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血清铁蛋白(SF)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心血管疾病中含量变化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别对44例冠心病,92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并与100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心血管病中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血清中SF、β2-MG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F、β2-MG均参与了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过程,可作为心血管疾病进行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李宗惠 《西部医学》2003,1(3):272-273
目的 探讨人血清铁蛋白 (SF)和β2 -微球蛋白 (β2 - MG)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分别对 2 3例冠心病、4 7例高血压、2 0例脑梗死共 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 ,并与 12 0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冠心病、高血压及脑梗死患者血清中 SF、β2 - MG的含量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 .0 1)。结论  SF、β2 - MG均参与了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疾病的发病机理过程 ,SF、β2 - MG的检测能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等3种肿瘤标志物,进一步探讨其对大肠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和42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CEA、SF和β2-MG含量均高于良性疾病患者(P<0.01),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0.0%、75.2%、82.9%。结论:血清中CEA、β2-MG、SF联合检测可提高大肠癌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0例原发性肝癌组、60例良性肝病组和30例正常组血清AFP、SF、β2-MG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SF、β2-MG含量及其阳性率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组(P均<0.01)。原发性肝癌组联合检测三项指标阳性率(93.75%)高于AFP单项阳性率(71.25%),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SF、β2-MG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血清CEA单项检测及其与CAl9-9、β2-MG、SF联检在直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直结肠良恶性疾病患者172例和正常对照组86例,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CA19-9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β2-MG、CEA、SF含量.结果 血清CA19-9、CEA、β2.MG、SF含量直结肠癌组明显高于直结肠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直结肠组CA19-9+CEA、CA19-9+CEA+β2.MG、CA19-9+CEA+β2-MG+SF分别与CEA单项检测比较,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1.6%vs 46.5%,P<0.05;74.4%vs 46.5%,P<0.01;81.3% vs 46.5%,P<0.01)CA19-9+CEA与CA19-9+CEA+β2-MG+SF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61.6%vs 81.3%,P<0.01).结论 血清CEA、CA19-9、β2-MG、SF四项联检,可以明显提高直结肠癌的检出率,在直结肠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清癌胚抗原 (CEA)、β2-微球蛋白 (β2-MG)和血清铁蛋白 (SF)测定对大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31例大肠癌患者和30例结肠炎患者血清CEA、β2-MG、SF的含量。结果 :大肠癌3项标记物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3项标记物联合检测 ,其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3 %、76.6 %、83.6%。结论 :血清CEA、β2-MG、SF测定对大肠癌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3项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血清铁蛋白(SF)和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是肿瘤标志物,肿瘤细胞能够合成SF和β2-MG,使患者血中的SF和β2-MG水平增高,因此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实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β2-微球蛋白(β2-MG)在感染性疾病中浓度的变化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感染组,主要以细菌感染为主,且均有病原学依据.并以干部门诊同期健康体检患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SF和β2-MG结果.结果 感染组患者血清SF水平为(325.85±189.10) μg/L,β2-MG水平为(3.92±2.20) 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SF水平(130.95±77.40) μg/L,β2-MG水平(2.02±0.59) m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54例,住院期间死亡6例,但两组患者的SF、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和β2-MG浓度的测定对感染的早期判定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面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岳华  宋书凯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047-1049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探讨二者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134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的血清hs-CRP及β2-MG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的hs-CRP、β2-MG水平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及其亚组患者的hs-CRP水平和β2-MG水平呈正相关;AMI组、UAP组的hs-CRP、β2-MG异常高值发生率与SAP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β2-M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能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血清及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测定及其意义已被广泛探讨(如肾病、肝病、肿瘤、高血压等),本文旨在探讨充血性心衰病人血清β_2-MG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测定45例(51例次)充血性心衰病人血清β_2-MG含量,其中风心病、冠心病各16例,先心病5例,充血性心肌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平均年龄44.8岁(13~76岁);男21例,女24例;入院时按常规心衰分类Ⅰ°~Ⅱ°26例次,Ⅲ°25例次;抽血测定血清β_2-MG,同时查血  相似文献   

11.
黄金 《河北医学》2012,18(11):1655-1657
目的:探讨血清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定31例单纯型糖尿病患者和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含量,并与 36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血Cr及BUN含量单纯型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尿β2-MG含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程延长以及年龄增大,β2-MG含量呈现进行性升高,且病程长者以及年龄长者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尿β2-MG对于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不同亚型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病例根据WHO分型,速率法测定LDH水平,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SF和β2-MG水平,比较在MDS不同分型中的水平以及在不同IPSS评分患者中的水平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MDS与正常对照组血清SF、LDH、β2-MG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MDS组间比较结果: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RCMD)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症(RAEB)组SF、LDH、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组。SF、β2-MG在RCUD组与RCMD组无显著差异;虽然不同IPSS评分患者中,SF、LDH、β2-MG水平随危险度增加而增高,但患者比例不尽相同,综合分析可能有助于MDS预后评估。结论 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肿瘤性疾病,其血浆SF、LDH、β2-MG水平与分型及IPSS评分有一定相关性,检测上述指标对MDS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β2微量球蛋白(β2-MG)含量在口腔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39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和24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血清β2-MG含量及3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血清β2-MG含量.结果良性肿瘤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清β2-MG含量分别为(1.54±0.458)mg/L和(2.09±0.702)mg/L,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恶性肿瘤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血清β2-MG含量分别为(2.11±0.92)mg/L和(1.87±0.383)mg/L,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2-MG血清含量的检测在鉴别口腔肿瘤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肿瘤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对208例老年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以156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组,发现疾病组血清β_2-MG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β_2-MG值随着老年合并疾病的增多而增高,其中112例高血压病老年人随着高血压分期的进展,血清β_2-MG值和阳性率增高,较尿素氮、肌酐增高更早期、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在肾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定100例肾癌患者血清中CEA和β_2-MG的含量,并以100例肾炎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CEA和β_2-MG的阳性率。结果肾癌患者血清CEA和β_2-M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CEA和β_2-MG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和β_2-MG联合检测在肾癌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DM)患者80例,依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成三组:单纯DM组(30例),早期DN组(27例)和临床DN组(23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四组对象血清内尿素氮(BUN)、CysC、血肌酐(SCr)和β2-MG含量以及BUN、CysC、SCr和β2-MG的阳性人数并计算其阳性率,对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C和β2-MG和临床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DM组和对照组BUN、CysC、SCr和β2-MG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患者Cysc和β2-MG含量高于单纯DM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DN组患者BUN、CysC、SCr和β2-MG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患者体内微量白蛋白增多,四组对象BUN、CysC、SCr和β2-MG阳性率逐渐增大,其中早期DN组患者CysC和β2-MG阳性率均高于50%,比SCr和BUN阳性率要高;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C和HbAlc、病程、尿Malb、SBP、BUN、血清β2-MG及血清Scr呈正相关关系;血清β2-MG和Hb Alc、病程、尿Malb、SBP、BUN、血清CysC及血清Scr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DN前期患者血清内β2-MG及CysC明显上升,比BUN和Scr更可靠、敏感,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将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0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80例肝硬化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甲胎蛋白)、SF(血清铁蛋白)及β2-MG(β2-微球蛋白)的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三项指标与肝硬化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三项标志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P、SF、β2-MG阳性率分别为72%、67%、62%,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8%。结论 AFP、SF、β2-MG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符合率,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肝癌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对1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正常蛋白尿组57例,微量蛋白尿组59例,大量蛋白尿组68例)血清Cysc、RBP以及尿液微量蛋白(MALB、IgG、TRFU、α1-MG、β2-MG)的水平进行检测,并与7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Cysc、RBP尿MALB、IgG、TRFU、α1-MG、β2-MG等各项微量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ysc与血清RBP及各项尿MALB、IgG、TRFU、α1-MG、β2-MG等微量蛋白指标水平呈正相关(r=0.92、0.85、0.76、0.67、0.58、0.63,P<0.05)。结论血清Cysc与RBP及各项尿ALB、IgG、TRFU、α1-MG、β2-MG等微量蛋白含量随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和监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低通量透析,观察组予高通量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开始时透析前血清β2-MG、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开始首次透析后血清β2-MG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 ,观察组透析后血清β2-MG、PTH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对照组血清β2-MG、PTH较治疗前仍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观察组血清β2-MG、PT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血清β2-MG、P TH水平,可能对减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肾性骨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对50例体检健康者和607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进行β2-MG检测. 结果健康体检者的血清β2-MG含量中位数为1.23 mg/L,肺癌、消化道肿瘤、肝癌、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患者的血清β2-MG含量中位数分别为2.05、1.69、2.46、2.00、1.52、1.97、1.58 mg/L,各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β2-MG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按照血清β2-MG含量的阈值标准,肝癌、淋巴瘤、肺癌、卵巢癌、消化道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4.84%、47.47%、44.38%、40.00%、32.19%,各型恶性肿瘤的总灵敏度为34.10%. 结论β2-MG作为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肿瘤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