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十分突出,得到临床广泛重视。近年来随着诊断手段的不断发展,发现NSAIDs的小肠黏膜损害的发生率也不低。NSAIDs导致小肠黏膜损伤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可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炎症、溃疡、出血、狭窄及穿孔等。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就NSAIDs导致的小肠黏膜损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瑞巴派特对非甾体抗炎药损伤小肠黏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引起小肠黏膜屏障损伤[1],发生率高达71%[2],通过检测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可早期发现小肠黏膜损害,为NSAID所致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为应用肠黏膜保护剂防治NSAID肠病提供评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引起小肠黏膜屏障损伤[1],发生率高达71%[2],通过检测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可早期发现小肠黏膜损害,为NSAID所致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为应用肠黏膜保护剂防治NSAID肠病提供评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引起小肠黏膜屏障损伤[1],发生率高达71%[2],通过检测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可早期发现小肠黏膜损害,为NSAID所致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为应用肠黏膜保护剂防治NSAID肠病提供评估.  相似文献   

5.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20):1191-1200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种抗炎镇痛及抗血小板药物,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但随着NSAIDs的长期应用,其并发症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往在临床上关注较多的是其导致的上消化道并发症,但随着内窥镜如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等的普及,人们发现NSAIDs引起的小肠损伤也并不少见.虽然大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或复杂的溃疡,需要进行治疗干预.然而,针对NSAIDs相关性肠病的药物尚未被研发,因此,进一步研究NSAIDs相关肠病的发病机制并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是有必要的.本文对NSAIDs所致小肠损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归纳总结,为NSAIDs的使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甾体抗炎药肠道损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仅引起胃十二指肠损害,还可引起小肠和大肠损害。NSAIDs小肠损害包括溃疡、穿孔、狭窄及NSAIDs肠病,以后者最为常见,表现为肠道失血、蛋白丢失及回肠吸收功能障碍。NSAIDs大肠损害包括非特异性结肠炎、溃疡、穿孔、狭窄,还可使原有结肠病变加重。其肠损害机制前期可能与NSAIDs抑制环氧合酶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引起粘膜防御能力降低有关,后期则与肠腔内侵袭因素的作用有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求副作用少的新型NSAIDs将可预防肠道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普遍认为药物性肝损伤是该类药物罕见发生的不良反应,然而涉及的用药患者数量众多,需要引起重视.NSAIDs在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位列第2位,仅次于抗菌药物.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的药物性肝损伤及重点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非甾体抗炎药与胃肠道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的药物.他是目前全球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本文介绍了NSAIDs与胃肠道疾病以及对胃肠损伤的防治,并就NSAIDs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随着NSAIDs的广泛应用,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目前NSAIDs对小肠黏膜损伤的机制未完全阐明。本文就NSAIDs引起小肠黏膜损伤的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并出血的特点。方法收集177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并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往有无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NSAIDs组(50例)和非NSAIDs组(12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NSAIDs组年龄高于非NSAIDs组,女性患者比率高于非NSAIDs组;有上腹痛症状者比率低于非NSAIDs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NSAIDs组;NSAIDs组反流性食管炎和急性胃黏膜损害患者多于非NSAIDs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少于非NSAI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AIDs引起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并出血有其特点。掌握其临床特点并在临床中合理规范用药,可最大限度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