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性脑出血后MMP-9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人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酶谱分析法测定ICH后6、12、24、48h及3、6、10d等时间点MMP-9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观察24h时MMP-9表达的特征,用湿重-干重(wet-dry weight)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MMP-9在ICH后6h开始表达(P〈0.05),24-48h最明显(P〈0.01),此后活性渐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景在ICH后6h开始增加(P〈0.05),24~72h达高峰(P〈0.01),此后渐减。到6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ICH后6h~3d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MMP-9的活性和组织含水量均增加,MMP-9可能参与急性期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和星型胶质细胞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ICH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CH组、G-CSF干预组。干预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3组大鼠于术后6h、24h、48h、72h、7d、10d处死,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ICH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高于假手术组和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各时间点MMP-9表达低于I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与MMP-9表达无线性相关(r=0.429,P>0.05),ICH组脑组织含水量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922,P<0.05),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844,P<0.05)。假手术组未见GFAP阳性细胞表达;ICH组6h出现少量GFAP阳性细胞表达,48h增多,72h大量表达,7d达高峰,10d表达减弱;干预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在24h、48h、72h、7d、10d较ICH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可能通过抑制MMP-9表达、下调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对ICH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规律,探讨它们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和脑出血组(138只),脑出血组再分为出血后1、3、6、12、24、36、48、72h和7d亚组(每组15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用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测血-脑屏障通透性,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用Western blot法观察血肿周围MMP-2、MMP-9和TIMP-1的表达规律。每组3只大鼠用于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①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含水量和EB含量在造模后1h起开始增高,48h达到高峰,各时点(除外术后7d的脑组织含水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②在脑出血后1h,同侧基底核MMP-2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48h前各时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恢复正常;MMP-9在脑出血后6h开始表达,48h达到高峰,7d前各时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恢复正常;TIMP-1在脑出血后12~36h表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③同侧基底核脑组织含水量与EB含量(r=0.940,P〈0.01)、MMP-9表达(r=0.913,P〈0.01)、1~24h MMP-2表达(r=0.903,P〈0.05)呈正相关;与1~24hTIMP-1表达(r=-0.922,P〈0.05)呈负相关。EB含量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r=0.930,P〈0.01),与1~24hTIMP-1表达呈负相关(r=-0.950,P〈0.05)。④电镜观察显示,大鼠脑出血后48h,基底核区脑组织血管内皮基底膜遭到明显破坏。结论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MMP-2、MMP-9的表达增加而TIMP-1表达减低,使MMPs与TIMPs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基底膜破坏增加,促进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D40L、MMP-3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脑组织中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又分为6h、24h、48h、72h、7d亚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CD40L、MMP-3的表达。结果CD40L、MMP-3在假手术组不表达,再灌注6h后CD40L和MMP-3开始表达,24h表达明显增加,48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7d时有微量表达。神经功能评分与脑含水量变化与其一致。结论大鼠脑组织中的CD40L、MMP-3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脑红蛋白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分别在造模后6、24、48、72小时断头取脑制作标本,采用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凋亡、荧光定量RT-PCR检测脑红蛋白mRNA表达、免疫组化分析脑红蛋白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脑红蛋白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升高,其中脑红蛋白48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而细胞凋亡72h达高峰,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脑红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 脑出血后脑红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对脑出血继发神经损伤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向大鼠尾状核注射自体不凝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脑出血组,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MMP-2、MMP-9的表达及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1)血肿边缘MMP-9阳性微血管数在脑出血6h明显升高(P〈0.01),48h达高峰,2w降至零表达(P〉0.05);MMP-248h始在巨噬细胞上表达(P〈0.05),120h达高峰,2w仍保持较高水平(P〈0.01);(2)脑组织含水量在脑出血12h显著增加(P〈0.05),72h达到高峰,2w与假手术对照组无差异(P〉0.05)。(3)脑出血后MMP-9与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716,P〈0.01)。结论脑出血后MMP-2、MMP-9有高表达,MMP-9参与了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的形成,MMP-2则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期的脑组织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RH)对脑出血(ICH)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注人大鼠尾状核方法建立ICH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RH干预组。干-湿重法观察各组48h时的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6、12、24、48、72h及7d时的血肿周围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①HE染色:对照组右侧基底节区细胞形态结构完整;模型组血肿周围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组织水肿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RH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血肿周围水肿带缩小,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②脑水肿测定:模型组和RH干预组脑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RH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对照组进针点周围偶见Bcl-2表达,未见Bax表达;模型组和RH干预组Bax、Bcl-2均以出血灶周围表达为主,出血后6h可见Bax阳性细胞表达,24h达高峰,48h后逐渐减少;出血后12h可见Bcl-2明显表达,48h达高峰,7d时仍有表达。RH组Bcl-2表达在12、24、48、72,h与ICH组比较显著增强(P均〈0.01),Bax表达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参与了ICH后脑损伤;局部应用RH可显著减轻ICH后脑水肿,并可下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上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星型胶质细胞活性(Ast)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治疗组。治疗组造模1 h后腹腔注射重组C-CSF,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 h、24 h、48 h、72 h、7 d、10 d处死,测定脑组织含水率、血肿周围MMP-9、胶质生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无明显脑水肿,脑出血组脑组织含水率明显增加,并于4872 h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率和脑出血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假手术组MMP-9仅有少量表达,脑出血组MMP-9表达明显增加,4872 h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率和脑出血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假手术组MMP-9仅有少量表达,脑出血组MMP-9表达明显增加,4872 h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表达与脑出血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率与MMP-9表达无相关性(r=0.429,P>0.05),脑出血组脑组织含水率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22,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率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44,P<0.05)。假手术组未见GFAP阳性细胞表达;脑出血组6 h出现少量GFAP阳性细胞表达,48 h增多,72 h大量表达,7 d达高峰,10 d表达减弱;治疗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6 h与脑出血组相似,24 h、48 h、72 h、7 d、10 d较脑出血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C-CSF能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基质MMP-9表达和Ast过度活化引起的脑损伤,保护大脑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胸腺素β4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胸腺素β4组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采用干湿重法测定缺血脑组织含水量,通过检测伊文蓝渗透到缺血侧脑组织的含量观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应用RT-PCR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5( Claudin-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缺血侧脑含水量、伊文蓝含量、MMP-9 mRNA表达明显增加,Claudin-5 mRNA表达显著减少( 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胸腺素β4组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缺血侧伊文蓝含量、MMP-9 mRNA明显降低,Claudin-5 mRNA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胸腺素β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Claudin-5 mRNA表达和抑制MMP-9 mRNA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组织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Caspase-3 p17的动态表达。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h后再灌注6、12、24、48和72h组,每组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1.5h再灌注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脑组织XIAP、Caspase-3 p17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和IR组非缺血侧可见少量XIAP阳性细胞,但未见Caspase-3 p17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相比,XIAP阳性细胞再灌注6h开始增加(P=0.00),12h达高峰,24h下降,48h趋于正常(P=0.549);而再灌注6h可见少量Caspase-3 p17阳性细胞,24h达到高峰,至72h仍较多,显著高于再灌注6h时(P=0、004)。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可诱导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促凋亡蛋白Caspase-3 p17短暂性表达增加,且前者表达的高峰时间早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脑水肿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 4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出血模型组、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后6h、12h、24 h、3d、5d、7d、14 d七个时间点取脑组织测定含水量,免疫组化检测MMP-2、MMP-9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在12h、24 h、3d、5d、7d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MMP-9表达在12h、24 h、3d、5d、7d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 <0.05);MMP-2自24 h开始表达,7d达高峰,14d仍有较高表达,在对照组无表达,模型组脑组织的重量变化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与MMP-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MMP-9的表达与脑水肿相关,MMP-2的表达与神经损伤修复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亢晓燕  雷平  张建宁 《山东医药》2011,51(26):23-25
目的观察大鼠脑创伤模型创伤区脑组织中miRNA-21表达变化,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9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和创伤组,各98只。前者行头皮切开和磨除骨窗,保持硬膜完整,不进行打击;后者以液压打击法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后,分别在创伤后2、12、24、48、72 h和7、14 d行神经行为学评分,之后处死大鼠,取创伤区脑组织采用定量PCR检测miRNA-21,石蜡切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行凋亡神经细胞染色并计数。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检验分析miRNA-21表达水平与神经行为学评分和凋亡细胞的相关关系。结果对照组相当于创伤区脑组织中的miRNA-21表达并未随创伤时间的增加而变化。创伤组创伤区脑组织中miRNA-21表达随伤后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于48 h达峰值,而后逐渐降至基础水平(P〈0.05);神经行为学评分于48~72 h时升至最高而后逐渐恢复(P〈0.05);凋亡的神经细胞计数于伤后72 h达高峰,而后逐渐减少,于伤后7~14 d稳定于一定水平(P〈0.05)。创伤组miRNA-21表达变化与神经行为学评分和凋亡的神经细胞呈正相关(r=0.430、0.411,P均〈0.01)。结论脑创伤模型创伤区脑组织中miRNA-21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脑创伤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tythropoietin,rhEPO)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mse-9,MIMP-9)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PO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冉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腹腔注射rhEPO进行干预,通过旺染色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MMP-9和BCL-2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在各时间点,rhEPO组存活神经细胞数量显著较多,损伤程度显著较轻.MMP-9免疫组化染色: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偶见阳性细胞;生理盐水对照组缺血侧脑组织MMP-9阳性细胞在再灌注后6 h开始出现,24 h达高峰,72 h开始减少;rhEPO组MMP-9阳性细胞变化趋势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似,但在同一时间点显著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t分别为12.023 6、12.635 0和12.779 6,P均<0.01).BCL-2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见阳性细胞;生理盐水对照组缺血侧脑组织BCL-2阳性细胞数在再灌注后6 h达高峰,24 h数量减少,72 h进一步减少;rhEPO组BCL-2阳性细胞变化趋势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似,但在同一时间点显著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t分别为5.763 1、8.110 1和5.798 7,P均<0.01).结论 rhEPO可能通过抑制MMP-9表达和上调BCL-2表达抑制缺血侧皮质神经细胞凋亡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48例新生Wistar大鼠为HIBD组,并选择12只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6)和正常对照组(n=6).HIBD制模后3h、6h、12h、24 h、48 h、72 h、7 d、14 d处死取材,每次处死6只,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海马CA1区XIAP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缺氧缺血后3h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即开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缺氧缺血后12h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48 h时达高峰,72 h时开始下降,7d时明显低于高峰水平(P<0.05),而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14 d时基本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海马CA1区有极少量XIAP阳性表达细胞.HIBD组于缺氧缺血3h时XIAP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之后逐渐升高,在48 h时达到高峰,72 h时开始逐渐下降,7d时已明显低于高峰水平(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水平,在14 d时略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IAP蛋白表达与HIBD后各时间点阳性凋亡细胞出现呈负相关(r=-0.564,P<0.05).结论 XIAP蛋白的过度表达在脑缺氧缺血后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HIBD损伤的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go—A及IGF-1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髓鞘相关蛋白(Nogo-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GF-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Nogo-A组和IGF-1组,每组各36只.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I-R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ogo-A与IGF-1在神经元凋亡中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TUNEL凋亡神经细胞较少,脑I-R 2 h海马区、皮质区及纹状体区细胞凋亡逐渐增加,7 d细胞凋亡达高峰,14 d降低.脑I-R 2 h~14 d,Nogo-A表达明显增加,皮质区和纹状体区再灌注12 h和48 h出现两个表达高峰,海马区再灌注24 h出现一个高峰.脑I-R 2 h ~14 d神经细胞IGF-1表达明显增加,24 h达最高峰,14 d仍维持高值水平.结论 Nogo-A与IGF-1参与抑制并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急性期不同时间点核因子Nrf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出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0只。采用自体血立体定向注入大脑基底核区,建立大鼠ICH模型,根据ICH后不同时间点,将大鼠随机分为2、8、24 h,3、5、10 d组,各时间点设相应假手术组,每组10只。分别于造模后2、8、24 h,3、5、10 d,检测Nrf2及其下游基因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并在相应时间点行神经行为学评价及脑含水量的测定。结果①从ICH后24 h开始,出血组大鼠的前肢抬起的比例均低于假手术组,出血组的右向转角比例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ICH后24 h,3、5 d,出血组的脑含水量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的脑含水量在3 d达到高峰,为(86.9±5.4)%,此后逐渐降低。③与假手术组比较,Nrf2 mRNA在ICH后2 h至5 d均高于假手术组,2 h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rf2下游基因血红素加氧酶(HO)、谷胱甘肽-S-转移酶α1(GST-α1)、谷胱甘肽(GSH)及硫氧还蛋白(TRX)mRNA表达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HO-1mRNA表达上调最为显著,ICH后2 h至5 d均高于假手术组,3 d时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与假手术组比较,Nrf2蛋白在ICH后2 h至5 d均高于假手术组,24 h达到高峰,相对表达量为0.3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1蛋白在ICH后8 h至10 d均高于假手术组,3 d达到高峰,相对表达量为0.9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因子Nrf2信号通路在大鼠ICH急性期被激活,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其中HO-1表达变化与神经行为学、脑含水量变化趋势相近,可能在反映ICH继发性脑损伤程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再灌注高血压大鼠神经肽Y和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神经肽Y(NPY)表达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制作RHRSP模型,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放射免疫法、干湿重法、图像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检测脑缺血6h再灌注6、72、168h时脑组织NPY、水含量、梗死面积百分率和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组脑组织NPY和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72h达高峰;脑梗死面积百分率显著增高,168h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元和血管壁超微结构损害。结论:NPY可能参与了RHRSP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病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大鼠液压冲击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及其与颅脑创伤(TBI)后脑水肿的关系。 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4只。假手术对照组(SO组)行颅骨开窗,不进行液压冲击;单纯脑损伤组(BI组)制备大鼠侧位中度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在液压冲击伤后30 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二甲双胍治疗组(MT组)大鼠液压冲击伤后30 min腹腔注射100 mg/(kg·d)的二甲双胍。4组大鼠分别于24、48和7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蛋白和mRNA表达。 结果BI组、NS组及MT组大鼠在24、48和72 h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S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组大鼠在24、48和72 h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 mRNA表达均高于SO组、MT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组和SO组24 h时的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时均高于S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干预可明显降低TBI后脑组织AQP4蛋白和AQP4 mRNA的表达,减轻早期脑水肿,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成年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36只)及地塞米松(DEX)组(36只)。枕大池二次自体注血法制备SAH大鼠模型,Loeffler法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取出脑组织后用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水通道蛋白(AQP)4。SAH后1d脑含水量和AQP4表达开始增加,2d即明显增加,之后逐渐递增,至7d达高峰。AQP4蛋白的表达和脑含水量呈正相关,r=0.99,P〈0.01。DEX 2 d组脑组织AQP4蛋白表达水平较SAH 2 d组下降,P〈0.05。认为AQP4与SAH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DEX不能明显下调AQP4蛋白的表达而减轻SAH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外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5只,每组又分为伤后6h、12h、24h、48h、72h5个亚组,每个亚组15只。采用Feeney法建立自由落体脑损伤动物模型,治疗组大鼠致伤后1h腹腔内注射丹红注射液1.5mL/kg,对照组相同时间腹腔内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在预定时间点每亚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大脑半球含水量,余下10只大鼠经心脏灌注后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分别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AQP4表达、TUNEL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结果对照组大鼠脑含水量、AQP4表达及神经元凋亡在伤后6h即开始增加,伤后24h~48h达到高峰,72h时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AQP4表达及神经元凋亡在相应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在外伤后12h及24h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减少大鼠脑损伤后脑水肿、AQP4的表达及神经元的凋亡,对脑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外伤后12h~24h时治疗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