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路感染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感染途径致病菌可经由以下途径进入尿路引起感染。(1)上行性感染(acendinginfection):是指导致尿路感染的致病菌起源于粪源性微生物。粪源性致病原首先移行至尿道入口及其周围组织和前尿道,接着上行到膀胱,然后从膀胱上行致肾盂,最后可侵入肾髓质部位。该机制研究开始主要集中于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后来对男性的研究亦得出同样结论。粪源性微生物上行性感染肾脏的具体步骤如下。上行感染的第一步:致病原从粪便向尿道入口处及其周围组织和前尿道移行。由于女性生殖泌尿道特珠的生理、解剖特点,其肛门近端和粪便…  相似文献   

2.
<正> 小儿尿路感染较常见,但成人下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排尿困难和尿频小儿有时不明显。婴幼儿尿路感染常无局部症状,应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新生儿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男婴比女婴高,能引起生长停滞并可出现腹胀,腹泻型黄疸等表现。婴儿尿路感染主要由菌血症引起,而非由上行性感染所致;所  相似文献   

3.
1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是诱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有尿路梗阻者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较无梗阻者高10倍.梗阻因素包括尿道狭窄、结石、前列腺肥大、肿瘤及神经原性膀胱等因素.尿路梗阻引起的尿流不畅,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繁殖,引起膀胱炎或上行感染导致肾盂肾炎.  相似文献   

4.
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两者比例为8:1.未婚女性中发病率为1%~3%,已婚女性中发病率为5%.该病与性生活、月经、妊娠、应用杀精子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尿路感染对于老年女性而言,其发病率高达10%.究其原因,由于女性尿道短而粗,细菌容易上行感染;其次,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导致尿道、膀胱一系列结构与功能改变,局部免疫力下降,造成尿路感染反复发作. 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在临床上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尿路感染反复发病,迁延不愈.经常是一年内十几次甚至数十次发病,抗菌素一年服用不断.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占泌尿系统疾病的首位,男女发病之比为1:6。女性儿童、新婚期及妊娠期妇女较易发病,以育龄期已婚女性最为多见。尿感是指病原微生物侵犯尿路黏膜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分为上尿路(肾盂、输尿管)感染和下尿路(膀胱、尿道)感染。细菌是尿路感染中最常见的元凶,革兰阴性杆菌占75%,尤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革兰阳性菌  相似文献   

6.
尿路感染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肾盂肾炎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为下尿路感染.本病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偶有血尿、腰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消灭病原体,控制临床症状,去除诱发因素及防止复发.选取于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例60例尿路感染采用药物治疗控制感染,现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单克隆萤光抗体染色法检测516例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阳性者70例,阳性率13.6%;且发现CT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CT感染的特征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及脓性、搔痒,腹痛及不孕等。CT沿宫颈管粘膜上行感染引起输卵管粘膜的损伤可能是引起不孕,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选用可同时抗多种病原体的复合药灭菌灵阴道栓对66例CT感染阳性的患者进行局部用药及配偶治疗;疗效满意。早期诊断及治疗可预防CT上行性感染,降低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输卵管炎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输卵管炎根据发病诱因不同分为急慢性输卵管炎.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的输卵管肥大和输卵管积脓积水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输卵管炎的原因是下生殖道炎症上行扩散感染所致,可因治疗不恰当不彻底而呈慢性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尿路感染难治的原因。方法采集90例女性尿路感染者的中段尿进行阴道加德纳菌(GV)和解脲脲原体(UU)的核酸检测;阴道分泌物常规滴虫、念珠菌、淋菌检测及阴道GV和UU的核酸检测。结果90例女性尿路感染病人的阴道分泌物、尿液中阴道GV感染71例,占78.9%;UU感染55例,占61.1%。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72例,占80.0%。结论女性尿路感染难治的原因为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GV可能是女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不可忽视对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肾盂肾炎是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受到细菌直接侵袭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按照人体解剖部位不同,整个尿路分上下两部分,中下尿路感染常为膀胱炎,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几乎是任何病菌均可导致本病,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 人在一生中,从新生儿到老年,均可发生尿路感染,导致感染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大多数病菌经过尿道口、尿道、膀胱、输尿管逆行上升到达肾脏造成感染,由于女性尿道短,又接近阴道和肛门,易被污染,所以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女男之比为10比1);二是病菌通过血  相似文献   

11.
尿路感染临床常见,以女性为主.是由病原侵犯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尿路感染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偶有血尿、腰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检查时耻骨上方常有压痛.反复的尿路感染易造成肾损害和肾功能不全,是血液诱析和肾移植的主要原因.抗生素治疗泌尿系感染时,如何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至关重要.现对2009年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抗生素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172例确诊为尿路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尿路感染多呈急性经过,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发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愈重。女略多于男,上行感染为主要感染途径,大肠杆菌仍是最常见的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等所致者有增多趋势。部分病例症状往往不典型,故易误诊漏诊。结论:认识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正确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及分析本地区小儿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为防治小儿尿路感染寻找对策。方法 将1996年1月~2001年12月农垦总局医院收治住院25例尿路感染患儿分为新生儿、婴儿、1岁~14岁3组,分别统计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并发病,并分析发病原因。结果 新生儿、婴儿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1岁~14岁组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症状;新生儿、婴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100%、88,9%,且多为各种条件致病菌,1岁~14岁组培养的阳性率较低,为28.6%。结论 婴儿较易发生尿路感染,主要为上行性感染;男性包茎或包皮过长可能是男性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注意局部卫生,是防止尿路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何丽 《中外医疗》2013,32(6):150-150,152
泌尿系统感染为老年人常见病,老年女性的发病率约5%,男性为1%~2%。按感染部位分为上、下尿路感染,严重的可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而仅凭临床及常规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上、下尿路感染常不可靠。引起老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多种多样,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该文为此具体综述了老年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全身性真菌感染,常可经血流侵及尿路。局限于尿路的真菌感染则甚罕见,如有,常为上行感染的结果。其发病率小于尿路感染的48%。感染的真菌大多为白色念珠菌、隐球菌、酵母菌、组织胞浆菌等深部真菌。浅部真菌中的絮状表皮癣菌常侵犯皮肤引起手、足、体癣。引起尿路感染者尚未见报道。近一年,我们通过认真检查15例患有肾炎或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沉渣发现真菌的大分生孢子者10例,经鉴定为絮状表皮癣菌、检出率之高令我们吃惊,为引起注意做如下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男2例,女8例,年龄2…  相似文献   

16.
李少鹏 《吉林医学》2007,28(15):1697-1698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致病菌以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最多见,大肠杆菌约占70%,上行(逆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尿路感染根据受侵害的部位而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包括输尿管炎、肾盂肾炎,后者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尿路感染的治疗一般针对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选择抗生素,疗效不佳时结合细菌学药敏结果调整药物。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同时应积极控制易感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多数治疗效果明显,但容易反复发作为本病治疗难点,本文收集门诊及住院86例明确诊断为下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的患者,观察抑菌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3):52-52
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最多见,大肠杆菌约占70%,其次是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上行(逆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1):32-32
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最多见,大肠杆菌约占70%,其次是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上行(逆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细菌性前列腺炎大多由尿道上行感染所致。血行感染来源于疖、痈、扁桃体、龋齿及呼吸道感染灶。也可由急性膀胱炎 ,急性尿潴留及急性淋菌性后尿道炎等的感染尿液经前列腺逆流引起。淋菌性前列腺炎主要是经尿道逆行感染所致。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一般均有反复的尿路感染发作 ,前列腺按摩液中持续有致病菌存在。组织学上前列腺分为内层与周围层 ,内层腺管为顺行性 ,而周围层腺管呈逆行例流。射精时 ,如后尿道有感染 ,则有致病菌大量挤入周围层。此外 ,前列腺腺上皮的类脂质膜是多种抗生素进入腺泡的屏障 ,所以对于病人的治疗用药效果不理想 ,…  相似文献   

20.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系感染 ,一般分为原发性泌尿系感染和继发性泌尿系感染。由于感染的不同 ,引起病原菌种类也有一定的变化。通常认为 ,原发性尿路感染以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而继发性尿路感染却是多种多样的病原菌、大肠杆菌、铜绿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是皮肤粘膜的常在菌 ,致菌性较低 ,通常被看成尿路感染的污染菌 ,做为感染的病原菌重视不够。但近年来 ,从尿路感染的尿培养中CNS分离率有增高的趋势 ,因此 ,应该对CNS在尿路感染症的致病性上有一充分认识。本文就我室近几年急性原发性尿路感染的尿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