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LFHD、HFHD及HDF三种血液净化方法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5例MHD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方法分为三组: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组42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41例和血液透析滤过(HDF)组42例。观察各组患者的CRP、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 LFHD组患者透析前、首次透析后及透析6个月后的CRP、IL-6、IL-8及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HFHD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CRP、IL-6、IL-8及TNF-α水平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1);HDF组首次透析后及透析6个月后CRP、IL-6、IL-8及TNF-α水平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1);HDF组透析6个月后CRP、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HFHD组(P〈0.01)。结论 HDF治疗及长期的HFHD治疗均能有效的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且HDF治疗的效果好于HFHD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影响,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5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血液透析组(HD)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在常规透析基础上,每隔2周加入血液透析滤过1次,每次4 h,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HD和HDF组患者hs-CRP、IL-6、SAA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 HD和HDF组患者的体内hs-CRP、IL-6、SA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透析6个月后,HDF组的hs-CRP、IL-6、SAA明显低于HD组(P<0.01),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HD组(P<0.01).结论 微炎症状态在MHD患者中普遍存在,HDF可以很好地清除SAA,减轻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效纠正贫血,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LFHD组18例、HFHD组18例和HDF组18例,监测治疗前后AGEs、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MHD患者透析前AGEs、CRP、IL-6及TNF-α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LFHD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均不能降低AGEs、CRP、IL-6、TNF-α(P>0.05);HFHD组单次透析后AGEs明显下降(P<0.05),CRP、IL-6及TNF-α下降不明显(P>0.05),透析8个月后,AGEs有下降趋势(P>0.05),CRP、IL-6及TNF-α明显下降(P<0.05);HDF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AGEs、CRP、IL-6、TNF-α明显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HDF和HFHD组AGEs、CRP、IL-6、TNF-α水平低于LFHD组同期水平(P<0.05),HDF组AGEs、CRP、IL-6、TNF-α水平低于HFHD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AGEs潴留和微炎性反应状态,HDF和HFHD对降低MHD患者AGEs水平、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有重要的意义,HDF可能优于HFHD。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protein,HMGB1)和微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探讨HMGB1与微炎症指标的关系,并研究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是否可清除HMGB1及改善微炎症状态。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按随机原则分为在线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17例及血液透析组(HD组)12例,另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分别检测HDF组与HD组患者入选时单次透析前、单次透析后及透析3个月后的血清HMGB1、IL-6、TNF-α、hs-CRP水平,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结果:MHD患者单次透析前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单次透析前血清HMGB1与TNF-α、hs-CRP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823、0.627,P0.01),而HMGB1与IL-6则无相关性(r=0.282,P0.05);与单次透析前比较,HMGB1在HDF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均有所下降,在HD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在HDF组单次透析后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HDF组透析3个月后、HD组透析3个月后升高,HD组单次透析后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HDF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均有明显下降,在HD组单次透析后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D组透析3个月后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HDF组单次透析后有所升高,透析3个月后有所下降,在HD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与HD组透析3个月后比较,HDF组hs-CRP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IL-6、TNF-α亦低于HD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升高,提示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MHD患者血清HMGB1与TNF-α、Hs-CRP呈显著正相关,考虑其可能作为一项评价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新指标,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可明显降低MHD患者TNF-α水平,并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HMGB1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LFHD组、HFHD组和HDF组各18例,检测治疗前后AGEs、Hcy、CRP、IL-6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另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MHD患者透析前AGEs、Hcy、CRP、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LFHD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均不能降低AGEs、Hcy、CRP、IL-6、TNF-α(P>0.05);HFHD组单次透析后AGEs、Hcy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Hcy、CRP、IL-6及TNF-α下降(P<0.05);HDF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AGEs、Hcy、CRP、IL-6、TNF-o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与LFHD组比较,HFHD组及HDF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HDF组低于HFHD组(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性状态,HDF和HFHD可以降低AGEs及Hcy水平,改善微炎性状态,HDF可能优于HFHD。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改善IR的机制。方法将5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血液透析组(HD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HDF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每隔2周加入血液透析滤过1次,每次4 h,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各取血标本检测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脂联素、尿酸及hs-CRP;采用IR的体内稳态模型评估方法(HOMA-IR)评估IR;以HOMA-IR作为因变量,体重指数、脂联素、尿酸、hs-CRP作为自变量,分析6个月后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各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结果透析6个月后,HDF组HOMA-IR、尿酸、hs-CRP水平明显低于HD组(P<0.05),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HD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HOMA-IR与BMI、脂联素无数量依存关系(P>0.05),与尿酸、hs-CRP存在数量依存关系(P<0.05)。结论 HDF可以很好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通过降低hs-CRP水平,减轻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这一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常规血液透析(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入选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HD组(n=25)和治疗组HDF组(n =25).比较入组时、单次透析后及透析3个月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比较各组间是否存在差别.结果:入组时、单次透析后Hs-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血液透析滤过组Hs-CRP、IL-6、TNF-α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透析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略升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HDF可以降低MHD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IL-6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衰竭(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滤过组(HDF)15例和常规血液透析组(CHD)15例,两组常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两组患者分别在进入实验前及治疗两个月后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同时测定15例健康志愿者CRP、IL-6血清含量作为对照。结果:①共观察了26例MHD患者(有4例中途退出),其中,HDF组12例。CHD组14例,全部MHD患者血清CRP、IL-6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O.01)。②HDF组治疗前CRP(16.93+8.28)mg/L、IL-6(33.38+8.15)pg/ml,治疗后CRP(10.76+3.99)mg/L、IL-6(28.82+6.77)pg/L,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CHD组治疗后CRP(18.14+6.94)mg/L、IL-6(37.81+6.82)pg/m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RP(14.15+7.97)mg/L,IL-6(27.61+7.61)pg/ml(P〈0.05)。结论:①CRP可以作为评价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标志物。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③HDF结合了HD与HF的优点。可以高效清除中小分子物质,可以降低MHD患者血清中CRP和IL-6含量,对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瘦素(Leptin)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20例和血液透析组(HD)20例。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瘦素、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①6个月后,HP+HD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升高(P<0.05),PA和血Alb升高(P<0.01)。②CRP、IL-6、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③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HD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周勇进  吴冲  李敏 《当代医学》2021,27(2):144-146
目的探究透龄及血透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每组31例。分析感染组细菌培养结果,比较两组透龄、血透方式等临床资料,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不同血透方式微炎症状态[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感染组透龄、每周透析时间短于非感染组(P<0.05),血透方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影响因素(P<0.05);治疗前接受HD、HFD、HD+HP治疗的患者血清CRP、IL-6、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治疗3个月接受HFD治疗的患者血清IL-6、TNF-α低于治疗前,接受HD+HP治疗的患者血清CRP、IL-6、TNF-α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透龄、每周透析时间、血透方式是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HD+HP血透方式可抑制炎性因子,有助于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分析MHD患者微炎症相关因子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30例、尿毒症非透析组28例、健康人(对照组)28例,分别检测CRP、IL-6、TNF-α、Hb水平。结果:血液透析组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未透析组(P<0.01),血液透析组H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未透析组(P<0.01)。透析组CRP、IL-6、TNF-α与Hb呈负相关(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增高与贫血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3组: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比较对血清iPTH、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清除率以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 (1)HD+HP组治疗前后血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D+HP组和HDF组治疗前后血iPTH、IL-6、TNF-α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D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D+HP组iPTH、IL-6、TNF-α清除率比HDF组高(P<0.05)。(2)HD+HP组、HDF组治疗后骨痛和肌无力、皮肤瘙痒、心绞痛等均明显好转,有效率均优于HD组(P<0.05);HD+HP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HDF组(P<0.05)。(3)患者CRP与IL-6(r=0.554,P<0.01)、TNF-α(r=0.572,P<0.01)及iPTH(r=0.541,P<0.01)呈显著正相关,iPTH与IL-6(r=0.533,P<0.01)、TNF-α(r=0.516,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HD+HP可有效清除iPTH、IL-6、TNF-α及CRP,从而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减轻临床症状;HDF亦能有效清除iPTH及IL-6、TNF-α,但清除效果不及HD+HP;HD不能有效清除IL-6、TNF-α、iPTH及CRP。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3种常用血液净化方式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6个月后患者残余肾功能( RR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组( LF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 HD+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 HD+HP组)。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尿肌酐、尿素水平,通过公式计算RRF;比较透析前、后患者残余肾功能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LFHD组、HD+HDF组和HD+HP组患者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3组患者RRF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其中LFHD组下降最显著,与HD+HDF组和HD+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HDF组RRF与HD+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前β2-微球蛋白、PTH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 HD+HDF、HD +HP 组β2-微球蛋白、PTH 水平明显低于 LFHD 组(P 〈0.05);HD+HDF组与HD+H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过程中RRF均有下降,但HD+HDF组及HD+HP组RRF下降程度明显低于LHHD组,提示HD联合HDF治疗和HD联合HP治疗比单纯LFHD治疗能延缓患者RRF的减退。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48例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分为两组,25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HDF),23例患者行血液透析(HD),两组患者均透析2年,观察胸腔积液减少和完全消失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胸腔积液的复发情况;检测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和透析6个月后Cr、BUN、P^3+、iPTH水平与IL-18、IL-6、IL-8、TNF-α水平。结果HDF组患者胸腔积液减少50%和完全消失所需时间明显较HD组短(P〈0.05),HDF组在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后,胸腔积液复发例数均明显少于HD组(P〈0.05),HDF组透析前后,Cr、BUN、P^3+、iPTH的清除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半年后,血P^3+、iPTH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DF组透析后P^3+、iPTH与H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半年后,HDF组P^3+、iPTH与透析前比较及与HD组透析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HDF组透析前后仅IL-6下降差畀有显著性(P〈0.05),透析半年后IL-6、TNF-α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HD透析后IL-18、IL-8、IL-6、TNF-α呈上升趋势,IL-8、IL-6升高与HD组透析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D组透析半年后IL-8与CHD透析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HDF组透析半年后与HD组透析半年后比较IL-6、IL-8、TNF-α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可明显缩短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并降低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的复发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本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组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D)、常规血液透析组(HD)、常规血液透析合并血液灌流组(HD+HP),各30例。分别测定与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透析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β_2-MG水平;观察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HFD组、HD组、HD+HP组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HD组、HD+HP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FD组、HD+HP组IL-6、TNF-α、CRP、β_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HD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D+HP组各指标下降百分比均高于HFD组(P0.05);HFD组和HD+HP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HD组,HD+HP组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D和HD+HP均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IL-6、TNF-α、CRP、β_2-MG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HD+HP的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 内脏脂肪素(visfati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并选取健康对照组60例,观察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水平及与微炎症状态的关系,随后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3组,观察三种治疗模式单次治疗4 h后、连续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水平及清除率。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内脏脂肪素表达水平与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明显正相关,HD组治疗前后血清visfatin无明显变化,HDF、(HD+HP)组治疗前4 h及3个月后血清visfatin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HP)组清除率大于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明显升高,与患者微炎症状态明显相关,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均能清除内脏脂肪素,血液灌流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无法清除内脏脂肪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D)对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状态的改善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1998年4月至2010年8月大连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33例患者,于高通量透析治疗前及6个月后分别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25-(OH)维生素D3、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比较HFD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高通量透析治疗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上升,β2-MG、AGEs 、IL-6水平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ALB水平与AGEs、IL-6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6和-0.310,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改善MHD患者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齐玲  孔祥栋  盛丹虹  吴思军  邵卫红  余旭红  许金华 《浙江医学》2018,40(14):1577-1579,1588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同透析方式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微炎症状态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MHD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每周行2次高通量血液透析(HD)+1次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为观察组;另30例患者每周行3次高通量HD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次透析治疗前)后(透析治疗1年后)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子[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l)]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vWF、sVCAM-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5种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vs30.00%,P<0.05)。结论与每周3次高通量HD比较,每周2次高通量HD+1次HDF的透析方式能更有效改善尿毒症MHD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微炎症反应,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Vit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40例MHD1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A组)和透析加口服VitE对照组(B组)。分别测定两组基础以及分组干预后1个月的血浆氧化应激指标(MDA)和微炎症指标(CRP、IL-6)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础MDA无显著差异(P〉0.05)。分组干预1个月后,常规透析组MDA较基础值增加(P〈0.05),CRP、IL-6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加Vit E组在1个月时MDA、CRP、IL-6明显低于基础值以及同时点常规透析组(P〈0.01)。结论 口服VitE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糖基化终产物(AGEs)、肌酐(BUN)和尿素氮(Cr)清除的影响.方法 将48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HD组、HDF组、HP+HD组,每组16例.在透析前后分别取血检测患者AGEs、BUN及Cr.结果 3组患者透析前后比较BUN及Cr均明显下降(P<0.01).HDF组和HP+HD组患者透析前后AGEs显著下降(P<0.01),而HD组透析前后AG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HDF、HP+HD均能有效地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小分子溶质,而HDF、HP+HD对AGEs清除能力明显优于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