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全市人口521万。全市每年临床用血约5吨,需25000人(每人次献血200ml)献血才能满足临床需求。为了保证向临床合理计划供血,建立稀有血型档案,我站自2000年11月起.对我市无偿献血者除ABO血型鉴定外,对Rh血型同时也进行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献血者HIV感染率的11年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浙江省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收集从1994至2004年间约660万献血者的筛检资料,应用ELISA初、复检筛选,应用免疫印迹法确证HIV感染。结果表明:11年间,浙江省献血人群总体HIV感染率为0.0879/万,省内献血者感染率低于省外献血者感染率,男性感染者多于女性,近年来献血者HIV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且不同人群感染率的差异逐渐减小。结论:在艾滋病低流行区域诸如浙江省,尽管未见输血传播HIV病例,但经输血传播HIV的趋势有扩大的风险。目前的筛检程序值得信赖,但仍需综合多种方法阻止HIV经血传播。  相似文献   

3.
海北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全州总面积约3.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47万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农牧民群众对“无偿献血,献血光荣”的意识进一步提升,个人自愿到血站或在街头流动采血车上  相似文献   

4.
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98年10月国家实施《献血法》以来,我站共接待无偿献血3762人次。其中男性2338例:女性1424例。发生献血反应105例,占无偿献血总人数的2.8%。女性发生献血反应人数高于男性。经国内外大量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少量献血无损健康,反而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因为无偿献血一次采集的血液量200ml约占人体总血液量的5%,对人体不会有影响,但我站  相似文献   

5.
论精神卫生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影响,我国精神卫生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精神病患病率由50年代的2.7‰上升到70年代的5.4‰、80年代的11.1‰、90年代的13.47‰,我国现有精神病患者约1600多万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17a以下的3.4亿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既往献血资料查询在采血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多人一次无偿献血向一人多次无偿献血转变,是发展低危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渠道,也是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阻止已淘汰献血者再次献血,对提高血液质量、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至关重要。抚顺市年平均献血人数约为12000人次,献血者血液初、复检各项阳性率总和平均为7.8%左右。为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管理,阻止其再次献血,除及时通知献血者的化验结果并宣传献血知识外,在采血车上开展电脑查询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防和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过程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398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47人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PLT〈170×10^9/L,体重50~55kg的献血者和初次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易发生献血反应。结论:选择体重高,血小板计数高,多次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献血者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培育和发展忠诚献血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13名献血者进行调查。结果(1)对无偿献血事业总体看法很好的男、女性比率分别为55.8%、47.6%。(2)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献血很值得的18~29岁、30~39岁40-60岁年龄的比率分别是67.6%、58.2%、44.4%。(3)认为采供血机构诚信服务完全可信任的献血1.2次、3~4次、5-6次、7次以上献血者比率分别是73.0%、64.4%、40.9%、39.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及献血经历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总体看法、花费时间和精力献血的认同以及对采供血机构诚信服务的信任度有差异。应综合考虑不同献血者感知价值、服务质量、关系信任、成本转换等因素,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全程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制定完善的献血健康教育方案,并制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资料,对无偿献血者实施献血前、献血过程中和献血后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前后无偿献血者初复检不合格率、献血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的严重程度、再次献血率和一次献血400ml人数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对无偿献血者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献血者献血条件符合率和再次献血率,降低献血反应率,提高献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献血多次献血,其血清中的微量元素锌、铜、铁、镁的含量是否有变化,是否影响献血的身体健康.我们就此对60名献血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1869人次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者有37例,发生率为1.98%,其中轻度反应有32例,占86.49%,中度反应有5例,占13.51%;无重度反应。结论: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献血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提高穿刺技术,改善献血环境等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RhD阴性血液的用量分布和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安市Rh阴性血需求量较大.且不同程度供应临近省市。为此,笔者对本地区Rh阴性用量、血型分布、人群职业分布,建档后情况、予约献血情况,以及采取的管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丹麦供血者协会是一个非赢利的非官方的独立开展工作的协会。该协会的宗旨是在丹麦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里提供足够数量的供血者。在520万居住人口中,有25万注册的供血者,约占18~60岁成人的10%。为满足520万丹麦人的需要,每年约要37.5万次献血,平均每一供血者每年要献血1.5次。该协会另一宗旨是确保丹麦的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自给自足,而不使用其他国家的血液。这是由于这些国家同样需要这些血液以及从安全因素考虑。丹麦供血者血液具有相当高质量,保证了其血液制品传播传染病的风险极小。该协会制订了丹麦献血的方针,保护供血者合理的利益。所有丹麦供血者均是自愿无偿的,但地方当局会依照有关血液的法律规定,为每次献血支付一定  相似文献   

14.
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7年1~1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67.7%的献血者表示愿意继续献血作为观察组,不愿意或者不清楚的占32.3%;影响再次献血的因素:女性、年龄大、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农民、初次献血、对献血知识了解程度肤浅、对献血环境及工作人员不满意等。结论众多因素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通过积极开展献血知识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来促进无偿献血制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洛阳市输血管理的两翼:搞好农村献血和基层用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洛阳市献血工作先后经历了有偿献血、计划无偿献血、街头自愿献血3个阶段。1990年以前为个体献血,1991~1998年个体献血、计划无偿献血并存,1998年至今临床供应全部为无偿献血,其中2000年至今实现了河南省卫生厅提出的“四个过渡一个延伸”目标,即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献血过渡达到100%;临床用全血向成分血过渡达到98.56%、一次献血200ml向400ml过渡达到99.27%、机采成分有偿献血向无偿过渡达到100%、农村人口献血占献血总量的68.78%,先后4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虽然取得了这些成绩,但仍有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如献血人群主要以城市人口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满足自愿无偿献血者奉献爱心给社会的心理需求。提高无偿献血服务工作质量,扩展自愿无偿献血人群,发展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方法 于献血过程前、中、后期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为献血者开展全方位服务。结果 实现了组织献血向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ml向400ml的过渡;献血者满意度稳定在98%以上;献血反应减少到0.69%以下,实现了服务的零投诉;固定献血队伍逐年增加。目前已建立3万多人。结论 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使无偿献血事业呈现良性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迄今,国内精神卫生事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病率由50年代的2.7%上升到70年代的5.4%,80年代的11.1%,90年代的13.47%,精神病患者已经达到1600多万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占半数左右。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中国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国内献血人群中一种新的比血传播病毒(SENV)感染的流行状况,方法:以SENV ORF1区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方法。采用多重PCR法对596份严自3个不同地区无偿和/或有偿献血标本进行SENV DNA(D和H亚型)检测,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后测序分析。结果:在体检合格的献血中,SENVDNA检出率为13.5%-21.0%在抗-HCV,HBsAg,抗-HIV,梅毒抗体阳性和ALT异常升高的献血中,SENV DNA检出率分别为35.0%、14.0%,60.0%、28.6%和31.3%,献血中SENV-D亚型等高于SENV-H亚型,不同地域献血SENV DNA检出率的差异无显性(P>0.05),体检不合格献血(抗-HIV或抗-HCV阳性的SENV-D感染率显高于正常献血人群(P<0.05);6份严自不同个体和不同地域之间的SENV分离株部分基因组核苷酸的变异最高达11.9%,与标准标(AX025838)相比变异高达13.2%,结论:在国内献血人群中存在SENV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全国献血情况。方法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2012-2014年全国350个采供血机构的献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2-2014年,全国献血人次分别为1 235.12万人、1 256.54万人和1 280.55万人。人口献血率分别为9.16‰、9.34‰和9.40‰。献血量分别为4 119.40吨、4 197.66吨和4 273.97吨。人均献血量分别为3.06 m L、3.12 m L和3.14 m L。捐献全血人次分别为1 168.61万人、1 182.25万人和1 199.66万人,献血量分别为1 965.51万U、1 990.05万U和2 016.24万U。捐献机采血小板人次分别为66.50万人、74.30万人和80.47万人,献血量分别为93.88万治疗量、108.56万治疗量和119.74万治疗量。2012-2014年,我国捐献全血的献血形式是以个人无偿为主,所占比例超过70%,而团体无偿所占比例为20%左右。捐献全血的个人无偿献血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团体无偿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形式以个人无偿为主,所占比例超过90%。结论 2012-2014年,我国的献血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的现代药物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增加了患者的发病率(脑卒中、血栓栓塞事件、心力衰竭)、住院率、致残率和死亡率。Af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约0.4%~1.0%,其中60岁以上人群中约6%,80岁以上人群约8%,因心律失常而住院的病人约1/3患有Af。目前Af患者在北美约230万,欧洲约450万,我国约800万。近年来,Af的药物治疗进展相对滞后,而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射频消融术)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