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院安全行医观念淡薄和管理上存在漏洞,使血液透析极易引发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肝炎相关病毒(TTV)及弓形虫等。感染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降低其生存质量,而且大大降低其寿命,增加其经济负担。医护人员也面临着医院感染威胁。所引发的感染逐渐被人们认识,国内、国外管理者也开始把它作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而防治此类严重肝病的关键在于抗病毒治疗,RNAi作为一种有效抵抗外来病毒入侵的机制,其在抗肝炎病毒上的应用有着巨大的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在RNAi抗HBV、HCV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健  高克发  侯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78-2880
母婴垂直传播指患有乙型肝炎或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母亲于产前(宫内)、产程中(产道内)或产后母乳喂养等途径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给胎儿/新生儿/婴儿,并引起相应感染的过程。目前全世界HBV感染者约20亿,HBV慢性携带者约3.5亿,其中40%-50%是由母婴垂直传播所致。Komatsu等通过测序分析发现感染HBV婴幼儿的一段包括部分X和pre—C/C基因序列,与其母亲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1%-99.9%,  相似文献   

4.
肝炎病毒感染与骨髓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炎病毒感染是亚洲人包括中国的特殊感染问题,肝炎病毒感染与骨髓移植之间的关系尚不很明确。笔者通过对106例骨髓移植患者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与临床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骨髓移植后患者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7/106(6.6%)、65/106(61.3%),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活动均可致轻到中度肝功能上升,1例HBV、HCV混合感染患者因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但无论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均不影响骨髓的植活,亦不导致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发病率上升,因而肝炎病毒感染并非骨髓移植禁忌症,但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治仍是我们面临的一重大课题。人类重组干扰素可防治丙型肝炎病毒活动,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关系密切,尽管甲、戊型肝炎与NAFLD可同时存在,但因为甲、戊型肝炎是急性肝炎,很快可以治愈,故对NAFLD影响较小。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肝脂肪变),其中以丙型肝炎病毒基因3a型感染最为明显,肝脂肪变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征之一,然而病毒性肝炎伴随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与脂肪肝的关系可能比病毒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证据之一,检测HBsAg是采供血机构筛选献血员、防止HBV经输血传播的重要措施。目前采供血机构普遍采用酶标记免疫检测技术(ELISA)法,但ELISA技术对低水平存在的血清HBsAg难以进行有效检测,可能导致HBsAg阳性献血员的漏检。我们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对1200份已通过二次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合格献血员血清标本进行TRFIA检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疫苗的正确使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涉及全球性的卫生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前10位疾病死因中,乙型肝炎(乙肝)占第7位,每年因乙肝死亡者约75万例。  相似文献   

8.
付莉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328-1328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是乙肝传播的重要来源。目前,对乙型肝炎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因此,乙型肝炎的防治是我国一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本校2004级新生及教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的乙型肝炎预防工作,现对2004级新生及教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重要的传染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有3.5亿人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1.2亿,表面抗原携带者是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主要来源,因而HBV感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国内外的文献中曾有报道,渔民的HBV感染率较其他人群高,本次研究渔民HBV感染情况及其流行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与阻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启镕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9):419-419,425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垂直传播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据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9~2.2万婴儿生于母亲是HBsAg阳性者。在亚洲,估计30%。50%的HBV感染者是通过母婴传播的。  相似文献   

11.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检查是一种防止疾病传播、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为了解胶州市食品加工企业、饭店酒吧等餐饮行业、商场旅馆等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以下简称“三业”)的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2004年胶州市疾病控制中心体检的“三业”人员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动物模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动物模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葛宪民综述王树声审校人类许多传染病的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动物模型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也不例外。1968年Blumberg等首先报道在黑猩猩(Chimpanzee)血清中发现HBsAg...  相似文献   

13.
乙肝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解我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特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乙肝三系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最为多见。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3.6亿人为HBV携带者,我国有1.2亿-1.6亿人。其中15%-40%将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且15%-40%患者死于肝硬化、有或无肝细胞癌,病死率男50%。  相似文献   

15.
NKT细胞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K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是一类独特的T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系统。NKT细胞在一些特定器官中数量特别庞大,例如肝脏。因此,NKT细胞在肝脏这一重要的免疫器官中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经过10余年的研究,对肝脏NKT细胞的特征、免疫功能等各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很大提高。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是引起肝脏病变,诱发肝癌的重要原因,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痛苦。本文通过对病毒性肝炎中NKT细胞抑制病毒复制、损伤肝组织等作用的研究扼要综述,希望能为利用NKT细胞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某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功能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乙类传染病。了解新生这一特殊群体HBV感染及肝功能状况,以便为在校学生制定乙型肝炎防制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现将某学院2003~2004级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检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发病率高,且目前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HBV感染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随州市健康人群HBV感染状况,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与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每年肝炎发病率约为100/10万,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乙肝)约占58%。与肝癌关系最密切的亦是乙型肝炎。每年死于肝病的约30万。死亡中肝硬化或/和肝癌(HCC)约15万。2004年,中国报告乙肝病例91万多人。在此我们就乙肝的流行特征、与肝癌的关系以及肝癌和乙肝的预防作些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19.
据《Br J Sports Med》报道,一项针对奥林匹克摔跤运动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具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中汗液可能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途径之一。研究人员提取了70名男性奥林匹克摔跤运动员的血清和汗液样本进行HBV的检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谢雯 《家庭医学》2007,(6):11-12
Q:乙肝病毒携带者名称为什么总有变化? A: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总感染率为57.63%~58.20%。约1.3亿左右为HBV携带者。过去对于携带者曾经有过几种不同叫法,如“表面抗原健康携带者、无症状表面抗原携带者”等。随着肝穿活组织检查的广泛开展,人们认识到,所谓“健康”携带者并不是没有病变,其中只有20%左右为真正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