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马婧  徐爱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8):3518-3522
目的 了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的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 利用2016年7—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的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试点监测数据,选取6个月连续监测到的高血压患者1 595例为研究对象。监测内容包括: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等。比较4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结果 1 595例高血压患者中,1 565例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为98.1%,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者分别为896、88、467、114例。不同医保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就诊率、应就诊未就诊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保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保类型的高血压患者的门诊次均总费用、门诊次均自付费用、住院次均总费用、住院次均自付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保类型高血压患者门诊就诊机构选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的高血压患者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比例分别为47.7%(299/627)、68.5%(37/54)、84.6%(154/182)、78.4%(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保类型高血压患者住院机构选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高,但未能实现全覆盖。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的高血压患者对门诊卫生服务的利用度较高,参加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保的患者门诊服务利用度仍需要增强。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高血压患者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镇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和就医意向,为就医新格局的形成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6-8月,在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区、天河区及海珠区抽取居民650例。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对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利用、满意度及需求情况,患小病时的就医意向。以其中问卷填写有效的614例为调查对象。结果 614例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为62.7%(385/614),不同性别、学历、月收入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医保类型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中,53.0%(204/385)知晓所在社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2%(120/385)知晓所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全科医生;26.7%(103/385)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价为满意,63.6%(245/385)对社区医生评价为满意。38.3%(235/614)的居民在患小病时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不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居民患小病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中,希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常见病诊治、购买常用药品、定期体检、出诊、老/妇/幼保健、计生指导、康复治疗及急诊服务的比例分别为60.5%(233/385)、51.2%(197/385)、51.2%(197/385)、45.2%(174/385)、36.6%(141/385)、27.3%(105/385)、25.2%(97/385)、19.0%(73/385)。结论 广州市城镇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和患小病时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比例均较高,"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背景 2017年《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改革必然对社区居民的就医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而目前从需方角度评估改革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可以通过分析改革后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变化,为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实证依据。目的 了解2017年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社区居民用药态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评价政策改革的效果,并根据其中的关键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 按照方便和自愿的原则,于2018年1月选取北京市西城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问卷调查,以近半年有至医疗机构就医/取药经历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每个社区至少抽取居民125例,共抽取1 005例。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为居民对药品“零差率”政策的知晓情况、用药观念和行为,以居民的就医/取药地点偏好、就医/取药人群流向2个指标体现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69份(96.42%)。从就医/取药地点偏好来看,政策实施后80.2%(777/969)的社区居民更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取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参加公费医疗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取药的可能性低于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者〔OR(95%CI)=0.420(0.210,0.839),P<0.05〕。从就医/取药人群流向来看,政策实施后55.7%(540/969)的社区居民选择继续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取药,27.2%(264/969)的社区居民将就医/取药机构从大医院转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者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向大医院就医/取药的可能性高于受教育程度低者〔OR(95%CI)=0.721(0.529,0.983),P<0.05〕,公费医疗者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向大医院就医/取药的可能性高于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者〔OR(95%CI)=0.383(0.194,0.757),P<0.05〕,感觉药品费用降低者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向大医院就医/取药的可能性高于感觉药品费用未降低者〔OR(95%CI)=0.475(0.227,0.993),P<0.05〕。结论 北京市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取消药品加成、扩大社区药品品种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居民流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取药。今后需进一步加强药品政策宣传,促进居民改变用药行为,使用“零差率”药品,降低用药费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三驾马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程已经越来越快种种迹象表明,在全民医保的号角吹响之际,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三驾马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程已经越来越快,在某些环节甚至已经超过决策者当初的预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医疗保障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特点,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4 873户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询问调查?结果:南京市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对居民住院服务利用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则不明显;城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引导居民就医流向的作用不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表现明显?结论:政府应加快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医界快讯     
卫生部:3年内西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达90%以上 日前,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部大开发1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有关情况。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何锦国在谈到落实医改任务时表示,3年内西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在有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从政策层面来讲,可以说13亿人民的医疗保险可以达全覆盖,但从卫生公平的角度来看。是不理想的。第一,从制度设计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重点是“大病”:第二,从现实情况来看,虽有一组可喜的数据,至2007年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7.3亿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达2.2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66万人,预计至2010年基本能全覆盖,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在接受两会代表咨询时表示,目前覆盖城乡的35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5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已逐步具备预防、诊疗、追踪管理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因此,今年在25万城镇“一老”参保老人社区首诊试行的基础上,将逐步向公费医疗群体、参加城镇基本职工医疗保险的人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推广,直至覆盖全市的参保儿童。  相似文献   

9.
新医改方案中将“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放在五大方向之首。在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可见新医改对全民医保的重视。不过,由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两项制度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制度之间缺乏衔接与协调,在近几年的试点中出现两个参保群体间待遇攀比,  相似文献   

10.
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医疗保障制度)的内涵,它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和城乡医疗救助(以下简称医疗救助)。我国1998年开始建立职工医保,2003年启动了新农合试点,2007年开展居民医保试点,医疗救助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说明,中国特色的“全民医保”框架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8):61-61
为方便社区居民就近看病,南明区自1998年开始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共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7个,其中20个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13.
2013年3月14日,“两会”授权发布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的职责。由一个部门承担(简称“三保归一”)。国务院办公厅在2013年3月26日下发的《关于实施任务分工的通知〉要求,6月底前完成整合三大医保的职责。由此,三大医保到底归谁管理便成了业界争议的焦点。下面笔者就此问题留漱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系统的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笑颜  柳清瑞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6):1737-1739
目的 研究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影响因素,以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方法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因素,即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情况、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情况、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诊疗量高度相关的因子是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水平;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三项因素.结论 应合理地调整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情况,提高卫生服务机构的竞争能力,推进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接轨,更充分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找出促进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点。方法选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即恩格尔系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等6个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以上6个因素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结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即恩格尔系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等6个因素的关联度分别为0.7784、0.6204、0.6713、0.8249、0.6120、0.7922。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以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发展经济,深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接轨。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目前覆盖我国城乡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大体系所组成,分属人社部和卫生部主管。其筹资的渠道、报销的比例乃至使用的药品目录各不相同,在跨区报销方面也有不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而后我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经过包头市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考核认定,相继成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女工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渐铺开,我院又成为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因此,我国的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各类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速扩张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于1998年、2003年、2007年分别推行了城镇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下称“三大医保”),根据户籍制度及是否就业为区分,每一类型医保的水平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提出到今年年底之前,在全省全面建立起以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以惠民医疗和医疗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实现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逐步实现医疗救助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适应新形势,做好医院收费管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城镇居民医保的试点推行等新形势下,从收费员的管理、收费项目与价格、医疗票据及提供人性化服务几方面,浅谈了如何做好收费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