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在放线菌素D(Act-D)诱导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HSP抗凋亡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胃腺癌BGC823细胞于RPMI1640、10%胎牛血清、5%CO2孵育,取指数生长期细胞1×105/ml接种反应板24h,分为非热休克组(NHS)和热休克组(HS),两组分别由不同浓度(0,5,10,20μg/ml)Act-D诱导,作用4h。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入试验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及DNA合成情况。结果 HS组比NHS组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cpm值明显升高(P0.01),呈现剂量依赖效应。结论热休克反应对胃腺癌BGC823细胞经Act-D诱导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与Act-D呈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紫杉醇增强TRAIL诱导的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胃癌BGC823细胞传代堵养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在胃癌BGC823细胞中,100ng/ml的TRAIL可致少量的细胞凋亡,同时检测到Akt的磷酸化。紫杉醇作用胃癌BGC823细胞24h,IC50剂量为8.97μg/ml。与单药TRAIL和紫杉醇相比,TRAIL(100ng/m1)联合紫杉醇(8.97μg/ml,24h的IC50剂量)对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明显增强(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RAIL(100ng/ml)作用BGC823细胞24h,活化了Akt蛋白,而8.97μg/ml的紫杉醇抑制了Akt的磷酸化。TRAII(100ng/ml)联合紫杉醇(8.97μg/ml)作用后,TRAIL引起的Akt磷酸化被抑制。结论紫杉醇通过抑制TRAIL引起的Akt磷酸化,从而增强了TRAIL诱导的胃癌BGC82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粘着斑激酶反义寡核苷酸与胃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FAKcDNA序列设计合成与FAKmRNA碱基序列互补的FAK反义寡核苷酸,导入BGC-823胃癌细胞,通过MTT比色法、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细胞周期及电镜等方法,检测FAK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结果示:①胃癌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制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细胞内P125蛋白和FAK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③经FAK反义寡核苷酸处理后BGC-823胃癌细胞发生凋亡,FCM普上可见明显的凋亡峰,电镜观察呈现凋亡早期形态改变,认为FAK反义寡核甘酸导入BGC-823胃癌细胞后,使BGC-823胃癌细胞FAKmPNA及P12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抑制PGC-823胃癌细胞增列,同时诱导BGC-823胃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
舒林酸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舒林酸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舒林酸作用于人胃癌BGC-823细胞,并设置不同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应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基因蛋白bcl-2、Sru—vivin的表达以及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凋亡峰;其凋亡检测率及TUNEL法检测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凋亡基因蛋白bcl-2、survivin等在胃癌细胞表达下降,COX-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O.05)。结论舒林酸可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下凋COX-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5,DR5)激动型抗体hCTB006联合伊立替康对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的体外抑瘤作用,并对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实验将BGC823、SGC7901细胞分为伊立替康组、hCTB006组和两者联合应用组,应用ATPlite法研究各组药物的体外抑瘤作用;采用ELISA法研究伊立替康处理胃癌细胞前后DR5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药物处理前后BGC823、SGC7901细胞X-联锁凋亡抑制蛋白(X-chromosome-linked inhibitory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BGC823对hCTB006中度敏感,对SGC7901不敏感,伊立替康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hCTB006联合用药后对BGC823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但对SGC7901协同作用不明显.ELISA测得伊立替康处理后胃癌细胞DR5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但伊立替康和hCTB006联合用药可使胃癌细胞BGC823内XIAP水平明显降低,而对SGC7901细胞内XIAP没有明显作用.结论:伊立替康联合hCTB006后对低分化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有明显协同抑制作用,而对中度分化的SGC7901细胞呈拮抗作用,这种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其DR5的表达无关,而与联合作用后细胞抑凋亡蛋白XIAP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类黄酮对人胃癌细胞BGC823体外的增殖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并测定银杏叶类黄酮(芦丁)的含量;探讨银杏叶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乙醇法(700mL/L)提取银杏叶类黄酮;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类黄酮(芦丁)的含量;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提取物中类黄酮(芦丁)含量为140mg/g.MTT法证实银杏叶类黄酮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银杏叶类黄酮将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周期阻滞于S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42.17±0.50%vs32.13±0.45%,P=0.001),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增加(4.10±0.03%vs2.21±0.01%,P=0.002).结论:银杏叶类黄酮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阻抑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体温 假手术对照组(CTRL,n=10),正常体温 肠IR组(IR,n=10),41.5℃-42℃热休克 假手术组(42C,n=10),41.5℃-42℃热休克 肠IR组(42IR,n=10).Western blot检测肠黏膜HSP72蛋白表达,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肠黏膜caspase-3活性,Annexin-V/PI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凋亡比例.结果:42C、42IR组HSP72蛋白表达水平比CTRL、IR组显著增高(1.59±0.32、2.71±0.64 vs 0.41±0.1、0_30±0.04.P<0.01).42IR组caspase-3活性.白细胞凋亡比例比IR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16±0.31 vs 2.32±0.54;39.65%vs 16.94%;P<0.01),且42IR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比IR组明显减少.42IR组与42C、CTRL组之间,caspase-3活性,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白细胞凋亡比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全身热休克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热休克诱导HSP72的表达和抑制外周血白细胞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icroRNA-133a(miR-133a)在5-氟尿嘧啶(5-Fu)诱导胃癌细胞BGC823及SGC7901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经5-Fu(IC50值)处理过胃癌细胞miR-133a的表达;构建过表达miR-133a的胃癌细胞株并行细胞增殖、细胞流式验证miR-133a的生物学功能;5-Fu分别处理过表达及敲低miR-133a的胃癌细胞株后,行细胞增殖、细胞流式、Western Blot观察细胞生长及凋亡情况。[结果]5-Fu诱导BGC823及SGC7901内源性miR-133a的表达(50%,P0.0001,24h),miR-133a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敲低miR-133a可以抑制5-Fu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5-Fu通过诱导胃癌细胞BGC823及SGC7901内源性miR-133a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增强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抑制及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与Fas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和奥沙利铂单独或联合作用于BGC-823胃癌细胞,分别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BGC-823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Fas蛋白表达及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活性变化。结果姜黄素和奥沙利铂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药均可增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率,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药均可增强Fas蛋白表达。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药均可增强Caspase-3酶活性,联合作用组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可显著增强对BGC823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可增强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as蛋白的表达、增强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单克隆抗体(单抗)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实验组分别加入抗IGF-Ⅱ单抗5、10、20μg/ml作用24、48 h,对照组加入二甲基亚砜,用噻唑蓝法检测两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在显微镜、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抗IGF-Ⅱ单抗对BGC-823细胞的抑制作用各异,显微镜及电镜下可见细胞凋亡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培养24、48 h时的吸光度值及细胞凋亡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抗IGF-Ⅱ单抗对胃癌BGC-823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冷冻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C6大鼠脑胶质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C6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将80只大鼠均分为四组(对照组、冷冻组、rhTNF-α组、冷冻联合rhTNF-α组),治疗后第15天留取标本,以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21基因表达。结果 与其他三组比较,冷冻联合TNF-α组诱导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及上调p21表达明显(P〈0.01),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FCM分析显示。G1峰前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峰。结论 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冷冻联合TNF-α杀伤脑胶质瘤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p21基因可能参与这种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报道大蒜素(diallyl trisulfide, DATS)可以促进胃癌细胞(gastric cancer cells, GCC)中期阻滞,我们研究发现DATS引起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 CCNB1)表达增加,而多数报道CCNB1在药物处理后中期阻滞阶段表达降低,也有少数报道过表达CCNB1可以促进肿瘤的化疗敏感性,因此DATS是否可以通过CCNB1的过表达促进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对GCC的敏感性.目的研究DATS对GCC化疗药物DOC的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取对数生长期BGC823细胞进行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蒜素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情况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技术分析对照组、DATS组、DOC组、DATS+DOC组各组中BGC823细胞的增殖以及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CCNB1的表达水平变化规律,从而分析判断CCNB1在DATS介导的化疗增敏效应中的作用.结果DATS具有抑制BGC823细胞增殖的作用,其25μmol/L DATS作用12h对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DATS作用于BGC823细胞过程中诱导CCNB1表达增加; DOC组、DATS组和联合组BGC823细胞凋亡率、G2/M期细胞比例、CCNB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作用分别显著高于DOC组与DAT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TS可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DATS可以协同增加GCC对DOC的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CCNB1的蛋白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H_2O_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H_2O_2组、热休克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组、热休克 JNK抑制剂组。生化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心肌细胞凋亡,噻唑蓝(MTr)法测定心肌细胞相对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JNK的表达。结果H_2O_2组LDH、MDA水平和CK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而SOD活性则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细胞凋亡率H_2O_2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活力H_2O_2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热休克组、JNK抑制剂组、热休克 JNK抑制剂组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H_2O_2组(P<0.01)。JNK只在H_2O_2组有表达。结论HSP70对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HSP70大量表达后抑制了JNK信号的转导。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抑制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热疗、化疗疗效,但其与化疗耐受性的关系不甚明确。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蛋白产物P-糖蛋白(P-gp)是一种耐药蛋白,在肿瘤耐药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观察儿茶素单体(EGCG)及热休克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HSP70和P-gp表达的影响及其增强肿瘤化疗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稳定转染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4,PDCIM)基因至胃癌细胞BGC823中,观察过表达PDCD4对BGC823凋亡的作用及对凋亡相关调控蛋白Akt/p-Akt、FLIP、caspase-8及cleaved-caspase-8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人PDCD4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至BGC823细胞,Annexin V—FITC/PI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DCD4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至BGC823中,获得稳定过表达PDCD4的细胞模型,过表达PDCD4的BGC823细胞凋亡率(10.82%±1.29%)较未转染组(5.06%±0.83%)明显升高(P〈0.05)。转染PDCD4后,Akt/p-Akt表达(0.25±0.04/0.06±0.01)较未转染组(0.65±0.09/0.18±0.02)明显降低(P〈0.01),FLIP蛋白在转染组中的表达(0.12±0.01)较未转染组中的表达(0.48±0.06)明显降低(P〈0.01),而转染组caspase-8(0.36±0.07)及cleaved—caspasc-8(0.24±0.05)较未转染组caspase-8(0.18±0.04)及cleaved-caspase-8(0.11±0.02)明显升高(P〈0.05)。结论PDCD4过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BGC823的凋亡,并且抑制Akt和FLIP的表达,从而促进caspase-8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束缚水浸法造成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溃疡指数,运用Western dot blot法检测大鼠血浆及胃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s)水平的变化,并对胃组织的HSPs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热自理组和儒家国气组的溃疡指数极其显著低于模型组,但血浆及胃组织中的HSPs显著高于模型组,溃疡指数与HSPs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提示热主健脾益气方处理能诱导大鼠提高HSPs的表达,防止胃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安康胶囊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细胞凋亡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给大鼠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肠安康大、中、小剂量组,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细胞凋亡的情况,并采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的TNF-α、IFN-γ、IL-2、IL-6、IL-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1),且细胞凋亡的程度与TNF-α、IFN-γ、IL-2、IL-6、IL-8的水平分别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703、0.906、0.920、0.756、0.76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结肠组织中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TNF-α、IFN-γ、IL-2、IL-6、IL-8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细胞凋亡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之一,凋亡程度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肠安康胶囊通过改善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阿魏酸钠对TNF-α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sodium femlate,SF)对TNF-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VEC)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模型,采用电镜、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电镜观察TNF-α组可见VEC凋亡典型特征;TUNEL法检测TNF-α组VEC凋亡率为35.2%,显著高于对照组,SF组和TNF-d+SF组(JD〈0.01);TNF-α组bcl-2表达聪显减少,同时加入SF后bcl-2表达明显上升,而TNF-α可诱导bax表达增加,加入SF后明显降低。结论 TNF-d能诱导VEC凋亡,SF可抑制细胞凋亡,同时SF可使TNF-α诱导的VEC中bcl-2表达明显恢复,而对bax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热休克蛋白65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高密度脂蛋白抗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8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5 μg热休克蛋白65组及25 μg热休克蛋白65组,分别于第3、6周进行皮下免疫。第16周取标本,分别检测血脂水平、血清屏氧酶1活性、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密度脂蛋白炎症指数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和干扰素γ含量。结果 随着热休克蛋白65剂量的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逐渐下降,屏氧酶1活性逐渐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炎症指数、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干扰素γ表达量则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25 μg热休克蛋白65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屏氧酶1活性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炎症指数、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干扰素γ表达量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热休克蛋白65可引起炎症反应,损害高密度脂蛋白抗炎抗氧化功能,并且这种作用与其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束缚水浸法造成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溃疡指数,运用Westerndotblot法检测大鼠血浆及胃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s)水平的变化。并对目组织的HSPs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组和健脾益气组的溃疡指数极其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血浆及胃组织中的HSPs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溃疡指数与HSPs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提示热处理及健脾益气方处理能诱导大鼠提高HSPs的表达,防止胃粘膜损伤,表明HSPs。可能介导胃粘膜防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