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有调查发现油田污染区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发病率,故加强对此方面的诊治是非常必要的。我院于2001年4月~2008年3月对1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报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39例,其中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14例,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25例。中位年龄28岁(10~43岁)。AML27例,ALL10例,CML2例。CR131例,CR27例,NR1例。CR至移植时间中位数6.7个月(2~19个月)。预处理方案:TBI加Ara-c、DNR或VP16。ABMT组及PABMT组3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68.32%及67.57%,复发率为30.76%及26.80%。但PABMT组AML患者3年DFS率为82.35%及CR2期移75%3年DFS率为75%,明显高于CR。期移植未净化者50%。化疗组3年DFS率为7.38%及复发率76.4%,两移植组疗效优于化疗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受累野放疗治疗纵隔巨块型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初治患者经4~7个疗程CHOP方案等常规化疗后,CR10例、PR3例、SD2例、PD1例。之后进行1疗程单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2疗程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1例,16例均联合受累野20-45Gy放疗。结果:中位随访26个月(7-72月)。生存11例,死亡5例,5年OS 68.7%。移植前CR+PR组5年OS 84%,而SD+PD组3例全部死亡;霍奇金淋巴瘤组5年OS 100%,非霍奇金淋巴瘤组5年OS 58%;B细胞组5年OS80%,T细胞组5年OS 50%;双次移植组5年OS 81%,单次移植组5年OS 60%;LDH正常组5年OS 71%,LDH增高组5年OS 66%;邻近器官无侵犯组5年OS 81%,邻近器官有侵犯组5年OS 60%;由于例数相对较少,统计学分析除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有显著差异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受累野放疗是治疗原发纵隔巨块型淋巴瘤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心内直视手术中输自体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9~1993年的4年中,共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时输自体血1755例(其中成人1555例,儿童200例),共放出自体血105万ml,平均每例放血600ml。患者年龄最小生后62天,最大74岁,体重最轻4.5kg,最重98ks。本文推道了临床情况放血方法及一系列临床科研工作。此项工作培养了干部,节约了库血,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和减少手术后肝炎发生的危险,应广为宣传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谦  赵明旭  房平 《山东医药》2007,47(33):83-84
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术前分别采血400~800ml,分别检测患者采血前、采血后第4天RBC、HGB、HCT。结果78例患者仅输自体血即顺利度过围手术期,2例补充异体血(平均325ml)。没有发生与预存自体输血相关的并发症。采血后第4天RBC、HCT与采血前相比,P均〉0.05,HGB与采血前相比,P〈0.01。认为预存式自体输血用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科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输自体血在紫绀儿童心脏直视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9年以来,我院开展了心脏直视手术中输自体血工作,其中包括治疗紫钳型先心病,本文总结77例紫绀儿童麻醉后放血临床经验,并用先进激光多普勒方法观察放血前后皮肤微循环状况。  相似文献   

7.
1994年5月至2000年7月,我们采用浅静脉游离移植治疗四肢血管损伤患者19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彬  于立金  张科验 《山东医药》2003,43(35):69-70
大面积烧伤患者切痂后,由于自体皮匮乏,需同种异体皮及自体微粒皮肤移植,以封闭创面。1986年以来,我院施行同种异体皮及自体微粒皮肤移植术39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2005年3月为1例淋巴肉瘤白血病儿童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10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组自体造血于细胞移植疗效及影响疗效因素,与同期化疗组疗效比较。方法对未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17例、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3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HSCT)55例、同期化疗组34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ABMT组、PABMT组、APBHSCT组3年无病生存(DFS)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3.8%、70.4%;66.5%、35.2%;26.6%、29.5%。骨髓恢复增生活跃中位时间分别为60d、58d、34d。影响疗效因素AML疗效优于ALL疗效,CR1期移植优于CR2期移植,CR到移植期间>7个月者优于<7个月者。化疗组3年DFS为7.38%,复发率为76.4%。结论PABMT组疗效优于其它二组,APBHSCT组造血功能恢复较其它二组快,AML疗效优于ALL疗效,CR1期移植优于CR2期移植,3个移植组疗效优于化疗组。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3年4月至1991年4月在45例法乐四联症矫治术中,应用戊二醛处理的自体心包补片作流出道加宽缝合的方法。其中单纯行流出道加宽缝合10例,流出道并切开肺动脉瓣环加宽缝合19例,跨瓣环肺总动脉加宽缝合16例。经1~8年随访,所有病例发育正常,无后遗症。本文并对自体心包补片的制作,优点作了介绍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1990年5月~2002年3月,我们采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损伤3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包括外周血和骨髓移植,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已成为治疗有预后不良因素的恶性淋巴瘤(ML)的主要方法。我院1997年8月至今为2名ML患者分别予以自体骨髓移植(ABMT)、自体外周血于细胞移植(APBSCT)+激活骨髓(ABM)治疗,取得良好疗效。1对象和方法1.1病例介绍例1男,30岁,体重65kg,体表面积1.65m2。因颈部、腹股为淋巴结肿大,诊断为NHLⅢA。组织病理学为弥漫小裂细胞型B细胞性,先后经CHt)P+Bel、COP、CHOP+VP-16、HDMTX等轮替化疗7个疗程,并辅赛诺金(a-Zb;干扰素)、…  相似文献   

14.
自体肿瘤骨煮沸后再植修复下颌骨缺损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自体瘤骨煮沸后再植修复下颌骨缺损1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邢清曼 《山东医药》2007,47(31):68-68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58例(72眼),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丁慧芳 《临床内科杂志》2008,25(11):781-781
例1,男,36岁。因乏力1月余入我院。既往有银屑病病史4年,曾服乙双吗啉治疗。贫血貌,全身见不规则、成片分布、伴脱屑的淡红色皮疹,脱屑后见透明薄膜,去除薄膜有出血点。皮肤散在出血点,胸骨下段、双胫骨前压痛。Hb67g/L,RBC 2.14&#215;10^9/L,WBC 11.4&#215;10^9/L,Plt 21&#215;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粒、早幼粒细胞79%;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移植(ABMT)是急性白血病缓解后的一种强有力的治疗手段,找院采用ABMT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NLL)2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我院1989年12月~1996年5月行ABMT的ANLL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中位年龄30(9~43岁)。M11例,M27例,M39  相似文献   

18.
孙莉  李瑞芝  李红  许金萍 《山东医药》2003,43(36):66-66
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法治疗口周、耳旁、颈前、锁骨区、下颌、手指等部位的局限型白癜风29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郑光明 《山东医药》2006,46(30):61-61
1998年3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改良自体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6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系统肿瘤的有效治疗选择,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仍有争议,本文旨在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华东医院血液科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数据,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n=25)和中青年组(<60岁,n=174),比较2组的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造血重建效果、肿瘤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长期预后。结果 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的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和重建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加重移植相关的不良反应。长期预后分析显示2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组5年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无差异,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不是影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体能良好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