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靶向治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联合化学疗法可使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获益。临床常用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小分子信号传导抑制剂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但靶向治疗后期产生的耐药问题成为临床上治疗的关键难题。研究表明,靶向药物耐药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异常以及肿瘤微环境改变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在逆转靶向药物耐药方面颇有成效。因此,该文对CRC分子靶向治疗耐药机制以及中医药应对策略进行论述,并对逆转靶向耐药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的治疗除传统的外科手术、放射治疗、药物化疗三大手段外,近年来影像学技术、数字化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细胞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肿瘤治疗方法的临床变革,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对肿瘤治疗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无创或微创条件下以肿瘤为靶点,在最大限度杀死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使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最小,实现肿瘤靶向治疗,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热点,并出现了热疗、放射、生物、低温冰冻、电化学疗法、纳米及超声微泡等靶向治疗技术.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各有所长,互有补充,在适应证选择上各有侧重,但互有交错,有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将对现有的靶向治疗技术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女性恶性生殖系统肿瘤,由于卵巢癌至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所以也称为“沉默杀手”。虽经临床手术治疗及联合化疗后症状会缓解,但多数在1年左右就会复发,并且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二线的化学疗法仅对10%~20%的患者有效。因此为了提高疗效并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上急需探索研究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的抗肿瘤药物。近年发现靶向治疗目标准确、副作用少,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肿瘤治疗新方法。分子靶向药物是就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基因、酶类、信号转导等不同特性),选择性抑制一些因子或蛋白、酶类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靶向治疗在其他肿瘤中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卵巢癌的治疗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肝癌的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的靶向治疗是肝癌化疗的新途径。靶向给药的方法较多,本文主要从受体介导、载体介导和免疫分子介导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目前靶向治疗的给药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韩宝惠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7):2662-2664
近年来肿瘤靶向治疗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和独特的治疗效果引起了从事肿瘤治疗专业人十的广泛关注,靶向治疗药物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新的治疗方案、治疗策略层出不穷,2006年的ASCO大会更是体现了这一趋势,本届大会有关肺癌研究包括了单靶点药物、多靶点药物、靶向治疗结合传统化疗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就会议有关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希望对肺癌临床研究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靶向治疗是指在各种“先进导航技术”下。把药物、射线等各种能杀灭肿瘤细胞的物质或能量直接作用到肿瘤组织之上。以达到精确有效地消灭肿瘤的目的。肿瘤靶向治疗主要包括现代放射治疗技术、靶向热疗技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肿瘤靶向治疗将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量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功能。从而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肿瘤治疗中微创靶向技术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创靶向治疗具有精确定位、精确治疗、创伤小、痛苦轻、疗效确切等优点,真正体现出人性化、个体化和理性化的治疗理念。微创靶向治疗包括血管内靶向栓塞治疗和非血管靶向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化学消融、氩氦刀和放化疗粒子植入等。本文介绍微创靶向治疗的特点及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肿瘤靶向药物的出现颠覆了原有的肿瘤治疗观念与模式,其个体化、疗效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较轻的突出优势逐渐被广泛认同,但肺癌靶向治疗的毒副作用与传统治疗的毒副作用截然不同,目前的相关治疗尚未达到满意效果。本文试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对常见的肺癌靶向治疗毒副反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2):149-151
<正>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男性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早期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根本方法,但50%的患者在确诊时均已发生远处转移,常规手术治疗、内分泌及化学药物疗法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难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寻找治疗前列腺癌的新方法迫在眉睫[2].本研究就前列腺癌分子靶向、基因靶向和药物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  相似文献   

10.
苏乌云  木其尔  齐慧 《医学综述》2014,20(21):3884-3887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模式之后的一种全新治疗手段。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及其相关表达产物进行的治疗,是通过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和新生血管形成等多个靶点作用于肿瘤细胞,其特异性较强,不良反应相对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许多种类,目前投入临床的靶向药物近几十种,正进行临床Ⅰ/Ⅱ期试验的靶向药物超过数百种,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11.
纳米粒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连香  张阳德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3):265-268
该文就肝癌靶向治疗的发展、纳米粒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治疗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纳米粒是一种很好的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2.
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肺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与传统的化疗比,分子靶向治疗有更高的选择性,特定的临床反应率也比较高。但其毒副反应与传统化疗有所不同,目前西医针对于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相关治疗未达到满意效果,本文主要对现有的一些主要的肺癌靶向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其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赵巍  陈焕 《医学综述》2012,18(9):1322-1324
在消化系统中,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其发病率日渐提高。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模式,在过去和现在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治疗方法自身的弊端也不容忽视。而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结直肠等肿瘤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方向,该药物在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已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条新途径。在此就近些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在结直肠癌治疗方面的相关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传统抗肿瘤药物最大的治疗缺陷是药物作用多是非选择性的,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因此针对癌组织的肿瘤靶向治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采用靶向性强的药物载体来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有效利用率取得了不错的研究进展。本文就靶向制剂设计模式、靶向治疗药物载体系统、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内分泌治疗、靶向化学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均属于乳腺癌内科靶向治疗的范畴。已有部分靶向药物进入临床或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分别对其靶点和作用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的效果,为患者开展个体化治疗和延长生存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肿瘤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腺癌且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及未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化疗与否及化疗周期数、是否应用过靶向治疗均可影响肺腺癌患者的预后(P<0.05);而患者确诊年龄、性别、吸烟与否及吸烟数量、恶性肿瘤家族史、是否接受过放疗等因素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单纯靶向治疗者,既应用靶向治疗又接受化疗者、既应用靶向治疗又接受放疗者及既应用靶向治疗又接受放化疗者,各组间中位生存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化疗及应用靶向治疗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靶向治疗可改善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既应用靶向治疗又行放化疗可延长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家对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癌症研究人员对癌症的认识不断更新,癌症因不同的分子表达谱对药物反应不同使得科学家对患者实行个性化治疗,从而提高癌症治疗疗效。近年来癌症研究人员对癌症的靶向药物研究、新技术设计给药方式以及药物智能化等产生许多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方法和手段。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的分子靶点,作用于促进癌细胞生长的细胞受体或信号传导通路,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且毒性较小。目前的治疗新方法和新技术为癌症患者提供了范例,开创了癌症化疗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内分泌治疗的耐药限制了其疗效,对内分泌耐药机制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内分泌药物与一些靶向药物联合使用可能是克服耐药的有效方法。内分泌治疗联用新型靶向药物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这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激素受体阳性(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理念认识的深入,HR+/HER2-乳腺癌的治疗由单一内分泌治疗转变为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模式。近年来,HR+/HER2-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磷脂酰肌醇-3-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被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了解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HR+/HER2-型乳腺癌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乳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肿瘤细胞核抗原特异性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靶向治疗(Tumor necrosis targeted therapy,TNT)是分子靶向治疗方法之一,针对肿瘤细胞核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肿瘤坏死靶向治疗抗体,TNT抗体)是肿瘤坏死靶向治疗的关键,嵌合性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3(chTNT-3)是目前临床实验效果最佳的TNT抗体,本文就TNT抗体的作用机制、chTNT-3及其衍生物治疗肿瘤的现状、TNT抗体的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