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电视胸腔镜(VATS)在脓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对58例脓胸患者行脓胸病灶清除、纤维板剥脱术,使被压缩的肺组织充分膨胀。结果58例患者全部康复,无严重并发症,无术后胸廓塌陷,无二次手术。辅助小切口5例,平均胸管留置时间12 d,平均术后住院18 d,随访无脓胸复发、无胸廓塌陷。结论电视胸腔镜(VATS)对于病程短但分隔的急性脓胸,病程较长、纤维板形成的亚急性脓胸治疗首选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在肺良性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科行肺良性疾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0例。其中辅助小切口2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48例,术中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6%)。手术平均时间10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9 ml;术后胸液平均268 ml;术后平均置管时间4.9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天。术后病理:炎性假瘤11例,肺结核球13例,肺囊肿7例,错构瘤2例,支气管扩张5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曲霉菌病2例,肺隔离症3例,肺脓肿2例,腺瘤2例。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可同时达到诊断和治疗肺良性疾病的目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肺切除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功能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18例肺切除患者于术前行肺功能检查 ,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6例患者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占预计值 %、术后预计 FEV1 (FEV1 - ppo)降低与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相关性。术前心肺基础疾患亦是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  FEV1 占预计值 % <70 % ,MVV占预计值 % <5 0 % ,FEV1 - ppo<1.0 L 时 ,全肺切除的危险性增大 ;FEV1 占预计值 % <6 0 % ,MVV占预计值 % <4 0 % ,FEV1 - ppo<1.0 L 时 ,肺叶切除危险性升高。  相似文献   

4.
外科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脓胸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是公认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的最佳适应证;对于有明确纤维板形成的脓胸曾被认为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已经有少量报道将胸腔镜技术用于脓胸的纤维板剥脱术,一些绝对的禁忌在逐渐被打破。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较,其在手术创伤、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尤其对老年患者和肺功能不佳者意义更大。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以优化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胸腔镜下胸膜剥脱手术操作难度较高,有潜在风险,需要术者有熟练的解剖知识和丰富的内镜操作经验,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和基于大量患者的反复练习摸索。我们必须严格地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VATS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指导下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共18例术前对病变部位予以3D-CTBA重建并在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老年早期NSCLC病例。结果 17例患者成功施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例患者中转开胸,手术平均时间(211.1±64.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5.6±31.3)ml,术后平均胸引量(178.5±65.8)ml,术后平均术后拔管时间(4.9±1.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9±2.5)d。术后病理均为腺癌,其中原位癌4例,微浸润性腺癌14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应用3D-CTBA重建下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NSCLC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老年低肺功能患者。  相似文献   

6.
常立华 《山东医药》2010,50(3):62-6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的麻醉管理要点。方法对36例肺大疱电视胸腔镜下手术(VATS)患者,于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循环和呼吸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术中呼吸、循环功能平稳,平均单肺通气时间70min,无麻醉及手术死亡,无复张性肺水肿和肺不张。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用于肺大疱VATS患者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管理要点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保持良好双肺隔离、加强气道管理和围术期监测。  相似文献   

7.
郑君  王朋  谢溟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5):801-802
目的分析肺部直径小于2.0 cm结节病灶的术后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直径小于2.0 cm肺部结节的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对结节所在肺组织进行切除,并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结果 62例患者中恶性肿瘤36例,占58.1%,行VATS辅助小切口下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炎性假瘤13例,占20.9%,行肺楔形切除术;结核球10例,占27.8%,行肺楔形切除术;肺大疱2例,占3.2%,行肺大疱结扎术;肺囊肿1例,占1.6%行病灶处肺叶切除。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良性病变者术后长期生存,无复发,无后遗症。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对肺功能损害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局限性结核性脓胸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行VATS的31例局限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对本组患者行局限性结核性脓胸清除及纤维板剥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VATS均顺利完成,手术持续时间(2.5±1.1)h,术中出血量(275±97)ml,术后10~12d出院。术后第1、3、6个月CT扫描复查,显示残腔逐渐消失,肺膨胀良好。随访至2017年4月(最短4个月,最长3年)均无结核感染播散及复发。结论VATS治疗局限性结核性脓胸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老年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胸外科收治的208例肺癌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8例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和80例行开胸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肺功能、术后并发症及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通气量(M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胸腔出血、肺不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肺癌合并COPD患者,术后创伤小,肺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PCT、hs-CRP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肺复张后肺水肿是胸外科术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1982年3月~1999年10月,我们遇到23例肺复张后肺水肿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8例;年龄4~65岁,平均433岁;病史为20天~1个月5例,1~3个月7例,3个月以上11例。其中施行结核性脓胸纤维层剥脱术9例(全脓胸6例...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组61例手术前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3例患者术前诊断Ⅳ期,选择化疗.其余58例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进行胸腔内淋巴结活检并术中送冰冻病理,进行术中分期,相应采取胸腔镜手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对病理类型、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病理阳性数、术前术后TNM分期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58例行VATS手术检查:胸腔镜微创手术2例;VATS小切口肺叶切除34例;VATS辅助全肺切除18例;VATS辅助袖式切除4例.术中共活检淋巴结数目139枚,病理阳性数目39枚.术前术后的TNM分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术前胸腔镜胸内淋巴结活检,可进行术中分期,能正确选择治疗对策.在肺癌的诊断治疗中是一种更准确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段及肺叶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对创伤应激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110例肺小结节患者,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段切除术组(62例)与肺叶切除术组(4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数目、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 术前及术后3 d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 2组术后1 d、3 d、7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术前及术后3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的改变值ΔFEV1%pred、ΔFVC% pred、ΔMVV% pred, 2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肺段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肺叶切除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前瞻性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常规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总结更适合该类患者的手术方法。方法 3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ATS和常规单侧肺减容手术治疗,比较其近远期疗效,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血IL-1和TNF-α变化。结果该组无死亡病例,VATS组胸管留置时间及镇痛剂使用时间短,术后2 d,IL-1和TNF-α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术后3月FEV1、TLC、RV、PaO2及6MWD改善程度VATS组优于开胸手术组(P0.05),术后24月相关指标VATS组和开胸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VATS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开胸手术,远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综合征的临床、肺功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对北京协和医院2006-2009年确诊的8例CPF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肺功能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8例均为男性,7例为吸烟者,年龄59~75岁,中位数为65岁,7例有活动后呼吸困难,4例有杵状指,6例有双下肺爆裂音.肺功能结果[中位数(范围)]:FVC占预计值%为73%(51%-92%),FEV1/FVC为76%(60%-86%),肺总量占预计值%为80%(59%~114%),DLCO占预计值%为44%(16%-65%).胸部高分辨率CT示双上肺为主的肺气肿及肺大疱,双下肺为主的网格影、蜂窝肺及牵张性支气管扩张.其中6例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的中位数为49 mm Hg(1 mm Hg=0.133 kPa),范围为35-101 mm Hg.结论 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的重要手段,其特点为同时存在上肺野肺气肿和下肺野纤维化.肺功能表现为肺容积相对正常而弥散能力显著下降,是该综合征的突出特点.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能否作为一种独立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结核病变的临床经验,以提高VATS治疗胸部结核病变的治愈率。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胸外科对153例胸部结核患者根据手术的难易程度采用全电视胸腔镜手术(cVATS)技术或者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技术进行治疗。153例患者中,肺结核47例,结核性脓胸100例,急性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6例;对本组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无死亡患者。47例肺结核患者采用cVATS技术进行肺楔形切除术30例;采用VAMT技术进行肺叶切除术12例,肺段切除术5例。10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采用cVATS技术进行脓胸引流术2例,脓胸廓清术70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16例;采用VAMT技术进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10例;2例中途转为常规切口。6例急性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均采用cVATS技术进行心包开窗术。7例(4.6%,7/153)患者术后1个月内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左心功能衰竭1例,心肺复苏无效死亡;窦性心动过速1例,肺持续漏气〉7d3例,肺叶间裂积液2例,均经过相应处理后治愈。随访1~18个月,共计治愈130例(85.0%,130/153),无效1例(0.7%,1/153);22例仍处于随访中,痰菌均为阴性。结论VATS治疗无明显粘连、病变部位局限的肺结核,纤维素期与机化初期的结核性脓胸,有心包填塞症状的急性渗出性结核性心包炎,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切除手术患者术前、后肺功能演变特征,探讨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肺功能的预测能力。方法对115例肺切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测,术后3个月行肺功能复查;追踪患者1个月内术后心肺并发症(PPC)的发生情况。结果28例手术患者出现PPC(24.35%);有、无PPC组间比较有差异的肺功能指标为:FVC%pred、FEV1%pred、VO2m ax%pred、WRm ax%pred、VO2/HR%pred;术后肺通气功能、运动心肺功能与术前比较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肺功能实测值与公式法预计的术后肺功能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后肺功能损害主要是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运动心肺功能亦有下降。建立预测PPC及术后肺功能的回归方程,能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放式单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胸外科行单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共76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开放手术组40例及胸腔镜手术(VATS)组36例,通过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30天肺功能检查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单肺叶切除术中传统开放术式和胸腔镜术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单肺叶切除术后早期肺功能下降明显;术后第7天胸腔镜组反映肺功能指标(VCmax、MVV、Pa O2、Pa CO2、SO2%)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胸腔镜组反映肺功能指标(VCmax、MVV、Pa O2、Pa CO2、SO2%)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叶切除行胸腔镜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更快速、更有效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治疗的82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等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施行的手术方式分为VATS组(42例)和开胸手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功能恢复状况[主要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随访2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VATS组的术中出血量[(284.70±40.47)ml]、术后引流量[(687.40±78.58)ml],均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分别为(309.90±58.82)ml和(748.00±65.2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和3.79,P值分别为0.03和0.00);VATS组和开胸手术组的手术时间[(130.54±14.95)min vs (135.30±13.09)min]、住院时间[(12.30±2.54)d vs (11.70±2.06)d] 及拔管时间[(6.80±1.32)d vs (6.56±1.03)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3、1.17、0.92,P值分别为0.13、0.25、0.36)。VATS组术后肺功能指标中FVC[(3.41±0.64)L]、FEV1[(3.45±0.56)L]、TLC[(5.82±0.87)L]与开胸手术组比较[分别为(3.26±0.89)L、(3.34±0.73)L、(5.78±0.35)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9、0.50、0.26,P值分别为0.43、0.60、0.81)。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5/42),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的30.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随访2年后,开胸手术组复发率为5.0%(2/40),VATS组无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14)。结论 对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实施VATS,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万爱芳  刘艳红 《山东医药》2003,43(11):41-41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具有创伤小,入、关胸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2002年10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施行VATS手术8例,效果良好。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肺手术(VATS)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间质性肺病(ILD)患者353例,经VATS取得53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肺组织病理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分类血清、血液动力学、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回顾性分析IIP患者的治疗、活检情况,术后并发症、肺组织取材和手术住院的费用。结果353例患者中进行VATS比例为18.1%(53/353)。53例中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23例,普通性间质性肺炎(UIP)9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5例,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RBILD)3例,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 特发性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2例,UIP NSIP1例,NSIP RBILD1例,LIP1例,不能分类的IIP8例。术前平均PaCO235.3mmHg,PaO275.4mmHg。胸部CT检查中毛玻璃样见于各种类型的ILD,蜂窝样主要见于UIP和NSIP。手术后未见并发症。手术住院费用平均24253元。影响手术病理结果的因素有病灶的取材部位和数量。22例术前送检风湿科作相关检查,有4例不同指标低滴度的阳性。结论VATS具有安全、损伤小、病理诊断率高的特点。多叶取肺组织标本可以提高VATS对IIP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