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建立石家庄地区已知HLA-I(A、B位点)、HPA基因型别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基因资料数据库,探讨石家庄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LA-I(A、B位点)和HPA-1~17系统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石家庄地区937例无血缘关系的血小板捐献者血液样本进行HLA-I类基因A、B位点、HPA-1~17系统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937例无血缘关系的血小板捐献者共检出HLA-A位点抗原特异性18种,其中等位基因频率较高(0.05)的特异性依次有A2(0.374 1)、A11(0.166 5)、A24(0.160 7)、A30(0.074 9)、A33(0.065 1)、A1(0.058 2)、A3(0.054 9);检出HLA-B位点抗原特异性40种,频率大于0.05的有8个,依次为B13(0.140 6)、B46(0.077 7)、B61(0.074 9)、B51(0.074 9)、B62(0.068 0)、B35(0.059 9)、B60(0.056 5)、B44(0.050 3),HLA-A-B单体型频率最高的为A2-B13(0.045 9),其次为A2-B46(0.029 9);河北地区汉族人群HPA基因HPA-7~14、HPA-16、HPA-17均为aa纯合子,未检出b等位基因。HPA-1~6、15中杂合度最高的为HPA-15,不配合率为37.45%;其次为HPA-3,不配合率为36.64%;然后为HPA-2,不配合率为6.84%;在HPA-1~6和15中,HPA-4的杂合度最低,不配合率仅为0.22%。结论:初步建立了石家庄地区本地化HLA-A-B和HPA-1~17基因分型库,并进行了基因频率和单体型频率统计,该基因资料库可为患者提供HLA和HPA相容或相合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石家庄汉族献血人群血小板抗原HPA-18~21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SSP法对231例石家庄地区汉族无偿献血者进行HPA-18~21基因分型,并采用DNA测序验证。结果:231例石家庄汉族献血者中,全部样本均为HPA-18a/-18a、-19a/-19a、-20a/-20a纯合子,等位基因频率为100%;所有样本中227例为HPA-21a/-21a纯合子,4例为HPA-21a/-21b杂合子,并对杂合子进行了DNA测序证实,HPA-21a和HPA-21b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9.13%和0.87%,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在随机输血中HPA-21抗原不配合率为1.71%。结论:获得了石家庄汉族献血人群HPA-18~21基因多态性数据,为完善本地现有的HPA供者数据库、建立本地化已知HPA-18~21型别供者库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河北汉族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HLA-A、B位点基因多态性,寻找HLA-A、B位点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相关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方法对河北汉族490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HLA-A、B位点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利用Haldane相对危险度修正公式计算该基因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与1的显著性检测利用Fisher精确P值法计算,为避免偶然性造成的显著性差异,乘以该位点所比较的抗原总数对P进行修正。结果:490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共检出HLA-A位点抗原15个,检出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为A*02(0.341155),其次是A*24(0.212161)、A*11(0.203201)、A*30(0.077001)、A*03(0.053136)、A*01(0.050996);HLA-B位点抗原35个,基因频率最高的为B*13(0.146657),其次是B*4002G(0.080303)、B*1501G(0.077001)、B*51(0.068252)、B*4001G(0.066078)、B*35(0.062825),以上12个基因为HLA-A、B位点常见等位基因(基因频率GF0.05)。患者组A*11、A*24、B*13的RR与1的显著性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其RR均1,证明这3个基因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显著关联。结论:推测A*11、A*24、B*13是河北汉族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h/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6例(A组)和健康体检者80例(B组),运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进行GpⅡb人类血小板抗原3(HPA-3)及GpⅢaHPA-1多态性检测。结果A组和B组中GpⅡb HPA-3aa、ab、bb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A组ab、bb基因型的分布较B组高,A组b等位基因频率高于B组。GpⅡb HPA-3ab和bb基因型在心肌梗死组中的分布、b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心肌梗死组。结论GpⅡb HPA-3b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患因子,GpⅡb HPA-3可能为心肌梗死发生的遗传易感性标志,GpⅢa HPA-1基因可能与蔻心病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HPA-1抗原系统a/b/x等位基因在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技术(PCR-SSP)技术对1000例中国无关健康汉族人群样本进行HPA-1抗原系统等位基因分型,随机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本次调查共检测到HPA-1a/a基因型988个,HPA-1a/b基因型12个,未检测到HPA-1x等位基因。结论:HPA-1抗原系统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以HPA-1a等位基因为主(99.4%),HPA-1b分布频率较低(0.6%)。目前国内尚未发现HPA-1x等位基因,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进行多态性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山东汉族骨髓供者HLA-A*02等位基因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可能对临床供体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碱基序列直接测序(PCR-SBT)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50例中华骨髓库山东分库内山东汉族骨髓供者血样进行HLA-A*02位点DNA测序分析。结果 750例样本HLA-A的基因分布中HLA-A*02基因频率为0.288。共检出6种HLA-A*02基因,分属3种血清学特异性,其中以A*0201和A*0206为主,基因频率分别为0.137和0.066,累计构成比占全部A*02的70.53%;以A*0210所占构成比最小,基因频率为0.002。363例HLA-A*02阳性样本的高分辨分型结果中A*0201 A*1101分型结果最为常见。山东汉族HLA-A*02等位基因的总体分布格局与香港、四川和台湾人群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山东汉族样本高分辨水平HLA-A*02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为临床患者寻找合适供者,并为移植免疫及本地区群体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人群HPA-1~17基因的多态性及其表达频率,建立HPA基因型资料库。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对284名健康的已加入中华骨髓库的血小板捐献者HPA基因进行分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结果:武汉地区健康血小板捐献者中检测出HPA-a基因中的1a~17a基因;各基因独立的分布频率中,HPA-1a(98.77%)、2a(97.01%)、3a(59.68%)、4a(99.82%)、5a(99.82%)、6a(98.42%)、15a(49.47%),HPA-7a~14a、16a和17a均为100%。仅检测出HPA-b基因中HPA-1b(1.23%)、2b(2.99%)、3b(40.32%)、4b(0.18%)、5b(0.18%)、6b(1.58%)、15b(50.53%),未检测出HPA-7b~14b、16b和17b。文中调查和分析了HPA基因组合型及其频率,发现武汉地区HPA基因有28种组合型,其中仅有3种基因组合型频率10%(44%),另外25种基因组合型的频率均9%(56%)。在与国内外不同地区人群HPA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武汉地区人群中HPA基因频率与上海、成都地区人群没有差异性,与美国、英国、欧洲人群有较有明显差异,而与日本人群的差异较小。结论:HPA-3、15系统具有多态性,在随机血小板输注中,供受者HPA-3、HPA-15系统不配合的机会分别为36.54%、37.50%,是HPA配合性输注关注重点。HPA基因多态性研究数据有利于指导地区性血小板供者库库容的设计,配合临床开展选择适合性血小板输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北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分布特征。方法:对1 912例河北地区汉族人群献血者采用基于测序的分型技术(SBT)进行HLA-C位点高分辨基因分型,直接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进行比较。结果:1 912例河北汉族献血者中共检出41个HLA-C等位基因,其中频率大于0.050的常见等位基因共7个,分别为C*07:02(0.13546),C*06:02(0.118985),C*08:01(0.101726),C*03:03(0.10068),C*01:02(0.09022),C*03:04(0.089174),C*04:01(0.071391)。与我国其他文献中汉族人群数据进行群体比较后发现,河北汉族人群HLA-C位点频率除与最高的常见基因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均为C*07:02外,与其他地区无论是分布规律还是常见等位基因的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四川、广东、湖南岳阳3省市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基因分布规律却较为相近。结论:获得了河北地区汉族人群HLA-C位点基因分布规律和特征,与南方汉族人群差异显著,本研究为中国人群HLA-C位点基因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西梧州籍汉族α-地中海贫血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在高分辨基因分型水平上的等位基因多态性和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法(PCR-SBT),对广西梧州籍汉族117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HLA-A、B位点进行高分辨基因分型,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应用Arlequin V3.5软件,以最大似然法分析单倍型频率。结果在117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共检出高分辨HLA-A等位基因17个,HLA-B等位基因33个。A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的是A*11:01(27.35%),B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的是B*40:01(15.38%)和B*46:01(14.96%)。频率最高的HLA-A-B单倍型有A*33:03-B*58:01(11.49%)、A*02:07-B*46:01(8.33%)、A*11:01-B*40:01(6.34%)。连锁不平衡最显著的单倍型是A*33:03-B*58:01、A*02:07-B*46:01、A*74:02-B*51:01、A*02:03-B*38:02、A*11:02-B*27:04。结论广西梧州籍汉族α-地中海贫血患者HLA-A、B等位基因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其双座位单倍型具有地区性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0.
HBV感染者人类白细胞Ⅰ,Ⅱ类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体内病毒持续和清除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32例HBV感染后病毒清除者(感染恢复组)和40例骨髓移植供者(正常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HLA-A,B,DRB1)分型检测.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组,HLA-DRB1*1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较正常组(0.230vs0.075,P=0.004,OR=3.674,95%CI:1.445-9.338)和HBV感染恢复组(0.230vs0.063,P=0.004,OR=4.468,95%CI:1.492-13.377)均显著增高,HLA-B*35,DRB1*13则显著降低(0.066vs0.163,P=0.027,OR=0.362,95%CI:0.143-0.918;0.016vs0.008,P=0.017,OR=0.174,95%CI:0.035-0.859);HLA-A*69,B*56也显著降低(均0.000vs0.037,P=0.031).HLA-A*0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慢性肝炎组与HBV感染恢复组比较显著降低(P=0.044),HLA-B*51在感染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9).结论:机体对HBV易感性和病毒持续或清除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相关.HLA-DRB1*12可能既为易感性位点,又能促进病毒的持续感染;HLA-B*51,A*02可能为易感性位点,但感染后易清除病毒;HLA-DRB1*13可能是抗HBV感染的保护性基因;HLA-B*35,B*56和A*69在中国北方汉族人可能也为抗HBV感染的保护性基因.  相似文献   

11.
房颤的发生源于心脏电生理改变和心房结构重塑的共同作用。心房纤维化是一个有害的过程,会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与降解失衡及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值等。早期研究显示,心室纤维化会引起心室壁进行性硬化,进而引起心室功能不全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但随后的研究突出显示了心房纤维化与房颤的关系,与瓣膜病、高血压和老龄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也是患者唯一能够自我控制的致病因素。许多心血管医生已经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戒烟干预的重要性,但尚缺乏相应的戒烟知识和戒烟技巧。本共识通过全面总结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  相似文献   

13.
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对器官和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作用的研究正成为热点,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酶,可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还可以使缓激肽灭活.  相似文献   

14.
病例:患者女,86岁,因"间断腹痛、呕吐5 d"于2010年12月23日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2次/d,约50 ml/次。患者发病期间无排便、排气,无发热、呕血,小便正常。门诊行腹部立位平片示,肠梗阻(见图1)。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20余年,曾于2010年9月28日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见图2)。遂以肠梗阻、慢性胆囊炎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多因素与多基因慢性疾病,根治高血压一直是广大医学研究者和患者的梦想.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近几年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血压靶基因的界定和载体构建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基因治疗高血压已经被动物实验证明是完全可行的一种生物疗法.由于任何一种药物和疗法都有它的“优势、不足”两面性,高血压基因治疗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6.
<正>血小板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是反映血小板活化及功能的重要标记。MPV与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肥胖以及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周围血管疾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并且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社会上呼唤人文医学或人文医生的声音很响,似乎而今的医疗服务使社会大众难于接受。对此,我们复习研究了许多相关文献,从远古时代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发展到今天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各时段的医疗服务。这一文献复习始于朱宗涵教授于2001年在北京地区会议上讲话时提出的“人文医学”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8.
对氧磷酶1(PON1)是一种Ca2+依赖、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关性的内酯酶,它能阻止或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LDL氧化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起始和进展的中心环节,所以PON1被证实具有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PON1有多种基因多态性位点,这些多态性引起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差异,导致基因表达水平和PON1活性的差异,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重要的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是PON1的活性,而不是其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LVH)是增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对单一抗高血压药治疗未能达到目标降压的高血压患者主张联合用药或用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20.
血清瘦素为脂肪组织分泌的具有内分泌激素特性的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人体能量平衡的调节。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瘦素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就瘦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