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间盘炎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钟旭  张璇 《医学文选》2004,23(5):592-59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与继发性腰椎间盘炎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腰椎间盘炎的诊疗过程,比较保守、手术、介入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保守治疗7例,5例治愈,2例好转;介入治疗10例,9例治愈,1例好转;常规手术治疗8例,6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保守治疗疗效不确切,且治疗时间长。手术、介入治疗疗效肯定,但介入治疗能以微创达到与外科治疗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恢复时间短,可作为腰椎间盘炎治疗时优先考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2例腰椎间盘炎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内固定手术在椎间盘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脊柱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炎患者1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12例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最短3d,最长2周,全部治愈,并无并发症.结论: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继发性腰椎间盘炎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继发性椎间盘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9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继发腰椎间盘炎17例(发生率1.91%)的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总数、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继发腰椎间盘炎发病时间最早在术后第6d(6例),在术后第10~12d症状明显的变化(11例)。除1例需二次手术外,余16例均经保守治疗6~8周后治愈。随访12~36个月,16例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1例仍有腰背痛。结论根据腰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明显腰痛,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可考虑继发性椎间盘炎诊断。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4.
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毕  和丽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6):517-518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性采取抗炎、止痛、活血化瘀、脱水、运动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36例,占65.5%;基本治愈15例,占27.3%;好转3例,占5.5%;无效1例,占1.8%.结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除腰椎间盘脱出游离型外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毛作华  黄德春 《广东医学》1999,20(8):602-60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方法 对收治的9例患者进行不同的辅助检查,根据病情进行保守和手术治疗。结果 9例患者中6例经保守治疗,3例进行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积极对腰椎间盘术后感染进行早期治疗,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EDR术后椎间盘炎的发病因素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2例MEDR术后腰椎间盘炎的致病因素及治疗过程。比较保守治疗、早期手术治疗方法在腰痛缓解时间,下床时间及CRP和ESR恢复正常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全部患者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早期手术治疗组在腰痛缓解时间、下床时间及CRP和ESR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结论 术后椎间盘炎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诊断,手术治疗能迅速解除症状。治疗效果优良.是治疗术后椎间盘炎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患,其治疗方法很多,在学术上仍争议。我院1989~1998年共收治腰椎间盘脱出症350例,约80%~90%的病人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或好转,有10%~20%的病人需行手术治疗。为提高手术疗效,对1994~1997年行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拟方腰椎间盘突出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用现代医学CT影像扫描诊断而需要中药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腰椎间盘突出汤治疗.结果 治疗125例,治愈105例,好转16例,无效4例转为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卧硬板床,未做体力劳动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汤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且简便易行、疗效好、风险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与早期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自1986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 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周以内下地活动椎间盘炎的发生率为2.0%,2周以后下地活动椎间盘炎发生率为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治疗10例,3~7月(平均5.6月)治愈。手术治疗6例,术后症状迅速缓解。结论椎间盘炎与术后早期活动明显相关,建议椎间盘术后卧床时间大于2周。一经确诊,宜早期行病灶清除术,可迅速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缩短病程,并可避免免疫治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1~2个疗程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4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17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38.3%,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方法得当,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侧卧位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枢法模公司生产的椎间盘镜系统,从手术体位、定位方法、切口选择、突破黄韧带及椎间隙冲洗等手术步骤上进行改良治疗.结果 采用侧卧位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镜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有效地解决出血污染镜头、突破黄韧带不易、咬除椎板小关节困难等问题,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43 min,术中出血10~80 mL,平均20 mL.平均随访8.5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优135例,良19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达98%,无术后椎间盘炎、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侧卧位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体位舒适,胸腹部不受压,镜下操作难度明显降低,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率,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切割术)、等离子刀装置髓核消融(消融术)、臭氧注射溶核术和胶原酶盘外溶核术对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进行205例次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110例次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285例次臭氧注射和50例次胶原酶盘外溶核治疗,术后卧床休息1~3天并对症处理,术后1周和3月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各种介入治疗的时间均不超过45分钟,臭氧注射最短,切割术费时最长.三个月时的有效率切割术为84.8%,射频消融术为88.8%,臭氧溶核术为90.8%,胶原酶溶核为88%.并发症发生率切割术为2%,射频消融术为1%,臭氧溶核术为1%,胶原酶溶核术为2%.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介入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损伤轻微、手术时间短和疗效显著的优点,严格选择适应证、手术前后积极的综合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李彪 《海南医学》2006,17(9):102-102,155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中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对36例阑尾周围脓肿采用保守治疗即用2~3联抗生素、中药及局部处理治疗和采用手术治疗即切除阑尾加引流或单纯脓肿引流两种疗效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手术组13例.治愈11例,好转2例;保守组23例,治愈17例,好转5例.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治疗方式的选择需根据临床表现辩证分析,才能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内科保守治疗的价值。方法:本组病例均经CT扫描明确诊断,采用硬膜外注射,骨盆牵引及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结果:100例治愈80例,好转11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达91%,无效9%。结论:对可逆性单纯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避免外科手术的痛苦及后遗症的折磨,且经济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腰间盘炎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根据6例腰椎间盘炎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及治疗、预后,分析其病因及治疗体会.结果本组术后腰间盘炎的发生率为1.3%,2例有腰部剧痛、痉挛伴下肢抽搐,余4例呈腰部剧痛伴发热,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升高,4例行手术治疗,术中取材细菌培养均阴性.2例行保守治疗,6例病人均在术后2个月内症状明显减轻,,3~6个月随腰椎间隙融合而症状缓解.结论术后腰椎间盘炎分三类,以自身免疫反应及无菌性炎症为主;腰部剧痛与痉挛、血沉及C反应蛋白增高、腰椎MRI检查是术后腰间盘炎的诊断要点,患者可随腰椎间隙完全融合而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6.
唐开武  周文才  唐开礼 《重庆医学》2013,(25):3038-3039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并分别在手术治疗后第1天、第3个月、第6个月采用VAS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进行评分,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与手术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个月、第6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同时,与手术后第1天相比,手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术后采用MacNab标准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评定,优14例,良20例,可4例,差2例,总的优良率达85%。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物理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单纯用牵引治疗;治疗组62例,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电脑中频、醋离子导入和相关的健康教育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2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愈25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物理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康复价值,能提高和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建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35-63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36例诊断明确,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1.0~2.5h;术后无硬膜囊破裂,无神经根损伤,无椎间隙感染,无伤口延迟愈合。随访1年,疗效优26例,良10例。结论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为L4/5+L5/S1,2例为L3/4+L4/5。遵循责任椎间盘为先的手术原则,采用两个小切口完成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门诊定期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70±10)分钟,出血量(100±50)mL,手术疗效优12例,良4例,可2例,手术优良率为88.9%。结论严格的病例选择和准确的术前定位辅以熟练的手术技术,MED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其中介入治疗342例,手术治疗75例,综合保守治疗79例,按照MacNab腰腿痛手术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介入治疗有效率89.8%,手术治疗有效率98.7%,综合保守治疗有效率91.1%。结论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选择恰当,可以提高疗效,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