治愈,1例未扩展;院前带入压疮34例中,25例治愈,9例未扩展。结论对瘫痪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对高危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对压疮进行干预,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压疮高危患者的临床特点、管理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运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筛选分析,研究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和管理现状.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315例高危压疮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压创患者主要分布在ICU和神经外科之中,此外高危期持续时间长,也很容易引起患者发生高危压创.结论:加大对ICU等高发压疮科室和压疮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患者的重视力度,根据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压疮制定科学合理的定义,制定相关的规范管理措施,如护理会诊制度和压疮护理指南等,规范管理高危压疮患者,能顾有效降低发生压疮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杨邦翠  杨帮芹  张素珍  郑华蓉 《西部医学》2009,21(12):2176-2178
目的提高压疮的防治率,最大限度降低难免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制定压疮监控管理防范制度及预防措施,综合应用Braden Scale、Norton Scale、Waterlow Scale三种评分表,结合实际制定压疮易患病人相关因素评估表,实施压疮登记预报制度及申报制度。结果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护理能力和意识及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降低了难免压疮的发生率。结论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防治压疮的关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方法观察组73例,制定手术室防压疮管理制度,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Waterlow)预防措施,与未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的对照组77例作对照分析。观察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防治术中压疮的关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