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趋势和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老年呼吸疾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发现医院感染105例,发生率17.6%。其中以呼吸道最高,依次为胃肠道,泌尿道。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意识,吞咽障碍,放化疗,糖皮质激素和预防应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相关。结论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结果,预防和治疗医院感染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HAI)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笔者对我院干部病房1985一IWe年死亡的sl例老年患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IIAI诊断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资料来自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临床记录,包括病程录、护理录、实验室细菌培养报告以及其它检查报告。对比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原发疾病,住院天数,抗生素应用等各项指标。资料用;检验以及X'检验作统计学处理。2结果2.且院内感染发生率81例死亡病例中发生院内感染42例,占sl.85%。其中3例2个部位感染,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特点,并制定控制措施。方法对68例老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68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均患有各种慢性消耗性原发基础病,痰培养病原菌以真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53.2%和38.8%。结论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抵抗力降低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1101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58例,感染285例次,感染率2.34%,例次感染率2.8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高,其次是手术切口感染;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ICU、整形烧伤科以及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监测,加强手术过程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患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学。方法:对我院内科各科室1999年1月-2001年12月9550例住院的老年患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老年患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内科老年住院患医院感染率为7.98%,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多见(73.9%);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0.4%.细菌耐药率较高;住院时间、恶性肿瘤、糖尿病、广谱抗生素使用和脑血管病为老年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相关易感因素的控制,可能有效减少老年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医院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加强监控。方法:对我院2001~2003年20872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有4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0%,其中以呼吸道为主,外科发生感染病人最多。结论: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因素,加强监控和培训教育,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162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庆  陈玮  许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864-864,866
目的为有效控制和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162例大于或等于60岁老年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占同期医院感染的40.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4.62%,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结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机能衰退引发免疫力低下、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长期住院、各种侵入性操作,大量抗菌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所至的二重感染。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1]。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易受到多种致病菌的侵袭,所以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更高,为了解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从而加强控制,对我院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资料,依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60岁以上呼吸道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期间,共有住院患者33 053例,发生院内感染1 197例,感染率为3.62%,其中下呼吸道感染679例,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8085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加强监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1993年至2002年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77779例住院患中,发生医院感染8085例,感染率4.55%,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外科系统感染率5.70%,高于内科系统4、7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构成比的55.50%;手术切口感染率为7,83%,2000年至2002年平均5.94%,明显低于1993年至1995年的10.92%,差异有显性(P<0.001);病原茵G^-杆菌多于G^ 球菌。结论:强化控制医院感染措施,加强对病房系统化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明显效果。病原学送检率较低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粟小莲 《临床医学》2006,26(12):36-36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特点,分析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院1992年2月-2005年10月住院的82例恶性血液病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发生感染患者70例,感染率85.4%,入院时即合并感染44例,感染率53.7%,医院感染26例,感染率31.7%,院内感染50例次,感染例次率61.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口腔感染亦常见,其次为尿路感染、肠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占56%。结论老年恶性血液病感染发生率高,易感因素为老年疾病本身、生理屏障受损、合并慢性病、脏器功能衰退、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还与化疗有关。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情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ICU收治的2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ICU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210例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有29例,占13.8%,明显高于同期普通病房平均医院感染率的5.3%;>60岁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7.7%,高于<60岁年龄组,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31.0%)、泌尿道(27.6%)、胃肠道(24.0%)等,基础疾病以心肺疾病感染率最高(30.0%),侵入操作越多感染率也相应增高。结论老年患者、心肺疾病及侵入操作等是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基础护理等是减少ICU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院妇产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及感染原因和控制措施。方法对医院妇产科2000~2004年5年间出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状况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2004年,妇产科医院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上呼吸道(40.29%)、手术部位(23.02%)感染占所有感染部位构成比排序的前2位;妇科恶性肿瘤感染发病率(21.28%)最高;因检查治疗需要接受侵入性操作病人的感染率为5.39%;医院感染病人中细菌培养送检率为41.73%,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45.83%、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0.83%、真菌占33.33%。结论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是降低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年度同一病区住院的精神病患院内感染状况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和监测组(1)和监测组(2)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0.5%、21.0%和6.6%,感染类型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为多见,住院初期和精神症状重发生率明显增高。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就精神病患院内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有效预防及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上海某3级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3 433例,调查并分析其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类型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病原菌培养以真菌感染居多,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以及是否实施过侵袭性操作有关,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病死率与医院感染有关。结论医院感染与年龄增长、住院时间延长、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应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趋势, 以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调查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2月12日、2013年12月4日、2014年5月21日、2015年5月20日、2016年5月11日所有住院患者, 对5年医院感染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67%、6.33%、5.66%、5.16%、4.65%, 呈逐年下降趋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占40.88%;其次分别为泌尿系统感染(10.81%)和手术部位感染(9.97%)。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占63.16%;多重耐药菌株占检出病原菌的32.85%。  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逐年下降, 体现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效果显著, 各科室和感染部位情况提示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医院感染近年来面临多重耐药菌的威胁, 在有力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同时, 应加强多重耐药菌定植和感染患者的接触隔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体位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体位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组在CPIS评分、肺部感染率、满意度评分、康复知识测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发热天数、感染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体位管理,可减少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因肺部感染导致的院内病死率,有效提高骨科整体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7909例次急诊抢救室患者病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就诊规律,为急诊护理人力管理和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12日~2011年8月11日7909例次急诊抢救室留观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病种构成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抢救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节患者明显多于夏秋季节,病种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为多。结论:通过对急诊抢救室病谱的调查与分析,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配备和培养指明方向,同时尚可加强预防为主的观点,促进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危险因素,研究防控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与目标性调查相结合方法,对本医院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调查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5 685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667例,医院感染率为11.73%。医院感染患者科室分布居前三位的是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和肾内科。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泌尿道和血液系统。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侵入性操作。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加强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为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选取的416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发生感染的227例(54.57%)的年龄、疾病种类、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16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共发生医院内感染227例,感染率54.57%.本研究分析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因素,发现年龄越大(>60岁者感染112例,占49.3%)、住院时间越长(>28 d者感染88例,占38.8%)感染率越高;感染疾病种类以脑梗死(99例,占43.6%)及高血压脑出血(61例,占26.9%)感染例数最多;感染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59例(26.0%),下呼吸道45例(19.8%),口腔36例(15.9%),泌尿系统31例(13.7%),消化系统25例(11.0%),皮肤20例(8.8%),其他11例(4.8%);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使用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者感染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病变、使用抗菌药物是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创伤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急救中心2011年1月-10月创伤外科住院1周以上病人医院感染患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该中心共有住院1周以上患者456例,发生医院感染124例、182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7.19%、例次感染率为39.9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构成比为95.05%;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21.43%。创伤外科病人50岁以上感染患者占54.03%,感染病人中有35.48%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重叠感染。结论急救中心创伤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率较高,呼吸道感染居多,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居多,存在细菌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