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Southern吸印技术,检测20例HBV抗原阳性的肝硬化、胃炎、溃疡病患者胃粘膜活检组织中的HBsAg、HBcAg及HBVDNA存在状况,并观察HBV对胃粘膜组织学的影响。免疫组化显示,胃粘膜内HBsAg和HBcAg检出率分别为85%及80%;原位杂交技术HBVDNA检出率为50%;Southern吸印技术检出游离型或整合型HBVDNA分别为40%及55%。表明胃粘膜内有HBV抗原存在,HBV可在胃粘膜内复制和整合。本发现HBV引起胃粘膜组织损害的证据。需警惕HBV血症者,胃粘膜损伤或活检创伤时,有导致医源性HBV传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机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作卿  皋群 《山东医药》1994,34(4):20-21
对46例流行性出血热(EHF)伴神经系统(NS)损害者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EHF伴NS损害的病因以EHF脑炎最多。根据1例患者的脑脊液(CSF)中分离到EHF病毒(EHFV),93.1%患者CSF中抗-EHFV-IgM阳性,而无NS症状的对照组全部阴性等结果,认为EHFV的直接致病作用为EHF脑炎的主要病因,提示早期抗病病毒治疗可能预防EHF脑炎。低蛋白血症是脑水肿、脑疝的原因,及时  相似文献   

3.
病毒唑合用肌苷治疗流行性出血热2060例疗效观察朱益群,朱虹,杨平,卢宜芳,曾斌无,申太平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病理损害是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早期清除患者体内的EHF病毒,对减轻病理损伤、阻断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我们用大剂量病毒唑合用肌苷治疗EHF...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组织中病毒抗原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以鼠抗-HBs单克隆抗体,兔抗-HBc及兔抗-Fas多克隆抗体,对急性普通型,慢性活动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各20例肝组织中HBVAg及Fas抗原的表达及分布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60例肝组织中HBsAg,HBcAg和Fas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81.6%(49/60),43.3%(26/60)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查明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型与宿主动物血清型关系,探讨血清学演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IFA、HI和RPHI法分型。结果在458例病人中,存在家鼠型、野鼠型和未定型病人,分别占91.48%、7.21%和1.31%。同时检测鼠肺,其中家鼠EHF病毒(EHFV)抗原阳性率为6.58%(16/243),病毒抗原型均为家鼠型。野鼠4份阴性;在鼠血清中,家鼠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0.71%(44/411),血清型为家鼠型,野鼠阳性率为4.17%(3/48),血清型为野鼠型。结论证实当地是以家鼠型为主的家、野鼠型混合型疫区,EHFV抗原型和血清型别均与宿主动物种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肾综合片出血热(HFRS)患者尿液中病毒膜蛋白(MP)。核蛋白(NP)的消长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探讨HFRS的发病机制,应用免疫酶斑点法(IEDA)对26例HFRS患者不同病日的118份尿液中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HFRS患者尿液中MP和NP抗原在发病初期阳性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且4~7病日尿液中MP阳性率高于NP,7病日后两者无明显差别,同时重度患者M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患者,  相似文献   

7.
?须恙螨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人疫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阳性鼠体所带的须恙螨幼虫中分离到1株EHFV;另从叮刺吸食感染EHFV小鼠体液的游离须恙螨幼虫中也分离到1株EHV。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组织中Fas抗原的表达及其与病毒感染的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82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Fas抗原,HBsAg和HCVNS5蛋白表达状况,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对部分患者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64例检出Fas抗原(78.1%),检出率慢活肝和肝硬化组较慢迁肝组高,病毒抗原阳性较阴性组高;抗原主要位于肝细胞浆,少数位于胞膜,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碎屑坏  相似文献   

9.
应用正常人骨髓粒细胞系作体外培养并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分别进行细胞膜脂流动性、扫描电镜和免疫用镜检查。结果发现EHFV感染粒细胞系后1小时开始,感染组细胞膜脂流动性始终低于对照组。扫描电镜发现EHFV感染粒细胞后3天,细胞表面出现凹陷,感染1周细胞膜出现空洞和缺损,并可见细胞肿胀,而对照组细胞均完整。免疫电镜检查发现胶体金颗粒主要沉着在细胞膜上,次为细胞浆内,说明EHFV主要在胞浆内复制,抗原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以上结果说明EHFV感染髓细胞后最早引起的是细胞膜病变和损害。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患者胃粘膜病变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患者胃粘膜病变的初步观察宋乃鹏,张相朝,李洪峰,周秀荣,常爱蝶,张卫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及/或上消化道出血。为了解其胃粘膜病变情况,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对33例HFR8多尿期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致肝脏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洪奎  付春生 《山东医药》1999,39(24):42-4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肝脏损害时其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少数可出现黄疸,肝活检可见肝细胞肿胀、变性,伴灶状及大片状坏死。其损害机制复杂。现将近年来有关HFRS合并肝脏损害的研究作一综述。1 HFRS病毒对肝脏的直接损害作用HFRS病毒侵入人体后随血液及白细胞散布全身[1、2]。在各脏器组织细胞中增殖,用免疫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原位分子杂交、病毒培养等技术可从上述组织细胞中查到HFRS病毒抗原或分离到HFRS病毒。杨守京等尸解39例,病毒RNA阳性率以肝脏最高,达91.67%[3]。而且病…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Southern吸印技术,检测20例HBV抗原阳性的肝硬化、胃炎、溃疡病患者胃粘膜活检组织中的HBsAg、HBcAg及HBV DNA存在状况,并观察HBV对胃粘膜组织学的影响。免疫组化显示,胃粘膜内HBsAg和HBcAg检出率分别为85%及80%;原位杂交技术HBV DNA检出率为50%。Southern吸印技术检出游离型或整合型HBV DNA分别为40%及55%。表明胃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CV NS5的Fas抗原表达及其与肝组织损伤和干扰素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α干扰素对一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24周治疗,停药后随访6个月,以血清丙氨酸转氨酸(ALT)恢复正常及血清HCV RNA持续阴转为完全应答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病毒和Fas抗原呈阳性者均为19例(65.5%),两者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单因素相关分析时,两者均与组织病变程度有  相似文献   

14.
肝癌凋亡相关抗原的表达与原位末端标记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Fas等凋亡相关抗原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剖腹HCC30例,标本作Fas,Bax,Ice,Bcl2免疫组化和原位末端标记(ISEL).结果ISEL与HE的凋亡形态及定位基本吻合,HCC有小片及大片的凋亡;凋亡与坏死形态不同,且坏死ISEL阴性,可与凋亡鉴别.凋亡及健全癌细胞Fas,Bax阳性率均较高.癌旁及正常肝的Fas,Bax均较HCC者低.Bcl2在HCC表达甚低.结论凋亡的HCC组织Fas表达高,较健全癌细胞、癌旁及正常肝组织的表达为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胃镜对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进行了胃粘膜组织病理检查,同时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其中对80例采用ABC法检测胃粘膜中的HBsAg和HBcAg。结果HBsAg阳性29例,HBcAg阳性12例;受感染的胃粘膜细胞呈族样分布于胃粘膜组织中,以胃窦部腺泡细胞为主。所有患者的胃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以胃窦部为甚,且病变程度和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粘膜中HBV抗原阳性者病变程度较重,可能与HBV感  相似文献   

16.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检测,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指标。CEC用免疫荧光VIII因子相关抗原鉴定,并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MDA)变化。本文对42例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与正常人、无CHF的心脏病患者及治疗前后对照。结果显示,CHF患者CEC数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无CHF的心脏病患者,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75),CEC数与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这提示,CHF时伴有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还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本文讨论了血管内皮损伤在CHF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意义,并提出CEC检测可能作为临床判断病情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凋亡及其与病毒和Fas抗原表达的关系,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一组慢性乙、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病毒和Fas抗原表达。结果31例患者中,25例肝组织中检出末端标记阳性细胞,散布于肝小叶和肝窦内,部分炎症坏死灶中和胆管上皮细胞也可检出阳性细胞;组织炎症活动度较大者和病毒抗原阳性者凋亡指数较高;凋亡细胞可为病毒抗原阳性和阴性;Fas抗原阳性与阴性组间凋亡程度无显著差异。提示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和未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均可发生凋亡,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EHF患者血清AST、LDH、CK-NAC、CK-MB的变化及意义苍山县人民医院(277700)高玉玺,孔庆娑,颜景祥,王善广威海市传染病院李萍,刘怡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多存在多脏器损害,且以心、肝、肾等损害明显。为综合评价患者心、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无创伤性食管心房调搏法,测定7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发病期与恢复期房室结(AVN)的电生理参数,时其中31例分别测定了发病早期和发病晚期的参数,对4例重型患者测定了4次。分别比较了发病期与恢复期,发病早期与发病晚期,轻型发病期与恢复期,中重型发病期与恢复期AVN功能。结果显示:发病期,尤其是发病早期,AVN功能损害明显,中重型较轻型损害明显。EHF对AVN功能的损害是EHF某些心律失常的直接原因。无创伤性食管心房调搏法是检查EHF患者心脏损害的安全、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细胞中HCV NS3、NS5抗原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在胃粘膜细胞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抗-HCVNS3和抗-HCVNS5检测了33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胃粘膜组织中HCVNS3及HCVNS5抗原。结果HCVNS3、HCVNS5的检出率分别为33.33%(11/33)和27.27%(9/33)。阳性物质沉积于胃粘膜上皮腺体细胞胞浆,呈单个或片灶状分布,部分病例淋巴细胞胞浆中也可见到。结论胃粘膜细胞中HCV抗原的检出,表明HCV可能是一种泛嗜性病毒,其机制及生物学意义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