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return-to-work self-efficacy, RTW-SE)的潜在分型并分析不同类别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特征差异。方法 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选取郑州市两个社区中共35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版Rankin量表、RTW-SE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广泛性焦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患者RTW-SE的潜在分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种因素对不同分型的影响。结果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RTW-SE分为3个类别:高内在应对-低工作应对组(19.9%);高工作应对-低内在应对组(55.8%);广泛中等水平组(24.3%)。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类型、患病前是否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持、卒中后疲劳程度、功能障碍是影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RTW-SE潜在剖面分类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RTW-SE具有3个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注意不同患者的RTW-SE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其尽快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中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院2002年8月~2009年2月收治49例中青年脑梗死,我们对其致病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旨在为患者重返工作的评估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2年10—12月, 选取扬州城区6所医院的4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 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 425例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重返工作者105例(24.7%), 其中处于不确定维持阶段79例(75.2%)、主动维持阶段26例(24.8%);未重返工作者320例, 其中处于前意向阶段148例(46.3%)、意向阶段86例(26.9%)、行动准备-自我评估阶段42例(13.1%)、行动准备-行为阶段44例(13.8%)。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症数量、自我表露水平、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的因素。结论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返工作率有待提高。患者选择是否重返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 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大、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合并症数量多的患者, 同时对患者进行自我表露训练、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等针对性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的真实体验,明确患者应对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以期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6例已重返工作岗位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以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①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面临诸多问题;②重返工作岗位后患者成功应对各种问题的经验丰富;③影响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因素较多。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面对疾病管理、生活方式改变和工作压力,应对能力缺失是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了解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对体验、经验和影响应对的因素,可为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及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的需求,为提高该群体出院准备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目的抽样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上海市某综合性医院出院的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15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分析得出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需求的4个主题,分别为:提升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需求、持续获取医疗咨询服务的需求、重返家庭、社会角色的需求以及心理干预的需求。结论 加强脑卒中疾病知识普及,提供延续性护理,提升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重视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的自我价值,提高重返社会的信心;关注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和总结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首次发病后的社会适应体验。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有关中青年AMI患者首次发病后社会适应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依据2016版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利用汇集性整合法进行结果整合。 结果 共纳入14篇研究,提炼出48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形成4个新类别,最终得出整合结果。中青年AMI患者的社会适应体验表现为多样化、阶段性,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结论 护理人员应关注和理解中青年AMI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干预,帮助其更好地重返工作与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创伤后成长状况,为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15例中青年脑卒中病人进行一般情况和创伤后成长状况调查。[结果]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0.40分±13.38分,与他人关系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不同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经济收入、医保、诊断、家族史、患病时间因素影响脑卒中病人的创伤后成长。[结论]中青年脑卒中病人患病后有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且影响因素较多,在针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要看到病人心理的积极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我市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本地中青年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检测患者健康行为情况;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吸烟、饮酒、饮食控制、婚姻情况、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型以及月收入等进行分析;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同时分析患者健康行为评分与各项基本资料、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健康行为各维度评分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人际关系、自我实现、营养、压力应对、健康责任以及运动。年龄、性别、婚姻情况、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型、月收入、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以及自我效能感均对患者健康行为有影响(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我市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因素包括年龄、月收入、家庭适应性以及自我效能感(P0.05)。结论:我市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干预时,应着重针对年龄、月收入、家庭适应性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制定针对性方案,以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9.
罗松娜  赵雪红   《护理与康复》2021,20(6):24-26+30
目的 探索我国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早期干预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提供指导与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对文献文题、作者、发表年份、研究机构、期刊分布、基金资助情况、关键词及危险因素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124篇文献,近10年研究呈减弱趋势,发表于94种期刊,护理类期刊仅有1篇,具有基金资助的有14篇,出现>10次的高频危险因素包括11个.结论 对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逐年减弱,缺乏护理类期刊,未来需加大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的相关内容与深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的重返工作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在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量表对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30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有67例患者已重返工作,重返率为21.9%;年龄、自我效能感、病程、腋窝淋巴结是否清扫和每周工作时间是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率有所提高,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开发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帮助患者重返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结局研究简短量表-8、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郑州市3所医院326例已重返工作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后生活质量总分为(28.03±2.55),在社会功能(2.48±1.09)、情感角色(2.22±0.87)和精神健康(2.38±0.88)方面得分较低,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为面对应对维度得分、屈服应对维度得分、年龄、重返工作时间、支架植入个数、家庭月收入、合并症、是否参与及完成心脏康复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应根据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后的生活质量,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茹  陈一萍  淮盼盼  乔彩虹  杨辉 《护理研究》2023,(18):3368-3373
目的:评价基于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的执行意向策略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2月—7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中青年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1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居家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的执行意向策略,比较两组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程度、康复锻炼行为的习惯程度。结果:在干预过程中,干预组失访7例,对照组失访4例,最终干预组、对照组完成研究的病人各44例。干预前,干预组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总分为(53.20±4.82)分,对照组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总分为(54.61±5.25)分,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总体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组中青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报告习惯指数得分为(21.77±3.70)分,对照组中青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报告习惯指数得分为(23.89±6.99)分,中青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报告习惯指数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青年是家庭支柱和社会中坚力量,而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康复意愿更为强烈,因此,社会参与作为脑卒中康复的重要评定指标逐渐受到重视。主要从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水平和干预措施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以期为中青年脑卒中后社会参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禤杏华  何艳妍  徐杰杰 《妇幼护理》2022,2(22):5294-5297
目的 分析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 治的 113 例中青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采用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对 113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 返工作适应性现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究基层医院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 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的得分为(73.49±11.22)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肌无力症状,贫血程度、心功能状态、残余肾功能、文化 程度、事业单位、抑郁情况、职业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的重返功工作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肌无力症状,贫血程度、心功能状态、残余肾功能、文化程度、事业单位、抑郁情况、 职业为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中青年乳腺癌生存者自我超越现状及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 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于河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复查的238例乳腺癌生存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表、自我超越量表(self-transcendence scale, STS)、工作投入量表(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 UWE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重返工作的中青年乳腺癌生存者的STS得分为(41.03±8.56)分、UWES得分为(37.26±14.35)分,且两者呈正相关(r=0.32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重返工作时间、疾病分期和自我超越是中青年乳腺癌生存者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共解释工作投入32.5%的变异量。结论重返工作的中青年乳腺癌生存者的自我超越水平较低,是其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需对其加强延续护理,与其家庭成员及相关单位共同关注、支持重返工作岗位的中青年乳腺癌生存者,提高其自我超越水平,进而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深入了解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在职体验的真实感受,明确在职期间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的困境,以利于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方法 用目的抽样法选取 12 例在职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总结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的在职体验为 5 个主题:回归工作具有条件性、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心理认同感提升、职业发展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忧虑情绪。 结论 回归工作利于改善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状况,同时患者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 应鼓励有条件的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医院、家庭与社会应充分发挥支持作用,帮助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改善在职困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恩心理体验,为医护人员制定感恩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1-3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中青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感恩激发积极情绪状态、感恩引发健康思考、感恩体现社会支持水平、感恩促进生活重组规划。结论感恩是中青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一项重要的积极心理体验,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充分激发患者自身潜在的感恩情绪并将其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姚荣品 《当代护士》2022,(2):134-137
目的了解就业年龄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岗位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的126名就业年龄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选用工作能力支持量表、改良Rankin量表以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就业年龄脑卒中患者的工作能力支持量表得分为(65.32±12.26)分,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就业年龄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患病时长、社会支持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水平。结论就业年龄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的能力水平一般,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及家属应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及二元应对水平, 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为提升配偶照顾者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贡献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贡献量表、二元应对量表对2023年1—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与二元应对的相关性, 筛选影响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的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92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 男70名, 女122名, 年龄18~59岁。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总分为(75.43 ± 6.80)分, 二元应对总分为(117.12 ± 9.59)分, 两者呈正相关(r=0.691, 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控制一般资料的影响后, 二元应对能解释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28.4%的变异(P<0.05)。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二元应对水平可正向预测其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贡献的质量。医护人员应评估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水平, 针对性地开展二元干预措施, 以提高配偶...  相似文献   

20.
从癌症病人重返工作准备度的概念、评估工具、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癌症病人重返工作准备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