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麦注射液序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扩血管药与参麦注射液序贯疗法与单纯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 6 9例 ,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 35例与单纯参麦组 34例 ,前者在入院第 1~ 2天先给扩血管药物静滴 ,待急性心衰症状控制后改为参麦注射液 30~ 4 0ml加入 5 %葡萄糖液中静滴 (糖尿病人加入适量胰岛素 ) ;后者除不用扩血管药静滴外 ,余治疗同前者。两组适量应用利尿剂、抗生素等药物。结果 :序贯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参麦组 ,且急性心衰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后者 (P <0 0 5 )。结论 :扩血管药与参麦注射液序贯疗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纯参麦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复苏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对 6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分别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对照组 )及参麦注射液 (观察组 )复苏。结果 观察组 (3 2例 )血压 3~ 5min即开始上升 ,与对照组 (3 0例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随着血压上升 ,尿量、心率、肢温与意识明显好转。两组治愈率分别为 93 .75 %和 76 7%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参麦注射液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具有作用早、速度快、维持血压平稳、用量小、安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心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2例,随机分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观察组)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起效快,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心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2例,随机分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观察组)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起效快,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硫辛酸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只服用甲钴胺)和联合治疗组(30例,服用硫辛酸胶囊,同时加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辛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甲钴胺,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烧伤休克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烧伤休克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Il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8,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1例,分为研究组16例,年龄(67±4.8)岁,对照组15例,年龄(66.4±4.3)岁。所有患者均初次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且未进行系统抗骨质疏松症治疗,排除患有骨代谢性疾病或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情况。两组患者均给予钙尔奇D片口服,600 mg 1次/d;研究组患者则于治疗初期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 1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后骨密度(BMD)改善程度、疼痛缓解程度、`有否合并骨折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BMD平均增长率为10.67%,且较对照组增长明显,疼痛及活动改善优良率为75%,无骨坏死、新发骨折。用药后不良反应:恶心54%、低热38%、全身骨关节疼痛加重23%、无症状低钙血症16%,且上述症状均于药物输注3 d后明显缓解,随访未见反复;对照组患者BMD平均增长率为2.48%,疼痛及活动改善优良率为26.7%,新发骨折2例,未见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钙尔奇D口服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帕洛诺司琼对骨肉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选择自2013年4月5日至2016年11月2日收治的接受大剂量顺铂+阿霉素化疗方案治疗的骨肉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与B组(n=39)。A组给予帕洛诺司琼0.25 mg,1次/d;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30~40 ml,1次/d。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清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及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析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血清CD3+为(55.33%±4.17%),B组为(58.94%±4.26%);A组血清CD4+为(37.21%±4.65%),B组为(40.19%±5.10%);A组CD4+/CD8+为(1.12±0.15),B组为(1.24±0.18),B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血清Livin为(37.52±5.94)nmol/ml,B组为(31.31±5.89)nmol/ml;A组血清VEGF为(34.12±9.35)nmol/ml,B组为(29.63±8.19)nmol/ml,B组血清Livin、VEGF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8.2%(11/39),B组为10.3%(4/39);A组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为33.3%(13/39),B组为10.3%(4/39);A组血小板降低发生率为28.2%(11/39),B组为7.7%(3/39),B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帕洛诺司琼辅助治疗骨肉瘤,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治疗效果,对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喻伟 《航空军医》2005,33(5):200-201
目的了解参麦注射液在改善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参麦注射液加基础药物治疗组(参麦组)和基础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共26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参麦组血流动力学状况明显改善、心功能得到提高。结论参麦组优于对照组,参麦注射液在改善老年心梗后心功能不全上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方法 将 9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参麦组 (4 9例 )和常规组 (4 5例 ) ,出院后随访 6~ 2 0个月 ,随访内容 :心功能NYHA分级、再次入院、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和死亡率。结果 参麦组心功能Ⅲ级者在心功能改善、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自理方面优于常规组 (P <0 .0 5 )。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长期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较差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京明基医院自2011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重症肺炎常规综合治疗,A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参麦注射液,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氧合指数。结果 A组患者痊愈1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3.7%(28/38);B组患者痊愈28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35/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安全有效,可减弱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 NB-UVB)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early-stage mycosis fungoides, EM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5年12月,EMF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NB-UVB治疗,初始能量密度0. 2 J/cm2,每周3次,根据患者皮肤耐受程度对照射剂量进行调整,每周逐渐增加能量密度0. 2 J/cm2。治疗后1个月随访,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 38例EMF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36例(94. 7%),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2例(5. 3%),有效率(CR+PR)为100%。NB-UVB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干燥36例、瘙痒19例、红斑3例、光化性黑子14例、色素沉着31例、色素脱失8例、甲改变2例、毛囊炎6例、眼结膜干燥6例、视物模糊11例、皮肤癌变0例。结论长期应用NB-UVB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贾珍  罗梦琳 《武警医学》2019,30(3):221-22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03至2018-02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全部患者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脾多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标准评估两组的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D3+、CD4+、CD4+/CD8+、NK细胞。采用卡氏评分(KPS)评估两组的生存质量,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缓解率对比,研究组为43.18%,对照组为3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有效率对比,研究组(84.09%)高于对照组(6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细胞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程度(36.36%)优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损伤、神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化疗的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任晓辉  黄莹 《兵团医学》2014,40(2):57-59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探讨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ADR报告中,发生率最高的是60岁以上年龄组;涉及到13个品种,以舒血宁注射液发生率最高,占28%;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有23例,占41.8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由药物自身因素、患者因素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结论:医院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对股骨颈骨折经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及对患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0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20例股骨颈骨折并行髋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组,每组各60例。利伐沙班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6~76岁,平均66.7岁。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4~74岁,平均66.1岁。术后,常规基础上,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清IL-6、IL-10等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利伐沙班组(6.7%vs. 20.0%,P<0.05)。术后2周,与利伐沙班组相比,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清IL-6水平降低,血清IL-10水平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药物应用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vs. 16.7%,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能够有效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明显降低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相关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严重烫伤家兔模型,观察家兔严重烫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功能变化及参麦、血必净注射液对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它们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作用的相关机制,同时对两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家兔分成假伤组(8只)、烫伤组(8只)、参麦组(8只)和血必净组(8组);后3组制成3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烫伤(用92℃水浴烫伤)模型,假伤组采用37℃水浴模拟致伤过程;伤后各组按Parkland公式计算液体量予以复苏,同时参麦组每次给予参麦注射液2ml/kg加入等渗盐水至20ml静脉滴注,每日3次,连续2天;血必净组每次给予血必净注射液2ml/kg加入等渗盐水至20ml静脉滴注,每日3次,连续2天;另2组同法输注等容量等渗盐水.在伤后即刻、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时相点抽取家兔颈静脉血检测内皮素-1、一氧化氮并计算两者比值水平,同时观察相应时相点家兔的一般情况.结果:在伤后48小时, 假伤组、参麦组、血必净组ET-1/NO明显小于烫伤组;参麦组、血必净组血清ET-1和NO水平均明显低于烫伤组(P<0.01);参麦组、血必净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麦组、血必净组家兔活跃程度明显优于烫伤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可能是通过降低严重烫伤早期家兔血清ET-1和NO水平,调整ET-1/NO比值,对血管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军训越野跑和400m障碍致胫骨骨膜炎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军 《人民军医》2001,44(8):437-438
胫骨骨膜炎是胫骨骨膜急性损伤性炎症 ,是常见的军事训练伤之一。其发生率与入伍年限、年龄、体质、训练方法和强度等有一定的关系。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4月 ,我们共诊治胫骨骨膜炎 36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参训 130 0人中 ,发病 36例(2 8% ) ,均为男性官兵 ;年龄 17~ 30岁 ,平均 2 0 5岁。服役 1年以内 2 3例 (63 9% ) ,发生于训练第 3~ 8周者 16例 (4 4 4 % ) ,第 8~ 16周者 7例(19 4 % ) ;服役 1~ 3年 8例 (2 2 9% ) ;连级以下干部 5例 (13 9% )。越野跑 14例 (38 9% ) ,4 0 0m障碍 2 2例 (61 1% )。单侧 2 8例 …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评价非接触式多双极射频消融(RFA)治疗108例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细胞癌(HCC)的长期疗效。材料与方法伦理委员会批准本回顾性研究并免除知情同意。2006年1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符合米兰标准的连续108例HCC(106例合并肝硬化)、132个HCC肿瘤(直径10~45 mm;39个肿瘤≥30 mm)行非接触式多双极RFA治疗,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评价体部伽马刀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解放军463医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联合组采用体部伽马刀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放疗组仅采用体部伽马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病灶缓解率、无进展存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联合组完全缓解7例(28.0%),部分缓解15例(60.0%),总有效率88.0%;放疗组完全缓解5例(20.0%),部分缓解13例(52.0%),总有效率7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卡氏评分提高+稳定百分率为92.0%,明显高于放疗组的7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放射性肝炎、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体部伽马刀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不仅具有缓解癌症疼痛的作用,同时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70例胰腺癌患者行术中放射治疗(IORT)。男39例,女31例;年龄35~87岁(平均62.5岁)。病变部位:胰头癌36例,头体部癌9例,胰体癌16例,头尾癌8例,弥漫型癌1例。治疗时期分三阶段:76年4月至79年12月19例为初阶段,80年1月至83年3月19例为中阶段,83年4月至8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