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循环管理法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法,即通过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执行、控制检查、巩固成果并处理遗留问题,提高"知情同意告知制度"的执行力.结果:应用PDCA管理法,提高了医务人员"知情同意告知制度"的执行力,有助于患者合法权益的保障,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PDCA管理法形成螺旋式,不断地循环上升,持续提升管理质量.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提高医务人员"知情同意告知制度"的执行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比较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前后医院护理质量的改变情况。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本院呼吸科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PDCA循环实施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PDCA循环,对照组患者未实施PDCA循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后,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技术操作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查房质量与健康教育质量均明显提高,各项分值均较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前有所提高,开展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使得护理管理更具人性化,不但可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符合优质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循环管理法在内科系统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病区质量管理应用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管理法.护士长学习掌握质量持续改进循环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并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对本科全体护士培训学习掌握循环管理法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模拟应用能力.结果:通过2年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病区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自我质控和管理能力.结论: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管理模式通过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执行、控制检查、巩固成果并处理遗留问题这几方面,使护理质量改进形成螺旋式,不断地循环上升,持续改进.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4.
廖长青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86+1832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老年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自入院接待开始护士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程序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老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由91%上升至96%,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7%。结论:护士在护理老人时应用PDCA循环的方法不仅利于老人生理、心理康复,而且锻炼了护理队伍。使护理工作得以稳步推进,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得到提高,达到了良性循环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刘斌 《包头医学》2016,40(2):103-10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法(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分级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单元应用PDCI循环管理法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即对护理分级质量管理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提高了分级护理落实率(由原来的94.5%提高到96%)和分级护理质量(由原来的89%提高到91%);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4.5%提高到96.8%。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是持续改进分级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而高质量的分级护理,是实现安全护理的有例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门诊护理服务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门诊护理人员中选取24名护理人员进行本组研究,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未实施PDCA循环模式,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操作合格率和各项指标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操作合格率和各项指标满意度评分相比于实施前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服务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使护理人员重视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操作,且得到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2012年10~12月)我科住院治疗的1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2016年6~8月)我科住院治疗的1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活动后病房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健康教育知晓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5.71%降至0.71%,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95.00%增至99.29%,增幅达4.29%,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戴明循环管理能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窦佩娥 《吉林医学》2013,34(7):1362-1363
目的: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标本质量管理,提高病区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围绕临床护士采血现状,检验科对血标本质量的反馈信息和患者反馈的意见,制定改进目标及实施方法。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6个月,血标本不合格率从实施前的2.2%下降到0.9%;患者对护士采血技术及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4%上升到98%。结论:通过实施PDCA循环法规范血标本质量,降低了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提高了护士对血标本环节质量控制的意识,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在骨科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栓塞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构建患者术后深静脉栓塞管理模型,依据PDCA循环寻找出术后导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制订适合本科室的护理指引,对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患者深静脉栓塞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评估科室各层级护士对深静脉栓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由63%升至87%;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由原来的4%降至0.5%,使患者对深静脉栓塞护理的总体满意度由原来的90%升为97%。结论对骨科患者深静脉栓塞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防范风险,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崔树平 《包头医学》2015,(4):247-24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法在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收108名护理实习生,应用PDCI(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法提高教学质量,即对实习内容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持续教学质量改进.结果:108名护理实习生圆满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实习结束对本院教学满意度98.8%,同是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结论:PDCA(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法,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规范临床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实习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质量环(PDCA)循环在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对门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数据对比应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实施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院形象,有助于门诊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2年起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康复科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康复科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患者对康复科护理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和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对照组)相比,存在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康复科护理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所接受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在康复科更加安心、放心地接受康复治疗,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46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73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应用PDCA循环,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低于B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PDCA循环后,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余洁明  邢刚  黄沛珍 《吉林医学》2014,(13):2910-29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升泌尿外科病房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泌尿外科患者60例进行调查,内容主要有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人文关怀、健康宣教及专业知识,后采用PDCA方式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结果:PDCA循环后与循环前的操作技能满意度分别为(91.5%vs70.7%),服务态度满意度(91.5%vs79.3%),人文关怀满意度(93.1%vs81.0%)、健康宣教满意度(89.7%vs74.2)及专业知识(87.9%vs70.7%),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可有效提升泌尿科患者对操作技能、服务态度、人文关怀、健康宣教及专业知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养结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收集院内收治的处于"医"或"养"状态的老年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入院后,对照组患者予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予以常规安全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接受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病区管理、健康教育、护理质量情况、满意度调查评价以及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护理评价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危重患者、分级护理、病区管理、护理安全"认可度较高;且院内服务满意度各指标显著较高(P<0.05).同时,试验组安全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开展优质护理,为医养结合护理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能够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敏 《包头医学》2015,(4):239-240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方法.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护理单元应用PDCA对58例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即对患者健康教育实施:计划(评估)、实施(具体实施),检查、处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58例患者基本了解病因、诱因、治疗过程、药物、饮食、锻炼等内容,提高了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5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实现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有改进、见成效的健康教育,是提供患者自我照护和管理能力的有效模式,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此次实验研究时间是2007年到2015年期间,对比实施PDCA循环模式干预前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干预前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护理质量考核结果、患者满意度,均优于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不但能够成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还可以更好地强化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告知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建立科学、合理及规范的告知制度,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教训,制定护理知情权得以落实的制度;明确护理告知的相关内容,提高沟通技术与水平;大力推广"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服务新模式;探索与创新及实践新的护理告知技巧。通过随机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同时也进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的分析与评价。结果:2009年我院未实施护理告知,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85%左右,但实施护理告知开始,直到2012年底,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上升为97%左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理,2006年我院护理纠纷与投诉达到19起,但2012年底统计仅有2起一般投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告知的实施,是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尊重,除了可以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肖志华  梁坤兰  岑君 《广西医学》2012,34(7):881-882
目的 探讨PDCA(PDCA)循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及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2 189例,实施了3个PDCA循环的阶段性改进,即进行计划(P)、实施(D)、查核(C)、行动(A)循环,比较实施前后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费用、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寻求一种最优化的临床路径,并将其标准化.结果 实施PDCA循环来管理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住院治疗,明显缩短了住院天数,全程不使用抗菌药,降低了药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结论 应用PDCA循环有利于确立最合理的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优化诊疗过程,在医疗质量的改进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利清 《吉林医学》2014,(34):7670-767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康复科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加强护士对不良事件、应急预案、专科技能的培训、强化核心制度的执行等方面入手,对不良事件的讨论,制定改进措施,监控实施并评估其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PDCA循环是一种有效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