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鞠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静波 《世界中医药》2007,2(3):188-188
功能性消化不良亦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临床较常见,以餐后上腹部隐痛、饱胀不适、嗳气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笔者应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5例病例均为我院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性13例,女性22例;年龄20~58岁,平均39岁;病程6周~2年,其中19例为反复发作,16例为初次就诊。对照组30例,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22~61岁,平均41.5岁;病程5周~2年,其中15例为反复发作,15例为初次就诊。所有观察对象经内镜检查均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  相似文献   

2.
消痞降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笔者以自拟消痞降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6例,并与同期服用吗丁啉治疗的10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26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年龄18~60岁,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芝加哥会议标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疗青春期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患者87例,实践表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消化内科和中医科选取1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观察组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1~20岁,平均15.5±2.1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7±0.6年。对照组中,男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为功能性胃肠病。近年来,笔者采用枳实消痞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并与吗丁啉治疗60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和部分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21~64岁,平均46岁;病程3个月~10a,平均3·5a。对照组60例,男23例,女37例;年龄19~68岁,平均43岁;病程4个月~9a,平均3·8a。2组性别,年龄,病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上腹痛、腹胀、易饱、嗳气、反酸、上腹烧灼感、恶心、呕…  相似文献   

5.
健胃合剂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8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早饱、嗳气、厌食、烧心、泛酸、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功能障碍症状,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2006-01—2007-01,我们采用自制健胃合剂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81例,并与复方凝乳酶胶囊治疗27例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108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患者。按3∶1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其中男55例,女26例;年龄3~7岁24例,7~12岁57例。对照组27例,其中男20例,女7例;3~7岁6例,7~12岁21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相似文献   

6.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2001年5月~2004年10月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124例,并与西药西沙必利治疗117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7-0 1~ 1999-12我们应用本院制剂室生产的“胃力强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效果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 39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功能性消化不良共 6 9例 ,均为门诊病人 ,根据有顽固消化不良症状 ,并排除消化性溃疡、糜烂、返流性食道炎、肿瘤、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 ,及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6 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39例 ,男性 18例 ,女性2 1例 ;年龄 17~ 77岁 ,平均 46岁 ,平均病程 14个月。对照组 30例 ,男性 1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7~ 76岁 ,平均 45岁 ;平均病程13.5个月。两组性别、…  相似文献   

8.
孙强  孙敏 《四川中医》2002,20(9):30-3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376例患者分中药组130例,给予自拟加味四磨饮子治疗,西药组122例,给予普瑞博思、维酶治疗;结合组124例采用二法联合治疗,疗程30d。结果:中药组,西药组,结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6%,77.9%,95.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采用健脾疏肝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40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1月符合上述病例选择标准的PDS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男19例,女性21例;年龄17~60岁,平均35±13岁;病程4~24个月,平均18±6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7~61岁,平均34±11岁;病程4~24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5年2月~2009年5月,运用逍遥散加味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4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高、病因不明,目前治疗无特效药。我院近几年来,对伴有精神症状的FD患者采用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0年6月—2003年5月收治的FD患者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龄18~65岁;病程0.5~5a,符合国内功能性消  相似文献   

12.
舒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痞满”范畴。笔者应用自拟舒胃汤加减治疗该病36例,并与西药吗丁啉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2例,均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病人,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9~63岁,平均(37.60±11.70)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2.34±3.05)年;单纯性功能性消化不良17例,合并浅表性胃炎19例。对照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4岁,平 均(38.96±11.41)岁;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5年7月我院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各50例的研究组(接受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和对照组(接受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与两组药物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无不适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高,笔者于2004年2月~2006年8月对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型的114例FD患者,采用舒肝丸、吗丁啉、舒肝丸配合吗丁啉等三种方法分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14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46例,女68例;年龄17~62岁,平均34.5岁;病程4~36个月,平均14个月。上述病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三组,治疗组(中西药组)40例,中药组(舒肝丸组)36例,西药组(吗丁啉组)38例。三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  相似文献   

15.
李刚 《中医研究》2006,19(6):40-4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发病率高,病人经常自感上腹疼痛胀满,食欲不振,倍感痛苦。2002-03-2005-09,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6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7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5岁,女31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9岁,平均58岁;病史最短1年,最长19年,  相似文献   

16.
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8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80例;年龄25~70岁,平均47岁;病程1.5~5年,平均186d。溃疡型消化不良20例,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75例,非特异型消化不良23例。  相似文献   

17.
杨勤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0):24-2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1年8月~2003年3月,我院运用青陈煎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设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中,女23例,男16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2岁,平均41.6岁;对照组37例中,女20例,男17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64岁,平均43.5岁。两组临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用玳玳花加炙甘草泡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48例中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7岁;病程6个月~10年.均经胃镜等检查,排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已经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选择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药物;对照组(62例)选择保和丸展开疾病治疗;观察组(62例)选择柴胡桂枝干姜汤展开疾病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同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用药效果比较,观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获显著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纳少、胃腕胀痛不适、院腹胀痛、便溏、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神疲乏力、嗳气反酸、食后腹胀以及总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少、胃腕胀痛不适、朊腹胀痛、便溏、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神疲乏力、嗳气反酸、食后腹胀以及总分对比,观察组获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心理状况表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低于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有效应用可提升药效、明显缓解系列症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消痞止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笔者1998年以来运用自拟消痞止痛汤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72例,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犤1犦,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20~65岁,平均38.52岁;病程3~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