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腺癌为高致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即可发生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不到6%,其首要转移途径为经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导致胰腺癌患者极差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的处理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已成为胰腺外科的热点与难点。目前标准淋巴结清扫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是否行扩大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范围仍存较大争议。由于尚缺乏统一标准且各中心执行标准不一致,故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我们团队总结回顾过去13年我中心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胰腺癌患者相关数据,我们认为扩大淋巴结清扫可清除可能残留的肿瘤组织和已有转移的阳性淋巴结,减少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根治的唯一希望。虽然目前各共识和指南详细描述了胰头癌根治术标准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 但对于具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对预后的影响仍有争议。目前研究者不但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如胰腺全系膜切除和海德堡三角清扫, 且建议对腹侧和背侧胰头癌选择不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此外, 在清扫主动脉旁淋巴结后, 钩突部和非钩突部胰头癌患者的预后有所不同, 值得进一步研究。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为胰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手术机会, 海德堡三角清扫对于改善这些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潜在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标准和扩大淋巴结清扫、特定部位胰头癌的淋巴结清扫及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后淋巴结清扫范围等问题的探索与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完整的肿瘤切除,联合规范的淋巴结清扫,对于改善病人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今,对于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区域的选择,各研究组间存在分歧,因此,临床医生也缺少相应的规范遵循。根据国际胰腺外科研究组的建议,对标准胰腺癌切除的定义及范围,标准或扩大淋巴结清扫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中胰头是胰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易出现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发现时多是晚期,预后极差。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及淋巴结清扫仍然是治疗胰腺癌最重要的手段。目前淋巴结清扫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针对胰腺癌行PD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争议进行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金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胰腺外科)近年来,尽管胰腺癌治疗的外科理念、手术技巧和综合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手术切除率和安全性也得到提高,但病人术后长期存活率并未显著改善。其中,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依然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到R0切除和规范化淋巴结清扫是提高胰腺癌切除术后远期存活率的关键。1合理的肿瘤切除范围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因为具有早期淋巴结转移和嗜神经性转移的特性其预后极差,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该疾病的治疗方式.胰头癌区域淋巴结清扫作为根治性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关注,但是其具体清扫范围以及是否联合血管切除一直也是争论的焦点.近年来,胰头癌切除的动脉优先原则被认为是对胰头癌手术相关理论的很好补充.而全胰腺系膜切除理念的提出也为胰头癌区域淋巴结清扫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胆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导致总体预后较差,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最佳的一种治疗方式。胆道恶性肿瘤容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从而导致患者失去手术机会以及预后不良。为了降低肿瘤转移及复发的可能,术中往往需要清扫淋巴结,但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对于胆道恶性肿瘤淋巴结清扫范围、数目意见尚未统一。因此,笔者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文献资料对淋巴结清扫在胆道恶性肿瘤根治术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病死率约占年发病率的98%,早期即可发生转移,加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手术切除率极低,只有10%~15%左右的病人在明确诊断时得到根治性切除,且术后5年存活率也仅为5%~20%[1].目前临床研究表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手术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内外胰腺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淋巴结清扫术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该术式在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总数、转移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密度、转移淋巴结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唯一方法,但是由于胰腺肿瘤的解剖和生物学特性,使得目前手术治疗上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本文希望通过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及手术切缘情况、胰腺癌可能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前减黄及姑息手术等六个方面阐述目前胰腺癌手术治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胰腺癌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作为胰腺癌最主要的转移方式,具有转移早、发生率高的特点,而且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癌在早期即可发生广泛的淋巴结微转移,这是影响术后肿瘤复发的最重要因素.对胰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明确肿瘤的转移规律,选择更加合理的术式,真正做到胰腺癌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淋巴结清扫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胃癌是目前我国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浸润深度(T)和淋巴结转移程度(N)是评价肿瘤分期的重要依据,UICC及日本胃癌规约均认为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评价胃癌预后的独立且重要的因素,因此,胃癌的淋巴结清扫程度与胃癌预后关系密切。东西方学者对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争论已持续多年,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趋向于把D2清扫术作为胃癌治疗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消化道肿瘤,局部复发、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外科医生针对手术切除范围进行了3个阶段的探索:从Whipple医生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到20世纪60年代是安全性改善阶段;之后至2000年的30年间,扩大淋巴结清扫、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全胰腺切除成为研究热点;随着2000年以后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的开展,手术范围扩大并未带来生存优势使外科医生逐渐向标准淋巴结清扫回归,也形成了关于切除范围的指南和共识,但疗效尚不满意。外科医生意识到需要重视肿瘤生物学性质对预后的影响,应联合化疗、放疗以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淋巴结清扫术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该术式在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总数、转移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密度、转移淋巴结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较常见,规范的颈淋巴结清扫术有利于降低局部复发率及再手术率并改善病人预后。然而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如果术前评估不仔细,清扫范围不规范,手术操作不熟练,某些部位的转移淋巴结容易在手术中被遗漏而导致残留。其中,位置较低的中央区淋巴结、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Ⅱb区淋巴结、位置深在的Ⅳ区淋巴结、Ⅴ区淋巴结、颈丛神经根间淋巴结、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间淋巴结和咽旁淋巴结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时容易被遗漏的转移部位,而颈部增强CT扫描有利于术前转移淋巴结的评估。熟悉容易遗漏的转移淋巴结部位、准确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清扫范围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是减少颈淋巴结清扫术转移淋巴结残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难点及其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麻醉、监护等相关学科的进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但手术的复杂性及高风险性仍然困扰着外科医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清扫范围胰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胰腺癌早期即可穿破胰管向胰周组织浸润、蔓延,其淋巴结转移发生早。据统计,早期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已达20%~30%,而进展期胰腺癌几乎都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还可直接侵入神经束膜间隙沿神经束扩散,多见于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伴行的神经丛,所以廓清腹膜后神经结缔组织和淋巴结是手术的难点和目前关注的一个热点。标准的W …  相似文献   

17.
高、低年龄组乳腺癌淋巴转移规律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低年龄组乳腺癌在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导手术治疗。方法 分别研究高、低年龄组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分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与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的关系。结果 低龄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高于高龄组。结论 低龄组乳腺癌应重视根治性,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宜缩小,术后应积极给予辅助治疗。高龄组乳癌合并症多,淋巴转移程度低,可适当缩小手术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8.
食管的淋巴管网丰富,引流范围广泛,涉及颈、胸和腹等处20余组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状态也是确定食管癌分期的重要指标,是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手术依然是食管癌治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然而,目前关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依然缺乏统一的认识。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似乎更符合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的时代潮流,但由于影像学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不足,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证据验证。基于大数据的数学建模和影像组学已辅助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抉择,对其深入的研究及发展将有助于食管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预后恶劣,5年生存率仅1%~5%,主要原因是胰腺癌具有早期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沿神经束膜扩散至胰外的生物学特征,目前手术是唯一的可以根治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尽管胰头癌的手术方式已经多达十余种,但切除率不高,仅为10%~15%,手术死亡率10%~44%, 5年存活率<5%。近年研究报道胰周神经丛侵犯可能是导致胰腺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针对胰周神经清扫可能胰腺癌根治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主要而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术后癌残留而导致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因素,肺癌手术中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至关重要。但目前淋巴结的清扫方式尚不统一,有系统淋巴结清扫术(CMLND)、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采样、系统淋巴结采样以及前哨淋巴结技术导航切除,并且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也日趋成熟。而寻求一个更规范、更完善的淋巴结清扫方式甚有必要。现就目前肺癌手术中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清扫方式、清扫范围以及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的现状以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