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Gefitinib(020μmol/L)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DU145细胞24~120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分布,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1ot)检测细胞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efitinib可以显著抑制DU145细胞的生长,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效应,并且细胞生长多停滞于G0/G1期,细胞EGFR蛋白表达分别下降了10.92%(2.5μmol/L)、43.71%(5μmol/L)、53.53%(10μmol/L)和85.98%(20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fitinib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细胞生长在G0/G1期阻滞及EGFR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不同剂量X射线及联合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对K562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提高肿瘤放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为研究对象,加入终浓度为0.1mmol/L的硝普钠共孵育一段时间后,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继续培养不同时间分别收获细胞样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O/EB双染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结果:单纯辐射与硝普钠联合辐射对K562细胞的生长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且硝普钠与辐射联合作用时。X射线诱导K562细胞生长增殖抑制及细胞的凋亡率大于硝普钠和X射线单独作用之和。且随时间的延长及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硝普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在照射前后小剂量(〈4Gy)时没有明显差异,均以G0/G1期阻滞为主,只是在大剂量时有明显不同;8Gy、12h时,照射前以G0/G1期阻滞为主,照射后12h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随照射剂量的增加G2/M期阻滞达到高峰,以后随时闾的延长G/M期阻滞逐渐解除,组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硝普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并促进辐射所致肿瘤细胞的凋亡。提高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薄荷醇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PM8和TRPA1的表达;MTT和划痕试验检测薄荷醇对DU14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RPM8对DU145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提示TRPM8在DU145细胞中高表达而TRPA1在DU145细胞中不表达;薄荷醇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与未经薄荷醇处理的细胞相比,经100μmol/L薄荷醇处理的细胞培养24、48和72h后,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49.12%±1.92%vs61.71%±2.70%、77.65%±1.63%、71.81%±2.46%,P〈0.05,P〈0.01),进而抑制细胞增殖(P〈0.05),并抑制细胞迁移(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薄荷醇并不引起细胞凋亡。结论 TRPM8可能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对于高表达TRPM8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针对TRPM8通道的药物治疗可能比TRPM8基因治疗更为实用,因此,薄荷醇作为一个潜在的抗肿瘤药物也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肝癌细胞对6MV-X线放射敏感性与细胞周期进程间的联系。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Gy 6MV-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剂量HepG2和PLC/PRF/5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状况。 结果 4Gy 6MV-X线照射后24 h,HepG2细胞凋亡率高于PLC/PRF/5细胞,分别为(7.61±0.77)%和(5.63±0.87)%(P<0.05),且随时间和剂量增加,差异越显著;HepG2细胞受4 Gy照射后12 h,G0/G1比例下降,后逐渐上升,G2/M期比例增高,随后逐渐下降,0~6 Gy照射24 h后,G0/G1期比例逐渐上升,G2/M期比例逐渐下降;PLC/PRF/5 细胞G2/M期比例随照射后时间延长及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G2 期阻滞更为明显。 结论 HepG2细胞对放射更为敏感,0~6 Gy 6MV-X线照射可以改变HepG2与PLC/PRF/5细胞周期进程,HepG2细胞发生G1和G2期阻滞,PLC/PRF/5发生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单独或联合131I照射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在γ射线中增敏或拮抗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1 500μmol/L硫氢化钠(NaHS)单独或联合0.3 mCi的131I作用于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Hoechst 33342/PI双染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及细胞凋亡.结果:NaHS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其阻滞于G0/G1期,G2/M期百分率则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aHS联合131I作用于细胞96h,与131I照射组比较:照射时间≥2h时细胞凋亡率及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并呈照射时间依赖性.结论:外源性H2S抑制MCF-7细胞增殖,但未能诱导明显凋亡;H2S增加MCF-7细胞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可能与其使细胞G2/M期显著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肿瘤细胞SMMC-7721辐射敏感性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6/09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辐射医学实验室进行。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SMMC-7721,在用X射线照射前4h,换入含有0.1mmol/L硝普钠(一氧化氮的前体)的培养液,与对照组(不加硝普钠)一起,在200cGy/min的剂量率下,分别照射0,1,2,4,6,8Gy,换为正常培养液培养。用集落形成法计算细胞的存活率,用吖啶橙/溴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的死亡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①存活曲线细胞存活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减少,硝普钠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低于对照组(2Gy时,P<0.01)。②细胞死亡百分率(坏死细胞与凋亡细胞总数/总细胞数):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硝普钠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从(9.95±3.53)%(0Gy)逐渐升至(58.74±3.46)%(6Gy),而硝普钠组则从(18.53±12.02)%(0Gy)迅速升至(61.57±9.53)%(2Gy)。③细胞周期检测结果:对照组细胞经过X射线照射后,出现了G2/M期阻滞[从0Gy时(12.50±5.76)%逐渐增加到8Gy(40.36±2.74)%],而硝普钠组细胞在低剂量时主要表现为G0/G1期阻滞[0Gy:(16.06±7.19)%;2Gy:(17.93±0.92)%],而G2/M期阻滞仅在高剂量时明显[8Gy时为(50.10±3.93)%,P<0.05]。结论:经硝普钠产生的一氧化氮,通过与X射线协同作用,减少了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死亡,阻止细胞被阻滞至G2/M期,是一种有效的辐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7.
用形态学,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γ射线诱发BAF3细胞G_2/M期阻滞和凋亡的作用,以及咖啡因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5Gyγ射线照射后6小时引起细胞G_2/M期阻滞,G_2/M期比例为49.10%,12小时升至52.00%,无细胞凋亡发生。照前分别加入1mmol/L及5mmol/L咖啡因,照后12小时G_2/M阻滞程度降低,比例降至39.42%和15.49%,形态学检测细胞凋亡比例为8.33±1.53%和18.33±1.76%,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例为18.78%和43.81%,DNA电泳可见细胞凋亡特有的梯状图谱。结论提示,G_2/M期阻滞抑制能促进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Taurolidine通过诱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4A5)凋亡,提高放射敏感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taurolidine对B16—4A5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克隆实验检测taurolidine的放射增敏性。结果:50μmol/L的tauroldine作用于B16—4A5细胞48h,诱导12%的细胞凋亡,并显示了显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细胞克隆存活实验显示,当25μmol/L的taurolidine与X射线联合时,细胞存活率开始降低,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下降,放射增敏比(SER D0和SERDq)随着taurolidine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Taurolidine可能通过诱导B16—4A5细胞凋亡,提高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与未照射细胞相比,经X线处理后,S期减少,G2/M期阻滞程度具有剂量和依赖性,G2/M期阻滞在12 h与24 h时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在12 h或24 h达到阻滞高峰后,48 h的结果显示最大峰值回落。结论: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X线照射后存活后代生长延缓,放射敏感性增高,呈S细胞减少和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10.
熊暮珺  肖若芝  阮星星  陈家杰  林东军 《新医学》2012,43(5):331-333,340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对白血病Kasumi-1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0.5~100μmol/L地西他滨作用Kasumi-1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法检测0.5~20μmol/L地西他滨处理Kasumi-1细胞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碘化丙啶单染色法观察G0/G1期、S期、G2/M期Kasumi-1细胞比例;逆转录PCR法检测p21WAF1/CIP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0.5~100μmol/L地西他滨均可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作用24、48、72 h的IC50浓度分别为6.92、5.03、4.47μmol/L;0.5~20μmol/L地西他滨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水平较低,但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阻滞Kasumi-1细胞G2/M期,上调p21WAF1/CIP1基因表达。结论:地西他滨对Kasumi-1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WAF1/CIP1表达以及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