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6周年以来,血站采血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采血程序不再是采集血样检验合格后采血,而是仅仅做HBsAg快检后即采血,采后再检验。这样,采血护士面临的生物性损伤概率加大,加上领导对采血护上的职业危险性认识不够,采血护士本身防护观念不强,而且至今没有统一的防护规范,所以采血护士的生物性职业损伤问题越来越突出。笔者现就采血护士的生物性损伤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刺伤是血站采血护士最危险的锐器伤害。有报道因职业引起的感染中针刺伤可达80%采血护士经常接触采血针、注射器、剪刀等锐利器械,极易发生各种损伤。其中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危险性最大的是乙肝、丙肝、  相似文献   

3.
探讨流动采血车上采血护士对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增强采血护士对感染性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预防血源感染性疾病对采血护士造成的伤害.加强对采血护士进行感染性职业暴露自我防护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流动采血车上日常采血过程中规范的防护管理,有效避免锐器伤所致的血液对皮肤(黏膜)接触,有效地避免血源感染性疾病的感染与传播,才能在保障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保证血液质量,满足临床供血.  相似文献   

4.
采血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每天可能会面对锐器伤,接触感染等危险因素,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职业伤害。由于人群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感染率的升高,加之这几种病原体感染存在窗口期,在采血过程中,由于防护意识淡漠,防护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保护自己,采血护士很容易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因此采血护士因职业暴露引发血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日趋加重。  相似文献   

5.
采血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每天可能会面对锐器伤,接触感染等危险因素,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职业伤害。由于人群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感染率的升高,加之这几种病原体感染存在窗口期,在采血过程中,由于防护意识淡漠、防护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保护自己,采血护士很容易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因此采血护士因职业暴露引发血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日趋加重。  相似文献   

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扩大,也为血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血护士长期紧张工作在空间狭小、拥挤的采血车上,面临着许多威胁身体健康的因素如:献血者的血液、污染的针头、各种消毒剂、封闭采血车内的空气、噪声、饮食的无规律等。我们通过对站内30余名4年以上工龄的采血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聘用护士作为医疗行业的补充力量越来越多的进入医院,缓解了护士严重缺编问题[1]。我院近4年来共有招聘护士25人,占全院护士总数41.6%,其中低年资护士14名,占聘用护士的56%。本文就低年资聘用护士在采血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1采血成功率及对象满意度比较在全院25名招聘护士中,选取14人分为两组参加新生体检中静脉采血工作。按照工作年限高低分组。工作年限<4年者为低年资组,工作年限>4年者为非低年资组,每组7人。对100例新生进行静脉采血,对采血成功率及体检对象的满意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低年资组静脉采血成功率为8…  相似文献   

8.
采血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直接和献血员接触,采血护士手指消毒是阻断采血护士操作而污染血液的最简单、最经济,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了选择一种合适的消毒效果监测方法,同时采用了印迹法和棉拭子法对采血护士的手指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
护理人员采血环节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士采血过程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具体环节,以及源患者感染状况,为制定职业暴露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年8月-2013年9月护士采血环节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89例次,包括静脉采血75例次,动脉采血14例次。采血操作环节职业暴露居前3位的是拔针后管塞穿刺针回弹(25例次,28.09%)、操作结束集中二次清理垃圾(18例次,20.22%)、血液体液皮肤黏膜接触(13例次,14.61%)。经检测,源患者确定感染43例次(48.31%),感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梅毒螺旋体(TP)、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血液接触感染病原体中的一项或多项;源患者未感染46例次(51.69%)。经科学处理,发生采血环节职业暴露的护士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开发安全型采血针,锐器使用后第一时间放入锐器盒,采血操作戴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及实施标准预防和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是降低临床护理人员采血环节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采血人员的职业危险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血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正确的、公认的方法安全地从合适的、健康的、危险因素低的献血者中采集血液。采血人员在健康咨询、查体、血液采集、血样处理、运送交接等工作过程中都存在着诸多潜在的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此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笔者拟就采血过程中采血人员及有关医护人员的职业性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保护措施作浅显探讨。1 采血人员的职业性危险因素1.1直接接触不同人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采血人员及其采血有关医护人员由于工作需要,要同社会各方面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一次性真空采血方法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在学校的新生体检中,采取分组的形式,就一次性真空采血与一次性空针采血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9,p>0.05),但比较抽血时间、工作人员污染机率、血量合格人数,一次性真空采血优于一次性空针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采血缩短了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了交叉感染,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如何把好采血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方法 通过对临床护士采血前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深刻认识护士把好采血关对辅助检验师保证检验结果的重要性.结果 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结论 准确的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采血护士在协助检验师保证高质量的检验结果中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一次性真空采血方法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在学校的新生体检中,采取分组的形式,就一次性真空采血与一次性空针采血进行临床比较.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度(u-1.59,p>0.05),但比较抽血时间、工作人员污染机率、血量合格人数,一次性真空采血优于一次性空针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空采血缩短了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了交叉感染,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站采血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避免采血人员在工作中的职业暴露行为。方法针对本站采血人员通过血液传播疾病的相关知识、职业安全防护和锐器刺伤发生率的详细调查,对于采血过程中危险性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采血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仅为8.9%,相比往年同比下降了61%,采血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结论应当加强采血人员的职业暴露的预防工作,从而减少采血过程中职业暴露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护士静脉采血针刺伤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静脉采血过程中针刺伤现状,探讨有效防护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及护理人员静脉采血培训与管理状况、采血前戴手套依从性、近一年因静脉采血发生针刺伤的情况等。结果共发放问卷2 861份,回收有效问卷2 575份。护士定期参加静脉采血培训的占93.17%;定期进行静脉采血考核的占87.15%;仅72.74%护士在采血前了解患者是否患有血源性传染病;采血时坚持佩戴手套的仅61.01%;近一年,因采血发生针刺伤的占20.78%。使用三种不同针具静脉采血时针刺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1.649,P=0.438)。48.21%的静脉采血针刺伤发生在整理医疗废物时。结论中国护士静脉采血培训与管理较好,但针刺伤发生率仍较高。预防针刺伤应制定静脉采血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培训内容,以改变护理人员不安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自身压力的原因,导致很多年轻夫妇的受孕率下降,并且怀孕期间的各种问题也导致了新生儿的出生率下降,因此,产前体检及小儿体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这两类特殊人群最主要的体检项目就是通过静脉采血来实现的,而这两类人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进行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必须提高,这一方面要求护士在操作技能上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护士日积月累的心理压力,长期以往,会影响护士的工作状态,不利于采血工作的进行。对于这些处在孕妇儿科静脉采血室的护士,不仅要求其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进行自身心理压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过改良的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法与一次性真空采血系统静脉采血法的效果差异。方法:将408例住院病人常规晨间静脉采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血液标本合格率及操作过程中血液污染情况。结果:两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标本质量(指无凝血、溶血、血量不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过程中血液污染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可以根据个人工作习惯选择改良的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法或者一次性真空采血系统静脉采血法,前者需加强技术操作规范,后者工作效率高,节约成本,操作过程中血液污染率低,生物安全度高,提倡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武峰 《职业与健康》2004,20(2):37-38
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大国 ,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 sAg)阳性率居高不下。近年来 ,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的发现与流行更是对密切与血液接触的采血人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众所周知 ,血液是包括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和艾滋病病毒 (HIV)在内的很多病原体的传播载体 ,在采血工作中 ,因针尖刺伤皮肤的机会很多 ,长期接触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传染性物质 ,加之对采血工作中在的潜在危险性认识不足和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 ,极有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为了采血人员的身心健康 ,减少医源性感染 ,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 ,采…  相似文献   

19.
许霞  闫秀娥 《现代保健》2011,(7):128-129
通过对影响护士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提出端正医患关系,消除紧张心理,加强意志锻炼,增强心理耐力,消除不良影响,保持良好心境等措施是消除护士不良心理问题,提高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股、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298例呼吸科患者,男135例,女163例,年龄28~82岁,经股动脉采血324次,桡动脉采血325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分为:①男、女性组,②青、中、老年组,③心衰、非心衰组,④肥胖、非肥胖组.根据护士的护龄分为:<5 a组和≥5 a组.统计各组群经股、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比较各相应组群间采血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男性股、桡动脉采血组成功率高于女性股、桡动脉采血组;老年股、桡动脉采血组成功率低于青年股、桡动脉采血组;肥胖股、桡动脉采血组成功率低于非肥胖股、桡动脉采血组;心衰股、桡动脉采血组成功率低于非心衰股、桡动脉采血组;<5 a组护士采血成功率低于≥5 a组护士;上述各组群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患者性别、年龄、肥胖、心衰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是影响股、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