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合化痰活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运用刺五加注射液合化痰活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并设50例对照组,作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合化痰活血方有扩张血管、增加脑动脉血流等功效,故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正确评价参麦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西其汀注射液治疗.结果 2组在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无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黄芪注射液6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qd共4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78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qd共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73.6%。结论: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比单独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疗效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运用血塞通注射液对76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结果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善率相似,但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开始时间为2001年1月,截至时间为2014年4月。Meta分析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1 1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临床疗效、治疗起效时间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方面,治疗组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未见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相对于其他中药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起效时间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但其相对于西药和体外超声治疗的疗效如何,尚需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参麦注射流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正确评价参麦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8例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西基汀注射治疗。结果 2组在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无差异。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效。  相似文献   

7.
周纯 《中医药导报》2012,(12):44-4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与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对照组)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予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眩晕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d,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2.7%。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血液流变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血黏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4例吕云利,傅学锋,姚向荣,廖军,路逵自1995年11月~1996年7月,我们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并与传统中药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诊断接文献(中风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止晕汤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静滴天麻素注射液和服用止晕汤,对照组静滴盐酸培他定,两组疗程均21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及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提高脑部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止晕汤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单纯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VB IV)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较单纯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痉挛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短暂性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与头位及体位变化有关的眩晕。我们于2000年3月~2003年6月用温胆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11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动脉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椎-基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予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治疗前生中医证侯积分、椎-基动脉血液平均流速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兰涛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999-1000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我们近年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该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以升阳益胃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TCD检测。结果:总有效率为90.00%,TCD检测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甄玉成  黄英海  林枫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5):344-344,367
我们1997年以来运用刺五加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并与川芎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者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至2007年10月,笔者采用莪红注射液佐治椎 -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3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36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