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对彝药海枫藤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海枫藤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得出主要性状、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能够较好地鉴定和利用该药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维药阿里红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运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阿里红的生药性状、粉末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所得结果可以为阿里红生药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蒙药水柏枝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等方面的研究,为该药材的使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4.
胆木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胆木药材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利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对胆木药材进行性状、显微、理化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异长春花苷内酰胺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胆木茎横切面主要由表皮、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等组成;薄层色谱荧光斑点清晰;胆木茎中有效成分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为1.22%.结论:以上结果为胆木的鉴别、质量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傣药蓬莱葛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进行研究。结果:描述了傣药蓬莱葛性状、茎横切与粉末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方法。结论:为蓬莱葛药材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车轴草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红车轴草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进行了生药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苗药牛血莲的生药学研究,为苗药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法鉴定。结果:牛血莲的块茎横切面构造,富含石细胞、色素块及多数淀粉粒。结论: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特点可为该药的生药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维吾尔药材黄皮柳花与其混淆品黄花柳花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与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黄皮柳花与黄花柳花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两者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研究开发红芽木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茎、叶的解剖结构,用水合氯醛透化法观察红芽木茎叶粉末的显微特征,并观察其药材性状。结果:描述了红芽木药材的性状特征,确定了其茎叶及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红芽木的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蒙药水柏枝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等方面的研究,为该药材的使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蒙药串铃草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蒙药串铃草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方面的研究,为该药材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时柳穿鱼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的分析研究,找到了鉴别特征,为该药材的使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芦笋进行生药学鉴定,为该药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芦笋药材性状、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芦笋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0种委陵菜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多种委陵菜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委陵菜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描述了10种委陵菜生药性状、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结果.结论 通过性状、显微和薄层可作为鉴别10种委陵菜药材依据,并为委陵菜药材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西芳  王少涛 《中药材》1995,18(7):339-341
对石刁柏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进行了研究,为该药的鉴别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六月雪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立莎  何中鑫 《陕西中医》2001,22(2):112-114
目的 :研究六月雪的质量标准。方法 :利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反应等鉴别方法对六月雪进行了生药鉴定研究。结果 :为该药材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兴兴  张宏伟  李伟锋 《中药材》2007,30(10):1238-1239
目的:对红背叶Alchornea trewioides (Benth.) Muell.-Arg.进行鉴定,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药材标本,对标本进行原植物鉴定、药材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结果:红背叶的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可作为红背叶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麻黄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进行鉴别。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理化预实验结果显示药材中可能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鞣质、三萜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为中麻黄的鉴别、开发、利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蒙药麝香进行了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经验鉴别等方面的研究,为该药材的使用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山茱萸药材的常见伪品及其鉴别检验方法,为山茱萸药材提供可靠的鉴别检验手段。方法文章针对山茱萸正品与多种伪品的性状、显微和理化等鉴别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山茱萸正品与多种伪品在性状、显微和理化特征之间有显著差别,药理作用完全不同,不能混用。结论应加强对山茱萸药材的真伪鉴别,这些鉴别检验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用于山茱萸常见伪品的鉴别检验,避免因误用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