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索3岁前婴幼儿球径、柱径屈光度变化规律,及早发现婴幼儿视力异常。根据资料特点探索统计分析方法的合理选用及结果的合理解释。方法采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婴幼儿视力筛查,获得球径、柱径屈光度值,并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元方差分析( MANOVA)显示左眼和右眼的视力屈光度情况不同(主要是由左眼球径大于右眼球径屈光度值所造成的),3个年龄组的视力屈光度情况不全相同且小年龄6个月~组视力屈光度值(球径值、柱径值绝对数)最高。各年龄组球径屈光度异常率介于3.40%~13.11%之间,柱径屈光度异常率介于28.64%~70.87%之间,且球径、柱径视力屈光度异常率均为6个月~组最高。左眼球径异常率高于右眼球径异常率( CMH χ2=5.664,P=0.017)。结论应用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婴幼儿视力屈光度情况是可行的。婴幼儿视力屈光度异常情况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散光率明显高于远视或近视率,球、柱径屈光度异常者应定期随访,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检测出婴幼儿球径、柱径屈光度,寻找出弱视高危人群和可疑人群。方法:对本院做健康检测的3岁以下婴幼儿1632名,分为3组进行屈光检查。结果:在本院做视力检测的1632名婴幼儿中视力异常率为16.24%,其中6~12个月龄异常率为12.47%,12~24个月龄异常率为16.67%,24~36个月龄异常率为22.15%;各年龄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力低下异常率与年龄有关,应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眼保健。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3岁前儿童视力发育过程,早期筛查视力异常儿童,为异常视力诊断提供高危人群。【方法】采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对婴幼儿进行视力筛查,对筛查结果的球、柱镜屈光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107名6个月至3岁儿童双眼球径平均数随年龄增长有减少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柱径平均数随年龄增长减小显著。球径异常发生率在5.31%~5.98%,柱径异常发生率在44.28%~22.57%。球径异常发生率不随年龄发生变化,柱径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儿童球、柱径异常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球径异常发生率左眼均高于右眼,柱径异常发生率左、右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双眼球径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柱径随年龄增长明显减小。各年龄组柱径异常均远超过球径异常发生。建议婴幼儿球径偏离出P25~P95、柱径偏离出者应列为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球径偏离出P5~P95、柱径偏离出者应列为可疑人群,应立即给予散瞳验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岁以下儿童球镜、柱镜分布规律,早期发现屈光异常儿童,避免和减少视力损伤的发生。方法采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对1359例3岁以下儿童分6个年龄组进行屈光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获得各年龄组球镜、柱镜频数分布情况,均值、标准差和参考范围以及屈光状态分布规律,发现各月龄组之间球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 948,P=0. 00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度呈减低趋势,在1岁前下降趋势明显,之后趋于缓慢;各月龄组之间柱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 393,P=0. 000),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度也呈减低趋势,在1岁以内下降明显,1岁后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异常人数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远视和散光人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但1岁以内近视人数相对较多。结论根据研究中获得的各年龄段球镜、柱镜均值和参考值范围,以球镜度数偏离出P25~P75(D)者、柱镜度数偏离出P75(D)者为可疑儿童,球镜度数偏离出P5~P95(D)者、柱镜度数偏离出P95(D)者为异常儿童,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和检查干预,并建议将早期干预的时间提前,促进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降低弱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6~24月龄婴幼儿条栅视力及屈光度随月龄增长的动态发育状况。方法选取在北京市西城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规体检的164名婴儿为研究对象,使用选择性注视检测卡(TACⅡ)和Suresight自动验光仪,在其6、9、12、18、24月龄进行条栅视力评估和屈光度测查。结果①6、9、12、18及24月龄婴幼儿双眼条栅视力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2. 57±0. 68)、(3. 22±0. 89)、(4. 50±1. 40)、(9. 37±3. 86)、(15. 81±5. 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6~12个月视力增长平稳,12个月后视力增长加速;②6、9、12、18及24月龄婴幼儿屈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6. 8%、20. 0%、18. 3%、8. 6%、6.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18月龄后屈光异常率明显降低。结论婴幼儿视力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12月龄后视力发育显著加速,18月龄后屈光发育趋于稳定; 2岁以前是发现弱视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肖晓芸  赵铀  陈芳  何成川  孙佳  杨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44-2045
[目的]了解某市婴幼儿视力发育过程,掌握婴幼儿视力异常发病现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婴幼儿眼保健工作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采用美国进口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某院门诊2146例0~2岁婴幼儿进行视力筛查和分析。[结果]视力异常包括散光、远视、远视+散光、近视等。结果显示:0~2岁婴幼儿视力异常检出率46.04%,其中1岁以下婴儿56.26%,1~2岁23.03%;柱径异常明显高于球径(P﹤0.01);双眼异常明显高于单眼;球、柱径异常随年龄明显减少。[结论]婴幼儿视力异常发病率高,应引起社会、家长、医院的高度重视。及时开展视力筛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预防是降低婴幼儿视力异常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敏  杨瑾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61-1262
目的探讨武威市凉州区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方法随机抽取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个乡的2095名(均食用过含三聚氰胺的奶粉)3岁以下儿童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3岁以下儿童中男童各年龄组检出率分别为:12月龄以下组为14.71%,13~24月龄组为44.19%,25~36月龄组为16.60%;女童各年龄组检出率分别为:12月龄以下组为8.64%,13~24月龄组为13.79%,25~36月龄组为21.79%。经统计学检验,男女童各年龄组检出率除25~36月龄组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无论男童女童均以13~24月龄组检出率最高。并以患右侧肾脏结石儿童为多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视力检查对比分析,掌握婴幼儿视力异常发病现状,为开展婴幼儿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证据。方法采用美国进口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2010年、2011年某院门诊2146例0~3岁婴幼儿进行视力检查和对比分析。结果视力异常包括散光、远视、远视+散光、近视等。结果显示,2011年0~3岁婴幼儿视力异常检出率比2010年明显减少,以6月~1岁组明显。球经、柱经异常均明显减少。无明显男女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婴幼儿视力异常的发生。及时的健康教育和视力筛查是降低婴幼儿视力异常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眼屈光状况,为预防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筛查学龄前儿童眼屈光度。结果学龄前儿童左、右眼球镜屈光度均值分别为(1.69±0.79)D和(1.59±0.7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眼柱镜屈光度均值分别为(-0.73±0.56)D和(-0.71±0.5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镜屈光异常均为远视。柱镜屈光异常主要表现为轻度散光。远视发生率为4.83%,散光发生率为18.78%。各年龄组散光发生率均高于远视(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散光率较高,需注意合理用眼。  相似文献   

10.
张于灿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73-3374
目的:分析太仓市城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分布情况,为更好地制定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太仓市城乡幼儿园3~7岁儿童进行屈光筛查,记录球径、柱径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市区幼儿园3 782名儿童中,屈光异常329名,发生率为8.70%;乡镇幼儿园5 827名儿童中,屈光异常335名,发生率为5.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中,高年龄组儿童屈光异常发生率均高于低年龄组;屈光异常类型包括散光、远视合并散光、远视、近视合并散光、近视。结论:各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儿童眼保健的宣教工作,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异常的保健意识,尤其是市区和高年龄组儿童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对屈光异常儿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6个月龄儿童的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146名6个月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龄儿童左右眼球镜屈光度及散光检出率女童均高于男童;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先心儿的6个月龄眼球镜屈光度均高于正常儿童,但散光检出率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个月龄儿童眼球镜屈光度和散光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态以远视占优势,婴儿先天不良因素可能对6个月龄婴儿眼屈光状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渐变多焦点镜对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为近视患者204例,年龄10~18岁,经睫状肌麻痹验光配镜,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配戴单光镜,另一组配戴近附加+1.50D渐变多焦点镜。每半年同样方法验光一次,屈光度增加-0.50D者重新配镜,随访两年。结果戴镜两年后,单光镜组屈光度增加-1.61±0.73D,渐变镜组增加-1.31±0.6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7,P<0.001)。结论与单光镜相比,渐变多焦点镜可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渐变多焦点镜对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为近视患者204例,年龄10—18岁,经睫状肌麻痹验光配镜,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配戴单光镜,另一组配戴近附加+1.50D渐变多焦点镜。每半年同样方法验光一次,屈光度增加-0.50D者重新配镜,随访两年。结果戴镜两年后,单光镜组屈光度增加-1.61±0.73D,渐变镜组增加-1.31±0.6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7,P〈0.001)。结论与单光镜相比,渐变多焦点镜可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浦东新区北片出生的婴儿进行屈光筛查,并分析可能影响屈光的因素。 【方法】 使用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对3 920名9月龄婴儿进行筛查,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可能影响屈光度的因素。 【结果】 通过计算获得该年龄组球镜值和柱镜值的频数分布、均数、标准差和参考值范围。母亲怀孕年龄大为球镜发病的危险因素,父亲吸烟频率高为柱镜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生物学因素可能对视力异常产生影响。使用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可大致了解儿童的屈光状态,建议在儿童保健门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与透明晶状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回顾性研究近一年内在本院接受矫正超高度近视眼患者23例(45只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8例(15只眼),为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植入患者,B组15例(30只眼),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及低度数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患者。分别在术后第3、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前房反应、后发性白内障及视网膜并发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手术没有医源性事故发生。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0.5:A组11眼(73.3%),B组19眼(6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主要并发症:A组中于术后24h内高眼压2眼,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2%。B组术后12个月行YAG激光后囊切开3只眼,未发生视网膜脱离。两组均有主诉夜间眩光症状,B组视近困难者6例。结论:两种手术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需充分做好术前沟通及术前全面细致的眼部检查和评估。超高度近视行眼内屈光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性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搭建基于数字影像技术的检影验光装置,并实验比较分析其与传统检影镜的测量准确性。方法:制作金属接口,连接传统检影镜和数码相机,组装成具有屏幕显示功能的检影验光装置。使用实验镜片,在模拟眼上设置球镜为0-+6.00 DS,柱镜为0-+3.00 D,球镜每1.00 D变化一档,柱镜每0.50 D变化一档,共有49种不同屈光状态。由同一名高级验光技师分别用传统检影镜和新装置检测,工作距离为0.67 m,实验检查结果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对比两种检影镜准确度上的差异以及分别与模拟眼实际度数间的差异。结果:1在球镜和柱镜轴向测量结果中,传统检影镜与新型检影装置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准确度一致;2在柱镜度数测量结果中,具有显著性差异,新型检影装置准确度更高。结论:基于数字影像技术的新型检影装置与传统检影镜的检查相比其准确度更高,且应用方便,该技术在今后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东莞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及职业放射暴露水平对健康的影响,探讨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浑浊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在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63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对象的健康体检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包括眼部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本研究对个人累积放射剂量的评估,采用个体剂量计的连续监测。最后,整合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放射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0.0(26.0,35.0)岁。其中,男性占74.1%;年均照射剂量为(1.19±0.90)mSv;视力异常发生率为38.5%、晶状体浑浊发生率为3.5%、高尿酸发生率为27.5%,甲状腺功能异常、脂肪肝以及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8%、17.2%和13.9%;在≥1 mSv组中,晶状体浑浊的发生率为(4.7%)明显高于<1 mSv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3),其它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均照射剂量≥1 mSv(OR=3.13,95%CI:1.03~9.51)、工业辐照(OR=3.13,95%CI:1.10~8.90)能显著增加放射工作人员发生晶状体浑浊的风险。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暴露是放射工作人员发生晶状体浑浊的危险因素,应加强放射工作过程的眼部防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东莞市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五个镇981名一周岁内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5μg乙肝疫苗的婴儿作为监测对象,进行乙肝标志物血清学监测。结果981名监测对象中,抗-HBs阳转率达97.04%(952/981);HBsAg携带率为0.41%(4/981);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为93.83%;母亲HBsAg阴性婴儿的抗-HBs阳转率和GMT均高于母亲HBsAg阳性的婴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第1针及时接种与否、性别和出生体重间抗HBs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莞市婴儿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5Mg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达到较高水平,母亲HBsAg携带状况是婴儿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1~<2月龄婴儿身长体重发育状况及不同喂养方式间婴儿体格发育的差异,为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在北京市某城区医院出生、并于2017年8月-2019年7月来医院进行出生后1~<2月龄健康检查的婴儿体检资料,对婴儿的体重和身长,以及喂养方式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方法,分析不同性别间及不同喂养方式间婴儿体重身长的差异。结果在323名婴儿中,完全母乳喂养率为59.4%,男女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21,P=0.190)。男孩1~<2月龄时的体重身长,以及生后至1~<2月龄的体重身长增长值均明显高于女孩相应的体重身长和体重身长的增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组1~<2月龄时的体重及体重增长值均明显高于非完全母乳喂养组的体重和体重增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体格发育,母乳喂养率尚低。应进一步加强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