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明系小白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2h,4组口服低剂量吡喹酮(吡20mg/kg或吡50mg/kg),并被动免疫转移抗日本血吸虫单抗(McAb14或McAb24),其减虫率分别为45.40%(McAb14+吡20mg/kg)、44.15%(McAb14+吡50mg/kg)、45.74%(McAb24+吡20mg/kg)和65.87%(McAb24+吡50mg/kg),均高于2组被动免疫转移单抗组的减虫率[29.88%(McAb14)、40.01%(McAb24)]和2组单剂吡喹酮组的减虫率[13.85%(吡20mg/kg)、31.50%(吡50mg/kg)]。实验结果提示,单抗协同吡喹酮,可提高减虫率,对预防日本血吸虫病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感染细粒棘球蚴达10-12个月的小鼠ig甲苯达唑(Meb)25-50mg·kg-1·d-1×7-14d,其体内瘪囊壁与充盈囊壁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抑制率为67.8%-78.9%和11.3%-45.4%,ig阿苯达唑300mg·kg-1·d-1×14d对充盈囊壁ALT的抑制率为40.7%,而ig吡喹酮500mg·kg-1·d-1×14d的则无明显影响。用上述药物治疗时,仅Meb50mg·kg-1·d-1组对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6%-43.9%。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抗 C D+4 人鼠嵌合抗体对哮喘发作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取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加入50 mg/ L、100 mg/ L 抗 C D+4 人鼠嵌合抗体,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其对经抗 C D+3 单抗诱导的体外培养0 、24 、48 小时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 T T) 微量比色法观察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哮喘患者淋巴细胞经抗 C D+3 单抗诱导培养24 小时(33 ±07) % 及48 小时(52 ±15) % 凋亡细胞阳性率与正常人24 小时(65 ±33) % 、48 小时(89 ±30)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0290 ±0013) 与正常组(0220 ±0015)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50 mg/ L、100 mg/ L 抗 C D+4人鼠嵌合抗体均可显著增加哮喘患者淋巴细胞凋亡数量[50 mg/ L:24 小时为(1420 ±220) % ,48 小时为(33 ±4) % ;100 mg/ L:24 小时为(21 ±5) % ,48 小时为(400 ±27) % ] ,两者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亚治疗剂量吡喹酮对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血吸虫肠相关趋阴极抗原(GACA)水平的影响。方法KatoKatz法粪检确定10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口服5mg/kg、10mg/kg、20mg/kg剂量吡喹酮和安慰剂。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DotELISA)分别检测服药前、后2、8、24和48小时患者血清GACA水平。服药前、后检出率变化采用χ2检验。结果3个实验组服药后2小时检测血清GACA水平,平均较服药前上升3个滴度,后渐下降;至服药后48小时,血清GACA水平仍高于服药前1个滴度。血清GACA检测敏感性,可由服药前的82.7%提高到服药后2小时的100.0%(P<0.05)。对照组48小时观察期内,血清GACA水平波动在1个滴度范围内,检测敏感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口服不同亚治疗剂量吡喹酮均能有效升高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血吸虫GACA水平,并显著提高血清GACA检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糖原,蛋白质,硷性磷酸酶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2-35d的小鼠1次ig蒿甲醚(Art)300mg.kg^-^1后24h,其体内♀,♂血吸虫的糖原含量较对照组减少约50%,72h后则分别减少64.1%和77.9%。给药后72h,♀,♂虫的蛋白质含较对照组分别减少68..1%和49.3%。给药24h,♀,♂虫的硷性磷酸酶(AKP)活力的抑制率约为25%,72h后,♀虫的AKP进一步被抑制,抑制率达61.6%。酸性磷酸酶(ACP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重点加碘企业的盐碘质量进行了现况调查,在16个盐厂中加碘浓度在50mg/kg以上的企业有3个(18.75%),40~49mg/kg的有8个(50.00%),39mg/kg以下的有5个(31.25%);加入不同浓度碘的均值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本次抽检的450份样品中,合格的(>40mg/kg)205份(45.56%),不合格的245份(54.44%),其碘盐合格率随碘的加入量增大而增高,按50、40~49和<39mg/kg3个浓度级加入碘的合格率依次为67.00%、54.22%、12.80%,碘盐合格率与加碘浓度呈正相关(r=0.9705)。并对今后如何提高新疆碘盐生产的质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2-35d的小鼠1次ig蒿甲醚(Art)300mg·kg-1后24h,其体内♀、血吸虫的糖原含量较对照组减少约50%,72h后则分别减少64.1%和77.9%。给药后72h,♀、虫的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68.1%和49.3%。给药24h,♀、虫的硷性磷酸酶(AKP)活力的抑制率约为25%,72h后,♀虫的AKP进一步被抑制,抑制率达61.6%。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受抑制亦以♀虫较为明显,给药72h♀、虫抑制率分别为75.7%和47.6%。  相似文献   

8.
作者获得1株特异的抗血吸虫成虫20-24kDa蛋白多肽表位的杂交瘤细胞株(SjA111)。分泌McAb为IgG1,腹水效价1.2×106。将SjA111McAb-HRP结合物用Dot-ELISA检测499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循环抗原(CAg),阳性者390例(78.16%);25例肺吸虫病人,36例华支睾吸虫病人及132例正常人血清中,仅1例肺吸虫病人出现交叉反应。CAg的检出率和阳性血清滴度倒数的几何均值(GMRT)随着每g粪便虫卵数(EPG)的增加而递增。吡喹酮治疗后各期病人粪孵阴性者CAg的转阴率:半年为75.50%(114/51),1年为73.68%(84/114),1年半为88.04%(103/117)。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甲苯咪唑(22.5mg/kg·d×7),盐酸左旋咪唑(15mg/kg·d×7),以及上述两药复方(甲苯咪唑22.5mg+左旋咪唑15mg/kg·d×7),对BALB/cCR小鼠模型体内周期型马来丝虫的实验疗效。实验治疗前5d,用长爪沙鼠保种的9d龄马来丝虫移植于BALB/cCR小鼠35只,每鼠15条(10♀,5♂)。给药治疗后第40d剖检,以回收的成虫数,并以同批感染不给药的对照组相比较,计算回收率判别疗效。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及复方口服给药组的成虫回收率分别为22.9%、81.3%和50%;各药乳膏皮涂给药组的成虫回收率为2.1%、47.9%、0.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复方甲苯咪唑乳膏皮涂给药组疗效好,5只实验鼠在给药治疗后40d全部转阴,而等剂量口服给药的5只实验鼠无一阴转。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在肝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分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六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给予10%D-半乳糖胺(D-Ga1N)0.6g/kg及大肠杆菌O111B4脂多糖(LPS)0.1mg/kg腹腔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分别于给D-GalN前20分钟及后6小时、11小时,精氨酸(Ars)组给子L-Arg0.5g/kg腹腔注射;Arg一硝基精氨酸甲酯(NAME)组给予L-Arg0.5g/kg加L一NAME50mg/kg;NAME组给予L-NAME10mg/kg;地塞米松(Dex)…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鼠胰岛素治疗后血压升高机制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雄性Wistar大鼠以含0.3%氯化钠饲料喂养,用STZ65mg/kg制成DM模型,予胰岛素8~12U/d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这时糖尿病组血浆胰岛素水平(38.6±2.4U/L)明显高于对照组(15.4±1.8U/u),表明DM鼠模型已产生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测血压、心率、血去甲肾上腺素、24小时尿VMA(三甲基四羟基苦杏仁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3±2.7kPa,445±15次/分,0.52±0.03nmol/24h,1.47±0.03μmol/24h对14.1±2.0kPa,360±15次/分,0.31±0.02nmol/24h,0.54±0.04μmol/24h),但24小时尿钠(0.50±0.08mmol,kg-1/24h)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12mmol·kg-2/24h),二组间血醛固酮无差异,表明高胰岛素能引起血压升高,可能与体内钠潴留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而与醛固酮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蒿甲醚预防血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观察蒿甲醚预防血吸虫感染的作用,小鼠、兔和犬于感染血吸虫尾蚴后不同时间灌服(ig)蒿甲醚(Art),并根据总减虫率和减雌虫率评价预防效果。结果,小鼠于感染后d7开始ig1剂Art,然后每wk重复给药1次,共4次的效果最好。兔与犬于感染后d7igArt10或15mg/kg,然后每1-2wk重复给药1次,共2-4次,总减虫率和减雌虫率为96.8%-100%,部份或全部受治动物无雌虫,一些与急性血吸虫病有关的指标,如体温、嗜酸性粒细胞数和粪便虫卵等均无异常或阴性。兔每隔天感染血吸虫尾蚴48-52条,共5次,并于第1次感染后d7开始,用Art15mg/kg,按上述给药方案预防,总减虫率和减雌虫率为97.6%-98.4%。上述感染犬和多次感染的兔用Art预防后,肝组织结构正常,虫卵肉芽肿数亦明显减少。结果认为,Art具有预防血吸虫感染的作用,可明显减低血吸虫感染率、减轻感染度和防止急性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居民自1978年推广食用加碘盐后,缺碘情况的改善和控制缺碘性疾病(IDD)流行的效果,并对1992~1994年该地区IDD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控制指标的20%以内。但儿童尿碘水平仍属偏低,1992~1994各年度低于50μg/L者分别占调查人口的58.24%、35.48%和39.54%。3年中共检测92户(次),碘盐含量<20mg/kg的为82户(次),占89.13%;>20mg/kg的10户(次),仅为10.87%,说明非碘盐冲击仍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HBeAg^+,HBeAg^+,HBV-DNA^+)136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49例采用抗乙肘iRNA2mg隔日肌注,3个月,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10mg/kg主5天后5mg/kg23天,胸腺肽10mg每日肌注30天。第2组45例用胸腺肽90天,剂量和其他联合用药同1组。第3组42例为对照组。治疗结束(3个月)3个组ALT复常率分别为93.8%,93.3%,4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尾蚴( C A)、童虫( J A)、成虫( A W A)及虫卵抗原( S E A)的抗体检出率及其水平。方法:应用间接 E L I S A 对未感染野生东方田鼠( W M F)、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B M F)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 d 的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B M Fi15 )的抗日本血吸虫 4 种不同阶段抗原的抗体进行了检测,并与昆明小鼠感染尾蚴15 d( A Mi15 )、42 d( A Mi42)和未感染组( A M)作了对比。结果: W M F和 B M F的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检出率以抗 J A Ab 最高(94. 6% 和 94. 4% ), 抗 A W A Ab 其次(85. 5% 和 83. 3% ), 抗 S E A Ab (58. 1% 和59.4% ),抗 C A Ab(14.3% 和13.9% )最低。 B M Fi15 的4 种抗体水平较未感染组显著升高, 抗 J A Ab 和抗 A W A Ab 的检出率为 100% ,抗 S E A Ab 为84.4% ,抗 C A Ab 为65.6% ; W M F、 B M F和 B M Fi15 的4 种抗体水平呈相同趋势( J A> A W A> S E A> C A), B M Fi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全基因核酸疫苗免疫C57 BL/6 及BALB/c 小鼠诱生的保护性免疫力。方法: 将构建的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全基因核酸疫苗 (pCMV-SjC97) 经后腿胫前肌免疫C57BL/6及BALB/c小鼠, 共免疫3 次, 每次间隔3 w k。末次免疫后3 w k 以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6 wk 后计数成虫负荷及肝、脾、肠组织虫卵数。设不含SjC97 编码基因的空载体质粒免疫组为对照组。结果: pCMV-SjC97 免疫C57 BL/6 小鼠主要诱生IgG2a 和IgG2b 亚类, 而免疫BALB/c小鼠除诱生IgG2a 和IgG2b 亚类外, 还诱生IgG1。pCMV-SjC97 免疫C57BL/6 小鼠诱生较明显的减虫率 (35.5% ~41.1% ) 和减卵率 (肝、脾及肠组织减卵率分别为44.5% ~59.6% 、56.7% ~82.4% 及57.9% ), 而对BALB/c小鼠未诱生保护性。结论: pCMV-SjC97 核酸疫苗能对C57BL/6 小鼠诱生较明显保护性免疫力, 而对BALB/c 小鼠未诱生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7.
蒿甲醚早期治疗小鼠血吸虫病的疗效(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蒿甲醚(Art)系青蒿素的衍生物,不仅有抗疟作用,还有抗血吸虫(特别是d7童虫)作用。本文应用Art的早期治疗方案,观察其控制血吸虫感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小鼠于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当天(do)igArt300mg.kg-1,然后每隔2-3wkig1次相同剂量的Art时,减虫率和减雌虫率均低。若于感染后d7开始ig首剂Art,然后每wkig1次,共给4次时,可使宿主体内的雌虫减少近90%或90%以上,且部分鼠的雌虫被完全消灭,肝脏亦无明显变化。此外,d7童虫经Art300mg·kg-1作用后,残留的雌虫发育缓慢,治后3wk(即感染后28d),大部分雌虫的生殖腺尚未发育成熟,少数虽已发育,但其子宫内的虫卵数较对照组的减少91.7%。表明Art用于感染血吸虫尾蚴后早期治疗,可起到保护宿主的作用,不仅可控制血吸虫感染,而且还可减轻感染度。  相似文献   

18.
洛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少坦对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经(24hUAER)20-200μg/min,伴或不伴高血压,维持原DM治疗不变,分组比较应用洛沙坦(50mg/d)或依那普利(20mg/d)治疗12周前后平均动脉压(MAP)、24hUAER、H了、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酸(U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31/32k Da 蛋白( Sj31/32 蛋白)辅以polyalphaolefin( P A O)佐剂免疫小鼠,同时比较了 Sj31/32 蛋白辅以福氏完全佐剂( F C A)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 Sj31/32 蛋白+ P A O 组小鼠减虫率为3755% ,肝减卵率为6702% ; Sj31/32 蛋白组小鼠减虫率为2118% , 肝减卵率为 4903% ; Sj31/32 蛋白+ F C A 组小鼠减虫率为 2402% , 肝减卵率为5224% 。结果提示, Sj31/32 蛋白辅以 P A O 佐剂的减虫作用优于 Sj31/32 辅以 F C A 的减虫作用( P< 005),且明显强于单纯 Sj31/32k Da 蛋白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P< 001)。  相似文献   

20.
兔重复感染血吸虫尾蚴的蒿甲醚和吡喹酮早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8-52条,每wk1次,共6次,并于第1次感染后d7ig1次蒿甲醚(Art)1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Art,连给8或4次时,减♀虫率各为97.8%和88.9%,上述兔于第1次感染后d21ig1次吡喹酮(Pra)40mg.kg^-^1,然后每1或2wk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Pra,连给7或4次的♀虫率减少率为100%。兔每隔1d感染1次血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