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无裸面阑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阑尾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目前的阑尾残端荷包缝合线和阑尾系膜残端结扎线再行对端结扎在一起,使系膜残端复盖在荷包口上。这一手术方式,对于切除非疑难阑尾,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式。但这一方式,还有一些缺点,为促进阑尾切除术的不断进展、提出对现行阑尾切除术的评价如下。阑尾系膜残端结扎线和荷包缝合线的对端结扎的这一手术方式,仍有使系膜残端裸露于腹腔中的缺点,是引起肠粘连的因素之一。为彻底消除手术创面,减少肠粘连的发生,提出如下术式的做法: 1.钳夹阑尾根部后结扎,结扎线暂不剪去。切去阑尾,常规处理阑尾残端断面,缝好荷包线,先不予抽紧,暂置一旁。  相似文献   

2.
阑尾切除术中的阑尾系膜断端是一粗糙面,如不妥善处理,可能增加腹腔粘连。若采用间断缝合阑尾系膜近侧断端的两侧浆膜以覆盖阑尾断端,又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并费时。对此,我们作了一点改进。方法:在较高处离断阑尾系膜,其近侧断端双重结扎,第二道结扎线暂不剪断。切除阑尾,阑尾残端用4号丝线结扎,其结扎线暂不剪断。然后,将上述两根结扎线进行打结,使阑尾系膜近侧断端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4年8月~1998年2月采用阑尾根部浆肌层环切剥离包埋残端法对685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方法介绍开腹腔显露阑尾,将阑尾系膜展开,夹两把中弯血管钳,钳尖部达阑尾根部盲肠壁,在两钳之间剪断系膜。用国针4号线在下方血管钳的下面中部穿入I针,从血管钳的尖端下方浆肌层穿出,再从系膜中间穿过,在其另一端环绕缝1针,结扎。将阑尾上下拉直,在距阑尾根部0.5cm处夹一把直血管钳,钳下方环形切开阑尾浆肌层,将浆肌层和粘膜下层轻轻剥离至阑尾根部,在根部用4号丝线结扎阑尾粘膜下层,在结扎线上0.2c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丝线结扎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145例阑尾炎患者均采用丝线结扎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用分离钳钝性分离阑尾根本系膜,然后用7号丝线分别结扎阑尾系膜及阑尾根部,于结扎线远侧剪断阑尾及系膜。结果:14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阑尾残端漏、残株炎、系膜出血等并发症。病人术后平均住院4天,均痊愈出院。结论:丝线结扎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技术改进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10例采用电凝法处理阑尾系膜,用7号普通丝线"外结内扎"法结扎阑尾根部,无钛夹腹腔镜切除阑尾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75 min,术中出血0~5 ml,术后平均住院4 d,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内出血、残端瘘、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外结内扎"法妥善处理阑尾残端及系膜,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病例摘要例1 男,41岁,阑尾炎术后第4天腹胀腹痛加剧。腹部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急诊开腹探查;见腹腔内有陈旧性血液和凝血块约2000ml,肠管明显水肿扩张,以右下腹部为重,腹腔内有腐烂性臭味。因右下腹部粘连,肠管脆性大,无法查找阑尾系膜和残端,未见新鲜血液。故清理腹腔放胶管引流后关腹。术后因DIC死亡。尸解见阑尾残端和系膜结扎线存在。例2 女,30岁,阑尾切除术后腹胀、腹痛,从引流管流出新鲜血液。24小时后行第2次手术,从腹腔吸出1200ml血液和凝血块,回盲部凝血块多,见阑尾系膜结扎线和荷包缝合线存在,局部无新鲜出  相似文献   

7.
<正> 阑尾切除术是最常见的腹部外科手术。在这个手术中,对阑尾残端的处理又是关键之一。残端处理方法尽管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但结扎残端荷包包埋法(下面简称经典法)仍不失为较好的方法之一。我院外科自1977年5月至1987年5月十年间在阑尾切除术中采用该法186例,未发生残端并发症。下面是笔者的几点体会,供同道参考。一、经典法的优缺点、适应证与禁忌证经典法是在充分游离阑尾系膜之后,距阑尾根部适当部位结扎,线外切断阑尾,并用盲肠壁上荷包缝线将残端包埋,以达去除病灶,封闭残端,恢复腹膜化的目的。本法  相似文献   

8.
王兴强  乔铁  冯禹阳 《华夏医学》2006,19(2):257-258
目的:总结250例腹腔镜微波刀阑尾切除中阑尾残端的处理技巧。方法:在腹腔镜下用微波固化处理阑尾系膜,然后用圈套器套扎阑尾根部,如果阑尾根部化脓、坏疽则再缝合结扎关闭阑尾残端腔,将剩余的阑尾系膜覆盖于阑尾残端上。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用微波固化处理阑尾系膜,然后圈套器套扎阑尾根部,必要时再缝合结扎关闭阑尾残端腔,将剩余的阑尾系膜覆盖于阑尾残端上的方法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难处理阑尾切除术,是指不能用钳夹结扎阑尾系膜后阑尾残端结扎加荷包包埋、钳夹结扎阑尾系膜后不结扎阑尾残端直接荷包包埋和钳夹结扎阑尾系膜后结扎阑尾残端不行荷包包埋三种常规手术处理的阑尾切除术,是临床实施阑尾切除术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之一。作者科室2001-01/2010-10月共处理此类阑尾炎2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2月至1990年5月,笔者对34例周围粘连较广泛的急慢性阑尾炎,采用“蜕壳法”切除阑尾,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本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13~62岁。二、术式:取右下腹麦氏切口进腹,找到并提起阑尾,紧靠阑尾根部系膜侧壁,用一中弯止血钳戮孔,稍分离带线结扎阑尾。距结扎0.3cm处夹持一把中弯止血钳,在此钳下缘从阑尾系膜侧开始(避免污染系膜)将阑尾切断,两断端“三签”处理,近端行“Z”字包埋,保留阑尾系膜和阑尾动脉。右手将挟持阑尾远断端的中弯止血钳轻轻提起,靠近止血钳远端约0.2cm处,用小弯血管钳环行剥断阑尾浆膜和纵行肌层,浆膜即随纵行肌自动回缩;左手继续持阑尾钳并稍微带力,右手用小弯  相似文献   

11.
姚晓峰  阮冉 《医学文选》2013,(5):604-605
目的 探讨阑尾悬吊法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运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48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悬吊法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镜下找到阑尾对应腹壁体表投影点,刺入带有10号丝线的大三角针,穿三角针10号丝线的一段留置腹腔外,穿刺针引过靠近阑尾系膜缘无血管处结扎阑尾,腹壁外提拉丝线,用血管钳固定悬吊阑尾.常规采取顺行或逆行法切除阑尾,最后使用标本袋随脐部单孔操作平台一起取出.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32~92 min,平均45 min.术中追加多孔途径4例.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阑尾残端漏、肠管损伤及穿刺孔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48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无穿刺孔疝、阑尾残株炎、粘连性肠梗阻或慢性窦道形成.结论 阑尾腹壁悬吊法降低了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难度,改善了手术视野显露,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利于单孔腹腔镜技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江 《辽宁医学杂志》2002,16(5):252-252
1997年以来 ,我院采取“S”形缝合包埋阑尾残端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适应证除阑尾根部坏疽和根部粗大 (直径大于 1 5cm)者外 ,各种情况的阑尾残端均可应用此法进行阑尾残端包埋。2 操作方法按常规法寻找阑尾和游离阑尾系膜 ,距阑尾根部 0 3cm处 ,用直血管钳夹钳夹阑尾 ,使该处阑尾腔污物排空 ,有利于结扎。把阑尾和夹持根部结扎线头的蚊式钳握在手中 (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者 ,可先行阑尾切除 ) ,距阑尾根部约 1cm(阑尾根部稍粗者可稍远 ,阑尾细小者可稍近 ) ,向上牵引外提 ,用小圆针、4号丝线自盲肠下方开始 ,沿盲肠内…  相似文献   

13.
陈绍礼 《吉林医学》2004,25(6):72-72,49
目的诠释阑尾系膜残端形成粘连索带压迫致肠梗阻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0例阑尾系膜残端粘连索带与腹膜切口粗糙面粘连,压迫回肠下段致机械性肠梗阻,切除粘连索带解除肠梗阻,行肠减压,包埋阑尾系膜残端,腹腔放置6%中分子右旋糖酐及地塞米松,腹膜连续外翻缝合。结果10例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随访4~9年,无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再次住院治疗。结论阑尾系膜残端粗糙面包埋、腹膜外翻缝合是预防术后阑尾系膜残端粘连索带形成的关键,一旦发生肠梗阻,手术切除粘连索带解除梗阻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阑尾切除术,从1886年至今已近100年的历史。对于系统的手术切除方法,我们做了某些改进,从1981年8月——1982年9月,用此法共治疗40余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 开肤,阑尾提出后,将阑尾提紧,在距离其根部0.3厘米处用血管钳钳夹挫灭阑尾及系膜,用园针7号丝线于挫灭处之阑尾系膜无血管区贯穿缝合一针,先结扎夹挫的系膜侧,后将两线头转于阑尾侧于挫灭处再行结扎阑尾,距阑尾根部1.0厘米处之盲肠壁浆肌层并可带上阑尾系膜一针。行荷包缝合;于阑尾及其系膜结扎线上方钳夹阑尾及其系膜,先于系圆侧将阑尾及其系膜一并切除,残端消毒后,将阑尾及系膜残端一起埋入荷包内。以后的手术步骤仍同传统作法。  相似文献   

15.
我科2003年8月~2005年6月应用腹腔镜切除阑尾31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31例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16~68岁;单纯阑尾炎20例,化脓阑尾炎11例,其中阑尾穿孔7例,中转手术2例。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脐部穿刺建立气腹,压力设在12~14mmHg,放置10mm套管进镜探查。探明腹腔情况及阑尾病变后,患者取头低足高斜左侧卧位,于左右下腹分别置10mm及5mm套管,吸出脓液,分离粘连,游离出阑尾和系膜,钛夹夹闭系膜后切断,双重套扎阑尾根部,距套扎线0.3~0.5cm用电钩切断阑尾并电凝阑尾残根内膜,取出阑尾后送病理检查,以上为三孔法…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经逐渐被广大患者接受,优越性也越发突显。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阑尾系膜及阑尾残端处理多应用钛夹及生物夹和套扎线处理。一方面价格较贵,另一方面造成腹腔内钛夹异物残留。我院自2011-01~2013-12间用三孔法腹腔镜下丝线打结  相似文献   

17.
<正> 操作方法:提起阑尾,先用圆针从阑尾根部和系膜间带过去二条丝线,分别结扎阑尾根部及系膜,再用阑尾结扎线反回来将阑尾根部及系膜一并结扎,然后于结扎线远端,用止血钳夹住,阑尾及系膜一并切除。讨论:我院自1984年以来,在作阑尾切除术时,采用这种方法,至发稿时已手术  相似文献   

18.
阑尾切除术是最基本的腹部手术之一,但由于阑尾的病理解剖不同,阑尾端的处理方法很多。作者回顾总结了6种实用阑尾残端处理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作者在1996年至1998年间选取了102例各型阑尾炎,其中36例单纯型,42例化脓型,10例坏疽型,14例穿孔型。根据盲肠壁和阑尾根部病理改变,分别采用以下几种残端处理方式。2术式(l)阑尾残端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即阑尾残端结扎加荷包缝合包理。(2)阑尾残端结扎荷包包埋后加网膜覆盖。(3)阑尾残喘双重结扎:常规切断缝扎阑尾系膜,在第一道结扎线上0.l-0.Zcm…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诠释阑尾系膜残端形成粘连索带压迫致肠梗阻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0例阑尾系膜残端粘连索带与腹膜切口粗糙面粘连,压迫回肠下段致机械性肠梗阻,切除粘连索带解除肠梗阻,行肠减压,包埋阑尾系膜残端,腹腔放置6%中分子右旋糖酐及地塞米松,腹膜连续外翻缝合.结果10例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随访4~9年,无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再次住院治疗.结论阑尾系膜残端粗糙面包埋、腹膜外翻缝合是预防术后阑尾系膜残端粘连索带形成的关键,一旦发生肠梗阻,手术切除粘连索带解除梗阻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阑尾根部及系膜应用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行LA的171例阑尾炎病人随机分成A、B、C 3组,A组阑尾残端及系膜使用Hemolock夹夹闭;B组采用丝线分别双重结扎阑尾残端及系膜;C组阑尾系膜丝线结扎,阑尾残端结扎后“8”字缝扎包埋残端。评估3组病人手术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结果手术时间A组最短,C组最长(P < 0.01);术中出血量B组和C组均明显高于A组(P < 0.01),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排气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腹腔镜下阑尾根部及系膜处理方式都是安全可靠的,Hemolock夹夹闭的方式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且更适合初学者使用,丝线结扎及缝合包埋残端的方式更适合有一定腹腔镜基础的手术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