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处理各种脊柱紊乱、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标准术式之一。但是传统PLIF术需要大范围剥离椎旁肌,破坏棘上、棘间韧带,造成腰椎迟发的脊柱不稳以及部分患者术后残留顽固性腰背痛[1,2]。本次研究采用腰椎双侧旁正中切口,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PLIF治疗28例腰椎退行性疾患,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上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或后正中入路行腰椎融合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椎旁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进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两组各30例,分别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肌酸磷酸激酶值(CK)。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K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正中入路组。肌间隙入路组与后正中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中,经肌间隙入路手术的效果明显好于经后正中入路手术的效果。该方法对椎旁肌的损伤较小,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低,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背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实现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植入及整复固定。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3例无明显神经损伤且后凸大于20°和/或椎体前缘高度塌陷大于50%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n=28)及传统后正中入路(n=25)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的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在伤椎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正中矢径变化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达到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相同的效果,且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行腰椎间孔椎体融合术(TLIF)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行TLIF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5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5.6±12.7)min,平均手术出血量(388.5±104.6)ml,住院时间(12.5±3.8)d,患者末次随访时腰腿痛平均VAS指数,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坚强融合49例(98.0%),融合效果不明确1例(2.0%),无不融合病例。结论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行TLIF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疗效确切,安全可行,患者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量化两种手术入路对肌肉的损伤程度。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该科住院的184例需手术干预的腰椎相关疾病患者纳入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椎旁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行腰椎融合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前术后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外周血磷酸激酶(CK)水平变化、卧床时间、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椎旁肌间隙入路)平均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06±0.43)分和(3.26±1.12)分;术后外周血CK水平分别为(315.1±91.5)U/L和(574.5±197.6)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至少1年的随访后发现,两组患者腰背痛VAS评分分别降为(1.76±0.76)分和(3.15±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腰椎手术治疗腰椎疾病安全、有效,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背景:应用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可减少手术对椎旁肌的损伤,但目前对于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解剖位置的确定仍无精确的标准。目的:通过对国人尸体解剖和腰椎MRI影像的观察测量,熟悉椎旁肌间隙入路的局部结构特点,确定腰椎不同节段椎旁肌间隙的具体位置,为此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采用10具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寻找并钝性分离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测量L2和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采用400例患者腰椎MRI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测量L2/L3-L5/S1各椎间盘水平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0具尸体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表面均未见重要血管、神经分布,间隙底部可见上关节突及横突根部,L2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2.3±0.3)cm,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3.4±0.6)cm。400例患者腰椎MRI影像资料中,L2/L3-L5/S1椎间盘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依次为(19.71±1.93)mm、(23.49±2.49)mm、(27.49±2.84)mm和(31.36±3.15)mm,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实验为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在进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之前常规进行MRI测量,减少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以便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以收治的70例退变性腰腿痛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后路正中椎体融合术,观察组则予以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融合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术后多裂肌MRI信号分级上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融合术可减轻脊柱后部肌肉损伤,加快恢复,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联合选择性关节突融合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联合选择性关节突融合术治疗)和对照组(40例,传统后正中入路联合选择性关节突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卧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的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的Cobb角及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研究组的VAS评分、血清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联合选择性关节突融合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手术效果,缓解术后疼痛,抑制血清CK水平,缩短康复进程,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背景:胸腰椎骨折治疗上多采用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固定,传统后正中入路广泛剥离椎旁肌,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腰背疼痛。目的: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对多裂肌影响。 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1例,爆裂型骨折34例,并且椎管占位小于1/3,后柱均完整,ASIA分级均为E级,无神经症状。随机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和传统正中入路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及影像学指标,治疗后进行目测类比评分系统评分以及6个月随访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5 d肌酸激酶水平,随访时行多裂肌肌内静息肌电图评估。结果与结论:治疗后两组在Cobb角恢复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肌酸激酶水平及术后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传统正中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6个月随访腰背痛JOA评分椎旁肌间隙入路组低于传统正中入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6个月随访行多裂肌肌电图检查,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出现失神经纤颤电位少于传统正中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和多裂肌间隙入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采用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手术,B组60例患者采用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损伤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12.5±25.6)ml、(121.6±35.4)min,B组分别为(108.7±27.6)ml、(118.4±34.7)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为(6.7±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1.0)分(t=2.7528,P=0.0068);神经损伤A组发生5例,B组0例,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vs 0,χ2=3.3391,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评价治疗效果,A组优良率为63.33%,明显低于B组的85.00%(χ2=7.3505,P=0.0067)。结论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疗效更满意,能减少术后疼痛和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棒系统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骨外科收治并实施手术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47例,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治疗。Wiltse入路组25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22例,均在入院1周内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行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入路的手术效果、伤椎Cobb角纠正率、VAS评分法评估切口区域腰背痛的疼痛程度、血清中骨骼肌损伤的标志物肌酸激酶(CK)含量、术后复查MRI显示的多裂肌副损伤程度的情况指标。结果两组在伤椎Cobb角纠正率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创面渗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计量、腰背痛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CK值及术后1年MRI评分亦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经Wiltse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可减少椎旁肌的副损伤,有效避免多裂肌的瘢痕变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明显减轻术后慢性腰背痛,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狭窄性腱鞘炎经皮微创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51指)狭窄性腱鞘炎患儿,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25例(28指)和微创手术组22例(23指),分别行腱鞘炎松解术。术后随访3~6个月,采用Quinnell分级标准比较2组手术指功能和术后切口美观情况等。结果术后2组患儿均痊愈,无不良反应;微创手术组单指手术时间[(9.42±1.00)min]短于传统手术组[(13.23±2.66)min](P<0.05);微创手术组术后指功能优20指,良3指,优良率100%;传统手术组优24指,良4指,优良率100%,2组治疗后指功能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术后指功能恢复时间[(1.29±0.39)d]短于传统手术组[(4.32±1.52)d](P<0.05),术区瘢痕发生率(4.54%)低于传统手术组(36.00%)(P<0.05)。结论经皮微创松解术治疗儿童狭窄性腱鞘炎手术时间短,指功能恢复好,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12月在本院骨科就诊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1例,前环给予经皮耻骨联合螺钉、耻骨上支螺钉,后环给予以髂骨后部螺钉、骶髂关节螺钉或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等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采用Matta及Majeed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12~19个月,平均15.2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感染或脂肪液化及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6±2.5)周。采用Matta标准评定,满意复位者20例,可1例。采用Majeed评分评估术后1年功能,20例优良,优良率:95.23%。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有明显的优势,取得较好的疗效。具有创伤较小,愈合时间较短,稳定性较好等优点,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MRI检查与手术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的影响。方法为40例腰椎间盘患者实施微创开放式手术,术中用c型臂x线机定位,做3~3.5cm长的皮肤切口,剥离椎间的部分骶棘肌,咬除部分椎板上缘及小关节内侧缘后摘除髓核,并根据需要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术后随访2—21(平均11.5)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占70%良,9例占22%,2例占5%,差1例占2.5%。结论影像学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起重要作用。手术方法的改进,使创伤减小、手术适应证相对放宽,疗效也更好。  相似文献   

15.
踝关节后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共26例,采用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1个月至6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3.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3.2周。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其中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采用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疗效及对腰椎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6月79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行MIS-TLIF联合PSF术治疗,41例)及开放组(开放TLIF术治疗,38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影像学指标。结果? 微创组、开放TLIF术组手术优良率、有效率分别为80.49%、97.56%vs76.32%、97.37%,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切口长度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JOA评分、ODI评分及术后1d、3d及术后7d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 MIS-TLIF联合PS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有助于其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微创改良的国产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16例,年龄59~89岁,平均73.2岁,按AO分类:AⅡ型10例,AⅢ型5例,BⅠ型3例,BⅡ型3例,B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肌劳损MRI检查方法与影像学表现。方法症状性慢性腰肌劳损患者30例,对照组为无症状健康志愿者35例,两组间性别及年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者P=0.084,后者P=0.850)。MRI检查方法包括:常规梯度回波小角度激发T1加权横断面成像(GRET1WI)、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横断面成像(TSET2WI)和短时反转恢复T2加权横断面成像+脂肪抑制(T2-STIR-FS)、快速反转恢复T2加权横断面成像+脂肪抑制(T2-TIRM-FS)、快速自旋双回波T2加权横断面成像+脂肪抑制(T2+T2-TSE-FS)、弥散加权横断面成像(DWI)。评价征象包括:(1)腰骶背肌-肌间隙改变;(2)腰骶背肌-骨间隙改变;(3)多裂肌厚度改变;(4)多裂肌内脂肪浸润程度。结果腰骶背肌间隙不规则扭曲、积液,棘突旁间隙积液,横突窝积液和小关节突窝积液,髂骨-髂周肌间隙积液这些征象在症状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裂肌厚度和脂肪浸润程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征象中,诊断试验真实性最好的是棘突旁间隙积液征象(YI=0.73)。联合多种MRI征象诊断症状性腰肌劳损的准确性较依靠某一种征象的高,以联合2种MRI征象诊断腰肌劳损的真实性最好(YI=0.79)。检查方法STIR-FS、DWI、TIRM-FS和T2+T2-TSE-FS可以敏感地显示积液征象,显示敏感性基本相同(P>0.05)。结论合理地选择应用MRI常规T1WI和T2WI序列和特殊成像序列STIR-FS、DWI、TIRM-FS或T2+T2-TSE-FS可以很好地显示慢性腰肌劳损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肌-肌间隙改变,肌-骨间隙改变,腰背肌形态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棘突旁小切口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腰椎结核后路手术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对照组45例:后正中入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口引流情况进行对比。内固定取出术后6个月随访腰椎MR检查。组间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93±12.40)min vs.(150±16.90)min,t=18.381,P<0.01]、出血量[(121±39.62)ml vs.(340±47.83)ml,t=23.897,P<0.01]、切口引流量[(56±14.2)ml vs.(131±11.5)ml,t=27.533,P<0.01]及引流管拔除时间[(39±8.5)h vs.(51±11.1)h,t=5.75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周(3.28±1.02 vs.4.49±1.13,t=5.972,P<0.01)、1个月(2.16±0.81 vs.3.54±0.88,t=7.740,P<0.01)、3个月(1.03±0.75 vs.2.42±0.64,t=9.457,P<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内固定取出术后6个月MR检查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区域多裂肌间隙出现纤维化及高密度区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18,P<0.01)。结论在腰椎结核手术中棘突旁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足够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入路创伤小,愈合满意,患者疼痛较轻,优于后正中入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4月该科采用全身麻醉下颈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术后2~5 d复查颈椎CT/MRI评估减压情况,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的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和椎间高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2.87±26.7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3±0.74)d;1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87±2.62)个月,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7.00±1.20)、(1.07±0.80)、(0.93±0.80)、(0.87±0.64)、(0.73±0.70)和(0.80±0.77)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2.47±1.36)和(16.40±0.63)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高度分别为(6.00±0.58)和(5.93±0.6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术后无一例患者颈椎手术节段不稳定。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全身麻醉下颈椎后路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其远期疗效和对颈椎间盘退变、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