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临床疗效与中药饮片规格及质量是否均一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化学指纹图谱法结合DNA分子鉴定技术,考察陈皮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质量差异。方法:比较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干膏收率;采用HPLC-DAD法进行3批次饮片混合粉碎前后质量均一性、指纹图谱与相似度评价。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陈皮饮片进行鉴定;比较市售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干膏收率;采用HPLC-DAD法进行3批次饮片混合粉碎前后质量均一性、指纹图谱与相似度评价。结果:陈皮煮散饮片出膏率略高于市售饮片出膏率;精准煮散饮片提取液中橙皮苷溶出较原饮片高,市售原饮片批间溶出量有明显的差异性RSD为18.93%,混合制成煮散饮片后差异较小RSD为6.28%。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混合粉碎后指纹图谱相似度提高,标定共有峰16个,峰面积均有提高。结论:陈皮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饮片基本属性相一致,并提高中药的浸出率、成分溶出率及质量均一性,表明煮散饮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饮片质量均一性是中药稳定临床疗效的基础。本文基于成分分析与DNA分子鉴定手段,考察金银花精准准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质量差异,探索精准煮散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金银花饮片进行鉴定;对比金银花市售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干膏收率;采用HPLC-DAD法进行3批次饮片混合粉碎前后指标成分含量、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结果:金银花煮散饮片出膏率及指标成分绿原酸含量均略高于市售饮片;市售饮片绿原酸的批间溶出量有明显的差异性,RSD为11.93%;混合制成煮散饮片后差异降低,RSD为8.29%。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显示,混合粉碎后指纹图谱相似度提高,标定共有峰7个,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金银花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基本属性相一致,但煮散饮片的出膏率、成分溶出及质量均一性均有明显提高,表明煮散饮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成分溶出及质量均一性差异。方法: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枳壳饮片进行鉴定;比较枳壳市售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干膏收率;采用HPLC-DAD法进行3批次饮片混合粉碎前后质量均一性、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结果:枳壳煮散饮片出膏率略高于市售饮片出膏率;精准煮散饮片提取液中柚皮苷溶出较市售饮片高,市售饮片柚皮苷、新橙皮苷批间溶出量有明显的差异性RSD分别为9.71%及24.71%,混合制成煮散饮片后差异缩小RSD分别为4.73%、4.94%。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制成煮散饮片后相似度提高,且共有峰峰面积均有提高。结论:枳壳市售饮片制成精准煮散饮片基本属性没有变化,但精准煮散饮片能提饮片的煎煮效率及均一性,发展精准煮散饮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采用化学指纹图谱法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鸡血藤饮片煮散质量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方法: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鸡血藤进行鉴定,对比鸡血藤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出膏率;收集3 个批次鸡血藤饮片,采用HPLC法进行3批次饮片混合粉碎前后质量均一性、指纹图谱与相似度评价。结果:ITS2序列对鸡血藤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鸡血藤煮散饮片出膏率及指标成分表儿茶素含量均略高于原饮片;原饮片批间表儿茶素溶出量有明显差异性RSD 为11.0%,混合后制成煮散饮片后差异性明显降低RSD为1.0%。指纹图谱中14个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均有所提高,RSD值明显减少。结论:鸡血藤精准煮散饮片提高原饮片的浸出率,成分溶出率及质量均一性,表明鸡血藤煮散饮片有较好的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化学指纹图谱法结合DNA分子鉴定技术,考察淫羊藿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质量差异。方法:制备不同规格淫羊藿煮散饮片,对比市售饮片及煮散饮片的干膏收率;应用ITS2及psbA-trnH条形码序列对淫羊藿饮片进行分子鉴定;采用HPLC-DAD法进行3批次饮片混合粉碎前后质量均一性、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结果:淫羊藿煮散饮片出膏率略高于市售饮片;3批市售饮片指标成分淫羊藿苷提取率有明显的差异性,RSD为15.56%,煮散饮片差异较小RSD为6.82%。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淫羊藿精准煮散饮片的指纹图谱相似度提高,标定共有峰10个,峰面积均有提高。ITS2及psbA-trnH序列对淫羊藿煮散饮片可实现准确鉴定。结论:淫羊藿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饮片基本属性相一致,但煮散饮片的浸膏提取率、指标成分的批间均一性有不同程度提升。研究结果显示发展精准煮散饮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化学指纹图谱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在肉桂精准煮散饮片质量体系的应用。方法:应用psb Atrn H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肉桂进行鉴定;采用标准汤剂煎煮法,比较原饮片及不同规格煮散饮片的出膏率。建立肉桂HPLC指纹图谱,测定指标成分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同时标定指纹图谱共有峰,比较各样品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及相似度评价。结果:psb A-trn H序列对肉桂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精准煮散饮片平均出膏率及煎煮液中指标成分肉桂酸、肉桂醛含量略高于原饮片,且含量差异性明显减小,RSD从原饮片的5.19%、26.80%降低为0.36%、0.42%。10个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均有所升高,均一性明显提高。结论:肉桂精准煮散饮片可提高原饮片的煎煮效率及均一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对制何首乌精准煮散饮片用药形式进行探索研究。方法:比较制何首乌饮片及煮散饮片的出膏率;比较3批制何首乌饮片及采用相同饮片制备的煮散饮片质量的均一性,并对其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相对峰面积比较共有峰含量和质量均一性。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何首乌原药进行鉴定。结果:制何首乌精准煮散饮片出膏率为原饮片的2.5倍;3批原饮片煎煮液二苯乙烯苷平均含量为3.56±2.61g·mg-1,RSD为73.28%,煮散饮片煎煮液二苯乙烯苷平均含量为13.23±0.37g·mg-1,RSD为2.82%;煮散饮片与原饮片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基本一致,但煮散饮片各共有峰的含量、均一性明显提高。ITS2序列对何首乌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结论:制何首乌煮散饮片显著提高煎煮率及质量均一性,可节约资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侧柏叶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煎煮质量。方法: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侧柏叶进行分子鉴定,采用化学指纹图谱表征药材化学组成,评价市售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相似度,测定指标成分槲皮苷的含量,标定指纹图谱共有峰。同时,采用标准汤剂煎煮法,比较市售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煎煮效率,对煮散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ITS2序列对侧柏叶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与原饮片比较,煮散饮片煎煮效率有所增加,且指纹图谱相似度有所提高,但按标准汤剂煎煮法,煮散饮片出膏率增加20%左右,指标性成分槲皮苷的含量未有显著增长,其余化学成分的煎出率也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精准煮散饮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侧柏叶的煎煮效率及药材均一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丹参精准煮散饮片进行质量评价,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保障。方法:应用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丹参进行鉴定,采用化学指纹图谱表征药材化学组成,评价丹参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相似度,测定指标成分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标定指纹图谱共有峰。采用标准汤剂煎煮法比较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煎煮效率,对煮散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ITS2序列对丹参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原饮片及煮散饮片煎出成分基本无变化,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很高,达到0.99以上,但是煮散饮片煎煮效率明显增高。按标准汤剂煎煮法,煮散饮片出膏率增加30%,迷迭香酸及丹酚酸B的煎出率均约1.7倍,其余化学成分的煎出率为原饮片的1.2~2.2倍;且精准煮散饮片差异明显小于原饮片批间差异。结论:丹参精准煮散饮片能提高原饮片的煎煮效率及均一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三七破壁饮片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三七药材、破壁粉体和破壁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为三七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25℃。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对图谱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三七药材、破壁粉体和破壁饮片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标定8个共有峰,三七药材、破壁粉体和破壁饮片之间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适用于三七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旨在建立三七质量评价半微量方法并应用于三七连作障碍样品分析。采用100倍量水饱和正丁醇超声提取0.1 g三七样品,所建立的半微量提取方法相比于甲醇常量提取法对5个主要皂苷类成分及三七皂苷K和Fa提取效率高9.6%~20.6%,且重复性良好,RSD2.5%。LC-MS-IT-TOF技术指认指纹图谱16个皂苷类成分特征峰,包括8个人参二醇型皂苷和8个人参三醇型皂苷。利用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及对特征峰峰面积提取可进行三七的质量分析。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人工干预克服连作障碍三七样品质量评价的结果表明:指纹图谱相似度、三七皂苷Fa的相对含量及三七皂苷K与三七皂苷Fa的比值(N-K/Fa值)均可作为评价连作地三七质量恢复程度的指标,其中N-K/Fa值同样适用于不同生长年限三七样品的区分。正常(无连作栽培)组样品三七皂苷K与三七皂苷Fa的峰面积比值为0.45~1.33;连作组样品个头小于正常组,指纹图谱与正常组相似度均低于0.87,三七皂苷Fa的峰面积显著低于正常组,N-K/Fa值显著高于正常组,为2.35~4.74,与正常组三七样品质量存在差异。人工干预一组的样品与正常组相似度均高于0.87,且16个特征峰的峰面积和分布模式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N-K/Fa值为0.42~2.06。人工干预二组的样品除重量较小的样品外,其余均与正常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三七皂苷K显著高于正常组,N-K/Fa值为0.96~6.16。连作障碍经人工干预后三七的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提高,其中人工干预一组的三七质量恢复情况优于人工干预二组。该研究建立的三七质量评价半微量方法,采用指纹图谱及峰面积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可避免含量测定的繁琐及昂贵,为连作障碍三七样品的质量分析提供了简便、快速和准确的评价方法,且可应用于三七不同年限等样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三七不同部位及总皂苷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主根、筋条、剪口、叶、花)和不同规格(20~100头)及总皂苷提取物采用甲醇提取,RP-HPLC/UV法测定,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和水(v/v)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20μL。结果:在三七的色谱图中共确定了17个特征峰,主要峰分离良好,经对照品和HPLC/MS判定峰4~11的归属。以峰4三七皂苷R1为参照峰(S),计算17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各峰精密度、稳定性和测定重现性RSD均小于6.47%。通过相似度软件评价,不同规格三七根(20~100头)和剪口、筋条的指纹图谱近似,相似度大于0.971,但三七根和根茎与花和叶差异很大,相似度分别为0.596和0.564。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因药用部位及生产工艺不同,其主要特征峰的峰面积及比例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准确分辨三七不同药用部位及其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硕  俱蓉  杨秀娟  赵林华  仝小林 《中草药》2022,53(16):5020-5025
目的 建立红芪精准煮散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和3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红芪饮片与红芪精准煮散饮片中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色谱柱为Robusta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 建立了红芪精准煮散饮片的特征指纹图谱,并指认出了20个共有峰中的3个主要峰芒柄花苷(峰11)、毛蕊异黄酮(峰13)和芒柄花素(峰16),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8.08%~99.33%,RSD在1.46%~2.37%。通过加权得分,比较红芪精准煮散饮片与传统饮片中3种成分,得到红芪精准煮散饮片1.00g约相当于传统饮片1.37 g。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可为红芪精准煮散饮片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损伤胶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以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及三七皂苷 R1为指标,对不同粉碎技术制备的损伤胶囊和损伤散进行溶出度和含量测定比较.结果 损伤胶囊(超微细粉)较损伤散(普通细粉)在薄层色谱图上的斑点大且显色深,限时溶出量提高 4.66 %,三七皂苷R1的含量提高 6 %.结论 超微粉碎技术能提高损伤胶囊的溶出度,为确立损伤胶囊的制备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三七总皂甙为溶出指标,对粉碎度不同的中药材制得的三七片在人工胃液中进行溶出量测定,考察中药材粉碎度在人工胃内环境下对其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粉碎度的三七药材粉制备成三七片,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总量为测定指标,以桨法溶出,测定总皂苷在人工胃液40min的溶出量.结果 三七片A、B、C、D的平均溶出量分别为27.92、27.60、27.38、27.13 mg/片,没有显著差异性.三七片在人工胃液内总皂苷的溶出量并没有随药材粉碎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在三七片的生产过程中,药材粉碎不需要过细,以50目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市售三七破壁饮片、三七细粉与自制三七超微粉、三七细粉颗粒的粒度分布和溶出曲线。方法:对三七破壁饮片、三七细粉、三七超微粉、三七细粉颗粒进行粒度分布测定,采用HPLC法,以三七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总含量为指标,测定并绘制溶出曲线。结果:三七破壁饮片、三七细粉、三七超微粉、三七细粉颗粒样品粒度分布d(0.9)分别为51.543、124.142、27.760、107.539μm,在15 min四者的累积溶出量均达到85%以上。结论:三七破壁饮片、三七细粉、三七超微粉、三七细粉颗粒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总含量的溶出曲线相似。  相似文献   

17.
崔翰明  张秋燕  林海  白鸽  肖胜利  程惠萍 《中草药》2012,43(11):2177-2182
目的 建立三七总皂苷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并对总皂苷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以三七总皂苷中4种主要皂苷类成分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条件;采用RP-HPLC法测定总皂苷中4种主要皂苷类成分的量,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线性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三七总皂苷得率约10%,其中含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总量大于69%.HPLC指纹图谱中共确定14个特征峰,主要色谱峰分离良好.以峰1为参照峰(S),计算14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各色谱峰精密度、稳定性和测定重复性RSD均小于1.64%.结论 本工艺皂苷类成分转移率高,工艺简便,提取物得率高、纯度好;HPLC定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准确评价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三七薄层色谱鉴别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三七皂苷R1与人参皂苷Re难以分离。对色谱条件再优化,建立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荧光色谱灵敏度高的三七药材皂苷类成分的HPTLC指纹图谱,用以快速考察商品三七质量。方法预制硅胶高效薄层板(德国Merck,20×10cm);展开剂:二氯甲烷-无水乙醇-水(70∶45∶6.5),相对湿度18%左右展开;显色: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3min,置紫外光灯(366nm)下检视荧光色谱。结果三七色谱主要由人参皂苷Rb1、Rd、Re、Rg1与三七皂苷R1等10个色谱峰(或特征斑点)以其相对稳定的峰与峰比值所提供的皂苷类成分分布信息组成,可简便、快速、有效地鉴别和评价药材质量。结论解决了三七皂苷R1与人参皂苷Re用高效薄层色谱很难分离的难题,突出了特征成分三七皂苷R1,提高了鉴别的专属性。24批不同产地、规格与市场商品的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考察,显示不同产地(云南文山、广东信宜)、不同规格、炮制前后的三七药材达玛烷型皂苷浓度分布指纹图谱高度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三七总皂苷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大连江申Century-SIL C18BD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9mL/min。紫外检测波长203nm,柱温(40.0±0.5)℃,进样量5μL。以"中药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软件进行评价。结果:以人参皂苷Rb1峰为参照物峰,确定22个共有峰,建立了三七总皂苷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应用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等参数对不同批次三七总皂苷HPLC指纹图谱的超信息特征进行了数字化评价,同时应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和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三七总皂苷质量。结论:所建立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适用于三七总皂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人参饮片标准汤剂进行研究,探讨相关参数阈值,以建立人参饮片不同用药形式的标准,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具代表性的12批次人参饮片经标准工艺制备汤剂,对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指纹图谱相似度等进行考察,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对饮片、标准汤剂和由标准汤剂制得的颗粒进行比较,探讨颗粒制备过程中的质量传递规律。结果:人参标准汤剂中人参皂苷Rg1+Re和人参皂苷Rb1的质量浓度应分别不低于0.529,0.282 g·L~(-1),出膏率应不低于40%,批次间指纹图谱相似度不得低于0.905,与对照指纹图谱相比相似度不得低于0.966,指认了12个共有峰中的10种皂苷类成分;由饮片制成标准汤剂是"质的转移",而由标准汤剂制成颗粒只是"量变"过程。结论:标准汤剂可作为配方颗粒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参照物,以调整投料方案、优化工艺设计,保证与传统饮片煎液质量一致,稳定终产品的生产;鉴于不同形式的饮片临床应用多以水溶(煎煮或冲服)为主,与其药效物质基础一致的标准汤剂及其煎膏可作为质量控制标准物质,解决鉴别和质量控制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