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晓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39-2540
目的:探讨防压疮标识在老年科预防压疮的应用效果,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对我院2009~2010年老年科收治的685例老年患者,经Braden评分18分以下,全部采取防压疮标识的管理措施。与2008年未采取防压疮标识管理的322例患者作比较。结果:规范压疮警示标识前,发生压疮6例(1.9%),警示标识管理后发生压疮2例(0.3%)。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优化流程,采取规范的防压疮警示标识管理是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莉  何慧琳  陈雪  霍青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123-2124
目的:探讨“防压疮”标识的使用对降低骨科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骨科患者中Braden评分〈18分的高危压疮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压疮护理基础上,床旁悬挂“防压疮”警示标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压疮护理。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3例(7.1%),对照组发生压疮14例(33.3%),2组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防压疮”标识牌在骨科的使用可显著降低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杨生为  胡军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143-144
目的探讨警示护理对预防骨科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应用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对2011年两家医院骨科收治的2 380名卧床患者进行评估,其中轻度压疮危险892例,中度压疮危险602例,高度压疮危险221例,实施压疮警示护理,提醒护士根据不同颜色床头牌进行分级护理,执行不同警示级别预防压疮护理预案,统计压疮发生率并与2009年数据相比较。结果两组数据比较,患者压疮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实施警示护理后患者临床压疮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对存有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若及时启动警示护理,给予监控、干预,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节省医疗护理资源和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室高危病人护理中应用术前压疮评估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650例对象,皆为我院2011年4月~2013年9月接待的手术室高危病人,术前皆采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会诊单对他们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对护理干预进行管理。结果:650例手术室高危病人护理中采用术前压疮评估后,其中643例未发生压疮,剩余7例发生难免性压疮,发生率为1.07%。结论:针对手术室高危病人护理中采用术前压疮评估,可以改善患者因为体位安置不当而引发的压疮,同时也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信度较高的压疮评估量表和有效的压疮管理措施,对卧床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实施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的防止压疮的发生[2] .方法 对64例卧床患者从入院或转入的开始阶段至出院时进行全程压疮预警干预. 结果 实施压疮预警干预后无一例压疮发生[3]. 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压疮预警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卧床患者发生压疮,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住院天数,从而降低卧床患者的危险因素,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降低骨科病人压疮发生率.方法对入院病人采用Broden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2008年2月至2010年 10月评分≤12分者共133例,将其中压疮监控上报流程实施前的66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后的6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验式压疮预防护理方法,观察组除了各期科学的评估外同时根据医院压疮监控流程上报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结果两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骨科病人进行充分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1例发生压疮的患者,应用蒙药配合传统治疗的方法和护理.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全面体检,发现护理问题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排泄物刺激皮肤、全身营养缺乏.护士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1周压疮面积缩小,3周后两处压疮痊愈.  相似文献   

8.
李相芬  何英  刘晓燕 《河北医学》2013,(11):1755-1757
目的:总结对老年病人压疮的预防方法,探讨预防老年病人压疮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观察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34例70-90岁下肢骨折的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老年人皮肤特点,进行压疮预防护理。结果:34例病人出院均未发生压疮,掌握了压疮的预防方法。结论:老年人的皮肤管理是压疮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只要我们掌握了压疮的正确管理方法,老年人的压疮发生率是可以降低的。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压疮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压疮发生的合理评估及护理.方法: 对收治的38例病人采用Braden评分法来评估患者压疮的高危因素,采取对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全组38例患者除2例发生难免性压疮(Ⅱ度)外,恢复良好加轻残例数26例,平均住院天数为(23.4±2.23) d.结论:用Braden评分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进行有效和可靠的压疮危险性评估,可指导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节省护理资源,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科危重及肢体功能障碍、活动受限卧床的病人较多,加强卧床病人的护理、预防压疮的形成对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护理难度及医疗费用,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预防压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我科2000年1月~2009年6月所收治的病人中32例发生压疮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压疮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谈一下压疮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11.
65例难免压疮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玉琴  梁笑华  曾巧环 《当代医学》2009,15(10):124-125
目的探索难免压疮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65例压疮高危病人,设计难免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并持续评估、改进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5例高危压疮高危病人经采取客观评估、制定计划、有效护理后,仅1例发生压疮,预防效果满意。结论难免压疮虽然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但只要及时、连续地对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将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压疮高危患者的临床特点、管理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运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筛选分析,研究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和管理现状.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315例高危压疮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压创患者主要分布在ICU和神经外科之中,此外高危期持续时间长,也很容易引起患者发生高危压创.结论:加大对ICU等高发压疮科室和压疮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患者的重视力度,根据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压疮制定科学合理的定义,制定相关的规范管理措施,如护理会诊制度和压疮护理指南等,规范管理高危压疮患者,能顾有效降低发生压疮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对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对其术后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压疮发生相关原因.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共有14例患者发生压疮,发生率为11.67%.其中患者年龄过高、身体机能差,手术持续时间过长是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结论 :制定全面、高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和降低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难免压疮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70例压疮高危病人,应用(诺顿量表)对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并持续评估、改进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0例高危压疮高危病人经采取客观评估、制定计划、有效护理后,仅1例发生压疮,预防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及时、连续地对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预测能力,加强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切实有效地落实预防措施,难免性压疮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显著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黄素碧  杜励  何燕 《西部医学》2011,23(9):1810-1811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对降低脊髓损伤病人压疮发生率的价值。方法对61例脊髓损伤患者运用Braden压疮评估表评估病人压疮发生的风险;制定程序化预防脊髓损伤患者压疮发生的方案;加强过程管理,落实护理措施,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61例脊髓损伤患者截瘫指数平均3.52,Braden压疮评分平均10.14分,发生Ⅰ°压疮2例,压疮发生率3.28%,与往年同期压疮发生率8.9%相比显著降低,远低于文献报道的脊髓损伤患者压疮24%-48%的发生率。结论通过认真执行综合预防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脊髓损伤病人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卧床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20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专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压疮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压疮2例,对照组发生压疮16例,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卧床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方法 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130例神经内科卧床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3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Ⅰ期压疮2例.结论 采取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进行压疮因素评估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以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预防压疮管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812例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压疮管理流程,通过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治压疮,观察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效果.结果 6600例患者未发生压疮,142例患者发生成难免压疮,对症后顺利治愈,自带压疮36例,有5例痊愈,其余的均有好转.结论 采用压疮管理系统,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减轻压疮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下肢骨折病人预防压疮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5例下肢骨折病人进行压疮评估,筛查出高危患者,制定并实施压疮个性化预防方案。结果:205例患者中除2例臀部皮肤发红,有水泡形成无破渍外,其他病例无压疮发生。结论:规范管理可降低骨科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再予以压疮预防专项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评价压疮专项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2.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压疮专项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但其护理成本相对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病程选择使用,以降低压疮高危人群压疮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