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应用于临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与腹腔镜手术相比较,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中转开腹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并且具有较短的手术学习曲线,近年来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肝胆胰复杂手术。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肝胆胰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仍有争议。笔者通过总结分析近期相关文献和本中心的临床经验,初步表明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优于常规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效果和潜在的远期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期资料,对肛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治疗选择进行了复习.  相似文献   

3.
砷剂入药,古已有之,最早的正式记载见于<本草纲目>.1931年,Forkier用亚砷酸钾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获得成功.自1971年始,我国学者用砷剂治疗白血病,1992年开展单一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以来,砷剂在抗癌机理和临床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逐渐深入到各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中,显示了广阔的抗癌前景.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并分析肾移植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3年间肾移植患者中发生恶性肿瘤的病例。结果在1293例肾移植患者中,29例发生恶性肿瘤,发病率2.24%(29/1293)。其中泌尿系统肿瘤23例(包括移植肾肾癌1例),胃癌、直肠癌各2例,肝细胞癌、胰腺癌各1例。2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15例肿瘤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中泌尿系统肿瘤居多;对移植后出现肿瘤类型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总结1991~1996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7例资料。结果从出现症状到获得诊治平均8个月.8例行根治性手术或肿瘤切除术,存活6个月~6年;7例行短路手术,5例术后2~8个月死亡,2例失访;2例末手术,均于6个月内死亡。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易误诊,应力争早期诊断,争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围术期输血对恶性肿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肿瘤治疗中,尤其是肿瘤手术时一个重要的处理措施。但其对肿瘤生长与复发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综述输血影响恶性肿瘤的机理以及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中输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50 %以上恶性肿瘤病人存在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除与食欲下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外,还由于肿瘤细胞与宿主竟相争夺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不断分裂、增殖的需要,此外,肿瘤组织所造成宿主的物质代谢紊乱,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深部恶性肿瘤局部热疗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采用内生场热疗仪进行热疗、热化疗、热放疗相结合治疗150例(1528人次)胸、腹、盆腔恶性肿瘤病人。结果病人疼痛缓解率为84.6%,卡氏评分改善86.9%,体重增加24.6%,仅1例皮肤灼伤.3例腹壁脂肪较厚的病人出现脂肪硬结。提示做好热疗过程的护理,可减少热疗的不良反应.增加治疗肿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股骨下段恶性肿瘤段切除及小腿旋转上移再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3例股骨下段骨肉瘤,在超剂量氮芥肢体局部灌注治疗3周后,行大腿高位截肢及膝关节离断,将小腿旋转180°,与股骨残端行再植术,以踝关节代替膝关节。经1~5年随访,肿瘤无转移.假肢功能优于股部假肢。  相似文献   

10.
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现已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恶性肿瘤保守治疗方法,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但单纯的TACE往往因化疗栓塞剂的毒副作用和选择性差,部分病人在几次治疗后,因难以耐受化疗栓塞剂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肝脏化学损伤及脱发等毒副作用而放弃进一步的治疗,影响治疗效果。目前尚无一种西药能有效地拮抗这种化疗药和栓塞剂引起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的一个宝库,在辅助TACE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已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注意。其应用注意有以下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12例已有转移和可疑转移的泌尿系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后立即或有明确转移后行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加LAK细胞治疗,随访11~21个月,手术后立即治疗者均无肿瘤征象;有明确转移后治疗者,4例部分缓解,但由于不能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不全状态获得持久的改善,于停止治疗半年后部分肿瘤再度恢复其迅速生长状态。由此认为,AIT对中晚期泌尿系恶性肿瘤有较好效果,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但不持久,需行多个疗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镇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及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将该镇3207户本土村居民列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统一问卷入户调查,同时参考该镇新农合大病报销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002~2006年5年间该镇消化道恶肿瘤主要由胃癌、肝癌、大肠癌构成,3种癌的合计发病率2002年~2006年分别为0.3415‰、0.4264‰、0.2539‰、0.4221‰、0.6749‰;恶性肿瘤患者性别构成男多女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44%,胃癌、肝癌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较短,生存质量欠佳。结论与国内文献资料比较,该镇5年间消化道恶性肿瘤总体发病率不高,但近年发病率仍呈U形上升趋势;提高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加强对村居民肿瘤知识的健康教育,重视环境保护是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病人的住院情况.方法 6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及病案首页检索对所有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占比例高,肝癌的治疗的治愈好转率达80%以上,治疗方式主要有肝切除术、肝移植术、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微波治疗等等.结论 我们应本着“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的防病治病的原则,加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加强肝癌的预防保健宣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治体会。方法对近10年来我科收治的16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对其中的12例进行1~5年的随访,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6%(11/12),75%(9/12),33.3%(4/12)。其中2例分别于手术后第2年、第3年吻合口处肿瘤复发并肠梗阻,第二次行肠切除术。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又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容易延误诊断,导致预后较差。早期确诊和及时行根治性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病人自体输血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体输血用于恶性肿瘤病人的安全性、实用性已得到进一步的确立,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自体输血可能会成为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输血方式。本文对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病人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992~1996年我院行异体肾移植763例,术后发生恶性肿瘤7例,其中尿路肿瘤5例(膀胱肿瘤4例),本文就其病因学、临床治疗等进行探讨。认为肾移植术后大量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尤其是环孢素A(CsA)的应用,使“免疫监护系统”受到破坏,导致肿瘤的发生,提出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将CsA的用量减少至原量的1/4,彻底清除病灶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较少见,为提高对脾脏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经手术探查和病理证实的8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五一般资料8例原发性脾恶性肿瘤中男5例,女3例,年龄20ry65岁,平均45岁。病程15天~20年,平均3年。以左上腹包块进行性增大伴左上腹不适或疼痛者7例,腹部胀痛伴头晕眼花者1例。其中伴全身乏力2例,食欲不振、消瘦2例,有出血倾向1例,自发性牌破裂1例。1.2手术与病理学改变8例均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脾脏10cmX10cmXscm~35cmX25cmX8cm大,重3.skg。表面见大小不等结节者5例,光滑…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一直是引起医学界极其关注,严重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基因靶向治疗成为一种崭新的生物治疗手段,优化并发展了传统的治疗方法,给肿瘤患者予以新的希望.目前,人们研究肿瘤的热点已经从癌基因转到抑癌基因,在众多抑癌基因中BLCAP是一个新近发现的与膀胱癌、骨肉瘤、宫颈癌等相关的抑癌基因.兹就此BLCAP基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精囊恶性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罕见的恶性肿瘤。复习文献,国内迄今为止仅有20余例报道。本病病因不清,初期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本院2006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