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继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奥美拉唑)和观察组(30例,联合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和奥美拉唑)。24 h内消化道出血停止为显效,24~72 h出血停止为有效,72 h以上仍有出血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66.7%),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9例(30.0%),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和尖吻蝮蛇血凝酶可明显缩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患者消化道出血持续时间,从而减少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共发生应激性胃粘膜病变439例,发生率为20.3%。年龄≥60岁、GCS评分为3~4、血压升高或降低、血糖≥8.2 mmol/L、体温≥40.5 ℃、pH值<7.35、氧饱和度≤85%的患者继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几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颅脑损伤程度越严重、高龄、血压升高或降低、高血糖及高热、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能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胃粘膜病变(SGML)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咪达唑仑组(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每组57例。结果 常规组并发SGML 30例(52.6%),咪达唑仑组并发SGML 19例(33.3%);两组SGML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持续输注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72h内)进食对颅脑损伤后应激性胃粘膜损伤(SGML)的预防效果。方法62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伤后72h内进全流质饮食;对照组34例,常规禁食。结果观察组发生SGML5例(17.9%),对照组16例(4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早期进流质饮食对颅脑损伤后SGML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保守治疗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入院第2、5天应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水肿指数。入院第2、5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清NO、LPO水平。结果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80例,发生率为12.2%。入院第2、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P〈0.05)、发生首次出血时间越短(P〈0.05)、出血持续时间越长(P〈0.05)、出血量越大(P〈0.05)。不同脑水肿指数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NO、LPO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入院第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血清NO、LPO水平越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血清NO和LPO水平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治疗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痊愈35例,显效4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28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P<0.05)。治疗7 d,观察组甘露醇应用量、甘露醇应用时间、N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GCS评分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21例(21.0%)、脑疝5例(5.0%)、颅内感染6例(6.0%);对照组肺部感染46例(46.0%)、脑疝24例(24.0%)、颅内感染19例(19.0%)。观察组肺部感染、脑疝、颅内感染等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测指导下治疗方案有助于将颅内压控制于理想水平,从而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继发急性脑梗死(AC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开颅手术治疗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继发ACI的危险因素。结果 96例中,术后继发ACI 12例,发生率为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CS评分3~5分、合并脑疝、低血压及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术后继发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ACI发生率较高,术中有效扩容、扩血管治疗,同时加强血压控制,积极预防脑疝,有助于减少术后ACI。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探讨血清胃泌素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了重型颅脑损伤患受伤后24h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并对治疗期间出在激性溃疡出血出血后进行血清胃泌素的动态观察。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24h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较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溃疡出血组出血后升高更显。结论 胃泌素在重度颅脑损伤后庆激性溃疡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道营养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18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8例常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B组60例在此基础上(不用碱性药中和胃酸)于入院后或手术后12h给予鼻饲流质食物。结果B组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及首次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胃酸pH值〈4.0者A组为77.6%(45/58),B组为13.3%(18/60)。结论早期胃肠道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有关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6月-2006年6月我们收治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肝功能检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效44例,有效38例,无效20例。谷丙转氨酶岫、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与GCS分值之间均呈负相关(P〈0.01)。存活组的ALT、AST、GGT水平与死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常致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脑外伤的轻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注意监测及保护肝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过度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颅内压(ICP),脑氧摄取,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 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过度通气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PaCO,)维持在(4~4.67kPa)2h,同时监测颅内压,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行过度通气2h后,ICP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下降(0.53 kPa),脑氧摄取与血清NSE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轻度过度通气有效地降低了颅内压,没有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及脑组织损伤,不能放弃这种简单有效的降低颅内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癫形成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外伤性癫的预防措施。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继发外伤性癫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4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继发性癫103例,发生率10.9%。其中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39例(37.9%),开放性颅脑损伤28例(27.2%),颅内血肿25例(24.3%),单纯脑挫裂伤11例(10.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癫是局部严重的脑神经细胞结构损伤和神经抑制、负反馈系统破坏,导致神经细胞异常过度放电和异常放电进一步扩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危重颅脑损伤早期基础代谢增高,能量消耗大,同时有应激性高血糖、负氮平衡代谢稳乱、脱水等并发症,成为病人继发死亡的原因,因此肠内营养(entsral—nutrion,En)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被纳入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案中。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联用泰胃美对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用泰胃美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渍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纳洛酮联用泰胃美给预防应激性溃疡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给预防应激性溃疡治疗,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预防应激溃疡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与泰胃美联用预防应激性溃疡,起到预防作用,又降低了泰胃美的神经毒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2-01~2006-12 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治疗组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选择1997-01~2001-12按常规额颞骨瓣开颅术治疗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56.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06%,其病死率为26.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97%(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减压充分,从而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能有效改善其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引流在重型颅脑创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创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及内减压,术后早期行腰大池引流。结果恢复良好16例(28.6%),中残20例(35.7%),重残9例(16.1%),植物生存5例(8.9%),死亡6例(10.7%)。结论重型颅脑创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行腰大池引流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4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20例(44.4%),中残7例(15.5%),重残4例(8.9%),植物状态2例(4.4%),死亡12例(26.7%)。直接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并发脑内血肿8例,慢性全身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直视下脑疝复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大面积脑水肿颅内高压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7例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后MRSA颅内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价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的临床效果,并统计并发症。 结果大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痊愈11例,显效8例,进步6例,无效2例(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病死率为7.41%,细菌清除率为100%。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结论腰大池通畅引流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能有效控制MRSA颅内感染,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救治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ARF患采用CRRT结果。结果 1例治疗后48h肾功恢复正常。经其它综合治疗恢复良好出院;2例透析后12h,突发呼吸骤停。瞳孔散大,抢救无效死亡,1例深昏迷。于治疗后24h死亡;1例经36h治疗后肾功恢复正常,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ARF的治疗仍是个难题,脑水肿加重或迟发颅脑出血可能是影响CRRT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小儿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小儿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1例患者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3例,并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9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小儿颅脑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