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三峡建坝后库区环境变化对肺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三峡建坝后,库区环境和人口变化对三峡库区的斯氏肺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 调查库区奉节县的自然环境、水面积变化和移民情况,并对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携带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肺吸虫抗原IDT和ELISA检测易感人群。结果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水位升高至175m,奉节县水面积将增加13.36万亩,有利于中间宿主溪蟹的繁殖、扩散,而淹没区的移民将使人口分布更趋集中。人群的肺吸虫抗原皮试(IDT)和ELISA的阳性率分别为14.36%和9.30%,当地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携带率为4.08%。结论 三峡库区环境的变化、人口的集中及居民有生食和半生食溪蟹的习惯将可能导致肺吸虫病的流行和扩散,但通过肺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教育,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可防止肺吸虫病在库区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衢州市开化县肺吸虫病的现况。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肺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82%,人群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5.69%,人群溪蟹生食率为28.41%。提示衢州市存在肺吸虫病疫源地,流行区人群中可能有隐性感染或近期感染病例,且肺吸虫感染与生食溪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工程库区斯氏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南水北调工程库区丹江口市斯氏肺吸虫病流行情况,人群皮试阳性率为20.32%,第一中间宿主螺的感染率为0.64%,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感染度为3.07个囊蚴/只,动物宿主猫的自然感染率为44.68%。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衢州市开化县肺吸虫病的现况.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肺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82%,人群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5.69%,人群溪蟹生食率为28.41%.提示衢州市存在肺吸虫病疫源地,流行区人群中可能有隐性感染或近期感染病例,且肺吸虫感染与生食溪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三峡建坝后 ,库区环境和人口变化对三峡库区的斯氏肺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方法 调查库区奉节县的自然环境、水面积变化和移民情况 ,并对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携带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肺吸虫抗原 IDT和EL ISA检测易感人群。 结果 三峡水库蓄水后 ,长江水位升高至 175 m,奉节县水面积将增加 13.36万亩 ,有利于中间宿主溪蟹的繁殖、扩散 ,而淹没区的移民将使人口分布更趋集中。人群的肺吸虫抗原皮试 (IDT)和 EL ISA的阳性率分别为 14 .36 %和 9.30 % ,当地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携带率为 4 .0 8%。 结论 三峡库区环境的变化、人口的集中及居民有生食和半生食溪蟹的习惯将可能导致肺吸虫病的流行和扩散 ,但通过肺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教育 ,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防止肺吸虫病在库区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石台县肺吸虫流行现状及易感因素,为制订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石台县仙寓乡作为调查点,采集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采用捣碎沉淀法检测其囊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集当地 6 ~ 75 岁调查对象末梢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肺吸虫特异抗体 IgM 和 IgG;同时进行肺吸虫易感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检测溪蟹 98 只,囊蚴感染率为 13. 27% (13 /98),感染度为 0. 066 个 /g,感染指数为 0. 008 9;采集 319 份当地调查对象末梢血,血清学检测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 6. 58% (21 /31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食用溪蟹以及喝生水者抗体阳性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 487、8. 053,P < 0. 05)。 结论 石台县为肺吸虫病历史流行区,目前部分人群仍存在感染,食用溪蟹及饮用生水者易感染肺吸虫。 加强肺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是预防和控制当地肺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宁海县肺吸虫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海县肺吸虫病的调查研究周德宏,李忠安自1979年我县深圳区的溪蟹体内发现肺吸虫囊蚴后,即对全县开展了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普查和第一中间宿主、野生动物自然感染情况及虫种调查,并先后发现了宁海拟钉螺;斯氏、哈氏并殖吸虫;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病人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合江县及毗邻地区肺吸虫病流行现状.方法 分部位解剖溪蟹并计算囊蚴感染率(度);问卷调查;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DIGFA-kit)检测血清抗体,抗体阳性者做肝功检查,并报告肺吸病肝损害2例.结果 第二中间宿主以锯齿华溪蟹为主,流行区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携带率为92.36%(2 453/2 656);虫种鉴定为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流行区居民食生蟹率23.08%(223/966),皮下游走性包块者4.45%(43/966).流行区人群血清学DIGFA-kit检测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4.84%(24/496);流行区人群有生食和半生食溪蟹的习惯,且感染与镇村、职业、年龄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者肝功结果显示γ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ALT和AST轻度升高.结论 合江县及毗邻流行区肺吸虫病的隐性感染依然存在;肺吸虫病对当地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危害;应加强肺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阻断该病在该地区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延平区肺吸虫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延平区肺吸虫病病原虫种、第一、二中间宿主和人群的感染率。方法收集全县10个乡镇38个村的淡水螺蛳与溪蟹标本并按常规检查其肺吸虫囊蚴,对葫芦山、吴丹、明洋三个村人群作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者抽血以EIJSA法检测肺吸虫抗体。结果发现的病原虫种为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和三倍体。第一中间宿主有二种螺蛳:放逸短沟蜷、小桥拟钉螺,因数量少没有检查。第二中间宿主有三种溪蟹,即:福建华溪蟹、福建马来溪蟹及华南溪蟹属一新种。三个村蟹标本检查囊蚴感染率为12.12%(8/66)。人群皮内试验的阳性率为7.08%(110/1554)。三个村人群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10.37%(55/530),6.53%(34/521),418%(21/503),三个村皮试阳性者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72%(7/55),11.72%(4/34),4.76%(1/21)。结论延平区为闽北肺吸虫轻度流行区,但局部地区为中度疫区。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西部系高山高原地带,从未发现过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患者及其中间宿主。本病主要流行于东部的四川盆地,据80个县(市)的调查,流行区遍布于盆地的各个方位。病原的第一中间宿主主要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有锯齿华溪蟹等18种淡水蟹(包括新发现6个新种及新亚种)。已发现豹猫和果子狸有自然感染,系野生动物保虫宿主。  相似文献   

11.
巨睾并殖吸虫人体致病的发现及其疫区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87~1991年我们对桂北融水县大年乡高汉、中止村作肺吸虫病调查,圆顶华溪蟹肺吸虫囊蚴感染率高达20.5%(100/487),拟钉螺的尾蚴感染率为0.4%(105/26170),居民的肺吸虫抗原皮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分别为65.7%(448/682)和47.5%(252/530).有胸痛、咳嗽、喀血、咳铁锈色痰等表现者为18.4%(55/299),痰检粪检虫卵阳性率为7.4%(22/297)。根据人工感染家犬所获虫体、虫卵及尾蚴、囊蚴等形态观察、比较,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认为当地存在两种肺吸虫病病原,一为斯氏狸殖吸虫,另一为巨睾并殖吸虫。后者的人体感染为首次发现。融水县肺吸虫病流行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地人群感染率之高、危害之严重为文献所少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农架林区并殖吸虫病疫源地的分布情况,为预防控制并殖吸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 DIGFA-kit检测神农架林区人群血清抗体,并与常规ELISA相比较;同时调查中间宿主、动物宿主感染情况。结果 共采集人群血清样本1128份,阳性76份,阳性率为6.74%,ELISA平行对照试验阳性符合率为98.7%。第一中间宿主螺的感染率为0.91%,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感染囊蚴为3.21个/只,动物宿主猫和果子狸的自然感染率为51.72%和15.79%。结论 DIGFA-kit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于流行区临床检验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区域有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的存在,为斯氏狸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调查福建省将乐县等10 处并殖吸虫疫区感染率变化并探讨其原因,为本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新资料。收集前后20 年间疫区的螺、蟹、人群等并殖吸虫感染率和影响这些结果的因素资料。10 个疫区中福建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下降明显,前者下降至0 ,而卫氏并殖吸虫疫区的蟹类感染率由79 .72% (405/508) 降至47.44%(411/868)( P< 0 .01) ,螺类感染率由0.28% (23/8212)降至0.03% (2/5907)( P< 0.01)。蟹体内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变化不大,前后分别为46 .03 %(220/478)和46.60% (48/103) 。其原因:福建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为湖北钉螺闽亚种,因防治血吸虫病而被消灭。卫生并殖吸虫疫区感染率下降主要与溪河毒鱼时殃及螺蟹,房屋与田野毒鼠(并殖吸虫终末宿主或转续宿主) 及致猫犬科动物误食毒鼠药饵或中毒的鱼、鼠致死所致。而斯氏并殖吸虫孳生地多为远离乡村的小山沟,不受或少受毒鱼、毒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城市低海拔斯氏、泡囊狸殖混合感染在福州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福州新店镇肺吸虫病疫区病原虫种和第一、二中间宿主 (螺、蟹 )的种类和感染率。方法 以病人为线索 ,捕捉螺蟹作常规法肺吸虫尾蚴和囊蚴检查并考察疫区。结果 在象山村发现为斯氏狸殖与泡囊狸殖疫区 ,该村靠近福州市中心 ,距福州火车站仅 5 3km。有三种螺蛳 ,即新店拟钉螺新种 ,建瓯洱海螺和放逸短沟蜷 ,前两种螺发现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 3 75 % (12 / 32 0 )和 6 5 7% (2 3/ 35 0 ) ;有 3种蟹 ,即福建马来溪蟹、角肢南海溪蟹和台湾南海溪蟹 ,感染有斯氏狸殖吸虫和泡囊狸殖吸虫囊蚴 ,感染率达 6 1 91% (78/ 12 6 ) ,每只阳性蟹和每 g蟹组织携带囊蚴数分别为 5 89个和 1 5 3个。结论 福州新店镇为福建省一个新的近城市低海拔斯氏狸殖吸虫和泡囊狸殖吸虫混合感染的严重疫源地。斯氏狸殖吸虫为主要病原虫种 ,新店拟钉螺新种和福建马来溪蟹分别为主要第一、二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武夷山中段闽江流域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蟹类种群及其感染情况,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和寄生虫资源库样本扩充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4月,在武夷山山脉沙溪和富屯溪闽江水系的建宁县及其周边宁化、邵武、将乐、顺昌县开展调查,选择居民区附近山涧水沟采集溪蟹标本。根据雄蟹第一腹肢末节形态特征进行蟹种鉴定,采用直接压片法、双筛法检测捕获的溪蟹并殖吸虫感染。分离并殖吸虫囊蚴,根据囊蚴大小、囊壁厚薄和排泄囊及肠管形态鉴定囊蚴种类,并计算溪蟹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和感染指数。结果 建宁县及周边闽江流域6条水系存在将乐华溪蟹、福建华溪蟹、黎川华南溪蟹、林氏华南溪蟹、沈氏华南溪蟹、平肢华南溪蟹、恩氏博特溪蟹等7种溪蟹分布,在蟹体内检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43.6%(125/287)。将乐华溪蟹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57.1%(48/84)、26.2%(22/84)、61.8%(21/34);福建华溪蟹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52.6%(51/97)和30.9%(30/97);黎川华南溪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9%(5/72),此为该蟹卫氏并殖吸虫感染首次记录。建宁县调查点溪蟹多为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混合感染,并殖吸虫感染率为70.4%(76/108),平均每只感染溪蟹检出囊蚴15.3个、平均每克溪蟹检出囊蚴1.9个,囊蚴感染指数为20.5。建宁县周边调查点溪蟹体内检出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52.3%(56/107),平均每只感染溪蟹检出囊蚴9.8个、平均每克溪蟹检出囊蚴0.9个,囊蚴感染指数为4.6。结论 建宁县及周边闽江流域蟹类种群资源丰富,且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高,为高度感染风险的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用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从病犬肺虫囊中收集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冰冻切片,制作抗原片。采用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人和病鼠血清抗体。试验设健康大鼠血清对照及其他寄生虫病血清对照。结果斯氏狸殖吸虫病人和病鼠血清特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7%和97.4%。实验动物从感染后第2周开始抗体检测阳性,第4周阳性率达97.4%,持续10周。结论免疫酶染色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斯氏狸殖吸虫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三氯苯达唑治疗斯氏狸殖吸虫病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三氯苯达唑对人体斯氏狸殖吸虫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 用三氯苯达唑治疗 4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 ,随访 6~ 10个月 ,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表现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的变化情况。 结果 经治疗后 ,全部患者的症状如皮下游走性包块与体征及胸部X线表现 ,肺部浸润及胸腔积液均消失 ,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患者服药过程中及随访时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 三氯苯达唑治疗斯氏狸殖吸虫病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耐受性极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金标免疫渗滤法诊断疑似并殖吸虫病及考核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并殖吸虫抗体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2003-2006年由浙江省有关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诊的疑似并殖吸虫病患者72例,用并殖吸虫抗体金标快速检测法(Pw-DIGFA)检测患者血清抗体阳性者,综合其饮食史及相关临床表现,拟诊为并殖吸虫病,给予吡喹酮治疗,并于治疗后3及6个月随访、复查,分别用Pw-DIGFA和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配对血清抗体水平。 结果 Pw-DIGFA和ELISA 法检测结果一致,72例中抗体阳性28例,阴性44例。在28例阳性者均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或蝲蛄史,以及饮用生溪水史;21例有低热、咳嗽及胸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并殖吸虫病相关临床征状和体征,7例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异常增高(15%~70%)。用ELISA 检测阳性者、阴性者、健康人血清抗体水平(吸光度A450值)分别为1.7361、0.2973、0.2657;经t检验,阳性者与阴性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12.047, P< 0.01),阴性者与健康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9, P>0.05)。治疗后3个月复查,ELISA检测6例中有5例血清效价下降2~5个滴度,Pw?鄄DIGFA检测抗体反应斑点色泽变淡;ELISA检测1例治疗后复发患者抗体效价升高1个滴度,Pw-DIGFA检测抗体反应斑点色泽变化不明显。治疗后6个月复查7例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者, 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下降3~6个滴度, Pw-DIGFA检测抗体反应斑点色泽较治疗前明显减弱。 结论 Pw-DIGFA检测疑似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有较好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治疗前、后配对血清平行检测有较好疗效考核价值。Pw-DIGFA法操作简易快速,适用于并殖吸虫病较少见地区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北省西部山区并殖吸虫病流行现状。方法选取兴山县、恩施市、郧西县和保康县等4个县(市)作为并殖吸虫病监测点,开展主动监测。在监测点采集溪蟹检测囊蚴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群血清并殖吸虫特异性抗体Ig G和Ig M,同时开展相关知识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共采集人群血清1 143人份,总体阳性率为1.84%(21/1 143);其中男性阳性率1.78%(10/562),女性阳性率1.89%(11/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共采集溪蟹161只,平均重量11.72 g,阳性率为9.32%(15/161),感染度为7.07个/只。其中雌性溪蟹阳性率为11.54%(9/78),雄性为7.23%(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4,P0.05);雌性溪蟹感染度为6.67个/只,雄性溪蟹为7.67个/只。参与问卷调查的1 143人中,有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行为者占0.44%,有喝生水行为者占0.87%。结论湖北省西部山区并殖吸虫病传播链仍然存在,部分监测点第二中间宿主感染率回升,应持续开展监测防控和健康教育宣传,以免出现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