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和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镇痛组(R组),每组30例。E组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R组在硬膜外给药同时静脉泵入瑞芬太尼,泵注剂量0.05μg/(kg·min)。记录镇痛前及镇痛后各时间点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记录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同时抽取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观察分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R组镇痛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及分娩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可以明显改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并不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瑞芬太尼0.1μg·kg^-1·min^-1静脉滴注用于分娩镇痛的健康初产妇302例为镇痛组,221例健康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用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经阴道分娩产妇中,第1产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静脉用于自控式分娩镇痛可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可缩短第1产程时间,不提高器械助产和剖宫产率,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硬膜外镇痛、自然分娩的对比研究,探讨瑞芬太尼对产妇镇痛效果、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60例足月产妇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静脉镇痛组(A组)、硬膜外镇痛组(B组)和自然分娩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正规宫缩建立后,A组静脉瑞芬太尼首次剂量10-20μg,背景剂量0.05μg·kg-1·min-1,病人自控镇痛(PCA)剂量0.25μg·kg-1,锁定时间2 min;B组硬膜外5 ml负荷量,持续注入0.1%罗哌卡因+0.000 2%芬太尼,背景剂量为6 ml·h-1,快速给药剂量设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C组采用自然分娩常规产科处理。记录产妇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程、出血量、泌乳时间和不良反应,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神经和适应能力评分(NACS)。结果:随着产程的进展,A组VAS评分要明显高于B组(P〈0.05),C组的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较A、B组明显延长(P〈0.05),产妇出血量及泌乳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脐动脉血气值及NACS评分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差且不良反应多,但对新生儿影响无明显差异,对于不愿或椎管内镇痛有禁忌的产妇,可用瑞芬太尼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自控镇痛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方法自然分娩患者9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自然分娩流程进行,不使用任何镇痛措施,瑞芬太尼组在产妇宫口开至1 cm并有规律宫缩时行自控镇痛,镇痛药为瑞芬太尼20μg/mL,输注速度为0.02μg/(kg· min),产妇在规律宫缩后根据疼痛程度自己追加剂量,分别于镇痛前、镇痛后1、2 h和3 h测定两组产妇SBP、DBP和VAS评分,记录三个产程的时间、分娩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产后2 h出血量。结果镇痛后各时点SBP、DBP、 VAS值瑞芬太尼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P<0.01),瑞芬太尼组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第二产程时间瑞芬太尼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05),产后2 h出血量瑞芬太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瑞芬太尼自控镇痛用于自然分娩产妇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产后出血量减少,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单胎、孕足月产妇,ASAⅠ~Ⅱ级,进入活跃期后随机分瑞芬太尼组(R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0例。R组瑞芬太尼配制20μg/ml,背景剂量0.01~0.05μg/(kg·min),团注量(bolus)0.4μg/kg,锁定时间5 min;C组鞘内注射舒芬太尼5μg,连接硬膜外导管持续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自控用药。记录两组产妇的AMP、RR、SPO2、Ramsay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时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不同时段SPO2、MAP、HR、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麻醉后NR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均镇痛良好,宫缩时无皱眉,无体位移动,配合助产士的指导。两组在麻醉后疼痛减轻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R组疼痛减轻程度较C组弱(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效果较好,不增加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7例产妇分娩时实施小剂量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并与30例未实施麻醉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催产素使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10min 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对产妇生理影响小、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产妇易于接受等优点,受到医护人员的好评及孕产妇的欢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韦海兰  王利民  魏菲 《广西医学》2012,34(2):185-187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12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头盆不称,估计可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实施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实施常规陪产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限、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定级别为优16例,良31例,一般12例,差1例;对照组为优0例,良15例,一般39例,差6例,实验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产程时限、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不干扰正常产程进展,不增加产后出血及围产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瑞芬太尼在镇痛分娩中运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自然分娩、无病理性妊娠因素孕妇102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A组)50例,导乐法组(B组)52例。A组在孕妇进入活跃期后,缓慢静注瑞芬太尼0.5μg/kg ,后持续微量注射泵注入0.04μg/(kg · min),孕妇述疼痛加剧时,单次静脉追加0.5μg/kg。B组采用常规非药物镇痛-导乐法分娩。记录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呼吸循环指标、胎心监测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催产素应用及器械助产情况等指标。结果:A组镇痛后VAS评分各时段均低于B组(P<0.05),其他呼吸循环、胎心监测、Apgar评分等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注0.5μg/kg复合泵注背景剂量0.04μg/(kg · min)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应用于静脉分娩镇痛时对新生儿呼吸、血氧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瑞芬太尼组按3 μg/kg·h-1经静脉行分娩镇痛,于胎儿拔露后停止输注;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记录产妇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胎儿娩出后取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同时记录新生儿的体重、呼吸循环指标.结果:瑞芬太尼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镇痛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分娩镇痛后瑞芬太尼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瑞芬太尼组有5例产妇诉有轻微眩晕、诉轻微头痛 1 例,两组均未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两组产妇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评分均在正常范围内;1 min Apgar评分结果均≥9分,5 min评分均为10分.结论:瑞芬太尼以3 μg/kg·h-1输注行静脉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辅助镇痛作用,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经静脉自控镇痛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对60例产妇分娩时实施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实验组)并与60例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硬膜外组)、60例不采用任何辅助镇痛措施的产妇(传统分娩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评定级别为优(0级)23例,良(1级)31例,一般(2级)6例,差(3级)0例。实验组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较硬膜外组、传统分娩组缩短,3组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脐动脉血气分析未见异常,无新生儿的宫内缺氧及产后窒息发生。结论:瑞芬太尼经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确切,有助于加快产程,无孕妇呼吸循环抑制及低氧血症发生,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