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移动C形臂X线机是微创骨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成像设备。针对当前微创骨科手术需要反复透视和操作直观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个针对移动C形臂X线机的原位投影增强系统。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双重反射的投影增强模块;然后基于上述模块,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追踪的系统标定方法,以实现投影光路与X射线光路重合;接下来利用图像的单应性变换关系,分别对投影模块与X射线成像模型间的几何模型偏差和系统残留偏差进行校正,进而优化系统投影精度;最后构建原型系统,测试了系统性能并设计腰椎体膜和猪腿胫骨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在精度验证模体距影像探测器不同高度下,系统投影误差为1. 17 mm±0. 19 mm;固定验证模体,在移动C形臂X线机不同摆放角度下,系统投影误差为1. 06 mm±0. 22 mm。腰椎体膜和猪腿胫骨模体实验表明,可直接在患者体表观察到患者骨骼等结构的投影信息。结论本文提出的移动C形臂X线机投影增强系统,能够原位投射患者透视影像,直观地辅助医生术中操作,减少了术中反复透视获取手术工具和患者内部结构位置关系的次数,显示出系统未来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移动护士工作站规范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移动护士工作站规范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率由50%增至94.6%,移动护士工作站相关的不良事件由3例降至1例。提高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QCC手法的充分利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等方面有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移动护士工作站规范使用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而且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性,促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医疗资源紧缺,传统到院就诊方式不仅造成了时间、金钱等种种浪费,还降低了医疗品质。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将移动远程通信技术应用于脉搏波无创检测系统中,使其能够在远程上进行应用。该系统在原有脉搏波检测设备的基础上,结合Siemens mc55 GPRS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发送、接收,实现对心血管功能无创的检测与远程监测,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更适合社区以及家庭使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及时了解疾病状况,对及时诊治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目的:为解决院外监护和院前急救的数据传输问题,设计一种基于3G网络的移动监护信息传输定位系统。 方法:通过定位传输模块把插件式监护仪实时采集的患者生理信息,连同患者的位置信息一起发送到3G移动通讯网,在具有实IP的PC机上编写服务器程序接收患者信息实现移动监护功能;通过无线传输协议的制定和软件设计,解决传输过程中丢包、错包问题。 结果与结论:通过该装置实现了患者实时监护信息及位置信息的远程无线传输和显示。该系统运行稳定,费用低廉,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医疗技术已成为平时医疗健康监护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对于传统的医疗设备系统,智能终端的移动医疗技术是一种低生理、心理负荷技术,智能终端的移动医疗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小、携带方便等突出特点。为了保证人体生理参数采集系统中采集到的生理参数可靠有效的传输到智能终端,本文设计了生理参数采集系统中数据无线传输模块。方法:该无线通信模块利用蓝牙传输方式,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外围电路及蓝牙芯片外围电路设计。同时,考虑到性能和数据吞吐率水平以及传输协议执行时的软件开销。所以人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中的蓝牙模块的主机控制接口采用的是UART接口。结果:同时为了验证该模块的功能,利用该模块对FLUKE多参数模拟仪MPS450模拟的人体呼吸信号进行了发送传输,并且利用智能终端对发送的数据进行接收。结论:经试验测试表明,整个电路设计合理、工作正常,能准确发送人体生理参数采集系统中采集到的人体生理参数数据。所以该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满足基于智能终端人体生理参数采集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张群瑜  潘传迪 《医学信息》2005,18(10):1246-1248
根据医院护士站实际的操作和管理流程,介绍了医院护士站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研制和开发,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过程。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安全性好,适应网络多用户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秀霞 《医学信息》2010,23(13):2245-2245
随着医院医疗信息系统的蓬勃发展,我院移动护士工作站以医院信息系统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资源,实现了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实现了护士工作的实时、适时、限时、延时、量化的管理。它改变了原有的护理工作方法 ,减少了很多重复劳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该文设计了一种床姿可调节、床体可自主移动的护理床控制系统以满足病人对护理床功能多样化的需求.首先,采用树莓派和Arduino配合作为系统的控制器,结合床姿调节模块、床体移动模块、参数测量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等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的设计.其次,通过App Inventor设计了床姿调节APP来控制床姿调节.最后,采用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门急诊输液厅使用移动输液系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调查我院门急诊输液厅使用移动输液系统前后各200例门急诊输液患者的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及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移动输液系统使用后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使用移动输液系统,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院移动DR(以岛津数字化移动式X线系统,MUX-100DJ为例)作了简要的说明,并能通过对移动DR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此说明移动DR床边临床运用的好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该文开发的一种分离式可自主移动的多功能护理床,采用Arduino UNO为中央处理器作为下位机,配合护理床机械结构模块、电源模块、电机驱动电路模块、重心移动监测模块与护理床自主移动模块构成了护理床平台的硬件控制系统,机构运动模块、蓝牙通信模块、上位机系统模块构成了护理床平台的软件控制系统。使用Eclipse软件设计上位机用户端,实现了手机APP对护理床的控制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机构设计与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可以传输医疗信息,实现动态生理监护。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GPS和GPRS的远程医疗监护报警系统。 方法:系统由中心站和多个用户机组成。运用医疗信息监测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以及GPS技术,由定位传输模块把采集终端实时采集的患者生理信息,连同患者的位置信息一起发送到GSM移动通讯网,供医生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实现生理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测与报警。 结果与结论:该系统构建了家庭、社区、医院的三位一体远程医疗信息传输、医疗救治平台,第一时间将患者的医疗信息和位置信息传送到医疗中心,由专家协助诊断并提供救治指导和援助。该系统可用于院前急救、院外监护以及远程医疗与紧急救助,不仅适用于医院、装配在救护车里,也可以用于家庭,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外监测和跟踪。 关键词:远程医疗;移动监护;GPS定位;GPRS通信; Google地球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3.01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目前医护行业面向患者护理的传统手写录入存在速度慢、效率低、错误率高,无法全程跟踪医嘱执行状态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款移动医疗护理信息系统来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医护工作效率。方法针对临床的实际需求,基于MVC框架的Spring MVC流程,采用JS和HTML技术开发Web前端界面,通过Eclipse开发安卓应用程序,Web Service服务与HIS进行数据交换,进而实现移动医疗护理信息系统。结果本文实现以PDA端为临床数据录入来源,以PC端浏览器为界面展示平台的信息系统,在北京某医院进行实际临床应用和总结验证,成功地将工作地点由护士工作站桌面推广到移动应用。结论临床应用表明,本系统优化了医护工作流程,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应用到医疗护理行业中是可行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艳红  吴业毅 《医学信息》2009,22(12):2623-2624
本文介绍了我院门诊分诊系统的构成及功能特点,系统连接在医院局域网中,各模块利用Microsoft Winsock control进行套接字消息传递,被动式访问数据库,减少了对数据库资源的损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在应用中减轻了导诊护士的压力,改善了就诊环境,规范了就诊秩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时监测婴儿尿床的信息,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一种高性价比的医用数字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尿液检测模块和中央监控站两部分组成。当婴儿出现尿床时,检测模块经无线射频发送尿床信息到中央监控站,从而可以实时监测到婴儿尿床,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医生工站、护士工作站系统的上线经验和应用情况分析,并促进其不断完善,使其更好的为临床工作服务.方法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今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正从"面向医院事务管理"向"临床医疗信息一体化"发展.医生工站、护士工作站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关键,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管理.结果 通过对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系统的实施与应用,充分体会到了其科学性、先进性、准确性、实用性、高效性,对缩短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减少文字工作、减少差错、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 通过不断使用、升级系统功能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日趋完善,逐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院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7.
穿戴式心电监护模块的微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硬件软件化的设计理念,研究适用于移动心电监护的微型化技术,最终设计出微型化心电监护模块。模块由微型化预处理电路及单片机组成,其中传统电路的部分功能由单片机完成,从而实现模块的微型化;通过短距离ZigBee或远距离GPRS无线通信,将异常心电数据发送至社区医疗工作站,实现心电异常的实时预警。系统成功预警的室性扑动、窦性停搏等严重心电异常。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系统体积小、应用灵活方便,以低成本实现了心电异常患者享受远程移动监护的服务,符合低成本健康医疗模式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12~14岁正畸患者骨龄与牙移动速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中骨龄与牙移动速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3例需上、下颌双侧第一双尖牙减数矫治的女性患者,年龄12~14岁,平均13.4岁,治疗前均摄左手腕掌指骨片,利用骨成熟度指数计测法测量骨龄。用150g相对恒定力移动同一牙弓内的尖牙,比较尖牙远移速率。结果 使用相对恒定力向远中牵移尖牙,尖牙移动的速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年龄与牙移动速率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而骨龄与牙移动速率间具有线性关系,随骨龄的上升,牙移动速率减慢。结论 在相同的正畸力作用下,牙移动速率因人而异,骨龄是影响牙齿移动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利用智能手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蓝牙传输功能的便携式心电监护系统。方法:整个系统分为心电采集模块和用于心电显示与处理的手机模块。心电采集模块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完成心电信号的拾取、放大和滤波、A/D转换和蓝牙发送功能。利用JAVA编程并运行在智能手机平台上的心电监护程序接收心电蓝牙信号并实现了心电实时显示、消噪、心率计算、存储、报警等功能。本文分别通过中值滤波和陷波滤波器方法消除心电信号的漂移噪声和50Hz工频干扰;采用长度法快速定位R波并实时计算出心率,该方法实现简单、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准确率高。结果: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心电采集模块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编写了运行在Android系统手机上的心电监护应用程序,心电采集模块和手机之间通过蓝牙无线方式传输心电数据。系统通过心电电极拾取人体心电信号并最终实时显示在手机上,自动分析功能能实时消除噪声并准确计算出心率,当心率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能驱动铃声报警并保存异常数据段。整个系统运行时有很好的实时性和较好的稳定性。结论:该系统轻便小巧、功耗低、操作简单。系统的实现将为以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为平台的人体生理信息监护系统的产品化带来很好的启发,促进医疗监护进入移动计算时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移动计算机X射线摄影(CR)与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在床旁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胸片各200张,对2种摄影方式所摄胸片的图像质量及胸内各结构的显示进行对比研究。移动CR和移动DR各200张床旁胸部摄影胸片,以其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将两组床旁胸片显示的病灶清晰程度分为清晰、可见、模糊、隐约可见、未见5类。统计2组的例数,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图像质量:移动CR床旁胸部摄影所得胸片的甲级片率69.0%,乙级片率24.5%,丙级片率5.0%,废片率1.5%。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所得胸片的甲级片率83%,乙级片率16%,丙级片率1%,废片率0。对胸内各结构的显示: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所得胸片对胸内各结构的显示率移动CR低于移动DR。对病灶的显示能力:200张移动CR胸片中,126例行CT检查,67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移动CR能显示64例,3例未见病灶。200张移动DR胸片中,108例行CT检查,53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移动DR能显示52例,1例未见病灶。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33和0.918。结论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移动DR摄影的影像质量、对胸内结构的显示及对病灶的显示能力均优于移动CR,在床旁胸部摄影中移动DR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