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起由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报告刘开钳,黎洪某乡镇企业工厂食堂因饭菜被变形杆菌污染,引致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994年4月,某工厂发生食物中毒。该厂食堂当餐就膳人数132人,饭后10~20小时内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卫生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方法:采集食物中毒职工的肛拭子24份,剩余食物3份及砧板,刀涂抹物各3份等样品参照GB/T4789-2003,WS/T.9-1996,GB17012-1997进行检测。结果:24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弧菌14份占58.33%,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3份占54.17%,其中同时检出副溶血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7份占29.13%,3份剩余食物和1份检出副溶血弧菌占33.3%,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和变形杆菌混合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初步研究刘渠甘莉萍骆云德陈应坚董建深圳市龙岗区卫生防疫站(广东518116)国内报道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近几年有所增多〔1、2〕。1995—1997年深圳市龙岗区共发生三起由该菌所致食物中毒,其中两起为奇异变形杆菌所致,一宗为普...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对一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结果。病原菌检验检出奇异变形杆菌;中毒者第一天和恢复期血清凝集效价分别为1:12和1:160;样品细菌培养检出大量细菌;拮抗试验证实五种标本来源的菌株是同一菌型。据此断定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奇异变形杆菌污染引起。现场卫生学调查亦支持此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起由变形杆菌和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唐小兰,倪云卫1996年9月15日,南宁市某招待所发生一起因会议工作餐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由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9月14日晚7时许,由自...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变形杆菌进行分析。方法:对本地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常规鉴定后,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分析,观察引起食物中毒的菌型是否为同一菌株引起。结果:此次食物中毒共分离到6株奇异变形杆菌,其中4株肛拭子中分离,2株剩余食品中分离,除一株从肛拭子分离的外,其余5株的PFGE型别相同。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的爆发为同一株奇异变形杆菌引起,PFGE可以作为食物中毒中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起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腐败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常能引起食物中毒。国内报道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近几年有所增多。1997年6月发生在本市某酒店的一起食物中毒,51份样品中检出13株奇异变形杆菌,6株普通变形杆菌,其中从6份病人粪便中同时检出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其他致病菌均未检出,现将病原学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采自本市某酒店剩余的可疑食品15份,涂抹液(包括刀具、抹布等)9份。砧板刮取物2份,病人粪便13份,病人血液12份,按常规方法采集。  相似文献   

8.
一起由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张瑶1993年7月27日晚8点30分,空分厂一家庭发生一起因进食安徽板鸭引起的食物中毒。二人中毒,无一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化验室检查,证实此次中毒是普通变形杆菌污染所致。1流行病学调查1.1板鸭制作及销...  相似文献   

9.
目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调查分析。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采集食物中毒患者肛拭8份、酒店厨师肛拭5份、剩余食物18份、砧板涂抹物1份、刀具涂抹物1份、呕吐物2份、餐具拭样4份等,共44份样品,按照GB/T4789—2003、WS/T-1996、GBl4934—94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患者肛拭8份、厨师肛拭1份、剩余食物1份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同时又在1份患者肛拭和1份剩余食物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结论:说明本次食物中毒除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外,也可能有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污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方法]采集食物中毒学生的肛拭子5份、剩余食物2份共7份标本按照GB/T4789-2003~[1]、WS/T9-1996~[2]、GB17012-1997~[3]进行检测。[结果]5份肛拭子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4份肛拭子既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又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奇异变形杆菌、新港(纽波特)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2份剩余食物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病原菌,确定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因。[方法]按GB4789—19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份)”、WS/T9—199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方法分离病原菌,测定患者血清效价。[结果]在3份剩余食物样品中分离到3株奇异变形杆菌:测定4份患者血清效价,恢复期滴度均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结论]本起食物中毒系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12.
夏玛丽  王复元  孟炜  胡俊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286-2286
变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水和被粪便污染的物质中,能引起食物中毒和泌尿系统感染。通常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黏变形杆菌和潘氏变形杆菌,其中前二者可以引起人类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由于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与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基本一样,给食物中毒的正确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因而实验室的细菌检测在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判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9月,克拉玛依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实验室采样检测确定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对这一事件的实验室检测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一起集体进餐后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因的查找。方法采集病人的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用具容器的涂抹样共26份样本,按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学方法《GB/T4789-2003》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WS/T9-1996方法,并参考《卫生防疫细菌检验》进行检测。结果26份样品中有15份样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有21份样本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其中有15份样品同时检出副溶血弧菌和奇异变杆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事件,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人的临床症状,确认是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4.
两种病原菌引起食物中毒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两种病原菌引发食物中毒的检测鉴定。方法:采集食物中毒学生粪便2份;剩余食物3份;厨师手涂抹物3份;厨刀、案板涂抹物各1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GB/T4789.4.5.6.10—2003和WS/T9—1996进行检测。结果:2份学生粪便,1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和变形杆菌,占50%;3份剩余食物中2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7%,其中1份检出肠毒素,2份检出奇异变形杆菌;3份厨师手涂抹物1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占33%;厨刀、案板涂抹物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占100%,其中案板涂抹物检出奇异变形杆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5.
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较为常见。实际工作中根据《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9- 1996 ) (以下简称WS/T9- 1996 )对疑似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实验室诊断 ,往往遇到一些问题 ,给正确判定带来困难。本文就 1999年、2 0 0 0年发生的 3起疑似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事件对WS/T9- 1996中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作一探讨。实验概况  1999年 7月、2 0 0 0年 8月、2 0 0 0年 9月 ,榆次区发生 3起疑似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事件 ,分别采集可疑食品样品 3份、7份、3份 ;并分别采集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 8份、8份、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分析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采集食物中毒患者的肛拭子12份,剩余食物12份,呕吐物1份,按GB/T478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等进行检验。[结果]从患者肛拭子与可疑食物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用2种细菌测定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比初期抗体呈4倍以上增长。[结论]本次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一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调查分析.方法:采集病人肛拭8份、熟食砧板涂抹物2份,熟食菜刀涂抹物2份,操作台面涂抹物1份,熟食冰箱内壁涂抹物1份,剩菜3份,共17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8份肛拭中,检出3份副溶血性弧菌,其中1份肛拭同时检出奇异变形杆菌和河弧菌;1份熟食菜刀涂抹物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份剩菜中同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奇异变形杆菌和溶藻弧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为致病性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8.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生物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形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也常常存在,属于条件致病菌.食品被其污染的机会比较多,当食品被严重污染时,人食用后可以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爆发.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熟菜、蛋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大量上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道也愈来愈多.我们收集了1995年至1999年发生在我市的11起由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详细检测结果,并对265份熟菜标本受变形杆菌污染情况作了监测.通过历年的资料收集和监测结果分析,对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生物模式作初步探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经实验室检验,患者恢复期与急性期血清凝集效价对比有4倍升高,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确认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跟卤牛肉在高温下存放时间过长,砧板刀具生熟不分,并在食用前未彻底加热有关,导致细菌大量生长繁殖,人员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变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实际工作中根据《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T9- 1 996) (以下简称 WS/T9- 1 996) ,对疑似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事故进行实验室诊断时 ,往往遇到一些与标准难于一致的问题 ,给正确判定带来困难。本文就 1 999~ 2 0 0 1年 9月间发生的 4起疑似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事故中 ,对 WS/T91 996中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提出增补建议1 实验概况1 .1  1 999年 7月、2 0 0 0年 8~ 9月、2 0 0 1年 8月、榆次区共发生 4起疑似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事故 ,各采集可疑食品样品 3份、7份、3份、5份 ;并分别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