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0岁,3月前出现阵发性咳嗽,伴消瘦,无咳痰、咯血、胸痛及发热。查体:双侧锁骨上未扪及淋巴结,右下肺呼吸音稍弱,无干湿性音。胸部CT示右肺门区有一2.5cm×3.0cm结节病灶,边缘光整,CT值33HU,增强后无明显强化,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右下叶开口处有一新生物生长,表面光滑,无出血坏死,细胞学检查阴性。2004年11月在全麻下行右侧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下肺叶,质硬,约5cm×4cm×4cm大小,侵及右中叶及中间支气管,汇管区淋巴结肿大,行右中下叶肺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见肿瘤由纤维性梭形细胞及…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9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2个月。查体:消瘦,左肺呼吸音减弱。胸部CT示:左肺上叶有占位性病变(图1);颅脑和腹部CT、骨核素断层扫描未见转移灶。2008年3月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肺上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完全位于左肺上叶内,质硬,大小约10cm×15cm,切除左肺上叶,清扫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肺癌肉瘤(鳞癌+纤维肉瘤,图2),纵隔及肺内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3个月返院复查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术后9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死于肿瘤全身转移。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9岁.2周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粘液痰,无血丝,伴左胸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无放射痛、发热.查体:左下肺呼吸音减弱,无干湿口罗音.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野有5 cm×5 cm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整;胸部CT示左下肺有大小为5.6 cm×4.8 cm、密度不均、边缘不整齐的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痰细胞学检查阴性.2002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开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肺下叶,质硬,约6 cm×5 cm×5 cm,侵及左主支气管、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上叶未见病变,行左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左肺下叶癌肉瘤伴左肺上中叶弥漫性转移.术后2个月死于恶性胸腔积液和肿瘤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8年7月收治1例右下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ABG,OP-CABG)和右下肺切除术,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间断性咳嗽1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而间断咳嗽,偶尔少量血丝,门诊胸片及CT检查示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右下肺巨大软组织块影,范围约5 cm×8 cm,考虑右下肺肿瘤性病变,入院准备手术治疗。术前心电图示HR 58次/m in,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阴性;24 h心电图监测显示ST段下移伴T波低平。心内科会诊考虑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无明显病变,左前降支中段局限性偏心性70%狭窄,左回旋支近段局限性狭窄,中段节段性狭窄40%~50%;右冠无明显病变,呈右优势型,EF值=73%。完善其他准备后全麻下行OPCABG术、右下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胸部正中切口进胸,术中游离左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行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升主动脉-大隐静脉-钝缘支搭桥,继而切开右侧纵隔胸膜,行右下肺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图1,2)。术后病人恢复顺利,病理报告为右下肺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支气管切缘残端及清扫的纵隔和肺内6组淋巴结未见癌组织,病理分期为...  相似文献   

5.
病人 女,6 5岁。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圆形肿物,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胸部核磁共振显示右肺一团状异常略高T2 信号,约为4 8cm×3 2cm ,边缘清晰。诊断右上肺癌。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2 0 0 3年2月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约4cm×3cm ,位于右肺上,靠近肺门中央。病理检查:大体见右肺上叶约17cm×10cm×3cm。剖面见肺门中央灰白色肿块,约4 0cm×3 5cm×3 2cm ,质地细嫩,界限清楚(图1)。肺门旁未见肿大淋巴结。镜检见肿瘤组织由小圆细胞组成,细胞大小较一致,弥漫排列(图2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4 5RO阴性,CD3阴性、CD79a阳性…  相似文献   

6.
肺母细胞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男 ,5 9岁。咳嗽、咳痰 3个月伴发热 1周。曾按肺炎治疗 ,效果不佳。X线胸片及胸部CT提示 ,右肺下叶基底段不张 ,考虑肺癌所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前外侧基底段开口新生物。刷检细胞学检查找到重度核异质细胞。1996年 5月开胸探查。见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前外基底段 ,约7cm× 5cm× 4cm大小 ,伴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顺利康复。病理报告肺母细胞瘤 ,淋巴结肺门 1 4 ,上纵隔 2 3转移 ,支气管残端癌阴性。术后行 4次化疗 ,半年后发现左肺转移伴胸水 ,术后 11个月死亡。例 2 女 ,72岁。刺激性干咳 1月…  相似文献   

7.
正病人,男,51岁。因甲状腺切除术后5年余,左侧甲状腺腺瘤,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形成,左颈部占位4年余于2020年1月30日入院。甲状腺彩超检查:颈部双侧甲状腺位置未探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巨大肿块,左侧9 cm×5 cm, 右侧5 cm×5 cm, 无压痛,气管稍向右侧偏移,无声音嘶哑;2个月前穿刺活检查见微滤泡。胸部及颈部血管三维重建增强扫描检查:甲状腺双侧叶区见巨大肿块,边缘不清,左侧叶肿块侵及左侧颈内静脉,左侧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8.
病人 男 ,37岁。因痰中带血、咯血于当地医院行胸部X线检查 ,提示右下肺占位病变 ,性质待查。入我院后CT检查示右肺下叶前外基底段 4 1cm× 3 5cm× 5 0cm大小囊实性肿块形 ,边缘清 ;其内可见数支血管深入 ,强化囊性密度影增强后上缘CT值约 5 0Hu ,囊性CT值约 2 0Hu ;肺门、纵隔内未见肿大的淋巴结 ,心影及纵隔内大血管未见异常。诊断 :右下肺叶前外基底段囊实性富血供病灶 ,肿瘤性病变或寄生虫性病变 (图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下叶B7分嵴增宽 ,刷检未见恶性细胞。图 1 本例CT所见20 0 4年 7月在全麻下手术。切除肺肿块局部送…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30岁,已婚.因"右乳迅速增大9个月",于2008年3月5日入院.查体:右乳异常增大,内至前胸部正中线,外超出胸廓外缘,下至脐部,约28 cm×24 cm×20cm大,呈囊袋状,触之有波动感,未触及明确孤立肿块,右乳无压痛,无皮肤改变;左乳大小正常,未及明显孤立肿块,双乳头被动溢乳、无凹陷,双侧腋窝及锁骨上均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图1、2).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3岁.胸部CT见左侧胸壁肿块,最大直径约8.0cm.曾行穿刺,病理学检查找到小圆形恶性肿瘤细胞,考虑为原发性胸壁神经外胚层肿瘤.予全身化疗,方案为“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经2次化疗后,复查胸部CT见肿块较前明显缩小,但4次化疗后,胸部CT示胸壁肿块增大,且侵犯左肺上叶.PET-CT见肿块FDG摄取率增高( SUVmax5.3),未见其他脏器肿瘤转移表现(图1).2010年4月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范围为包括肿块在内的左侧第4~6肋骨,大小约10 cm×20 cm(图2),左肺上叶、纵隔淋巴结,以聚四氟乙烯片修补胸部缺损.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2岁.因右上腹胀不适20d,加重10d入院.体格检查: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MRI:胆囊区可见不规则异常信号灶,与邻近肝左内叶及肝右前叶界限不清,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强化后边缘强化明显,内可见无强化区;胆囊癌并侵及肝脏(图1).CA19-9,CEA均阴性.诊断:胆囊癌,肝脏转移癌.手术见胆囊底部5cm×4cm×3 cm质硬肿块,侵及肝脏左内叶及部分右前叶,将胆囊及受侵肝脏一并切除,未发现腹腔肿大淋巴结,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病理学检查:切除肝肿块12cm×11cm×7.5 cm,切面灰黄灰红,中央见大部分坏死区域,胆囊底部见1个灰白色肿物,5cm×4cm×4cm大.  相似文献   

12.
例1 男,66岁。左上胸背部疼痛伴吞咽哽噎感4个月。曾息肺结核,血吸虫病。胸部X线片示:左肺上叶后段有团块状密度增高影。胃镜活组织检查示:食管下段鳞癌。术前临床诊断:肺癌合并食管癌。1999年8月行左侧开胸探查术,发现左肺上叶后段有-5cm×4cm×2cm大小、质硬的肿块,食管下段有长约4cm的肿块,行食管下段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左肺病变楔形切除术。病理检查:肺中分化乳头状腺癌,食管溃疡型低分化鳞癌,浸润到外膜层伴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术后7d发生重症肝炎,术后10d发生胃食管吻合口瘘、切口及肺部感染。经给予护肝,胸腔冲洗,切口换药及强效抗炎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术后17d息者因经济原因出院,术后1个月死于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6 2岁。以腹痛、厌食半个月 ,发现腹部肿块 5d于 2 0 0 3年 7月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右中上腹部可触及一肿块 ,约 11cm× 8cm× 5cm大小 ,表面光滑、质硬、界尚清、活动局限、轻压痛 ,与腹壁无粘连。B超检查 :肝、胰间3 3cm× 2 4cm实性肿块 ,右上腹 10 9cm× 6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1岁。反复干咳3个月,伴左侧胸痛1个月,但无血痰、声音嘶哑、发热和盗汗。查体:神志清楚,一般情况良好。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肺中部呼吸音低,无口罗音。胸部CT扫描示左肺上叶见一较大的卵圆形囊性肿块影,其内为液体密度,CT值718Hu,壁薄而边缘光滑,约9.1cm×8·4cm×12.0cm大小(图1)。临床诊断左肺上叶含液囊肿。胸部彩色超声波检查示:左侧心包旁有含液囊肿。于2005年1月27日行左胸探查、左肺上叶切除术。术中发现包块位于左肺上叶舌段,约9cm×8cm×12cm大小,被肺组织包裹,粘连紧密,切开呈鱼肉状,无明显液体。肺门和纵隔无肿…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于2008年11月于外院体检发现右下肺占位,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一4 cm×5 cm致密团块,考虑右下肺癌,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右下肺低分化鳞癌,伴坏死,支气管残端未见肿瘤,肺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汇总区淋巴结未见癌转移,隆突下淋巴结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5 2岁。因排尿困难、肉眼血尿 5d于 2 0 0 3年 12月 11日入院。B超示前列腺形态不规则 ,腺体内多发结节 ,约 7.1cm× 5 .5cm× 4 .9cm ,膀胱内中等量剩余尿。查体 :耻骨上膀胱区轻度饱满。直肠指诊前列腺Ⅳ°,质硬 ,中央沟消失 ,表面欠光滑。胸部X线片及CT示左肺上叶及右肺门多个结节影 ,考虑前列腺癌肺转移。盆腔CT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突入膀胱 ,表面不光滑 ,呈菜花样改变 ,膀胱精囊角消失 ,双侧精囊腺模糊 ,盆腔多个淋巴结肿大。腹部B超提示 ,肝 ,胰腺 ,右肾上腺占位病变。腹部CT提示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 ,右侧肾上腺区软组织…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43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咳血3个月"入院。入院后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纹理增粗,肺野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及团块状高密度影,较大者位于左肺下叶,截面大小约为4.0cm×3.2 cm(纵隔窗),其内密度不均,内见斑片状钙化影,气管通畅,纵隔内见多发稍大淋巴结,双侧胸腔无积液(图1)。患者行全身PET—CT检查提示:双肺内多发结节、块状及斑片状高密度影,代谢增高,考虑感染性病变,结核可能性大,建议治疗后复查;双肺门及纵隔内见多个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0岁,发现左臀部肿胀3个月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臀部肿胀,无明显疼痛及不适感,不发热,局部无发红、无破溃,无外伤史,左下肢无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活动无明显异常.既往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未及包块,肝脾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情况:左侧臀部明显肿胀,深部可扪及一肿块,表面尚光滑,质软,活动差,无压痛,大小约15 cm×10 cm×9 cm,边界欠清,肿胀处可见皮肤浅表静脉扩张;右侧臀部无肿胀,双下肢活动正常,无水肿及静脉曲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  相似文献   

19.
双侧阴囊巨大脂肪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双侧阴囊肿大4月余于2004年5月24日入我院.缘于4个月前洗澡时发现双侧阴囊内有鸽蛋大肿块,不伴任何不适.此后肿块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因影响排尿及行走而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精神、食欲一般,睡眠欠佳,体重减轻2 kg.查体:一般情况尚可,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阴茎相对缩小.右侧阴囊16 cm×13 cm×11cm,左侧阴囊约15 cm ×12 cm×10 cm,局部皮肤无红、热及触压痛,双侧阴囊内包块呈分叶状,质稍硬,表面光滑,可移动,透光试验阴性.双侧睾丸、附睾及精索可扪及.B超:双侧阴囊多发性囊肿.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12岁.体检发现左胸包块4天入院.无咳嗽、胸痛和咯血等,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示左肺上叶有巨大分叶状软组织肿块,性质未定.术前诊断:左肺上叶肺癌.开胸探查:肿瘤位于左肺上叶前段,约15cm×12cm×10cm,球形、分叶、质地中等,广泛侵及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瘤体大部分靠近肺门.术中行肿块穿刺及快速冰冻切片均诊断为肺癌,行左肺全切除术.病理诊断:肺乳头状类癌.术后痊愈出院.随访2.5年全身情况良好,胸部X线片示右肺肺门、纵隔等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